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研究

2022-11-04 18:33:48孙佳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3期
关键词:防火墙人工管理工作

夏 虹,孙佳瑜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 330000)

0 引 言

目前,随着行业与市场的发展,企业对于自身内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以往管理体系与方法适用性不断下降,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性,开始寻求改革方向。这一条件下信息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良好表现引起了企业的关注,企业普遍认为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改革企业管理体系与方法,提高管理效果,满足当前要求,因此很多企业开始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而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并不理想,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旧有不少问题,故如何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相关研究。

1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帮助作用

1.1 提高管理效率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事务繁多,如果管理效率低下就会拖慢企业运作,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现代企业非常重视管理效率与效果。但以往管理体系依赖人工,受人工能力限制,管理效率相对低下,且难以提升,如企业需要向内部所有部门发放重要文件,以便执行管理,人工模式下这个过程就相对漫长,需要逐个发放,过程中还可能因为人员外出而受阻。而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连通网络,随后通过网络可将文件或其他管理信息在同一时间发放到相关人员的移动设备上,无须逐个发放,也不受人员外出影响,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管理效率的帮助不止于此,其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总计下来能大幅提高管理效率。

1.2 提高管理精确性

企业之所以展开内部管理工作,是为了保障企业内部一切事务的运作、发展贴合企业发展方针与规范,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管理精确性,“对症下药”,解决不符合方针要求或相关规范的问题。但以往管理体系在精确性上有所欠缺,很多时候企业只知道内部存在的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具体情况,故只能从宏观着手进行管理。诸如企业发现近期业务收益有明显下滑,但因为缺乏对应信息,所以不知道业务收益下滑的原因,只能不断强调业务的重要性,希望工作人员能够重视业务开发与发展,而宏观上的管理往往不能起到应有效果,有效性较差,也说明企业以往管理体系精确性不足。而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实时搜集内部事务的动态信息,故企业在管理中能得到完整的信息支撑,依照信息进行分析可知问题具体情况,以便对症下药进行管理。同时在管理有效性明显提升的情况下,企业员工也会得到合理约束,说明管理有效性得到保障。

1.3 减轻管理负担

面对繁多的管理事务以及经常发生的意外情况,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巨大,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状态不佳,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内部管理太过依赖人工,事事都要管理人员亲力亲为,而企业又不能为了做好管理盲目扩充人力。但借助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管理负担会明显减轻,原因在于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完成工作,诸如借助先进信息技术能够对管理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且分析效率、分析深度等也远超人工,故管理工作对人工的依赖度大幅降低,管理人员承受的管理负担也自然降低。

1.4 提高管理信息可信度

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管理架构可以分为决策层、传达层、执行层三个层次,层次虽然不多,但涉及内容却比较复杂,一些管理人员在自身管理活动中出现违规操作,往往以管理的复杂性为借口,导致决策层作出误判,或者长时间不知情,待发现后已经于事无补,这种现象说明管理信息可信度低。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某企业高层拟开发业务项目,要求中层财务人员展开预算编制工作,并负责之后的预算执行管理工作,而中层财务人员为了私利,谎报项目数据,导致实际仅需要200 万元的项目变成了需要花费230 万元的项目,那么多出的30 万元显然就成了中层财务人员的私利,同时因为中层人员对事务全权负责,能够通过各种手段隐瞒真实情况,待到尘埃落定,就不会有人再追究,说明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可信度低。而在信息技术作用下,企业高层作出决策后可以放心传达给中层人员或者是基层人员,让他们根据决策要求执行,同步利用信息技术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如通过技术手段远程观看现场情况,这样高层就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若发现现场信息与上报信息不符,至少能确认活动中存在异常,彻查即可解决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管理信息可信度提升。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有明显帮助,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缺陷,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了准确通过信息化建设改革管理体系,下文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明确改进方向。

2.1 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足

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工作中引入了相关信息技术,但管理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比较传统,只用到了一些基本功能,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不足,信息化建设程度还有待提升。以一般的管理工作流程为例,该流程大体分为四个环节,即信息采集→信息储存→信息分类→信息分析,而现代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只在信息储存中使用信息技术,其余环节的工作依旧亲力亲为,但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环节中都可使用,且作用很大,甚至能完全取代人工执行某环节工作,故现状表现足以说明信息技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应当继续提高信息化建设程度,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来执行管理工作。

2.2 系统性不足

不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都缺乏系统性,企业只是单纯地引入了某些信息技术,并未将这些技术集成形成系统,这种现象同样会限制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同时会使得技术缺陷暴露无遗,有可能导致信息技术管理流程变得复杂。例如某企业管理人员遇到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由于企业内信息技术应用尚未形成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同时使用多个技术软件来对工作进行管理,需要不断地切换软件,还要人工对接数据信息,使整个管理流程非常复杂,容易出错。

2.3 忽略信息安全

信息化建设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会给企业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即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企业的一些关键信息进入网络环境,而网络环境中存在很多病毒,同时网络也可能受到外界攻击,若缺乏防护就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信息再被有心人加以利用,企业大概率会受到严重影响。现代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过于注重信息技术功能开发,忽略了信息安全问题,并未建立足够强大的安全防护体系,使得企业信息网络容易受到病毒或外部攻击。例如某企业就因为没有建立安全防护体系,所以信息网络被攻破,导致企业大量设备瘫痪,信息泄露严重,管理工作及相关业务活动被迫停滞。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注意事项

3.1 策 略

面对信息化建设中的三大问题,企业需要采用相关策略进行整改,以便做好管理工作,相关策略如下。

3.1.1 引入先进技术

为解决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足的问题,建议企业积极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借助这些技术的功能支撑管理工作运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有效性与质量,使信息技术应用深度提升。同样以一般流程为例,企业可以引入智能技术来支撑整个流程(因为企业依旧在使用信息技术支撑信息储存,所以后文的流程分析中不包括信息储存环节):①在信息采集方面,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可以借助智能技术构建信息采集层,以工业企业生产为例,通过信息技术控制现场传感器,可全面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且信息会迅速传输到终端等待处理。除工业企业以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对电脑设备进行信息采集。②在信息分类方面,智能技术具有提取信息特征的功能,因此智能技术根据信息特征的匹配度能够对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诸如智能技术可以识别信息内容是否为文字、是否为数字,随即进行分类。③在信息分析方面,智能技术可以将分类后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对称关系,随后对整个信息集进行分析,根据信息逻辑关系可知信息集的发展路线,该发展路线代表信息事件的发展方向。

3.1.2 组建信息系统

目前,多数信息技术本身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但也有各自的优势,因此企业可以将技术整合,形成信息系统,这样就能避免信息技术缺陷的影响,也使得管理流程更加简洁。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为例,其中前者比较主动,但运作需要得到庞大的数据信息支撑,后者则相对被动,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挖掘,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去挖掘大数据技术,同时也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智能技术提供有效数据信息支撑,故双方结合,形成智能大数据系统,彼此缺陷被弥补,双方相互支撑发挥彼此优势,代替人工展开管理工作。

3.1.3 建立强大的安全防护体系

信息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因此建立强大的安全防护体系是必行之举,企业应当予以关注。安全防护体系的种类有很多,本文主要以防火墙矩阵为例进行分析。防火墙矩阵是由若干防火墙组成的安全防护墙,其中防火墙纵横分布,能对企业网络进行全覆盖式防护,其优点在于无论采用何种手段进行攻击,都必须破除所有防火墙,而每个防火墙的破解要求都不同,会随时发送变动,故破解任意一个防火墙都有极高的难度,且即使黑客有能力攻破所有防火墙,也要消耗大量时间,但任意防火墙被攻破就会发出预警,人工可以予以防范。

3.2 注意事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提高人工信息水平以及做好信息技术选型,具体内容如下。

3.2.1 提高人工信息水平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逐渐取代人工成为了工作执行者,而人工则成为了技术管理者,身份上的转变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企业必须注意的。在众多问题中最值得企业注意的事项就是工作人员的信息水平,即因为人工成为了技术管理者,所以必须对信息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信息水平,但企业内多数人员的信息水平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建设成果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使用。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企业应当注意工作人员的信息水平,有必要组建专业团队,并对其他人员进行基础培训,全面提高人工信息水平。

3.2.2 做好信息技术选型

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引入对应的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的引入不能盲目,必须慎重选型。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为:第一,企业一定要选择符合自身需求、性能优异的信息技术,围绕该项技术组建系统;第二,企业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分析不同信息技术对自身的价值,切勿着眼于眼前利益,选择成本低,但性能、功能存在缺陷的技术系统,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企业得不偿失。例如,某企业出于眼前利益考虑,选择了普通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功能单一,无法用于数据分析,因此数据分析工作依然依赖人工,工作效率并没有显著提升,同时因为数据库安全性能差,所以导致该企业出现信息泄露事故。因此,企业必须要采用先进的、合适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要有预见性、规划性,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4 结 语

综上,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大有益处,因此企业要予以重视,重点关注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再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改进,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着眼于这一点,企业应当认真分析问题成因并商定策略,同时注意相关事项,以便对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猜你喜欢
防火墙人工管理工作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哈哈画报(2021年11期)2021-02-28 07:28:45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8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下一代防火墙要做的十件事
自动化博览(2014年6期)2014-02-28 22:32:13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