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生存现状初探
——基于受众视角的调研

2022-11-04 11:22
今传媒 2022年9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广播电视

刘 丹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节目的人就叫做节目主持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新闻播报者。本文中的“主持人”均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是广播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播电视节目逐渐成熟的产物,是在广播电视媒介实现有效传播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不仅遭遇着新媒体传播理念的冲击以及多种媒体竞争生存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受众流失、影响力减弱、权威性受到挑战等多重危机,主持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引起关注。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了封闭式问卷,并随机抽取了500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受教育水平和不同职业的受众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5份。

一、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生存现状

传统的节目主持人依附于广播电视这一媒介进行工作,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的生存现状,为研究主持人的现状与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调查,465名受众中,在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方面,选择广播电视的占比5.16%,选择手机或电脑媒介的占比93.33%;在媒介占用时间方面,85.81%的受众每天上网时间多于听广播、看电视的时间,仅5.59%的受众每天投入广播电视的时间多于上网时间,8.6%的受众表示“投入两者的时间差不多”,在收看一场球赛或者一台大型晚会时,约70%的受众会选择通过电视收看。

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电视的“仪式感”是难以被取代的,受众通过电视会形成“想象的共同体”,产生一种虽“素未谋面”但“休戚与共”之感。以央视春晚为例,它作为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仪式”,既是促进社会和谐、强化国家认同的政治仪式,亦是团聚、交流与陪伴的家庭仪式。如果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在除夕夜不是通过电视共同收看春晚,而是各自借助移动终端观看,这样的场景显得反常——热闹喜庆、欢乐共享的“年味儿”变淡,传统节日团聚的意义变小。那么,春晚作为仪式的意义是否存在也值得考究。有学者从媒介传播与内容创作的角度出发,提出“无论新媒体如何发展和繁荣,只要电视媒体还存在,电视 ‘春晚’就应一直办下去”的观点,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是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仍具有生存价值与生存优势的有力论证。

广播具有中波、短波,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没有盲点等特点,这使其拥有其他媒体不可企及之处。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广播往往承担着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的重任。比如,当自然灾害导致停水、停电、交通瘫痪、通讯中断以及其他媒体无法及时发挥作用时,广播就肩负起信息通报、中转、协调和组织等职责,在党和政府与受灾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给前线战士配发17万台收音机,使其通过广播接收信息。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提到“今天,广播是性价比最好的媒体,没有之一”,他认为数字技术为广播打开了新的空间。由此,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广播凭借自身特点有了创新发展的更大可能。

从受众的信息获取与使用时间两个方面来看,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确实面临渠道多样化的竞争、自身被使用率的降低等挑战,但是广播与电视均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新媒体背景下节目主持人的生存现状初探

(一)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的关注度

调查显示,在收听广播或者收看电视节目时,超过50%的受众会关注到主持人,26.67%的受众是否关注主持人取决于节目,18.28%的受众是否关注主持人取决于主持人自身,完全不关注主持人的受众仅占4.52%;约60%的受众有多位喜欢的主持人,15%的受众有一位喜欢且固定不变的主持人,25%的受众没有喜欢的主持人。

通过受众的反应和评价,可以真正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效能和效率,可以说,受众既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又是职业传播者是否够格的评判者。调查结果显示,受众对主持人的关注度处于较高水平,受众不仅关注且主动喜欢,这是高关注度的一个突出表现。“完全不关注主持人”或“没有自己喜欢的主持人”的受众占比均较低,这也再次印证了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的高关注度,即从关注度这个维度来看,主持人的生存现状较为乐观。

(二)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意义的认可度

新媒体迅猛发展之时,“不再需要主持人”等言论甚喧尘上,广电媒体主持人离职转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时间,主持人这一职业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白岩松曾说:“在中国,传统媒体深受新媒体的冲击,主要问题在自身而不在新媒体”,主持人面对新媒体浪潮所产生的职业焦虑,在很大程度上被无形放大。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超过80%的受众认为主持人在一档节目中有重要作用,少部分受众认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视节目或者主持人的专业水平而定,仅有1.72%的受众认为主持人不重要;超过70%的受众表示自己是因喜欢主持人才关注并收看节目的。因此,新媒体背景下,从受众认可度来看,主持人的生存现状也比较乐观。

(三)新媒体背景下不同类型主持人的受影响程度

不同类型节目主持人受新媒体的影响程度不同。受众认为,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文艺 (含综艺)节目主持人,其次是娱乐节目主持人;受新媒体冲击最小的是少儿节目主持人。此外,选择新闻类、社交类、体育类、气象类等节目主持人的受众占比相差不大,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受众通过媒介进行娱乐的方式变得多元,在此之前,成年受众多通过收看文艺 (含综艺)、娱乐节目进行放松或消遣,如今,可选择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刷微博、玩微信、打手游、看短视频等。少儿对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持有率较低,仍多以收看少儿节目为主要娱乐方式,因此,文艺 (含综艺)节目主持人受新媒体的影响较大,少儿节目主持人受影响较小。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选择“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文艺 (含综艺)节目主持人”这一选项的受众最多,但占比仍未超过30%,没有一种类型的主持人被受众普遍认为受到了新媒体的绝对影响,即宏观来看各类型主持人受影响程度相差不大,基于此,主持人行业整体的生存现状也较为乐观。

三、新媒体背景下节目主持人职业发展浅析

(一)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行业发展的看法

调查显示,仅有3.87%的受众认为广播电视节目不再需要主持人,有24.09%的受众认为是否需要主持人是根据节目需求来决定的,其余超过70%的受众坚定地认为“新媒体背景下仍然需要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可见主持人这一行业仍有其生存与发展的受众基础。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节目形式层出不穷,有的节目为进行形式创新取消了主持人设置,但是,这些节目依然有代替主持人功能的角色出现。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1年10月1日晚播出的 《中国梦·祖国颂——2021国庆特别节目》中的讲述人、综艺节目 《你好生活》中的领队,其本质上仍起到节目主持人的作用。因此,新媒体背景下我们无需担忧“是否需要主持人”,应该更关注需要哪种主持人。

(二)受众对主持人向新媒体领域转型的看法

此处“转型”一词的意义边界由调研前期开放式访谈总结归纳而来,仅指“放弃传统媒体职业,转向新媒体领域”(已在问卷中标明),例如部分主持人从广播电视媒体辞职后在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的行为。对于主持人向新媒体转型这一问题,约51.4%的受众认为“这是个人选择,并不能够代表行业趋势”,约48.6%的受众认为“随着媒体局势不断变化,这样的转型可能成为主流”。因此,主持人向新媒体的转型既是个体对职业发展的考虑,也是对行业趋势的预测。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是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生存现状堪忧的表现,而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从业者选择多样化的必然趋势。

(三)新媒体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职业发展的建议

超过70%的受众认为主持人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寻求全面发展,不到10%的受众认为主持人应坚守传统媒体岗位,不足20%的受众认为主持人应直接转战新媒体领域。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借助新媒体手段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是主持人的必修课,也是特定时代赋予主持人的责任。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大赛上,已有选手尝试在自己的主持中加入新媒体互动的元素,既展现出主持人善于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也创新了主持方式,强化了其鲜明的个性。此外,从 《主播说联播》的短视频传播,到央视新闻派出主持人与电商平台合作直播带货,都显示出传统媒体在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超过25%的受众认为对主持人来讲是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最重要,近20%的受众认为外在形象与个人气质最重要,12.26%的受众认为个性特点最重要,11.61%的受众认为是打造属于自己的标签化节目最重要。高贵武老师在其文章中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分为“技能化”与“素养化”两个部分:“技能化”是指能够快速学习掌握的应用能力,“素养化”是指通过长期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内在能力。问卷中的“知识储备与思维”属于“素养化”部分,因此,受众对主持人的期待并非停留在播报或者主持的技能层面,而是向内在素质与修养的人文层面迈进。然而,素养的积累并非朝夕之间,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的专业技能是其职业的敲门砖,但是综合素质才是职业道路上更有力的武器。

四、结 语

总体来看,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生存现状较为乐观,主要体现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介仍具有自身生存价值与生存优势;受众对主持人的关注度、认可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各类型节目主持人受新媒体影响程度基本一致;受众视角下新媒体兴起为主持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主持人这一角色在节目中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根据受众对新媒体背景下节目主持人职业发展的建议,主持人应努力加大理论知识储备,加强思维训练,丰富自身阅历,提升个人气质,在内涵丰富、业务扎实的前提下强化自己的专属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标签化节目。同时,主持人应主动适应融媒趋势,更新传播观念,积极发挥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介的有利因素,将新媒体技术为己所用,借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行业。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