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演艺发展路径研究
——以秦皇岛长城文化为例

2022-11-04 02:19王泽文高永鹏
旅游纵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秦皇岛演艺长城

王泽文 高永鹏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一、概念梳理

(一)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交叉渗透、深层融合。文旅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目标和新使命,其核心在于解决文化旅游“两张皮”的问题,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在文旅融合这一概念提出之前,世界旅游组织曾把“文化旅游”定义为“本质上出于文化的动机而产生的人的活动”,但是两者的关系普遍停留在浅层的文旅资源方面,没有更好的深度整合,相辅相成。但随着我国国务院在2018年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以来,文旅融合这一概念为人们所熟知,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文旅产业,使我国文旅相关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二)旅游演艺

2007年,我国学者李幼常曾在《国内旅游演艺研究》一文中对“旅游演艺”进行了明确定义,他将其定义为“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及在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2019年毕剑在《旅游演艺:概念辨析、类别梳理与关系模型》一文中,进一步对旅游演艺做出了概念界定“旅游演艺是基于旅游产业与演出产业的深度融合大背景,以旅游者为主要观众,以地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在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选址推出的,能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中型及大型演出活动”。旅游演艺作为我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的一条优质路径,其形式深受游客的喜爱,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十分突出,在政策上也得到了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秦皇岛长城文化旅游演艺发展路径的研究。

(三)长城文化

长城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团结进取、自强不息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世界级文化瑰宝,并在华夏儿女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秦皇岛市内留存着长城闻名天下的“三大奇观之一”山海关,又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建于1381年,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城内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远观古朴壮观,近观便能触摸到这活着的历史,仿佛纵身跃进历史长河中,感受先辈们抗击敌人侵略时那坚韧不拔的意志,热血的斗志仿佛早已刻进观者的内心,想要成为勇敢的战士,誓死守卫祖国大地。长城不仅能够作为军事基地保卫国土,它还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经济贸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枢纽,促进中华民族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文化特征的形成,使得中华文化经久 不衰。

二、秦皇岛长城文化旅游演艺发展路径建构

在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带动下,中国的文化旅游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重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还应意识到文化保护传统工作和人文资源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并意识到唯有把文化保护和遗产资源工作搞好,才能激活人文旅游内生力量,完成更高效的文化旅游工程建设。

(一)聚焦长城文脉,打造长城文旅IP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山海关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长城文化的重要地标,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仍傲然屹立,时刻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燕赵大地的精神文化。秦皇岛山海关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长城历史人文资源,这对发掘长城文化底蕴、传播长城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政府要尽快建设以中国山海关为蓝本的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促进长城旅游文化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赓续长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

打造长城文化旅游演艺产业,一是摸清“家底”。要全面启动开展秦皇岛长城文化资源普查数据建设工程,认真抓好对长城文化文献资料、实物、遗迹等各种资料的系统调查,及时形成实物资料和电子文档,逐步完成长城文化资料的分级分类登记备案;认真整理现有文化资料数据,不断推进长城文化带内古迹、民俗、音乐、舞蹈、古村落等人文资料建设工程,形成长城文化资料的大数据库,逐步形成准确、权威、公开、共享的长城文化资料公共数字平台。二是搭建“平台”。要全面开展长城文化研究建设工程,联合国内外专家、驻秦高校专家、科研机构等单位,组建并设立秦皇岛长城文创研发中心,在保留文物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开发长城文化衍生品,以达到长城保护和历史文明传承的相互促进、共在共生,并推动长城旅游文化得到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发挥。三是打造“演艺”。从古至今,长城文化早已深入人心,知名度极高,一经推出将吸引大批客流量。在山海关景区内打造旅游演艺项目,景区的商业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思想教育价值等都能得到极大提升,而长城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也能借势打响知名度,便可实现项目与景点的双赢。

(二)强化演艺互动、创新表演形式

《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转变升级是如今旅游演艺行业的重要任务。旅游演艺发展20年,如今正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观众对旅游演艺的观赏体验与审美功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旅游演艺节目应加快由单纯平面式的“你演我看”逐渐向场景、演员和观众互动的具身式“你演我参”沉浸体验转变,以提高观众对旅游演艺的满意度。

中国旅游演艺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普通观众这一群体,所以中国旅游演艺的文化建设要更强调审美对象的享受,通过强化与表演互动可以更有效地带动普通观众去认识表演内容、内涵精髓与价值方向,并充分调动观众的潜意识和内心体验,进而让观众在享受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共振,产生审美移情的效应。在表演形式创新的过程中,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相融合,不仅要讲好历史故事,还要呈现出最优的演出效果,将景区、演艺和科学技术相结合,推陈出新,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强观赏者与景观、舞台、演员之间的互动性,提高观众的融入度,提升其参与感、体验感,打造内容精、效果好、形式美的演艺项目。

例如,运用著名民间文学中描绘凄美爱情故事的“孟姜女传说”,开发长城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一是通过数字技术渲染舞台环境,烘托氛围,让观众切实体验到“在场”感。二是剧本创作、语言描述、人物设定都不能脱离故事的真实背景,才能给观众以代入感,与之产生共鸣。三是演员的舞台表现,无论是台词、动作还是表情,都要经过不断打磨,不能脱离人物设定而让观众感到出戏。当环境、情境、意境,三“境”合一时,旅游演艺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以及教化功能便得以显现,最终打造出精良的旅游演艺产品。

(三)赋能数字技术,提升沉浸体验

传统的旅游演艺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观赏者的需求,“文化+科技+旅游”深度融合的沉浸式旅游体验如日中天,想要打造出令观众满意的旅游演艺项目,文化、数字化科技、旅游要融合发展。

新媒体技术包含多种技术,如虚拟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根据舞蹈作品可以呈现不同主题风格的场景、意境。在打造长城旅游演艺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等,利用景区当地的万里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习俗,让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欣赏表演活动,研究并开发深入体验式的游览表演活动。但在开发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融入要符合剧情需要,合情合理,不能为了炫技而大量堆砌于节目效果无益的技术,舞台效果对高新科技的过度依赖,过分的喧宾夺主会导致观众全程关注剧情以外的内容,让观众忽略其中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使最后呈现的效果本末 倒置。

三、秦皇岛长城文化与旅游演艺融合的时代意义

(一)“活化”长城文物,增加长城文化传播辐射半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发展一直是促进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活化的主要手段,而旅游演艺是这一手段的重要载体。旅游开发是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提升的同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也存在过度商业化,失去其非物质特性,导致与非遗自身所蕴含的价值和旅游参与者的需求渐行渐远的问题。在“科学规划、原状保护”原则下,可以利用“演艺+技术”“唤醒”历史文物,使冰冷的文物成为“有血有肉”、可参与、可互动的历史。在旅游演艺中设计出符合长城特色的二次元人物形象,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景区内全程讲解有关长城的历史文化知识,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加深长城文化在观赏者心中的印象,增加长城文化传播辐射半径,进一步传播长城文化,推动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

(二)“助推”乡村振兴,促进非遗文化创造革新转化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须加强文化建设,正确认识新时代、新形势下文旅融合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价值、内在逻辑和作用机制,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国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利渠道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利用长城资源带动周边农村开发,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城沿线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单一,又因地貌特征交通也不便利,难以形成农村产业的规模效益。通过“长城非遗文化演艺+乡村旅游”的整体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长城人文资源,开发民间非遗表演、工艺制作等演艺项目,发展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利用非遗演艺资源,不但可以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促进乡村向城镇化过渡,还能促进中国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更有助于增强当地村民传承长城文化的自觉性和文化自信。

(三)“内化”国家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

增强中华民族感召力,要全面挖掘中华民族内涵的价值理念。中华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动力,民族文化自信也是需要载体来寄托,而长城正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长城文化不仅承载了中国建筑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等传承价值,更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见证者,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为抵御外敌侵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长城旅游演艺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让其自身蕴含的重要人文传统意义得以发扬和传播,当地乡村的独特乡土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会得以深入发掘和传承,增强国家认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四、结语

深度挖掘“长城文化+旅游演艺”的潜能,开发优质历史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是现今秦皇岛发展文化旅游、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所在。本文以文旅融合为依托,以长城文化为载体,深入挖掘秦皇岛长城文化的历史根脉,从打造长城文旅IP、创新表演形式、提升沉浸体验三方面探究秦皇岛市长城文化旅游演艺发展路径,从而打造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实现长城旅游演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秦皇岛长城旅游演艺产业开发,为秦皇岛地区旅游演艺产业的开拓创新做出有益探索,为秦皇岛长城文化战略实施提供支持,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路径提供方案。

猜你喜欢
秦皇岛演艺长城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守护长城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