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宁,唐海婷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就业环境日新月异,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产生迫切要求。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各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使学校对于课程体系构建和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充分意识到,积极参与专业国际认证是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国际认证,可以发现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优化各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办学的影响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将针对ACBSP美国商学院认证与IEET工程技术教育认证开展比较研究,了解和评估不同认证体系的价值理念、认证程序、认证标准等,方便高校在选取认证机构时能够结合自身专业办学情况综合考量。无论是ACBSP美国商学院认证,还是IEET工程技术教育认证都要求院校深入推行OBE教育教学理念。
ACBSP是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Business Schools and Programs)的简称,成立于1988年。作为美国商学院及课程联盟机构,该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为商科课程提供标准化的认证体系,满足不断提高的对教与学的要求,以促进商科教育持续改进。经过ACBSP认证过的商业课程其学分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会员大学/学院间实现学分转移,真正做到教学国际化。目前,委员会内共计有1220个会员大学及学院、超过13000个个人会员,已成为美国第一大商学院认证委员会。
IEET是台湾工程教育学会(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的简称,成立于2003年,于2007年晋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协议华盛顿协议会员,2014年晋升悉尼协议会员。认证专家委员会由教育部聘任的工程教育专家和企业界专家组成,主要对高校开设的工程类专业进行合理的认证评估。其业务涵盖不同教育层次、工程类专业不同领域,以科学的标准弥合各国教育过程的差别,统一达成培养指标,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目前,已通过认证学校84所、通过认证系所593个、受认可毕业生652385人。
ACBSP、IEET的认证目的、认证范围、认证对象、认证领域、和认证标准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认证标准及框架对比分析
由此可见,二者的认证范围基本相同,而在认证目的、认证对象、认证领域及认证标准中都各有不同的侧重之处。
1.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2.领导力;3.持续改进与组织学习;4.教职工参与与发展;5.合作开发;6.设计质量;7.事实管理;8.远景;9.公共责任和公民权;10.快速响应;11.结果导向。
1.学生中心理念;2.产出导向理念;3.持需改进理念。
从二者的价值理念中可以看出,核心内容高度一致,都包含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要求。
ACBSP认证关注学习和学生的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认为应迅速灵活地改进教学质量,对现有教学体系定期评估,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IEET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毕业生要求,进行教学安排,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学生和用工企业满意度为参考依据开展专业评价。
ACBSP认证标准明确提出了认证单位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要求,并要求围绕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对教师授课质量、课程设置、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持续改进。IEET认证强调专业性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二者均关注学生就业所须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应用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成果为导向,进行过程跟踪和评价。
ACBSP认证的使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ACBSP追求持之以恒认证质量的提高,从而让优秀的商学教育通过认证脱颖而出!”它认为商学院课程应该对每个与教学相联系的因素和系统进行合理地计划、执行和评估,以通过这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提高学生/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提升学术质量。
持续改进同样是IEET认证的基本理念。它强调从认证标准到认证程序都要求专业做好持续改进工作,并形成机制。它对持续改进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检验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培育及评量结果;第二,建立课程与教学检验机制,以确保教学符合产业需求及培养学生工程实务技术的能力;第三,建立其他重要改善机制以证明专业持续改进。
除此之外,ACBSP认证较IEET认证的价值理念更为丰富具体。其要求管理层具有领导能力,能够制定高瞻远瞩的战略、系统和方法,为组织指引清晰明了的发展方向;应重视对于教职工的培养,教职工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才能够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应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内部促进教职工、学生之间的合作,外部促进与企业、协会等组织的合作,以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在进行课程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时,应考虑学生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评量方法;应建立信息系统,收集、分析各类数据,为后续的规划和改进做准备;应具备长远意识,实时预测变化,创建以学习为重点的评估系统,并对学生做出长期承诺;应意识到履行公共责任,在合理的资源范围内领导和支持重要的公共目标并争取成为榜样;所建立的制度能够对学生/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快速反应,从而有助于简化工作流程。
ACBSP认证的7项标准以其11项核心价值理念为基础,并参考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的“教育卓越绩效标准”,通过不断地修订和更新,以达到教学卓越的标准而制定。
1.领导力
该项标准要求受评机构的业务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有系统的领导流程,流程中必须融入价值观和期望,以便业务部门能够履行其社会责任。通过这样的领导流程促进组织实现卓越绩效并持续改进。
2.战略计划
为实现持续改进,业务部门必须制定一套战略计划,计划中须包括短期、长期的战略目标、评估业务部门的绩效指标和进展措施。业务部门和机构的愿景、使命均须与战略计划保持一致。计划的制订须有一个系统的过程,记录相关人员参与制订、传达、实施计划的过程。
3.学生与利益相关方
首先须确定学生和利益相关方名单,由业务部门建立一个系统的过程来调查并分析这些人的要求和期望。采取相应措施满足该群体的需求,通过评估衡量该群体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为其提供投诉通道。最终利用反馈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4.学习成果评价
罗列出已认证或将认证的课程,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成果。由业务部门为每个认证项目制定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计划并系统的记录评估过程,所得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以实现持续改进。
5.关注教职工
业务部门须建立一套系统的流程,结合其战略规划制订人力资源计划,合理开展教职工管理。即培养教师掌握卓越的教学能力,按照计划完成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证书的考取,根据考核标准评估教职工,确保教职工在学术和专业活动中得以全面发展。
6.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建立系统的流程,结合毕业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流程中应记录业务部门如何设计培养计划,以及课程开发过程如何与机构的战略计划联系起来。
7.绩效指标和评估
业务部门须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服务来支持学生培养,并通过系统的过程来跟踪关键的学生表现指标。例如统计毕业率、就业率、升学率等数据来跟踪学生成绩;开展课程改进、案例研究、撰写书籍讲义、建设图书馆及实验室等资源来确保学生成功。
1.教育目标
须结合时代潮流与社会需求制定公开且明确的教育目标,展现学程的功能与特色。该目标应符合学校愿景,在课程设计中应说明如何达成教育目标,并且须具备有效的评估方式以确保教育目标的达成。
2.学生
须结合教育目标,制定关于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鼓励学生交流与学习的措施及办法。确切说明如何能持续并有效执行学生的指导与评量。
3.学习成效及评量
受评方须结合教育目标,确定毕业生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须掌握的核心能力。每学年度通过整合工程实务技术能力的专题或实作(Capstone),配合评量标准评量各项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达成度。
4.课程组成
学程课程设计与内容须与教育目标一致,且能通过毕业生成绩单分析教学成果,毕业生所学的课程应至少包含数学及基础科学、工程专业与实务课程及通识课程等三大要素。课程规划与教学须符合产业需求,并能培养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工程实务技术的能力。
5.教师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专任教师,教师的专业特长应能涵盖其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职能。学校应对教师开展持续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及专业组织的活动,增加业界内交流。同时教师应加强开展学生的互动及辅导。
6.设备及空间
为促成师生良好互动,须为学生营造发展专业技术能力的环境。提供足够的信息设备供师生进行与教育目标相符的教学活动,提供足够的设备空间支持所有学生开展实操练习。
7.行政支援与经费
须提供确保教学质量和后续发展的行政支援及经费,并具备有效的领导及管理制度。确保提供足以支援教师专业成长的资源与其他行政支援和人力。须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学、实验及实习设备的采购、保养与运转。
8.领域认证规范
各学程的课程与师资须与其名称所指的领域名实相符,若该学程属整合性领域,则须分别满足各相关领域的认证规范。
9.持续改善成效
须持续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核心能力。课程与教学须持续符合产业需求,坚持培养学生工程实务技术能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者均设有对学生、教学成果评价、教师和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的认证标准,且对于教学环境和资源保障都作出要求。
IEET认证的“教育目标”要求贯穿于所有认证标准中,各项认证准则均须以教育目标为基础设定。ACBSP认证的“战略计划”标准与IEET认证的“教育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要求其与学校愿景相匹配,并以其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ACBSP认证虽未将“持续改进”列为单独的标准,却在所有标准中融入了持续改进。通过所有标准的持续改进而推动整体的改进。IEET认证则将“持续改善成效”作为一项标准,要求学校持续改善机制计划和落实成果。
二者在认证标准中稍有区别的是,ACBSP认证更重视领导的力量,强调通过领导主导来引领学校实现卓越绩效。另外ACBSP认证除学生之外还关注家长、管理委员会、校友、雇主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满足情况。而IEET认证对于“学生”这项认证标准更多是提供可达成教育目标的各项规章制度。
ACBSP认证和IEET认证分别在商科和工程技术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ACBSP认证致力于以任务驱动的系统方法,来促进学术质量的提高。IEET认证以研究、推广工程及科技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用工需求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高校可以采取参与国际认证的形式来帮助学校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规划办学定位,以实现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