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域下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利用

2022-11-01 03:23马媛媛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当代人沧州大运河

马媛媛

(沧州开放大学)

一、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大运河非遗的界定与构成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开凿至今孕育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是在大运河流域广大民众间世代相承、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对于“大运河非遗”的认识尚无统一的定义,概念的界定较为宽泛。由大运河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滋长而产生,具有反映大运河生活方式的内容,形成、传播渠道依赖于运河环境的,皆可定义为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义上的大运河非遗包括在大运河流域广大群众中间一脉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狭义上的运河非遗是与大运河水上交通密切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如造船、造桥;船民的社会组织与生活民俗,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包括大运河传说、船歌等。

依据非遗与运河的联系程度,可以将大运河非遗分为以漕运为主直接关联的非遗,例如运河的开凿、制造渔船等传统技艺;在船工、渔民及沿岸居民生活中广泛流传的非遗,包括运河传说、运河船工号子等口头文学;由漕运和商贸带动发展的非遗,包括各类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运河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非遗项目,例如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

(二)沧州大运河非遗的构成及内涵解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类。梳理沧州大运河流域非遗文化,其中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河间诗歌、木板大鼓、舞狮、落子和盘古文化等极具代表性。

从沧州市运河区文化馆了解到,近年来在沧州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市的运河非遗保护工作成效喜人。现有的非遗项目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六类共计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0个;市级项目23个;区级项目10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人,非遗传习所3个。

沧州市大运河非遗文化自古以来饱含着运河两岸儿女对祈求吉祥、消除灾害的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精忠报国、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理念,体现着中国人的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

二、协同创新理论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初由彼得葛洛提出,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战略促进了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面优势互补。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广义而言,协同创新是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利用平台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呈现出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模式。该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和动态性,表现在创新资源的获取性、创新环境的生态性、创新成果的共享性和创新发展的持续性。

目前,我国协同创新发展的效能整体不高,创新活动中碎片化现象严重,选择恰当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一是要构建责权清晰、广泛参与、奖惩并重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型,培育富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环境;二是要完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形成各创新要素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有效分工与合作。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实施产业集聚,激发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动力。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对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利用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体系有助于实现各主体的优势互补,使主体间透过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大运河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整体的竞争力;有助于各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市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三、协同创新视域下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利用是一项涵盖多主体、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协同创新视角能够突破各主体工作领域的局限性,优化资源配置,释放非遗的自身活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及可持续发展,对开展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和利用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王慧芬认为非遗视角下的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间拥有服务与非遗的共同目标,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形成共享体系,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活动。我市大运河非遗保护模式固化,项目保护单位职责不明确,导致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严重脱节,没有激发出非遗当代的生命活力。

针对我市大运河非遗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分析,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和利用存在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传承人等主体协调与配合不足、主体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导致我市大运河非遗资源的生命力不断衰减、限制了非遗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一)主体协调统筹机制缺位,资源要素缺乏整合

沧州大运河非遗资源要素一般分散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区居民等不同主体,资源的开放程度低,非遗资源分散呈现,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导致我市运河非遗资源生命力衰减。

政府、社区和非遗传承人掌握了丰富的运河非遗资源,但资本匮乏、技术和市场资源不足;企业虽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而优质的非遗资源有限;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但市场信息闭塞。各主体在面临非遗保护与利用的问题面前,缺乏常态化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合作机制,阻碍了非遗资源、文化创意、企业资本和科技的有效整合,导致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主体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多元合作与互动

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主体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我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基础薄弱,政府缺乏专业的市场化运作经验,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加工和转化受限。我市运河沿线的武术、吴桥杂技、舞狮资源等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当地政府在旅游文化经营过程中,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不足,缺乏与高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导致消费者逐渐失去对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的关注,没有及时展现出新时代运河非遗资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大运河非遗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挖掘不足

现阶段我市对大运河非遗保护利用主要集中在非遗载体的外在形态的展示,对非遗的精神内涵,运河沿线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俗风情等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各种非遗项目呈现碎片化。此外,大运河非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和功能缺乏关注,其不断丰富和更新的文化内涵亟待深入发掘。

四、协同创新视域下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本文在协同创新理论指导下从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健全责任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创新非遗利用方式、拓宽非遗传播渠道提出可行性措施。

(一)各部门协同培育沧州大运河非遗保护意识

非遗存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队伍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保护意识淡漠。我市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9项,绝大部分非遗项目都处于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窘境。政府、高校、企业及传承人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协同唤醒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只有让社会广大群众意识到非遗中蕴含的文化精髓,从而激发群众间的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全社会共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念。

提高社会公众的非遗保护意识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引导人们怀揣敬畏之心看待非遗,对非遗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生动、深入的阐释,凸显非遗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使其和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产生密切关联,让非遗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铸造中发挥作用、显现光彩。其次,开展非遗进课堂、非遗进社区、非遗欣赏、非遗分享、非遗体验等活动,帮助人们更加真切地了解非遗文化,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让非遗全面融入当代人的文化生活。

(二)多部门合力健全我市大运河非遗协同创新保护体系

非遗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非遗传承的主体是人,遗产正是靠活着的人代代相传,才能存续成百上千年,不断延续其生命力。

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续力量不足、经费紧缺、非遗项目与消费市场脱节等因素,非遗传承人出现了严重断档。政府各部门、各企业、高校、社区等协同配合,优化非遗资源配置,思考如何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水平、开拓思维,帮助他们补齐文化修养、设计意识、市场意识的空缺,协同制定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非遗传承人晋升和退出机制。

在协同创新保护体系中,政府是主要组织者。从文旅融合的角度综合考量,制定促进我市大运河非遗文化相关的政策,出台一系列旅游消费的相关政策,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人文关怀,聚焦“活态”传承,对其进行认定、扶持、传承、教学;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阵地,集中力量进行我市大运河非遗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梳理,挖掘精神内涵,阐释当代价值,为文艺创作、文创产品设计、文旅项目开发输送知识和创意;企业要发挥创新集成者的作用,一方面消化吸收高校产出的知识,另一方面为政府、社区、非遗传承人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推动智力资源和创新成果的转换。

表1 沧州大运河非遗协同创新保护体系

(三)创新非遗保护和利用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运河非遗资源不只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还具备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深入挖掘大运河非遗资源的基础上,将非遗项目与多种产业进行融合,强化非遗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例如,发展非遗+旅游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手工艺产业、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等,充分发挥非遗的不可复制性、稀缺性,最大限度地呈现非遗资源的独特性,实现非遗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例如我市在大运河沿岸建立非遗街区、非遗博物馆、非遗文化园、非遗主题商店、非遗主题餐厅、非遗主题民宿、非遗主题剧场,以著名的沧州武术、吴桥杂技、落子、哈哈腔等为创作元素,编创蕴含非遗特征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作品,扩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四)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增强非遗传播的体验感

由政府部门统筹组织,各大媒体、企业、高校研究机构、非遗传承人积极配合,扩大非遗传播的主体范围,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利用短视频媒体开发的互动平台,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场景分享拉进非遗与受众间的距离,让非遗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使非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增强我市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体验感,要切实做好三篇文章。一要结合当代人对非遗文化的向往,打造适合当代人观赏、学习、体验、休闲需要的非遗平台;二要契合当代人对非遗产品的需求,鼓励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创作出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贴近当代人的情感和心灵的非遗文创产品;三要融合当代人对体验非遗活动的需求,举办形式新颖、创意独特、内涵丰富、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

五、结语

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关键是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政府、企业、高校、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公众等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在落实政策、培养人才、借助科技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创新发展,使大运河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以沧州大运河非遗传承为契机,深化我市的运河文化内涵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优良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当代人沧州大运河
沧州有海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消除失语状态
大运河
《当代人》成就了我的“小小说”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