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坛》40年故事研究成果数据分析

2022-11-03 09:46
民间文化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刊文民间文化民间文学

李 鹤

《民间文化论坛》(包含《民间文学论坛》和《民间文化》在内)的40年,大致覆盖了我国民间故事研究复苏并不断蓬勃发展的整个历程。作为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里中国学派的重要学术平台,《民间文化论坛》的刊文在我国民间文艺学界具有重要地位。故事学研究的很多重要及高质量的成果在《民间文化论坛》刊载并对我国故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分析《民间文化论坛》刊载的449篇故事研究成果①由于2022年的《民间文化论坛》尚未全部出刊,故本文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另,本文所引论文,如果出自《民间文化论坛》,仅随文注明作者、题目、期数,略去刊名,不再另注。,可以发现40年来我国故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设情况。故事研究成果中,数量较多的包括故事基本理论研究、故事类型研究、故事比较研究、故事讲述研究、 民间故事史等。随着时代发展,以上相关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趋势。《民间文学论坛》阶段是故事研究回归学术本位,吸纳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方法,从故事学理论、故事史、故事讲述研究、类型研究、比较研究、文化传承及功能研究等不同角度展开全方位研究的时代。《民间文化论坛》阶段,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地位取消,故事学研究转而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科调整,故事学研究除了传统研究方向外,更多探索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研究路径,凸显“跨”和“新”的特点。研究者译介更多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并进行本土化尝试,更重视个案的田野考察、文本的外部环境,及跨学科等研究方法的探索。近年来,研究中对社会建设参与的实践应用性研究意识不断增加。

一、研究成果数据获取和分析工具

(一)研究成果的获取

《民间文化论坛》于1982年创刊,截止到2022年,创刊40周年,约271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民间文学论坛》阶段(1982—1998),集中发表民间文艺学相关的学术成果。第二个阶段是《民间文化》阶段(1999—2003),民间文化的科普性期刊,个别栏目刊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论文。第三个阶段是《民间文化论坛》阶段(2004年至今),发表包括民间文学研究在内的各类民间文化研究成果。

1982—1993年期间的《民间文学论坛》尚无数字资源可供查阅,1994年以后的期刊可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平台查阅。遵循应查尽查的原则,本文查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1982—1993年的纸质期刊43期,中国知网收录的《民间文化论坛》电子期刊135期,共计178期。

对纸质期刊进行人工查询的方式,对电子期刊进行组合检索加人工筛选的方式,共获得故事研究成果数据449条,占刊物全部发文总量约22%。具体的情况为:1.在纸质期刊中,查阅到故事研究成果168篇。2.使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功能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查询,获得281条故事研究成果相关数据。具体的查询方式为:①通过“(主题词:故事)+(文献来源:民间文学论坛)+(时间范围: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检索,结合人工筛选查重,获得《民间文学论坛》1994—1998年阶段数据共58条。②通过“(主题词:故事)+(文献来源:民间文化)+(时间范围: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检索,结合人工筛选查重,共获得《民间文化》1999—2003年阶段数据23条。③通过“(主题词:故事)+(文献来源:民间文化论坛)+(时间范围:200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检索,结合人工筛选,共获得《民间文化论坛》2004—2021年阶段数据200条。

(二)故事研究成果数据分析工具

对于纸质期刊查询的数据,首先将其转化成图片和PDF文件。题名、著者、发表时间、所属栏目等信息,主要借助Excel进行数据管理,并进行简要的统计和图表分析。借助“微词云”等在线词语分析工具进行词频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较为准确的规律。

电子期刊数据,本文参考中国知网自带的数据分析及“知网研学”、NoteExpress和“微词云”等软件,选取上述数据分析工具中有优势的工具和功能对故事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二、研究成果概况

(一)刊文数量及趋势

40年来,《民间文化论坛》刊载了449篇故事研究成果,年度平均刊文数约为12.8篇,刊均发文量为2.5篇。《民间文学论坛》阶段共226篇,《民间文化》(文化旅游)阶段共23篇,《民间文化论坛》阶段共200篇。从故事研究成果刊文趋势可以推知,民间故事一直是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领域较为重视的研究对象。

由图1可见,各年度故事研究成果分布较为平均。《民间文学论坛》阶段,故事研究成果的刊文量相对较多。1991年呈现一个明显的小高潮,1991年第6期,刊载故事研究成果达15篇,为单期故事研究成果刊文最多的一期。这一期设有栏目“耿村国际学术会议专辑”,集中刊载了这一学术会议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成果。1999—2003年期间,故事研究成果刊文量较少,2002、2003两年没有涉及故事研究的论文。这一时期,期刊更名为《民间文化》,刊物定位有所调整,刊文多为科普文章,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2004年更名为《民间文化论坛》后,刊文侧重于民俗学、民间文化等,包括故事研究在内的民间文学类研究成果比重有所减少。2012年以后,随着故事文本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出现,故事研究成果的刊文量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图1 年度刊文数量及趋势图

(二)作者情况分析

449条故事研究成果数据分别由337位作者撰写,来自120家学术机构。

1.主要作者及刊文情况

337位作者中,刊文3篇以上的作者共34位,161篇,占全部故事研究成果的36%。其中刘守华刊文18篇,顾希佳刊文10篇,林继富、祝鹏程刊文8篇,江帆、金荣华、万建中、袁学骏等刊文7篇。这些发文较多的作者,正是40年来一直致力于故事研究或者对故事研究颇具影响力的学者。

图2 主要故事研究学者云图

刘守华、顾希佳、林继富、金荣华、袁学骏等主要以故事类型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故事进行梳理、比较,探索故事的历史文化意涵。江帆注重故事家的讲述活动。万建中对故事禁忌主题做了深入研究,并梳理了20世纪我国故事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的关系。祝鹏程对故事研究现状逐年进行梳理和探讨,对故事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刘守华是《民间文化论坛》故事研究刊文量最多的作者,文章最早见于1984年,最晚刊发于2021年,全方位展现了他比较故事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直接阐释比较故事学理论的文章有《民间故事的叙事艺术》(1988年第3期)、《比较故事学引言》(1994年第2期)等。故事的比较研究有《佛本生故事与傣族阿銮故事》(1984年第1期)、《蛇郎故事比较研究》(1987年第2期)、《AT461型故事追踪研究》(1989年第2期)、《闽台蛇郎故事的民俗文化根基》(1995年第4期)、《从佛经中脱胎而来的故事——“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解析》(2000年第4期)等。

顾希佳的故事研究侧重将同类型的故事进行文本梳理,注重将故事放在历史发展脉络中进行比较研究,阐释故事与史实、口头讲述以及民间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比如《龙子望娘型故事研究》(1988年第3期)、《龙蚕故事的比较研究》(1995年第4期)、《西施的传说、史实及其他》(1998年第1期)、《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缢鬼受阻型故事》(1999年第2期)、《生与死的恋情——“人鬼夫妻”型故事解析》(2000年第Z2期)等。

故事研究成果数据中,有37篇是28位国外学者成果的译文,这些作者有日本学者16位,美国学者5位,荷兰、德国学者2位,苏联、瑞士和丹麦学者各1位。

日本学者的成果最多,内容多为中日两国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比较密集,中日学者合作田野调查成果较多。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民间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历史渊源较深,体现在民间故事上,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值得比较研究的空间。

苏联学者李福清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著名学者。《民间文化论坛》中关于李福清的刊文中,有他个人的研究成果,他和中国学者的学术对谈,也有中国学者对他著作的系统解读。

5位美国学者撰写的故事研究成果共8篇。其中,丹·本-阿默思的成果3篇,张举文等对丹·本-阿默思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读。从刊文来看,近些年来,译介和应用美国民俗学家的故事研究理论和成果数量较多。

2.作者所属机构

337位作者来自120家学术机构,其中刊文数量排名前5的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各机构在全部机构的占比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一 作者所属机构及其刊文情况

图3 作者所属机构及其刊文占比情况饼状分布图

3.作者合作网络关系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作者合作关系图计量分析工具,可以推断作者及其所属机构的相互合作关系。分析工具显示,在《民间文化论坛》刊文的故事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绝大多数作者均为独立研究。这可能和民间故事本身的特点有关,也可能和人文学科相对重视个人思考的研究传统有关。作者合作关系主要有三种:机构间合作、机构内部合作或者原作者和翻译者的关系等。

机构间合作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之间,体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研究合作关系。

图4 机构间合作网络图举例

机构内部的合作关系: 一些故事研究者相对集中的学术机构,或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在读博硕研究生之间,存在一些少量合作关系。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万建中和李琼、中央民族大学的林继富和陈秋、温州大学的黄涛和刘妍等。

原作者和翻译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的学者既是国外故事研究成果的翻译者,也是国外故事理论的研究者。比如张举文和丹·本-阿默思、游自荧和卡尔·林达尔、郭崇林和小泽俊夫等。

(三)基金资助情况

中国知网可查询2004年以后刊载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截止到2021年12月,大约有28项基金资助了共170篇论文。资助故事研究成果的基金共6项,涉及16篇论文。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10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论文2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论文各1篇。

图5 基金资助情况饼状图

最近20年,基金资助的绝对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故事研究获得基金资助的比例并不高。一般而言,能把握学科的前沿发展方向和关键问题、紧扣社会需求、重视应用性和实用性的课题,获得基金资助的前景可期。

图6 基金资助数量及趋势

(四)研究成果与期刊栏目情况

《民间文学论坛》(1982—1998)阶段,共设有故事研究成果相关栏目43个,基本涵盖了这一时期故事研究的重要话题。这些栏目包括直接以“故事研究”等命名的栏目,也有故事专题研究栏目,比如“故事家研究”“新故事研究”“比较研究”“白蛇传研究”“孟姜女研究”“牛郎织女”“八仙传说”等。在“民间文学与作家创作”“古代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学与美学”“搜集整理问题”“田野考察”“域外民坛”等栏目中,也刊载了为数不少的故事研究成果。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接上表

《民间文化论坛》(2004—2021)阶段,期刊定位扩大到整个民间文化领域。绝大多数故事研究成果刊在“民间文学研究”和“民间文艺学”栏目下,其余则刊发于和故事研究相关的“特别策划”和“前沿话题”中(具体情况见表三)。

表三《民间文化论坛》(2004—2021)阶段故事研究相关栏目及刊文情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趋势

《民间文化论坛》的40年,与我国民间故事研究复苏并不断蓬勃发展的整个历程基本一致。刊载的故事研究成果涵盖了我国故事研究同时段各种研究角度和方法。《民间文化论坛》阶段,故事研究回归学术本位,这一阶段刊载的论文,在继承传统故事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吸纳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方法,从故事学理论、故事史、故事讲述研究、类型研究、比较研究、文化传承及功能研究等不同角度展开全方位研究。《民间文化论坛》阶段,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地位取消,故事学研究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科调整,故事学研究除传统研究方向外,更多探索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研究路径,凸显“跨”和“新”的特点。研究者对更多的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译介,并做了本土化尝试,重视个案的田野考察、重视文本的外部环境,探索跨学科等创新研究方法。近年来,学者也逐渐有意识重视学术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服务和应用。

经统计,449篇故事研究成果的关键词共约1300个,借助在线词语量化分析工具,词语云图和词频排名柱状图直观呈现了《民间文化论坛》40年来刊载的故事研究成果在研究对象、概念、理论、方法和研究者之间的分布关系。研究重点包括故事基本理论、故事比较研究、故事类型研究、故事史研究、故事与文化研究、故事讲述研究等。

图7 研究成果关键词云图

图8 研究 成果关键词词频排名柱状图

(一)故事的概念及基本理论探讨

故事基本理论的探讨,大多数是融合在具体的故事文本研究当中的。《民间文化论坛》刊载了很多关于故事研究基本理论的探讨,有前文提到的国外理论和方法的译介和应用,也有我国学者对建立中国故事学理论的探讨。系统介绍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有故事类型学、历史地理学、一国民俗学、民族志诗学、表演理论等。国内学者对故事学理论的探讨,在继承我国传统历史学、文献学等文本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学界的前沿理论和观念,力图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民俗学派。刘守华《民间故事的叙事艺术》(1988年第3期)、靳玮《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1988年第3期)、月朗《民间故事传承路线研究》(1988年第3期)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了民间故事的研究方法。其中刘守华提出比较故事学理论和学术实践,并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建构故事学理论。

关键词词频分析显示,“故事”“传说”“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出现频次最多,其次包括“民间文学”“民间叙事”“笑话”“神话”等概念词语,从中可以看出“故事”概念包含了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笑话等文类在内的民间散文体叙事,故事和神话关系密切。

随着民间文艺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不断有文章讨论故事基本概念,以及和其他文类之间的关系。虽然学者们对名词概念各有认识,但从研究成果关键词的呈现结果看,和陈连山《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一文中的说法基本一致,即“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进一步划分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换句话来说,学术界创造了三个概念来指代全部的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之间存在差别,但是他认为人们所说的所有差别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质的。”①陈连山:《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

关键词频中“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等词语出现频率较高。四大传说的研究是我国故事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它们有时被称为“传说”,有时被称为“故事”。比如孟姜女研究,在1984年同一期刊物中,段宝林②段宝林:《孟姜女传说的演变与流传》,《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和许钰③许钰:《关于孟姜女传说的两个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等的文章称其为“传说”,而贾芝④贾芝:《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匡扶⑤匡扶:《略论孟姜女故事的产生和发展》,《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等称其为“故事”。而在2000年以后的文章中,大多数文章不再强调是传说还是故事,而是直接称为“孟姜女”或“孟姜女研究”。

“新故事”也是很多文章讨论的概念。关于新故事是不是民间文学,曾是民俗学界存在激烈争议的一个敏感问题。《民间文化论坛》设有“新故事研究”专栏,对新故事的属性⑥王永生:《新故事属性问题浅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3期。、归属和文化心理结构⑦彭小明:《新故事的归属和文化心理结构》,《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1期。、艺术特色⑧彭维金:《中国作风 雅俗共赏——谈新故事的艺术待色》,《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4期。和现实意义⑨吕洪年:《吴文昶新故事道路的现实意义》《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4期。等问题进行探讨。《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设“前沿话题:新故事研究”栏目,对“新故事”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和反思。毛巧晖在《1949—1966新故事的通俗化实践》中将新故事置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来中国百余年现代化历程中进行考察,以翔实资料客观梳理新故事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情境、过程、机制等。白旭旻的《中国“民间文学2.0”论纲——以新故事和多源故事为表象的故事文化现象》着重由伴随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的变化来看待新故事的民间性,直面现代社会和当下民间文学传承和存活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间文学发展阶段和理论界定的新见解,从而挑战了以 “口头性”“集体性”为主的民间文学基本特征理论。黄涛在《新故事是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关于新故事的民间文学定位问题的探讨》中,试图在民间文学基本理论框架内解决上述争议问题,认为应将以民间文学基本特征为尺度的界定标准适度放宽,新故事是传统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异形式。

(二)故事比较和比较故事学

1.故事的比较研究

比较是故事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故事研究离不开比较。《民间文化论坛》的449篇故事研究成果中,运用比较方法的成果数量最多。从关键词看,“比较研究”“比较故事学”的词频合计18次,文章标题直接出现“比较”二字的29篇。《民间文学论坛》阶段,设“比较研究”栏目,《民间文化论坛》阶段,也有“东亚民间文化比较研究”栏目。从时间上看,故事的比较研究贯穿了《民间文化论坛》整个40年的时间。1982年的创刊号里,有段宝林《“狼外婆”故事的比较研究初探》,2021年第2期有杨青青的《中外“狼外婆”型故事比较研究》。

故事的比较研究,有纵向的历时比较,即对不同历史时代流传的故事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故事的结构形态的演变规律,探索故事的历史及现实文化意义。这种方法是我国故事研究的一种传统研究方法。如顾颉刚的《〈六月雪〉故事的演变》(1983年第1期),杨艳如的《包公“奇生”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2021年第1期),范宗朔的《试论俄罗斯民间童话故事〈玛丽亚·莫列夫娜〉的历史起源与现代演变》(2021年第5期)等。

故事的比较研究,更多的是共时比较。通常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同一个故事或一组故事进行不同维度的比较,寻找故事形态结构上的规律、探讨文化意义上的异同,或者故事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比如中国和外国故事的比较研究。通过故事情节单元等的比较,探讨各国民间故事之间相互影响。以中国和东亚各国,比如日本、韩国、印度等的故事比较较多。钟敬文的《中日民间故事比较泛说》(1991年第3期),以“灰姑娘型”故事和“老鼠嫁女型”故事为典型案例,对中日两国故事进行了比较,探讨故事情节单元的异同,指出中国民间故事对相同或相似类型的日本民间故事的影响。各民族故事的比较研究,如林继富、滕小玉的《汉藏“中山狼”型故事比较研究》(2011年第6期),比较汉族和藏族流传的“中山狼”型故事的异同,分析在叙事传统、审美观念上体现的人类文化上的共同性,以及因生活环境和文化历史传统导致的差异;并探讨汉藏“中山狼”故事的“源”与印度故事之间的紧密联系。乃日斯克的《回鹘文“善恶两王子的故事”与蒙古文、汉文故事文本的比较研究》(2021年第6期),通过对“善恶两王子故事”的回鹘文、蒙古文和汉文版本的比较,发现汉文口头叙事、佛教本生故事与回鹘文文本、蒙古文故事的影响关系,并推测其传播路径。再比如同一故事类型不同异文之间的比较研究。岳永逸、赵雪萍的《山西狼/狐精怪故事的比较研究》(2016年第2期),搜集比较了山西境内不同地区的 32 则狼 / 狐精怪故事,描述故事在山西境内的地域分布,按前情、结果等不同量标对故事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故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日常用品、韵语和获救方式等。

2.比较故事学

以刘守华为代表的学者,直接提出“比较故事学”这一概念。刘守华在其《比较故事学引言》(1994年第2期)一文中,对比较故事学进行了系统阐释,将比较故事学定义为“有系统地以比较方法研究中国和世界民间故事的理论”,“以比较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学科”。通过“跨国跨民族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将使我们对丰饶优美的中国各族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以及民间故事在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的巨大背景上产生、流传、演变的过程和规律获得更深切的认识。”在比较研究中,“有的作纵向的历史比较,也有的作横向的平行研究;或着眼于同中之异,或着眼于异中之同;有的是就一个故事进行比较,有就若干故事进行比较而提出某个论题的。”祝鹏程在《比较故事学论考》(2017年第6期)一文中总结刘守华的比较故事学是“‘吸取和改进芬兰学派以历史地理方法深入考察民间故事,对母题、类型解析的集中尝试、故事生活史的追寻及口头文学表演理论在故事学领域的实践等方面,交叉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文化学’。”

3.类型学研究

类型学是故事学中极具特色的研究方法。随着钟敬文、刘魁立、刘守华等对故事类型学的译介和实践,历史地理学派、AT分类法、类型、母题等名词,成为中国故事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学术术语。

有的文章系统介绍了故事类型学理论。比如刘魁立的《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述评》(1982年第1期)、荒木博之的《民间故事的历史地理学研究》(1983年第1期)等。有的文章对类型学研究进行反思,比如户晓辉的《内容与形式:再读汤普森和普罗普——“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吕微自我批评的阅读笔记》(2007年第1期)等。有的文章对类型学的一些主要著作进行介绍,如陈建宪的《一座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评介》(1988年第5—6期)、金荣华的《论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译本之〈专题分类索引〉》(2010年第5期)等。有的文章对类型学的概念名词进行专门阐释,如户晓辉的《母题(英语Motif,德语Motiv)》《类型(英语Type,德语Typ)》(均载2005年第1期)等。

故事类型学研究的应用实践的成果有:汪玢玲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1983年第1期)、顾希佳的《龙蚕故事的比较研究》(1995年第4期)、江帆的《辽宁民间故事及其类型特征论析》(1997年第2期)、刘魁立的《中国蛇狼故事类型研究》(1998年第1期)、刘守华的《AT461型故事追踪研究》(1989年第2期)、金荣华的《中国“猫狗结怨”故事溯源——兼论AT560与ATT200A.1之分类与命名》(2009年第4期)等。

(三)故事讲述研究

故事讲述研究在故事研究成果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民间故事集成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研究者们采集了大量活态民间故事,发掘了很多故事讲述家,发现了大量故事的传承空间即故事村。这些故事家的故事库和讲述活动,故事村的传承环境等,也成为故事研究的重要对象。

故事讲述研究,早期主要是对故事家的性别、生活史、传承途径、讲述空间、讲述风格、讲述变异等进行考察。从新世纪开始,故事讲述研究受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西方故事学理论的影响,越来越注重对讲述活动语境的研究。研究者开始对故事讲述现场进行深描,注重对讲述过程中的表演空间、故事家的创造性,故事讲述家在特定时空场域的活动等进行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细度。

1.故事家研究

江帆长期致力于故事家研究,她在《民间文化论坛》中的7篇文章均为故事家研究。《民间故事家》(2019年第4期)集中阐述了故事家追踪研究包含的各方面内容。她对著名民间故事家谭振山长达二十年追踪研究成果有《民间文化的忠实传人——民间故事家谭振山简论》(1989年第2期)、《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2004年第4期)等。其他关于故事家研究的文章还有《论辽宁女故事家故事活动的文化特征》(1990年第2期)、《辽宁民间故事及其类型特征论析》(1997年第2期)、《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以黄振华故事为基础的讨论》(2020年第3期)等。

有的故事家研究,关注故事家小传。比如涂石的《〈新笑府〉—— 一个八旬老汉的故事》(1990年第2期)、《河北著名民间故事家列传(五则)》(1991年第1期)、孙剑冰的《民间故事讲述家秦地女自述》(1992年第6期)等。有的对同一个故事家讲述的故事进行个案研究,比如李丽丹的《论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英雄故事》(2013年第2期)、王丹的《“三佬姨”故事研究——基于湖北民间故事家刘德方讲述的分析》(2013年第2期)。有的通过故事家的活动,阐释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的关系,比如王太捷的《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的融合——再论宋宗科现象》(1992年第2期)、高荷红的《“嘴茬子”与“笔头子”:基于满族“民间故事家”傅英仁的建档研究》(2018年第1期)等。有的关注故事家讲述活动和村落的关系,比如王作栋的《从村落到社会——中国农民故事家刘德培故事活动简论》(1995年第1期)。有的注重故事家的讲述传承,如林继富的《传承的恒固性与演述张力——一人多次讲述一个故事的传承考察》(2005年第4期)。

2.故事村研究

故事村是故事讲述和传承的重要环境,故事村存在故事家群体,集中传承大量民间故事。刘守华的《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2006年第5期)探讨了故事村对故事保护的作用和意义。故事村的田野和研究一度成为我国故事研究的热点。1991年召开了耿村国际学术会议,《民间文化论坛》在1991年第6期专设栏目“耿村国际学术会议专辑”,集中刊载了会议发表的15篇文章。内容涉及故事文本的搜集和研究、故事家研究、故事传承研究和故事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等多方面,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主要话题的集中展现。

3.故事表演和口承研究

21世纪以来,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对故事讲述研究有较大影响。一些故事研究成果使用了叙事、表演等概念和方法。仲林的《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对〈阿诗玛〉三类文本的解读与反思》(2006年第2期),借鉴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等,通过对《阿诗玛》口头文本及源于口头文本的细致梳理和解读,阐明了共时的叙事表演与历时的口头传统对文本形态的塑造作用;反思《阿诗玛》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的学术史,探讨改进民族志工作的必要与可能。林继富的《民间故事讲述人与听众关系研究——基于孙家香讲述〈春风夜雨〉的分析》(2012年第1期),运用表演理论,探讨了讲述人的讲述行为、讲述空间、讲述逻辑、听众身份、听众行为等对讲述人讲述活动的影响等。王旭的《作为表达资源的笑话——以山西万荣笑话为例》(2015年第1期)以万荣笑话“立碑为证”为例,通过对其书面文本和表演文本的分析和比较,说明将笑话作为一种表达资源的重要性。民族志的研究范式,有助于弥补书面文本研究的不足,使笑话研究更加关注相对性、综合性和主体性。安德明的《讲故事:人类交流的基本形式》(2021年第6期),借助民俗学表演理论的视角,从对民间文学中讲故事活动的探讨入手,分析故事讲述(表演)的基本交流机制及其对特定社会关系的塑造,进而结合对经典文献相关内容中所表现出的“讲故事”属性的阐释,揭示“讲故事”所具有的以其内在机制为交流各方确立平等、尊重、轻松、自由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促成交流主体之间的理解、协商与合作的功能。

(四)故事研究学术史的梳理

近年来,《民间文化论坛》重视对故事研究学术史的梳理。陈祖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间传说搜集整理研究》(2019年第6期)中对中国民间传说的搜集整理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他将这一阶段中国传说故事的征集和搜集整理工作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摘录前人成果的传统方式;二是文学意味的整理;三是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科学化采录的尝试。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传说搜集整理,略带立体描写的尝试,体现了我国早期学者对传说搜集整理的探索精神。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刊发了一系列关于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学术史的文章,对传说研究和故事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传说和故事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王尧的《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2019年第4期)对传说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漆凌云在《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述评》(2019年第3期)中对民间故事研究做了梳理总结。从2013年开始,《民间文化论坛》每年均刊载祝鹏程的“民间文学研究年度报告”。年度报告以神话、故事和传说研究为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当年出版的专著、期刊所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提取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并对当年学术成果涉及的领域,运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当年研究的成果、不足,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期望。

(五)故事研究的新方式和新趋势

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民间文化论坛》注重研究话题、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前沿性;注重国际交流,及引进国际上具有引领地位的理论和方法。

最近十年,随着学术领域关注的新问题和新技术的发展,民间文学研究也开始尝试新的关注点,使用新的研究方法。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开展,民间故事研究开始尝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的要求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并开始注重研究的社会应用和实践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云空间的发展,民间故事研究逐渐尝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跨学科实践和探讨。数字化为人文学科带来的新变革,不止于资料检索和处理的便利与迅捷,在大数据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方面、多角度结合数字技术来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由此带来的方法和理论上的巨大转折,已初见成效。2014年第5期的“大数据时代的民间文学研究”栏目,集中讨论或介绍数字化手段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利洛·贝格的《小红帽2.0版——数字人文学的新发展》从小红帽故事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切入,系统梳理了数字人文学在德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约翰·劳顿的《故事计数:论计算方法在民间叙事研究中的应用》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民间叙事中的语词进行计算和统计,尝试结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语法或形态学,用一种可能的民俗学方法,来探讨更大领域中正在进行的对人类文本和意义制造的研究。郭翠潇的《计算民俗学》(2017年第6期),使用计算民俗学这一概念,系统梳理和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使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技术等方法,对民间文学进行档案管理、数据分析的实践和研究的方法和经验理论。她看到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及少数民族文学的数字化建档和数据库建设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同时指出计算民俗学目前存在的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和困境。

经过以上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四十年来《民间文化论坛》一直秉承建设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高水平学术平台的办刊宗旨,刊物刊载的故事研究成果能够代表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整体情况,成果普遍具有高水平和前沿性。同时,《民间文化论坛》注重对故事研究进行学术史梳理,注重概念梳理、前沿话题,及引进国际学术理论和方法。同时,刊物也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刊文民间文化民间文学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教育部》刊文报道汕大打造奉献文化的丰硕成果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
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山东省乡镇卫生院慢性病患者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他汀类药物对胃癌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