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魏文云 刘荣
[ 摘要 ]
从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现实困境出发,以焦点解决模式核心理念为指导,充分挖掘学业困难学生在以往成就事件中的优势资源、关键能力、成功体验和自我价值,建构以学业困难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本体资源为核心的自我帮扶机制,以实现助困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 关键词 ]
焦点解决模式;高校;学业困难;自我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22
目前,学业困难学生逐渐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显性受教育群体,这一群体易衍生心理危机等隐性问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难点群体。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一直是高校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已有的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业困难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多地围绕外部资源建构帮扶机制,使得帮扶成果难以长时间巩固。建构以学业困难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本体资源为核心的自我帮扶机制,在实现学业困难精准帮扶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可避免“弱势循环积累”,有利于推进其科学文化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协同发展。
1 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现状
学业困难学生是指在智力水平符合正常标准的情况下,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学习结果未达到学校教学规定和毕业要求的学生。学业困难学生有其显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学业困难是其外在的显性特征,常常伴随着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隐性特质,导致大学生出现学业困难的因素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学业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专业认同等多个维度;二是个人特质,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三是环境因素,既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大环境,也囊括学习氛围、宿舍环境等小环境。学业困难并不是单一因素形成的,而往往是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复杂产物,对于学业困难学生学校通常会采取降级、退学、不授予学位、延期毕业等方式,这类学生不仅会给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也会耽误其个人的成长成才,无形中也会给学生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目前,已有的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效果并不显著,帮扶付出后的期待与学生实际进步有一定差距,总体来说,已有帮扶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重外在帮扶,轻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造成学业困难的因素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学生自我因素,无论是朋辈帮扶还是教师答疑等常规帮扶方式都属于外在因素,要想改变学业困难学生现实困境,学生本人的内因才是根本。学业困难学生往往存在自控能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弱、自我耐挫能力差、学习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学业帮扶机制构建中要充分调动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其内在学习欲望,发掘其学习兴趣和提升其学习素养,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将外在的帮扶机制内化为学生自我需求,进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实际行动。
1.2 重阶段性帮扶,轻帮扶长效机制构建
期中期末考试及学期初补考是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的关键期,但其只是学业困难学生长效帮扶机制的一环,而非学业帮扶的全部内容,已有的帮扶举措常常围绕考试关键期开展,在考试结束后学业帮扶机制也随之结束,抑或流于形式,学业困难学生帮扶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考試关键期的学业帮扶,这种帮扶方式有可能帮助学生短期内通过考试,但对于学生摆脱学业困境很难起到长效作用。
1.3 以考试为主目标,学业素养提升不足
已有的帮扶机制更多注重终结性评价,即学业困难学生考试通过的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对于学习全过程中学习素养的提升,单纯地对考试结果的追求使学生易于立足考试当下,而没有将此作为整个学习生涯的组成部分,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既无法使学生在学习层面取得持续性进展,也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格。
1.4 以学校为主阵地,家校协同联动不够
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开展集中在学校范畴内,由于受教育水平、工作时间、与学生沟通方式等限制,家长更多是被动接受和假期中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假期中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与孩子沟通,但等到回归学校,家长则鞭长莫及,寄希望于学生自我觉醒和学校老师的督促,但事实上家长是学生最亲密最信赖的人,也是学生成长的最大动力,只有家长动态参与到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中,与学校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摆脱困境。
2 焦点解决模式与高校学业困难学生自我帮扶的适切性
焦点解决模式以积极心理学发展作为背景,以人为本,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帮助来访者澄清问题,摆脱问题本身的束缚,从个体自身挖掘资源与潜能,找到应对方法和自己的行动意向,激发其内在力量,增加自我效能感,由点滴改变构筑解决方法,让来访者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力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使其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其从个体层面出发,将个体看作一个巨大的资源体和能量体,以正向赋能为导向,唤醒个体的自我觉察和反思,唤醒个体发现自身的学习优势和潜在资源,整合其内在力量,调动与之关联的原生家庭、社会关系等外部资源,以外在契机推进个体对内探索,以更积极的精神状态和价值体系促使改变的发生。
焦点解决模式的核心理念如下:一是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拥有解决自身问题的独特方式和丰富资源,助人者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其充分相信并运用自身资源和优势来解决问题;二是正向赋能,以“例外情形”推动问题解决,关注以往成就事件,助人者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他们发现这些“例外”和其蕴含的丰富资源,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形成应对当下问题稳定有效的行为模式;三是小改变会带来大改变,个体改变会引起整体的变化,助人者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当事人先着手解决可操作易实现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最终实现质的发展。
焦点解决模式由三大类、十三种基本技术构成,第一类是基于探索未知的倾听技术,从当事人视角出发,主要有鼓励、释义和总结;第二类是赋予能量技术,给予当事人正能量,发掘其自身优势资源,以正常化、预设性询问、刻度化询问来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等;第三类是解决建构技术,聚焦实际解决问题方法,主要有奇迹询问、关系询问和例外询问等。
传统的高校学业帮扶机制固态地将学业困难学生看成有“问题”的个体,而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现有帮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将焦点解决模式核心理念引入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中,借助其挖掘学生本体的资源与潜能、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核心精神,打破传统意义上由外而内的帮扶方式,将学业困难学生从外在帮扶接受者变为由内而外的自我觉醒,使其成为帮扶主体,将自我帮扶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和自我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充分挖掘以往成功事件中积蓄的动能,将资源优势、潜在能力、成功体验、自我价值迁移到学业困难情境中,借助外在的帮扶,实现内因和外因共同发挥最大作用,并以此辐射到学生学习全领域和生活全方位。
3 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高校学业困难学生自我帮扶机制
学业困难学生并非全领域全过程均处于“困境”,或多或少存在以往成功做法和成就事件,通常称之为“例外情形”,聚焦学业困难学生的例外情形,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优势资源、关键能力、成功体验和自我价值,通过优势资源和能力迁移推进学业困难问题的解决,通过唤醒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认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建构适合自身学业帮扶办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1 立足“此时此刻”解决问题
焦点解决模式基于学生当下的实际处境建构解决方法,而非追根溯源,事出并非定有因,对于源头的“不确定性”本身便隐藏着问题解决的契机,核心要义是按照预期结果帮助个体回溯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考虑问题的多面性及特殊性,应发展弹性的问题解决方法。任何问题的产生并不只是作为负面的存在,其本身蕴含着正向解决问题的能量,以正向引导取代负性事件,是寻求问题解决的关键之处。
学业困难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学业困难循环累积的动因。以往的学业帮扶会将探究学业困难产生原因作为出发点,从原因入手对症下药,焦点解决模式认为原因和结果在复杂情境下常常是很难确定的,对于学业困难学生来说,过多地去分析他们学习落后的原因可能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时机,重要的是此时此刻问题的解决,应将目标聚焦在学生正向发展上。
将学业困难学生置于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下,聚焦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走出已有的学习阴霾,立足当下对学习状况进行重新描述,唤醒学生心底向上的欲望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逐渐以当下好的表现替换之前累积不够好的行为,使学业困难学生整体学习系统发生转变,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
3.2 着眼“例外情形”建构基础
学业困难学生往往看到的是自己的弱势,很容易形成自卑、怯懦的心理。成功经验和成就事件是在学业困难学生以往经历中客观存在的,但也常常是被忽视的部分,而恰恰这被忽视的内容正是解决问题和转变原有思想的关键。焦点解决模式强调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的成就事件和成功体验,发现他们身上的更多可能性,而不是聚焦于他们的失败和缺陷,是从过去失败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明晰能做和能做好的事件及在事件中自身的优势,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产生对于学习的认同感,萌生对自我学习负责的态度。
通过运用焦点解决模式技术范式,在学业困难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恢复和提升其内在力量,进而改变学习无力感的现状,提升其对自身学习的控制力,按照既定想法和计划采取相应行动,并能够积极应对学习中的挑战和难题。
3.3 聚焦“小改变”实现大发展
学业困难学生的转化不仅仅包含学业层次,还涵盖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等维度。焦点解决模式认为个体有能力、有责任发展出合宜的解决方法,帮扶的任务就是提供自我发现的机会,让个体积极地去找寻身上所具有的正向资源,发现自我改变的线索。每一次小的成功经验对于学业困难学生都非常重要,这些“微小的变化”蕴藏了问题解决和思想转变的能量与转机,但也正因其微小而常被个体忽视,而将这种能量放大,小的成功能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改变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成功经历,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且能够积聚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去處理接下来的问题,以小的进步带动大的改变。
借鉴焦点式思维,引导学生将目标细化、拆分,确立可实现的短期小目标,目标应拆解到学生实际能力范围之内,在目标的指引下充分调动自我资源,借助外在的朋辈和师长帮扶,积少成多、循序渐进,以在成就事件中所付出的努力投身于目标达成的切实行动中,以小目标、小事件的成功积攒达成最终目标的正向能力和良好心态,一个微小的改变就能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多个微小的行为改变将逐步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习惯改变反过来又巩固了认知的转变。
3.4 家校联动为学生保驾护航
学业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不仅仅与学校和教师有关,更与学生的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学生最亲密和最信赖的支持系统,父母是学生最信赖和最亲密的人,家校联动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动态的即时互享,打破学校和家庭之间信息流动不畅的局面,第一时间给予学生需要的帮助和关爱,同时也能够赋予学生摆脱学业困境的双重力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因此,要将家庭、父母纳入学校教育资源中,及时向家长反馈学业困难学生在校学业、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情况,以学业为基础,辐射到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同时根据家长传递的学生情况动态调整学业帮扶策略,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帮助和关怀,进而将学校和家庭外在力量转化为学业困难学生内在的动力,推进学生学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上述基于焦点解决模式构建的高校学业困难学生自我帮扶机制适用于具备一定思考能力的学业困难学生,但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等多种复杂情况的学生需要依据学生现实需求,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谷月. A大学少数民族学困生学业帮扶体系构建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2]汪蕾,张益民. 焦点解决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教育评论,2017(8):96-99.
[3]高杰,杨歆喃. 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重点关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88-91.
[4]袁晶.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在贫困大学生心理扶助中的运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198-199.
[5]陆莉英. 焦点解决模式:让“学困生”向快乐出发[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6):65-68.
[6]何伟民,李同欢,钟慧伟. 自媒体视野下家校联动开展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与再教育问题研究[J]. 教育观察,2021,10(41):82-84.
[ 作者简介 ]
王慧,女,河北石家庄人,天津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魏文云,女,河北沧州人,天津工业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荣,女,河北沧州人,天津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项目名称 ]
该成果获“2021年度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天津大学)一般课题“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高校学业困难学生自我帮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YB08)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