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莒溪中心小学 罗建华
小学阶段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作用为引导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公民道德素养水平的提升。此学科教学内容以基本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教育知识为主,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即围绕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分析字面含义可知,体验式教学重点即为“体验”——教师在课堂中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均以“体验”为基础。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主要为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实践活动的展开达成认知事物的目的,结合自身经验对教学内容加以感知、理解及掌握。此种转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教学内容差异,完成对应教学体验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掌握与升华、积累学习经验、推动自身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调动。此外,教师将体验式教学应用至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所发挥的教育优势主要如下:首先为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完成教学知识的传授,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法教授学生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身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多为被动接收知识,无法及时消化所掌握知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甚至保证形成阻碍,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带来不利条件。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越发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因而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将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水平等纳入设计教学计划的依据,并借此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的强化。其次为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体验式教学法立足学生视角,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对学生个性特点加以尊重,以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促使学生同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良好融合,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还可实现学生良好法律意识、道德素质的培养,推动学生健康价值观的树立。
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所设计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除应将课本知识的讲述作为重点外,还应重视周边资源的充分利用,此举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资源,还可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体现加以观察、展开思考,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教师将学生所总结的问题作为依据,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此环节应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融入)。此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性的强化,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针对理论知识形成深层次的感悟与体验。此外,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完成资料的整理及收集活动锻炼学生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自主形成全面了解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实现知识记忆的深化。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我的家在这里”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展开思考,对自己家乡的魅力加以认知。教师借助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细节,除可帮助学生针对课本中所讲述的理论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感受外,同样有助于养成学生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习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针对现阶段小学生而言,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容易针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此阶段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若教师长时间讲述理论知识将会使得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不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学生的此类特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具备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通过视频、声音、图片等方式,将课本中所讲述的内容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学生多重感官的共同刺激,有助于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获得更多有用信息,同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活动更好地配合。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现已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安全记心上”的教学内容时,可将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如交通事故及火灾等通过视频或动画方式向学生呈现,帮助学生对生活中潜在的危害形成直观认知,并在播放视频后由学生讲述遵守交通规则、预防火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推动学生防火安全意识的形成。通过课堂情境的如此创设,不但能缩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更在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全新的课程体验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化知识记忆。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不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更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同数学、语文等将理论知识作为重要内容的学科所存在的主要区别,即为前者是以人们生活实际作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分析此学科的特点不难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加以掌握为一项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并有着深远的意义。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有目的地完成课堂体验式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教学内容。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伴随每天所接触的事物不同而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学生每天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也将会产生变化,学生的表达欲、表演欲不断强烈,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此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表表达机会,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教学内容时,可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等不同角色,展开课堂交流活动。教师借助此教学模式的应用,除帮助学生对家乡形成更为全面且深入的认知外,还能够营造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学生交流、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还可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小学高年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涉及的内容多与我们密切相关,其中的理论知识都源于生活并且反作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课程特点,在保障教学进度的同时适当增加契合课本教学内容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将主题探究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结合,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利用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教学内容时,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对活动内容进行整体策划时,首先要明确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去观察、去发现,切身体会环境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活垃圾的不正当处理、工业污染等带来的严重环境危害。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哪些不文明行为可能对空气、水资源等造成污染,并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重哪些细节即可减轻或避免环境污染,并为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此类与教育内容紧密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意义重大,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采取哪种方式,可以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讨论后教师对学生所阐述的观点进行合理点评。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组讨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总结点评环节,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教学阶段通过多媒体手段、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活动策略等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丰富学生道德素养,更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实现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以体验式教学法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完成课堂问题的设计,以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目前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沟通与协作能力往往需要锻炼,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可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教学体验,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参与实现对已掌握知识点的熟练应用,通过整合信息、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活动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学会沟通与交流”的教学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以“请你理解我”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同学的交流与沟通中曾经遇到过哪些问题,发生过哪些矛盾,后来是怎样化解的,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产生了影响,组内成员需要对各自提到的问题发表个人观点。讨论结束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说一说小组公认的哪一类问题容易出现沟通与交流的障碍?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哪种化解方法最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