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

2022-11-02 07:5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陈光鹏
天津教育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法思政学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陈光鹏

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是汉语言师范专业必修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元素置于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学过程之中,发挥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育人功能,在人才培养中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精神塑造相统一。语文学科教学法融入课程思政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各环节也是融入课程思政的渠道。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中,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的问题诊断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

客观来说,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带领学生了解语文学科教学法的发展历史以及性质、内涵,了解语文教学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能力。但在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更倾向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学的教育性和文化价值认同的一种放逐。也正因如此,学生普遍不具备学习践行思政理念的主观能动性,且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以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理念相分离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来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而语文学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当前仍局限于语文学科教学的历史、性质、设计思想等,旨在帮助学生建构语文教学基本理论与技能体系。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学活动与课程思政理念相分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对学科课程思政意识学习体验和实践感悟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在教学选材方面存在局限,导致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脱节,课堂教学思政元素的融合过于僵化,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三)教学实施及评价环节忽视了课程思政

部分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中的课堂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就重要性而言,这二者的重要性不亚于教学设计,空有教学设计而不注重课堂实施与课堂评价无异于纸上谈兵。课堂实施与课堂评价也是教师不断优化课程的前提。两个环节的缺失会使得语文学科教学法的课程思政止于知而疏于行。

二、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的策略

语文学科教学法既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必修课,又是学生考取初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的关联课程。经过试卷分析与学生座谈发现,部分教师把本门课程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预备学科,基本上本门课沦为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训练课程。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客观来说,现阶段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仍处在探索期,还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计与课程思政理念相分离等诸多问题。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要注重挖掘恰当的策略。

(一)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教学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课堂教学应关注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融入“大思政”教育理念,全力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缺陷,以创新性思维引领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大纲体系,以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重心,强调其更多从思政角度对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展开分析和理解。再次,始终将因材施教原则放在根本位置,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需要与潜能。最后,教师应重点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为课程思政的融入设置教育目标,引导其明辨是非,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等。

(二)创新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的教学形式

融入课程思政的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任课教师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纯粹的讲授教学,进而为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课堂并实施夯实基础。

首先,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主题,挖掘并整合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思政素材,加强对教学理论和案例的讲解,辅以适量的实践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采取与他们兴趣高度契合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比如,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师可以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将线下作为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同时在线上突出课程思政的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重点巩固学习。

再次,思政教育和语文学科教学法课堂结合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着眼于这一育人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教学案例,引导他们关注祖国的壮丽山河、文人墨客的情怀,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师范专业课设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法主要章节有阅读教学(古诗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古文阅读教学、散文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这些章节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能力、素养。因此,教师可以重点推动阅读、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和思政相融合。尤其,在写作教学设计中,着重强调教学的情感性,鼓励学生自主关注社会生活百态以及时事热点内容,发表个人对于热点事件的见解,在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文章注入了思想内涵。长此以往,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客观判断能力将会得到质的飞跃,其自身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能得到改善,最终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实现语文学科教学法的育人宗旨。

(三)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评价中融入课程思政

语文学科教学法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也需要课程评价发挥相应作用。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客观来说,对课堂展开全方位评价是检测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直观途径,课程评价体系无疑是语文学科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要素,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理所应当充分肯定并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激发他们的主观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发挥其课堂主体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课程思政元素的评价方面应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从而突破传统单一性教学评价的限制,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课程思政素养考查视作要点,提升课堂检验效果的准确性。

再次,在课程思政具体评价考核中,教师需要整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增加课堂表现在期末考核中的所占比例,而在期末考核时,则应在考查语文学科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课程思政元素应融入到期末试卷中,考查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法学习过程中课程思政意识与价值观培育成效,从而使得课程思政意识在教学评价中得以实现。

最后,从课程评价形式角度来看,教师应遵循灵活性的原则,为日常教学中多元化的活动设置专项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说课、教学演讲等活动,增强他们的教育思想,推动其知识、能力、思想等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课程思政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法课堂融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内在需求,更是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因此,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改革需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生思想,大力挖掘学科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以此为前提奠定学科的思政育人基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为社会建设培养高质量教育新人。

猜你喜欢
教学法思政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