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元
(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福建 南靖 363600)
交趾黄檀(Dcdbergiacochinchinensi)为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黄檀属(Dcdbergia)植物,原产地位于中南半岛等地,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1,2]。木材可用于红木家具加工,属于红酸枝木类。目前国内对交趾黄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繁育、引种栽培、幼林抚育管理等方面,鲜有报道交趾黄檀的扦插繁育技术研究[3~10]。本研究以交趾黄檀为研究对象,开展扦插试验,研究了NAA使用浓度、基质类型及插穗长度对交趾黄檀扦插生根率的影响[11~15];对比不同插穗下切口型(D)对交趾黄檀扦插生根率的影响[11];比较交趾黄檀扦插苗移栽至6种基质配方容器袋中的生长情况,为交趾黄檀扦插繁育生产提供参考。
本次试验的材料取自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营建的交趾黄檀采穗圃,3年生,选择生长健壮、基本无病虫害的插穗。该地区位于E117°03′,N24°41′,海拔230 m,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8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气温20.1 ℃,年平均无霜期321 d。
2.2.1 NAA使用浓度、基质类型及插穗长度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采用L9(33),见表1。将插穗基部蘸滑石粉,滑石粉中拌有NAA并调成糊状,每个重复处理插穗200根,设3组重复,150 d后调查生根率。
表1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设计
2.2.2 插穗下切口型类型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应用最优的组合进行平切面(D1)和单削面(D2)、双削面(D3)3种不同下切口型试验,比较不同下切口型的扦插生根率,每个重复处理插穗200根,3组重复,150 d后调查生根率。
2.2.3 不同配方基质对扦插苗生产情况的影响
将已生根的交趾黄檀扦插苗进行移栽。选择6种配方网袋容器,即黄心土∶泥炭土∶谷壳=8∶1∶1(E1);黄心土∶泥炭土∶谷壳=7∶2∶1(E2);黄心土∶泥炭土∶谷壳=6∶3∶1(E3);黄心土∶泥炭土∶谷壳=6∶2∶2(E4);黄心土∶泥炭土∶谷壳=5∶4∶1(E5);黄心土∶泥炭土∶谷壳=5∶3∶2(E6)。每个重复200株,3个重复,移栽180 d后调查苗木成活率、苗高及地径。
将调查数据输入到Excel中进行整理,利用DPS (v7.05版)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正交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交趾黄檀扦插生根率最高组合均为A2B1C2,即NAA浓度1300 mg/L(A1)+纯黄心土(B2)+插穗长度12 cm(C2),生根率为74.8%;影响交趾黄檀扦插生根率的主次关系是B(基质类型)> A(NAA使用浓度)>C(插穗长度)。各因素多重比较表明(表3):①NAA浓度1300 mg/L对促进交趾黄檀生根效果较佳,使用浓度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生根效果较差,NAA使用浓度各水平对交趾黄檀扦插生根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扦插基质为黄心土对促进交趾黄檀生根效果较佳,其生根率极显著高于以泥炭土和河沙为扦插基质的生根率(P<0.01);③交趾黄檀插穗长度8~12 cm 的生根率显著高于插穗长度16 cm的(P<0.05),插穗长度8~12 cm之间的扦插生根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3 各因素多重比较分析结果
比较3种交趾黄檀插穗下切口型对生根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如表4所示,平切面和双削面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单削面的(P<0.05),平切面与双削面二者之间的生根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不同插穗下切口型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交趾黄檀扦插苗移栽到6种配方基质营养袋后的苗木生长情况如表5所示,扦插苗移栽在配方E5的成活率和苗高最高,成活率达94.5%,苗高达26.4 cm,均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基质(P<0.05)。配方E5(黄心土∶泥炭土∶谷壳=5∶4∶1)的扦插苗地径显著高于配方E1和配方E2的(P<0.05),与E3、E4、E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成活率、苗高、地径的生长情况,交趾黄檀扦插苗移栽到基质配方E5的生长情况较佳,基质配方E5即黄心土∶泥炭土∶谷壳=5∶4∶1,可在交趾黄檀扦插繁育生产中推广应用。
表5 不同基质配方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试验设计研究NAA使用浓度(A)、基质类型(B)及插穗长度(C)对交趾黄檀扦插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A浓度1300 mg/L(A2)+纯黄心土(B1)+插穗长度12 cm(C2)组合的的扦插生根率最高;下切口采用平切面和双削面均可;将已生根的交趾黄檀扦插苗移栽至6种基质配方容器中,以配方E5(黄心土∶泥炭土∶谷壳=5∶4∶1)综合生长情况较佳。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交趾黄檀扦插繁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