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悦江实验小学 郭 弋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能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加丰富,资源内涵更加深厚,且学习要素逐渐增多,学习端口更加多样化。
在“互联网+”的教育环境之下,基于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海量生动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助推小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
小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智慧品质四大方面。其中,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借助学习积累丰富语言实践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语言情感、语言交际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语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英语知识相整合,有利于实现整合式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在日常沟通与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不仅体现了特定的知识背景,也彰显了一个地区环境下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习惯。借助丰富立体的语言知识,学生能够从中窥见不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思维理念。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个体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线上线下教学为契机,培养小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科屏障。借助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有效衔接,彼此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对比学习、整合学习中掌握科学的、适当的学习方法,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中文与英文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帮助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空间。同时,借助编程人员开发的教育软件、教育App以及教育媒介,广大教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并结合教学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开发辅导。
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英语流利说、扇贝单词、有道E读等英语App,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单词识记,为学生夯实英语学习基础。
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教育软件不断涌现,教师可以及时针对学生的某一领域需求,选择有效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此外,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软件,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类学科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网络具有开放、共享的特点,因此,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时,能够更好地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补充。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网络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整合在线教育资源,结合学生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英文绘本、英文故事阅读、英文影视作品等,帮助学生建构全面、立体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这对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天赋、挖掘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新课导入阶段
教师在进行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运用互联网资源,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优势。
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进行导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相应的动画视频,或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资料,增强新课内容导入的趣味性,使其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情境教学
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推进小学语文与小学英语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培养小学生语言类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做好文化启蒙,引导学生建立跨文化意识,并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学科应用能力。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策略,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更新,以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授PEP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We love animal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游玩动物园的场景,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或相关影像,建立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生活实际场景,以调动小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参与积极性,锻炼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力和核心素养。
1.分层辅助课堂导入
在开展小学语言类学科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当前“双减”政策的现实要求,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分层教学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切实的收获,从而更好地满足“双减”政策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提质减负的发展要求。
教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单词短语等,使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而针对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适当培养其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并将重点置于句型和交际理解方面。针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积极拓展,并给予这部分学生一定的自学指导,鼓励学生开发更广阔的英语学习空间。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推荐符合其能力发展需求的外部线上资源,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语言学习天赋。
2.分层指导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背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分层提问。分层提问,是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问题提出,并鼓励学生回答。
分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学习自信心。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难度,同时,要确保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进而使课堂教学有更加生动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分层引导单词记忆
在语言类学科教学过程中,基础词汇知识、句型知识等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借助“互联网+”教育背景,教师能够对学生更加科学地开展分层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合理应用网络教育软件,借助英语学习App、单词记忆类App,为学生生成专属的英语单词学习方案,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促进线上线下的词汇记忆有效结合,提升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的积极性、自主性。同时,也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过程进行优化,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单词记忆习惯。并且,经过不断的日常记忆和内容积累,小学生还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利于高效、便捷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1.对不同的语言类学科进行整合
推进小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需要教师做好学科间的资源整合。
对小学生来说,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英语学科,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合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教材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并确保两学科之间的衔接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例如:可以对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的写作内容、阅读内容,以及相应的绘本内容进行对照式学习。
将两者有效衔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对照式学习中,更加深刻地领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更好地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2.对课上课下进行整合
在培育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拥有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方便学生反思、优化学习方式,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建立英语资源学习库,并将其设置成分享模式,方便师生在课内、课外进行必要的沟通分享,进而实现英语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教师要定期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英语课外读物和优秀的英语课外教学资源,并定期抽查监督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学生之间可以设立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学习的形式,彼此监督,相互促进,建立良好的语言类学科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3.对人机资源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重要助力。借助信息技术模拟语言环境,辅助人机对话,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为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提供便捷。
例如:在教授PEP人教版小学英语“How many”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定相应的人机对话环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下设置相应的人机对话任务,方便小学生在课下练习语言表达,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进步。
在“互联网+”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基于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培养小学生语言类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强化学习能力、开发思维空间,以及提升语言知识基础提供助力。
借助教育软件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师的教学表达形式也能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在导入环节、分层教学环节,以及课内课外的资源整合环节充分发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