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我们党再一次将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新型人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在充分认识不同时期国情、党情和历史任务的前提下,重视培养、团结、引领和成就人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为社会主义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前进。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时代新人”概念被正式提出,随之被确立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战略任务。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时代新人”,既应运用历史和理论逻辑梳理党的育人观,还应重点关照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育人观。这两种“新人”思想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也是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所作出的积极回应。科学厘定时代新人的培养理路,有必要对“四有”新人和“时代新人”学说的基本脉络进行简要梳理,以此来分别考察两种“新人”学说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和价值意义,以期能够更直观地挖掘出二者背后继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关系,力求进一步探赜“时代新人”的学理性内涵和价值,这对我们在新时代开展人才培育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且必要。
“四有”新人育人观作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遵循,又继承了党在人才培养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同时还包含了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与新观点。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在清醒认识国内外形势、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方位归纳总结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要塑造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崭新天地。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高全国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982年7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搞好现代化问题上的重要地位时强调,我们的关键任务是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同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1983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特别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改革开放政策能否坚持,在某种程度上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育人观逐步生成并完善。它为如何提高人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基本方向。
我们所说的“四有”新人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青年。就其根本内容与精神实质而言,应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审视。它规定了人的四种基本属性,不可偏废一方。“有理想”强调人的信念的坚定性;“有道德”强调人的品质的高尚性;“有文化”强调人的知识的广博性;“有纪律”强调人的行为的有序性。
坚定的理想信念最具重要性,这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巨大精神支撑。这里所讲的有理想,指的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党和人民不懈奋进的力量源泉。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曾指出,有一段时期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误”。因此,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在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普及“四有”教育。有道德与有理想是统一的,即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只有培养造就有道德的新人,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新风尚,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动力。有文化,顾名思义是要求青年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这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关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管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要不断学习和精进。有纪律是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的重要素质。有纪律可以培养、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证。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强调,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而这条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必然要有纪律、有秩序地向前推进,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本真要义。人的本质是深深扎根于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只有拥有全面的才干和技能,才能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才能在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中迸发出他原本的全部热情和能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四有”新人的理论定位来说,它是首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人学说,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我们党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理念。这一重要的育人理念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重要任务,更是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和人民在迈向强国复兴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亟需系统完备、与时俱进、擘画未来的思想理论来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面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适时提出了培育“时代新人”的人才发展新战略。习近平“时代新人”观承继了“四有”新人观的基本理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育人学说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要创新概念。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尽管报告中并没有对“时代新人”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仅简单赋予了其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但我们也可以将“时代新人”理解为民族复兴的担当者。这一新提法十分重要,它标志着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我国的育人目标将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带有新时代气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力量。所谓“时代新人”就是基于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具体的、特定的时空场域下,肩负着特定历史使命和担当精神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高的历史主体。具体来说,“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的体现和要求”,更是“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列,具有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状态,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一定意义上,“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理解和把握“时代新人”的丰富科学内涵,需要从历史、理论、实践等多重视角和维度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解读。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判断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而做出的。党的育人理念也要适应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时代是理解我们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同时也是开展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的基本时空场域。
新时代这一提法不仅肯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历史成就,而且赋予了人才培养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任何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新时代需要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引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工作也必然要面临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回应时代课题和人民现实关切,不断完善带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时代新人”育人观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特定的时空场域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应运而生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根本目标和总体要求。
时代新人之所以“新”,就在于他具有新的素质品格和精神状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018年,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也曾寄语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因此,“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既是对广大青年的总要求,也是我们理解时代新人基本内涵的重要标准。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升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人的自觉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及人的精神境界、生理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总要求是对“四有”新人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实践形式,同时还彰显了新时代接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意图。与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育人观相比较,“有理想”是二者的共同内容,都强调了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而“有本领、有担当”相对于“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来说,不仅要求当代青年要有真才实学,而且凸显了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中的青年责任。因此,面对当今更加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满足新时代国民素质建设的基本要求,持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正是“时代新人”育人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正切合了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实践逻辑上看,“时代新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也即是说,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真本领和新素质的“时代新人”,绝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坐而论道者,而是要深深扎根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己任,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新时代接班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性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精华的“时代新人”人才培养理念更应该也必然要求人们通过实践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时代新人”在提出时就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来厘定人才培养的实践指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新人”包含了“四有”新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意图,不但延续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史,而且涵盖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对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后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设计,具有强大的凝聚思想共识、整合民心民力的历史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更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
改革开放至今已四十多年。历史沧桑巨变,但党的育人理念始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后继有人。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党培育人才一以贯之的不变逻辑。从“四有”新人到“时代新人”,既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来源之“脉”,又彰显出“时代新人”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问题所作出的理论创新之“进”。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托
人不仅具有自然性,还具有社会性。我们要在肯定人的现实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使人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对“新人”这一概念进行具体阐述,但其关于发挥人的作用和培养造就共产主义新人的阐述为两种“新人”观指明了理论方向,这无疑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性要素,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生产力水平中最关键、最活跃,也是最革命的构成要素——人。所谓培育“新人”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契合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必然结果。因为只有到了那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消失,私有制和私有财产被积极扬弃,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人们才能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个性,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统一,进而获得真正的发展和解放。列宁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人的学说。他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强调,“在改造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同时,将来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一代人的训练、培养和教育”,必须“加以根本改造”。他呼吁广大青年既要有一定的学识,还要具备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这只有把个人训练、培养和教育中的每一环节与工人阶级反对剥削者的斗争联系起来,在劳动中与工人农民紧密团结才能够完成。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时代新人”育人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代新人”是共产主义新人的当代实践形式,处于不断向后者转变和靠近的历史过程中,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时代新人”延续了“四有”新人观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继承。可以说,塑造和培养新一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本质上就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寻求更合理的价值引导方式。在现有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显著提高的同时,人们要提升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必然要对思想世界提出更高的需求。人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四有”新人要求人们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发展;而“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人们协调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时代新人”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承继“四有”新人育人观的现实指向
人才培育关涉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千秋大业,必然随着时代发展与实践推进不断提出新要求。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汲取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上,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实践性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在百年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积极应变,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观。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党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是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发展完善。从“四有”新人到“时代新人”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同样基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动因。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四有”新人的提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总结党的育人理念经验教训,从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所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意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时代新人”承继了“四有”新人的现实指向性,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实践价值。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纷至沓来。随着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多元文化碰撞日益活跃,西方社会思潮不断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导致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多重复杂因素正在逐步积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也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这就难免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多元价值观盛行,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大行其道,多重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凸显,亟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理念亟待革新。在这一过程中,应时而生的“时代新人”对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时代新人”观就是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开展立德树人工作,致力于解决好价值观层面上的社会整合和凝聚人心的问题。只有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积极回应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总的来说,两种“新人”观同是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关照现实社会需求、回应人民关切的“新人”说,也是面对不同情况提出的人才培养的现实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既然“时代新人”是面对当前时代之问所提出的新型育人理念,那么其较“四有”新人究竟做出了哪些新的回答?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何丰富和拓展?对当代教育工作又具有哪些深远意蕴?换言之,其与时俱进的“进”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时代新人的内涵更丰富,是党的育人思想的新拓展
面对越发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代新人”育人理念坚持以时代课题为中心,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凝结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了党的育人思想的新跃升,凝聚起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复兴伟大实践的磅礴力量。如前所述,习近平的“时代新人”观相比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育人观,不但对人才成长的要求更高,而且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元、更具综合性和全局性。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对于“时代新人”的内涵特征有过多次阐述,大体可以概括为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也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统一;掌握本领和服务人民的辩证统一;有担当和全球视野的辩证统一;有道德与政治信念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时代新人”对于人才的要求愈发趋向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随着新时代育人理念的转换,我国教育工作将更加关注人的整体素质构成和价值观体系的培养与弘扬。旨在防止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构建全面的教育价值评价体系和更为完善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将会成为重要战略任务。与此同时,“时代新人”也为我国高校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回归了教育的本体性以及人的发展的自由性与全面性,内在规定了科学明确的价值定位,有利于纠正个别高校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片面追求国际化等“媚外”倾向。新时代中国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政治任务,助力建设教育强国,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独特魅力。各大高校和教师要善于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加强品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实现民族复兴强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除此之外,“时代新人”这一概念还兼具特殊性和一般性相结合的特点,相较于“四有”新人,“时代新人”延展性更强也更易宣传和推广。这里的“时代”作为“新人”的定语,既可以理解为特指我们当前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又可以泛指未来的全部时代。换言之,这一表述能够脱离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内在地涵盖了我们正在经历或未来即将面对的不同历史时期。这就意味着“时代新人”概念将要经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推演和传播过程。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一概念还蕴含了如下含义,即党在每一个“时代”均适配了与之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人才,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可以说,“时代新人”内涵得到了最大化的拓展和深化。
2.“时代新人”更关照世界,更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时代新人”着眼于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培育实现民族复兴强国梦的社会主义新人为首要使命。更为重要的是,它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铸进程中,引领人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引导人们自觉成长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必须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当今时代,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国人民的交往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频繁,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因而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的爱国主义新型人才。他们既能够承担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又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化的人才竞争,为世界和全人类贡献力量。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青年一代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天下观,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和世界大变局重要时代节点上,“时代新人”的育人观立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丰富发展了“四有”新人的基本育人要求,是我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落脚点,是党在新时期“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的根本遵循,更是当今我们争夺全球人才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需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主要驱动力的综合国力的比拼,日益成为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主导因素,而这一因素的根本就在于各国间人才的竞争。正如习近平所提到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具有引领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培养造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过人综合素质、良好品行素养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未来国际人才竞争的重中之重。而在新时代的价值坐标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是要努力促进人的现代化,不断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迈进。这是我们党育人理念的一以贯之之道,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价值要求。
概而言之,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把接续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作为重要使命和任务,高度重视培养造就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在不断变化着的现实动因下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变与不变”的逻辑理路,不断完善党的育人理念。如今,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新起点,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时刻明晰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以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坚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人才组织基础,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一代代“时代新人”的接力奋斗中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