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病症状、诊治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2022-11-04 03:10徐鹏王宽郭瑞龙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9期
关键词:雏鹅鹅群葡萄球菌

徐鹏,王宽,郭瑞龙

(山东省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临沂 273400)

随着我国鹅养殖的集约化与规模化蓬勃发展,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症状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关节炎、脊椎炎、眼炎、肝肉芽肿、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及急性败血症等,其中急性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往往会造成鹅大批量的死亡。该病原菌在规范的饲养条件下不易侵袭鹅群,但若饲养管理水平低下、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污染严重或存在外伤等均易暴发感染。因此,饲养人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疫病防范意识,避免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1 病原菌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产生溶血毒素、肠毒素、皮肤坏死素、血浆凝酶和耐热核酸酶等造成畜禽感染。该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兼性厌氧,球型,排列成葡萄串状,无鞭毛,不会形成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空气、水、土壤、消化道及动物粪便中。

该病原菌的环境抗逆性强,营养要求不高,能NaCl+LB 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高耐盐,可在10%~15%NaCl 环境中生长;耐热,70℃加热1h 或80℃加热30min 均不能杀死;耐低温,在-20℃不易死亡;耐高渗,在含有50%~66%蔗糖溶液中才可被抑制。另外,该病原菌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青霉素、庆大霉素和红霉素等药物可将其杀死消灭。

2 病原菌的易感鹅群

任何年龄的鹅及鹅胚都会感染该病原菌,其中40~60 日龄的鹅最易感染,死亡率在5%~60%不等。

3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该病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畜禽皮肤、肠道及粪便中,当出现管理不当、鹅体质下降,皮肤受伤等情况时,该病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以及皮肤或黏膜损伤等途径侵入鹅群,引发感染;雏鹅可通过脐带进行传播。

4 病原菌的易感时间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频发。

5 临床症状

5.1 急性型

急性型多发于2 周龄内的雏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闭眼嗜睡,食欲不振或废绝,缩颈垂翅,羽毛无光泽且松乱、潮湿易掉;腹泻,排出灰白色稀便;胸腹部呈紫黑色且皮下浮肿,触摸有波动感,少数有血液渗出,破溃后流出紫黑色液体;翅膀、眼睑、腿、背部的病变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斑、坏死灶、炎症、结痂等症状。此类型往往发病急,病程短,在1~5d 便发生死亡。

5.2 慢性型

1)脐炎型。多发于刚孵化的雏鹅,病状表现为脐环闭合不全,脐孔发炎且红肿外翻,有黏液渗出来,精神萎靡,翅膀张开,嗜睡怕冷,腹部肿大,病程较短,病鹅常在出壳2~5d 便发生死亡。

2)关节炎型。多发于30~90 日龄的青年鹅,主要症状为关节发炎肿大,尤其是趾关节和跗关节最为明显,触摸发热、双腿软弱,站立不稳、跛行或伏地,关节附近的肌腱和腱鞘发生炎性,皮肤呈紫黑色或紫红色,随着病情发展,肿胀处破溃,流出脓性分泌物,结痂,关节变形及周边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趾瘤。病程7~10d,病鹅由于采食困难、行走不便,机体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亡。

3)眼炎型。表现为食欲不振,头部肿大,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损伤且混浊易碎,结膜红肿,眼角黏附大量脓性分泌物,眼内有大量干酪样分泌物或肉芽肿,严重可导致眼球下陷、失明。死亡率较低,为2%左右。

6 病理变化

6.1 急性型

将病死的鹅进行解剖,可见眼睑、翅膀、腿部、背部的皮肤有点状出血,结痂;胸腹部皮下组织充满了大量的紫红色或茶色胶冻状的黏液,胸腹及大腿皮下水肿、出血、坏死,并呈弥漫性黑红色或紫黑色;肌肉水肿,并且呈条纹状出血或由出血斑;肝脏呈淡紫色,发生肿大,并且存在坏死病灶;脾脏呈紫黑色,同样也发生肿大,存在白色坏死灶;肾脏及肺部均存在点状出血;心包膜积液,心外膜、心包存在出血点;肌胃浆膜呈紫色,并发生水肿,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少数喉头气管也有出血点。

6.2 脐炎型

该类型的病灶主要出现在脐部,对病死鹅进行解剖,鹅脐部肿大,呈紫红色或黑色,脐部周围存在黄红色或者暗红色胶状液体,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液体慢慢变成脓样干涸坏死物,脐孔周围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染;卵黄吸收不完全,卵黄呈污黄色、淡褐色或淡绿色,且内容物稀薄;心包外扩,呈半透明状,腔内存在黄红色液体;肝脏发生肿大、出血;少数病病例也会出现肺部出血,甚至液化。

6.3 关节炎型

该类型主要病灶在关节,表现为关节炎和滑膜炎;剖解可见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关节囊内渗透出脓性或者纤维素样液体,随着病程的持续,渗透液慢慢变成干酪样坏死;关节的结缔组织增生,关节出血、变形,最终呈畸形。

6.4 趾瘤型

该类型主要表现在脚部病变。剖解可见脚趾中存在脓液,若未发生溃烂,病变处会逐渐坏死,脓液发生凝固,变成黄色干酪样物;但是若发生溃烂时出现化脓,并长出增生性肉芽肿。

7 实验室诊断

7.1 细菌分离与鉴定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肝脏、心脏、脾脏、关节、脐孔处的渗透液,涂布于5%的绵羊血培养基上,37℃,培养24h,培养基表面长出灰白色的光滑、湿润的菌落,再过24h 后菌落呈金黄色。挑取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菌,可初步判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7.2 血浆凝固酶试验

取兔血血浆,加入25%的生理盐水,混匀,接种上述分离的菌株,混匀,37℃水浴培养,每个1h 观察1 次,若为阳性,可见试管中的血浆发生胶冻状凝固,可再次判定该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7.3 动物试验

将上述分离的菌株培养物注射接种至健康雏鹅只的腹腔中,以注射普通营养培养基为对照组,观察鹅只健康状态,48h 内开始便会发生死亡,病症与急性型病例一样,解剖时发现喉头气管和心外膜存在出血点,心包膜积液,肺、肾出血且有坏死点,肌胃浆膜紫色水肿,肝脏质脆黄染有化脓灶,脾充血肿大存在白色坏死点,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同时能从腹腔黏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再结合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可最终确定为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8 防治措施

8.1 西药治疗

一旦发病,先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最敏感的药物给予治疗。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5~10mg/kg·bw,2 次/d,连续注射3d。或者肌内注射链霉素,5 万单位/kg·bw,雏鹅慎用;肌内注射庆大霉素,5~10mg/kg·bw,2 次/d,连用3d。还可5mg/kg·bw 肌内注射0.5%头孢噻呋,1 次/d,连续使用3d。

8.2 中药治疗

取大蓟、地榆、甘草各30g,银花、黄连、黄芩、连翘各100g,赤芍、大黄、丹皮、防风各50g,加水适量,连煎2 次,合并饮用,1 次/d,连续饮用5d。或者,取适量的黄芩、黄柏、大蓟、黄连叶、车前子、神曲、茜草、板蓝根、甘草加水煎煮,候温,按照每只鹅2mL 进行给药,1 次/d,持续给药3~5d,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8.3 防御措施

1)提供干燥、通风、舒适、洁净、卫生的饲养环境,保证种蛋的清洁,控制饲养密度,及时清理粪便,定期采用0.03%过氧乙酸对鹅舍、运动场所、饲养器具及种蛋孵化器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以减少和消除传染源。

2)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及时检查维修栏舍水电等设备,确保鹅舍温度、湿度适宜,注意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等措施,禁止饲喂变质饲粮和污染的饮用水。

3)确保日常营养需求,提供优质全价饲粮,搭配适量青绿饲粮,做到营养均衡,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以提高鹅群的免疫能力。

4)防止鹅发生创伤,检查笼网铁丝等物品安全,网孔不宜过大,铁丝网不裸露,清除一切尖锐的物品。

5)坚持自繁自养,定期进行监测检疫,及时淘汰患病鹅,净化鹅群。

6)提高饲养人员的专业水平,可聘请专家或联合科研院所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得饲养人员能合理科学饲喂鹅群,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鹅感染的发生,以控制病原菌的扩散,降低经济损失。

9 结语

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会严重威胁着鹅的健康,并制约着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生产实践中,养殖人员应充分掌握当地该病的易感鹅群、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及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接种疫苗,并结合药物防治,实时掌控鹅群健康状态,避免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雏鹅鹅群葡萄球菌
鹅群夏季管理措施
打鹅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放鹅娃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MSSA的耐药比较研究
猪腹泻病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