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路径分析

2022-11-04 12:43:44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二中学于晓丽
青年心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物理教学模式

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二中学 于晓丽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理科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让学生对身边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同时也应用于生活。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一、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参与度的必要性

现阶段初中物理的课程很复杂,包括图像、公式、原理和运算,不再单纯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更多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思维的转变让很多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上开始出现分层。学习物理并不能只是依赖理解和记忆,一定要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对于部分初中学生来说,会因为听不懂而感到无聊,甚至会出现在课堂睡觉、开小差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物理教师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学生只有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越高,获取物理知识的效率才会越高。

二、初中学生参与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初中教学参与现状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物理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上依然十分枯燥,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时并没有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打瞌睡、不动脑思考、应付学习的现象。在面对一些抽象烦琐的问题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导致学生认为初中物理学习困难,失去学习兴趣,最后成绩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二)原因分析

1.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特别重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开端,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导致无法多角度地去讲述理论知识,只能单纯地依照书本上的内容教授学生,最后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无法理解掌握,影响了其进一步探索物理的想法,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教学方式传统

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但部分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只用大屏幕去演示课件,并不能多元化地更新教学讲义,上课状态千篇一律,备课不严谨,没有实现教学上的创新。物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基础,更需要实践操作的辅佐,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老套,过于依赖书本知识,导致学生缺少实践操作。

3.学生自学意识薄弱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叛逆的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些学生没有很强的自学意识,课前没有做好预习,课后也不能按时复习,无法及时对课上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前期没有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长此以往会让物理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参与度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物理学习,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校应当定期为教师开展研讨会,相互学习讨论并找出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不仅从理论知识方面,还要从实践应用与授课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考查。此外,物理教师应该具备:

第一,先进的教学理念。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形式也在不断更迭,但很多教师依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理念相对传统,并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引入新鲜血液,培养出大量的物理教学人才,进行思想碰撞,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第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前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悬念,将课程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找出答案,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起到一定的预习作用。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加以慢慢引导,最终给学生讲解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带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先进的教学技术。如今我国科技十分发达,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通过多媒体教学、微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从而充分领略到物理的魅力。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二)优化教学模式

学生在初中是第一次接触物理,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物理是一门复杂烦琐、难以理解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一位物理学习的“代言人”,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针对优化教学模式,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初中阶段是学生对物理的启蒙阶段,一个物理规律的得出,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学手段之一,因此,物理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记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准备实验器材,对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指导,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直观感受实验结果。

2.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必须保持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向学生提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满足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学生会努力积极探索,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结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不断地获取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首先要转变师生的角色,改变自己在课堂上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重点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就不同意见展开探讨,找到正确的答案。

4.结合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

理论知识总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物理知识同样如此,很多经典的物理知识都诞生于实际生活,最典型的牛顿以及他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通过苹果砸在他头上而得出的。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知识来解释,比如重力会影响水向低处流、苹果向下落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最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5.借助现代技术,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一些实验利用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不易察觉的细节,逐渐解开疑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的实效性。在习题课中,教师同样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学生的练习情况,让学生相互交流并纠错。

(三)因材施教

教师成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传输的媒介,要做好这条与学生之间传输知识的“纽带”,选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自身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初中物理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物理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以主动探索的姿态遨游物理世界。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物理教学模式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