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NFT 可谓是从2021 年到2022 年最炙手可热的两个关键词,并大有席卷社会各个领域的趋势。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风投大佬到科技巨头,无不争相谈论这个话题。
其实自2000 年年初以来,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对普罗大众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但这个趋势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在近些年科技“聚变级”的发展后,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科技发展带给了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未来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一个虚实结合的世界中,真实世界通过科技得以扩展与延伸,形成一个与现实世界互通、平行的在线虚拟空间,就如电影《头号玩家》中所展现的那样,当下真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在那个平行空间中得以复制、再现。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近年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博物馆观展。
所以,在本期封面专题《中国智慧博物馆的未来+》中,我们就试图来探讨,数字化技术为文博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与变化。从数据库到全景体验;从个性化导览到多元化展示……这些在数字化博物馆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果,我们已部分地体验到,有专家提出,将虚拟博物馆搬进“元宇宙”也许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一定不是终点。
其次,技术变革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打破了诸多的传统认知,又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与创造。就像本期观点栏目中所说的:“在数字世界中形成的关于消费和文化的共识带来了新的艺术形态,产生了新的审美系统。”而这个新的审美系统将为艺术创作、传播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将催生出什么样的文化新业态和模式,都还是未知数,我们将有幸共同见证这一历程。
但无论技术如何变革,最终服务的对象还是人类,以人为本的特质不会改变。无论智慧博物馆还是新的艺术形态、审美系统,可变的是生活应用场景,不变的是人类对审美体验的永恒需求。
就像年初时我们所提到的,今年作为传统纪年中的“壬寅”年,对应的正是“万物新生”的开启。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也可以自豪地向后辈晚生讲起,当年曾如何见证并参与了人类历史上这场从技术到意识,乃至文明发展的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