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串沟河道沉积特征及其岩性圈闭发育潜力

2022-11-01 08:51卓海腾李小平吴宇翔李智高王英民孙龙涛王智娜
高校地质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恩平辫状河层序

江 标,卓海腾,李小平,丁 琳,吴宇翔,李智高 ,王英民,孙 珍,孙龙涛*,王智娜,

1. 中国科学院 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103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珠海 519082;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 518054; 5. 浙江大学 海洋学院,舟山 316021

串沟河道(即Chute channel,简写为CCH或Cross-bar channel)(Miall, 2013),通常指河流环境中横切或斜切砂坝的小型沟槽或沟道,其形成常使两侧的主河道水流得以贯通。多数情况下,串沟河道可发育在曲流河道的侧积点坝上,并在曲流河截弯取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所谓的“串沟取直”模式(Miall, 1996;Ghinassi, 2011)。同时,其亦多见于辫状河道的心滩砂坝部位(李海燕等,2015;李胜利等,2017;Zeng et al., 2020)。李胜利等(2017)认为串沟河道尤其易于在辫—曲过渡型河流点坝顶部形成,并且通常需要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串沟河道在现代河流地貌(Ghinassi, 2011;Grenfell et al., 2011, 2014;Eekhout et al., 2015)和古代河道沉积构型研究(Miall, 1996;李海燕等,2015;李胜利等,2017)中均有较多报道。目前,针对串沟河道的研究多基于现代地貌照片和野外露头这两种资料类型,对其地震响应特征的揭示相关报道较少(Reijnenstein et al., 2010;Zeng et al.,2020)。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渤海湾盆地馆陶组、明化镇组的河道体系中识别出了串沟河道这一河流构型单元,并提出其以泥质充填为主(Zeng et al., 2020;Tan et al., 2019)。目前来说,针对串沟河道的发育背景、后期充填岩性,以及沉积演变模式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多争议。例如,在形成模式方面有学者认为其初始形成和继发的扩展具有“上游(headward)”或“下游(downstream)”两种明显不同的方式(Ghinassi, 2011),但究竟何种模式更为普遍,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实例解剖提供佐证。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朱伟林等,2010;张功成等,2013)。近年来,针对盆地主力油气勘探程度的逐渐增加的现实问题,盆地勘探提出拓新层系、新类型和新区带的思路,带来了深层和浅层两个勘探方向的突破(朱伟林等,2008)。浅层油气藏产能高,钻井深度小,勘探开发成本显著低于中深层和深水区,具有可预期的经济效益(汪立君等,2006;陈雪芳等,2017)。鉴于浅部地层为河口—三角洲环境,规模巨大的古珠江三角洲在海平面频繁升降变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砂体和圈闭类型(He et al., 2017;米立军等,2018)。近年来,古珠江三角洲主体西侧的恩平凹陷经过多次钻探活动的印证,显示出其具有潜在的岩性圈闭勘探前景,但是岩性圈闭的类型、发育条件和勘探潜力均没有充分揭示。

本次研究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韩江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综合分析方法,精细刻画了区内韩江组六段发育的串沟河道沉积,并通过与现代沉积的类比印证,重建其沉积演化过程。最后,结合沉积背景和圈闭条件,对串沟河道的岩性圈闭勘探潜力做出评价。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望为珠江口盆地的岩性圈闭勘探带来新的启示。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次研究区主要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西部的恩平凹陷,其中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集中在恩平凹陷北带(图1)。在构造背景上,恩平凹陷南、北向为番禺低隆起和北部断裂带,东、西分别与西江凹陷、阳江凹陷相接,凹陷总面积约5000 km2(傅宁等,2007)。与盆地的其他陆架浅水区的凹陷相近,恩平凹陷自古近纪起先后经历了断陷、坳陷和构造活化三个构造演化阶段(许新民等,2014;陈胜红等,2016)。裂陷期文昌组、恩平组湖相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而坳陷期渐新统—中中新统的珠海组、珠江组及韩江组浅海相砂泥岩为形成了多套的有利储盖组合(刘丽华等,2011;张向涛等,2020)。恩平凹陷现有生烃洼陷主要为恩平凹陷南带的恩平17、恩平18、恩平12三个次洼,恩平凹陷南带是目前主要产油区集中的位置(于开平等,2011)。恩平北带地势较高且断层系统发育,为凹陷南带低洼油气向北部浅部地层运移提供了条件(吴哲等,2020),随着勘探开发研究的深入,恩平凹陷北带浅部地层成为恩平凹陷油气勘探的新方向(熊万林等,2020)。

近年来,中中新统(尤其是韩江组时期,图2)古珠江三角洲沉积背景下的多类型砂体逐渐成为凹陷内浅层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He et al., 2017)。其中属于坳陷期的恩平凹陷韩江组六段发育于16.5 Ma,因相对海平面降低处于低值(秦国权,1996)恩平凹陷所处的内陆架暴露在海平面之上,恩平凹陷主要接受古珠江三角洲河道物源供给,发育三角洲平原相,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恩平凹陷沉积环境转变为浅海相,直至16.5 Ma海平面再次降到低点,韩江组六段地层结束发育(图1, 2)。

图2 恩平北带研究区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目的层段顶底界面为SB15.5和SB16.5)Fig. 2 Regional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study area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Top and bottom surface of the target interval are SB15.5 and SB16.5, respectively)

2 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综合利用了岩心、薄片、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采用了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流程(Zeng et al., 1998a, b;董春梅等,2006;林承焰等,2007)。基于 “沉积层序”理论模式的新进展(Catuneanu et al., 2009),并参考了前人对古珠江三角洲三级层序地层格架的研究方案(秦国权等,1996; Jiang et al., 2016; He et al., 2017;Lin et al., 2018; 张昕等,2020),本次选择层序界面(SB)、最大海退面(MRS)、最大海泛面(MFS)以及高频海泛面(FS)作为基本界面来进行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的搭建。其中,MRS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界面类型,其位置和特征与早期定义的初次海泛面(Transgressive Surface或TS)相同,标志着低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的分界,但定义的侧重点略有差别(Allen and Posamentier,1999)。近年来,伴随地球物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沉积学相关分析思路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Zeng, 2017; 朱筱敏等,201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分频技术的发展为精细砂体刻画带来了很大的效果提升(岳大力等,2018a, b)。针对目的层特征,联合分频和RGB(Red-Green-Blue)融合技术,选取合适的低频、中频、高频再以红色、绿色和蓝色通道叠加输出色彩,可极大增加砂体和沉积单元的刻画效果(Zeng, 2017; 朱筱敏等,2019;Li et al., 2019)。本次研究以油气显示最为密集的韩江组六段为主要目的层,首先针对韩六段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进而,在层序格架约束下进一步开展精细的地震沉积学分析,并运用分频和RGB融合技术对关键沉积单元(如辫状河道、串沟河道等)进行精细表征;在此基础上,重建了串沟河道的沉积过程并建立相应沉积演变模式,最终揭示了其岩性圈闭的发育条件和勘探前景。

3 层序地层分析

恩平凹陷北带的已有钻井显示韩江组六段整体厚度约80~100 m,综合沉积旋回和地层叠置样式,本次研究认为韩江组六段整体可以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命名为SQ16.5(图3)。该层序底界面为T40界面(命名为SB16.5,其时代约为16.5 Ma),是南海北部陆缘重要的标志性界面之一(林畅松等,2018)。SB16.5界面在研究区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高连续性波峰反射(红轴),局部可见明显的“U”型或“V”型河道下切特征,区域上整体表现为明显的不整合面特征。钻井上,该界面表现为厚层箱状砂体的底界面且在区域上易于追踪和对比(图3)。与底界面SB16.5特征类似,层序顶界面SB15.5同样表现出明显的不整合面特征,但同相轴振幅与SB16.5相比偏低,且钻井揭示的箱状砂体总体发育规模也稍小(图3)。

最大海泛面(MFS)发育于海侵作用达到最大的时刻,通常在测井曲线上以泥脖子和正反旋回分界为主要识别标志,其下方发育海侵体系域,总体表现为正旋回特征,而上覆的高位体系域则多表现为反旋回,钻井特征明显(图3)。地震剖面上,最大海泛面在研究区内多标定为波谷(黑轴),常常被高位三角洲所下超(图3)。

最大海退面(MRS)通常发育于海退向海侵的转折时刻。在三角洲—陆架沉积环境中,MRS在测井曲线上通常位于反旋回与正旋回的分界(图3),其上方为海侵体系域,而下方为低位体系域。地震剖面上,由于海侵体系域厚度较薄,导致MRS常常距离MFS较近,因此多重合在同一个地震轴上(图3),仅在部分海侵体系域发育较厚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区分开。

图3 恩平北带韩江组六段层序格架联井对比图及地震剖面图(地震剖面位置见图1)Fig. 3 Well cross setion and seismic profiles of 6th member of the Hanji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 (see profile location in Fig. 1)

基于前述三种界面虽然已经可以对高频层序进行有效的划分,但是部分层序内的个别体系域厚度仍然较大,不满足研究需要。因此,本次研究增加高频海泛面(FS)作为层序地层格架的补充界面,由此在体系域划分的基础之上实现更加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图3)。高频海泛面主要在钻井上进行划分,表现为反旋回的准层序组的顶界面,代表了沉积水深的突然变大(图3)。经过分析,在目的层段识别出2个高频海泛面,进而将高位体系域三分(图3)。

4 地震沉积学分析

4.1 不同体系域地震沉积特征解剖

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本次研究充分运用频谱分解、RGB融合和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技术,针对韩江组六段不同体系域的沉积单元开展了精细刻画(图4a, c, d)。总体看来,不同体系域的地震切片揭示了明显差异的沉积古地理面貌。

低位体系域经过分频处理的RGB切片显示出了规模巨大的河道体系,总体呈现明显的高亮、强振幅特征。该河道体系总体沿NE-SW方向横跨整个三维工区,总长度约30 km,宽度最大处超过了20 km。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高分辨的地震切片揭示出主干河道内部存在密集交切的小型河道,总体呈现出明显的“辫状”特征。研究区多口钻井钻遇了该套沉积体,测井曲线显示为箱装砂岩,且横向可对比性较强。经过综合分析并结合Zhuo等(2015)的研究成果,将该大型河道体系解释为低位期辫状河道。值得注意的是,辫状河道的主河道间出现了多处分频RGB切片显示深色的区域,推测为富泥沉积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平面形态与辫状河的“心滩坝”极为类似(图4a)。

与低位体系域不同,海侵和高位体系域则展现了截然差异的沉积面貌。如图4c和3d所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下部地震切片也显示出“河道状”特征,但规模明显减小,长约18 km,宽约2 km,且明显呈弯曲状。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其是曲流河道的地震响应特征。高位体系域上部又有明显差别,平面上具有发散状直条状特征,长12~25 km,宽1~2 km,解释为高位晚期发育的三角洲浪控砂坝沉积。从低位体系域到高位体系域,整个三级层序的沉积相从大型辫状河道演变为曲流河道、沿岸沙坝等,体现了响应的沉积水深变化并且与珠江口海平面变化曲线具有一定对比性(图1)。

4.2 主河道间沉积特征及串沟河道的识别

前已述及,本次研究利用分频RGB融合切片的刻画揭示了低位期的大型辫状河道沉积体系,同时也揭示出辫状河主河道间、同期存在的偏泥质的“心滩状”沉积体,其上可见细长条状的串沟河道沉积体(图4a, 5)。本次研究针对此类主河道间沉积体开展了精细的刻画。

图4 恩平北带韩江组六段代表地层切片分频融合图及低位域沉积微相图(b)(a地层切片为SB16.5界面以上12 ms处, c地层切片为FS1界面往上8ms处, d地层切片为FS2界面往上10 ms处)Fig. 4 Representative slices of frequency decomposition and color blending (a, c and d) of the 6th member of the Hanji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 and microfacies map of the lowstand systems tract (b)(Note a stratal slice along 12 ms above SB16.5, c stratal slice along 8 ms above FS1, and d stratal slice along 10 ms above FS2)

4.2.1 地震响应特征

在地震剖面上,“心滩状”沉积体总体表现为弱振幅反射,而串沟河道则多表现为相间分布的孤立强振幅反射(图3c)。在分频融合图中串沟河道表现为蓝绿色,而辫状河整体呈亮绿色,指示着串沟河道的总体厚度可能比辫状河道要薄(图5b)。通过均方根振幅、小波变换分频融合、傅里叶变换分频融合切片以及地震剖面的精细对比,发现“心滩状”沉积区内发育三条主要的串沟河道沉积体,且其西南侧与辫状河主河道相连,而北东侧表现为逐渐尖灭。考虑到研究区与古珠江三角洲物源的相对位置(可参考现今珠江口位置),结合河流体系展布特征,认为区内古水流方向总体应为南西向。因此,串沟河道沉积体实际上表现为向上游方向尖灭。此外,其平面上总体呈现出上游较窄、下游稍宽的喇叭状展布特征(图5)。

图5 恩平北带研究区串沟河道均方根震幅图(a)、小波变换分频融合图(b)、傅里叶变换分频融合图(c)以及地震剖面图(d)(a地层切片为SB16.5界面往上10 ms处,b、c地层切片为SB16.5界面往上12 ms处)Fig. 5 RMS amplitude map (a), wavelet transform frequency decomposition and color blending map (b), fourier transform frequency decomposition and color blending map (c) and microfacies map (d) of chute channel in the study area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Note that a: stratal slice along 10 ms above SB16.5, b and: stratal slice along 12 ms above SB16.5)

4.2.2 钻井和岩心特征

W1井在韩江组六段低位体系域顶部处钻遇串沟河道砂岩,深度为1346~1357 m。测井曲线上,该套砂体整体表现为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特征。该砂体在1351 m处有取心(6a),揭示出其岩性总体为一套黄色荧光含砾粗砂岩,储层物性较好,且部分位置呈现饱含油特征。

4.2.3 镜下薄片特征

串沟河道砂岩薄片照片显示其岩性以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图6c),主要由70%单晶石英、12.5%多晶石英、11%钾长石以及少量的岩屑砂岩等组成,见少量生物碎屑,成分成熟度中等。矿物分选性偏差,磨圆程度总体为次圆,结构成熟度低,孔隙性和连通性均较好。

图6 恩平凹陷北带串沟河道取心位置(a)、岩心照片(b)以及岩心薄片(c)Fig. 6 Coring depth (a), photo (b), and thin section (c) of the chute channel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

5 讨论

5.1 恩平北带串沟河道沉积过程和模式

目前,针对串沟河道的形成和演化模式专门的报道较少,且仍在较多方面存在争议。Ghinassi(2011)在研究中提出了两种可能的串沟河道启动、扩展模式,并认为两种模式可能并存且存在互相演变关系。本次研究将Ghinassi提出的串沟河道发育模式总结为上游扩展模式和下游扩展模式(图7)。在上游扩展模式控制下,串沟河道通常在洪水期于点坝或心滩坝的下游侧启动,由坝上径流汇聚侵蚀而成并沿着水流上游方向扩展、生长(图7a)。值得注意的是,经上游扩展模式形成的串沟河道具有深度较浅、河道平直的特点,且岩性充填上总体偏细,富含较多泥质。相比而言,下游扩展模式控制下的串沟河道,其最大特点是启动位置处于点坝或心滩坝的上游位置,由主河道直接冲蚀而成,并逐渐向下游方向扩展(图7b)。该种串沟河道的沉积特点主要包括河道较深且弯曲度常常较大,在岩性上相比上游扩展型串沟河道更粗且层理较为发育,更多体现了主河道的沉积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向上游扩展模式形成的串沟河道如果经过截弯取直过程可能会过渡到向下游扩展模式,两者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演变性(Ghinassi, 2011)。

图7 上游扩展型串沟河道与下游扩展型串沟河道发育模式图(改自Ghinassi, 2011)Fig. 7 Development pattern of upstream expansion model and downstream expansion model for chute channels(modified from Ghinassi, 2011)

在恩平北带研究区串沟河道沉积过程分析中遇到的另一问题是串沟河道围岩岩性与前人所描述的具有区别:依据Ghinassi(2011)发表的模式,串沟常伴生于曲流河点坝或辫状河道的心滩坝发育,其主体岩性为砂岩;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区钻井、地震资料以及分频融合地层切片证据表明,研究区串沟河道发育在泥岩背景中,与模式差异较大。那么,高能量的辫状河道间为何会发育偏泥质的“心滩状”沉积单元?经过综合分析各项资料,本次研究提出该“心滩状”沉积单元并非由辫状河道的同期沉积物组成,即并非属于低位体系域时期,而更可能是先存高位体系域泛滥平原在受到辫状河道摆动、冲刷后的遗留高地,因此总体沉积背景与心滩坝差别较大,以富泥沉积物为主,后期的串沟河道发育在该背景下。

前已述及,分频融合切片显示出恩平北带的串沟河道在平面上总体较为平直,且总体呈现上游窄、下游宽的平面特点,且河道总体并未沿上游方向切穿泛滥平原,总体呈现“无头”河道特点。在测井和岩心资料上,串沟河道体现出明显的正旋回特点,且以含砾砂岩为主,总体岩性较粗。综合以上方面证据,认为恩平北带韩江组六段发育的串沟河道总体表现了上游扩展型串沟河道的沉积特点。通过综合已发表模式和恩平北带的实际沉积背景,本文建立了恩平北带串沟河道的沉积模式,认为其发育演化主要包括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以高能量辫状河道发育并冲蚀先存的高位泛滥平原为特征:研究区低位体系域时期海平面下降,古珠江三角洲向海推进,当古珠江流沿北西—南东向经研究区时,先存的高位期泛滥平原,对其产生一定侵蚀作用,但是仍然有部分泛滥平原得以在辫状河道中保留,形成“心滩状”沉积(图8a)。

第二阶段以串沟河道启动发育为主要特征:当河道处于静水期时,水流从泛滥平原两侧流过,当上游径流量增加河道处于洪水期时,河水淹没泛滥平原(图8b),水流从泛滥平原上流过并在泛滥平原的低洼处开始发育串沟河道,串沟河道的头部逐渐发生溯源侵蚀(图8c, d)。随着溯源侵蚀的进行,串沟河道头部逐渐向泛滥平原上游延伸,但因洪水期持续较短,串沟河道停止发育,未能完全切穿高地使泛滥平原上下游主河道连通。

图8 恩平凹陷北带上游扩展型串沟河道发育模式图(d为c平面图的垂向示意图)Fig. 8 Development model of upstream expansion Chute channel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Note that d is the vertical schematic diagram of c)

第三阶段为串沟河道的后期埋藏阶段:随着后期海侵体系域的发育,海平面开始向陆迁移,研究区水深增加,大范围泥岩沉积发育,覆盖于砂质串沟河道之上,使得串沟河道得以较好保存。研究区识别出的串沟河道属于上游扩展型且是串沟发育的早期形态,若后期经历多期洪水期、静水期交替,串沟河道持续溯源侵蚀向上游方向延伸可能进一步演化成为下游扩展型(图7b),进而演变成为主河道的一部分。

5.2 恩平北带串沟河道与现代实例的印证

恩平北带SQ16.5层序低位体系域内的辫状河道及其河道间的“心滩状”、串沟河道沉积体目前系统报道较少,其沉积解释尚不明确。本次研究从现代实例出发,采取类比的思路,以期对前文阐述的串沟河道发育模式进行有效印证。

如图9所示,起源于阿尔卑斯山的Tagliamento河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条辫状河,位于阿尔卑斯山与亚德里亚海之间的洪泛区。通过卫星照片发现在Tagliamento河中发育有典型的辫状河(图9a, b)特征,河道流向为至北东向南西,从图9a、b可识别出白色细条带状的串沟河道切割灰绿色植被覆盖的心滩坝。现代沉积中辫状河间心滩坝发育的串沟河道在发育背景与河道平面展布上与地质历史时期辫状河间发育的串沟河道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上述类比分析不难得出,研究区分频RGB融合切片所显示的串沟沉积体系与现代辫状河间的串沟河道沉积相似。

图9 意大利Tagliamento辫状河间的串沟河道卫星图(源自Google earth)Fig. 9 Satellite image of Chute channel in Tagliamento braided rivers in Italy (from Google Earth)

串沟河道不仅在珠江口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河道体系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河道沉积演化中的一部分,其在河道(曲流河或辫状河)的发育过程中长期存在,特别是在河水侵蚀切割河道间或两侧的心滩、边滩等坝体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推动着主河道体系的不断分流,进一步降低河道的弯曲度(Ghinassi, 2011),对于现代河道的沉积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3 串沟河道岩性圈闭发育潜力探讨

依据已发表模式(Ghinassi, 2011),考虑到围岩的富砂背景(点坝或心滩坝)和河道本身的低能背景(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被泥质充填),串沟河道可能并不具备较高的岩性圈闭勘探潜力。例如曾洪流等在渤海湾盆地馆陶组、明化镇组地层中识别出的发育于辫状河心滩之间串沟河道,其发育较完整,已经将心滩两侧辫状河主河道进行沟通,但其后期的泥质充填特点使其并不具有岩性圈闭意义(Zeng et al., 2020)。而基于恩平北带串沟河道的发育模式可以看出,差异的围岩背景、河道本身的充填岩性以及后期的泥岩覆盖等特点,使得本区内串沟河道砂体具备了明显的岩性圈闭发育潜力。

近年来,恩平北带研究区前期的油气勘探主要针对构造型圈闭展开,并取得了可观的勘探发现,但同时也遇到了构造圈闭勘探思路指导下所难以解释的问题。例如,W1井的Sand-1砂体钻遇了较好的含油层,而与之仅距离1.2 km的W2井,其同层位的Sand-2砂体则育纯水层,未见到任何油气显示(图3, 10)。并且,油水界面深度结果表明两个砂层具备在构造圈闭下、截然矛盾的油水关系。本次研究通过均方根振幅、分频与RGB融合等技术以及结合地震测井资料,提出W1井、W2井钻遇到的砂体并不连通,而是各自独立、被泥岩包围的两个串沟河道砂体(图5),为串沟河道发育和后期充填的石英砂岩。从图10中可以看到W1井钻遇的串沟河道砂体展布为北东—南西向,且具有北东高、南西低的特点,认为该套串沟河道砂岩可能接受了经主河道砂体作为疏导层沿南西—北东方向运移过来的油气。因此,该解释方案直接印证了区内串沟河道的岩性圈闭潜力。此外,以往常规认识通常认为海侵体系域以及高位体系域等厚层泥岩发育,具备更高的岩性圈闭勘探潜力,而本研究区的串沟河道发育于低位体系域之中,表明低位体系域也具有成为岩性圈闭勘探目标的可能性。

图10 恩平北带韩江组六段均方根振幅地层切片时间深度等值线图(地层切片位于SB16.5往上12 ms处)Fig. 10 Isopach map of the RMS slice of the 6th member of the Hanji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Enping Sag(the seismic slice is along 12 ms above SB16.5)

虽然串沟河道作为岩性圈闭的条件优越,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圈闭面积较小等,需结合地质条件进行油气勘探评估。并且,串沟河道形成岩性圈闭需要较全面的成藏条件配合。例如,W1井Sand-1砂体自身沉积孔隙度高、连通性好,上倾和展布方向与油气运移方向一致,且围岩封堵条件优越(两侧为泥岩自身岩性封堵,顶部为海侵泥岩封堵)。因此,在同类型岩性圈闭勘探工作中应该针对目标开展全面评价。

6 结论

(1)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韩江组六段可划分为一个高频层序及其体系域,在其中的低位体系域中识别出的串沟河道沉积长约2~3 km,宽约300~500 m,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孤立、并排分布的强振幅,在平面上串沟河道具有低曲度、上游窄下游宽且向上游逐渐尖灭的特征,岩性上则以含砾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好。

(2)研究区内串沟河道主要遵循上游扩展的发育演变模式:低位期辫状主河道水体间歇性淹没河道间的先存泛滥平原区,触发串沟河道自下游低洼处的溯源侵蚀且逐渐向上游扩展。其沉积演化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以高能量辫状河道发育并冲蚀高位泛滥平原为特征,第二阶段以串沟河道启动发育为主要特征,第三阶段为串沟河道的后期埋藏。

(3)恩平北带串沟河道在富泥的先存泛滥平原上经过溯源侵蚀形成后,被海侵泥岩覆盖,使其具有明显的岩性圈闭发育潜力。本次研究相关认识为珠江口盆地岩性圈闭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恩平辫状河层序
天琴叮咚
“V-C”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
白云凹陷SQ13.8层序细粒深水扇沉积模式
再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时代归属
垦利A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特征
PL油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隔夹层精细表征方法
恩平民歌在非遗保护视野下进入校园发展的有效发展
杭锦旗地区辫状河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应用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恩平烧饼:百年历史的新“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