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悟心
《论语》里的“子曰”是孔子在教育学生时的观点输出,包括学习、社交、修身等各方面。一定有人会好奇,在如今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类似的观点呈现,但往往“寿命”不长,被快速遗忘。那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观点,至今仍能被人记住呢?让我们请孔夫子出山,来解开这个千年之谜吧!
总说“好人有好报”,但为什么生活中有一些好人难逃厄运,坏人却能逍遥自在地生活?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
生活是一道数学题
这就像我们做数学题,具体的题目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套用的公式永远是不变的。同样,人生虽然有很多变数,但也有很多规律可循。古圣先贤所总结的人生规律就像公式一样,无论是放到古代的“数学题”中,还是放到现代的“数学题”中,这些规律都是不变的。
这便是孔子所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里仁》)。换句话说,做人只要符合道义,必然会得到相应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最终将表现为金钱、名利,抑或是高尚的情操与道德等,各有不同。换句话说,“好报”的这个“好”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每个人的不同境遇,儒释道都认同因果定律,但又不执着于因果。孔子更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的奋进精神。孔子认为,人一生的成长目标应该是君子之道,而非在意别人的评判和现实的利益。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这是说,对于物质享受的贪恋会妨碍人们去追求道义,因此,有志之士应该志在追求真理,而并非所谓的“好报”。
如果一个人总是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我们该怎么对待他?我们班有些班干部叫同学们很早去操场劳动,自己却迟到。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说话谨慎 行动勤快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孔子认为,言过其行是可耻的,言行一致是一种美德。所以他建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也就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勤快。孔子也讨厌只说不做或信口开河、辞藻华丽,却不能付诸行动的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有仁德的。可是,那怎么办呢?子曰:“君子不器。”(《为政》)君子的修学不应该固守成规,不能像一个固定的器具一样,在容量、形状或用途方面给自己设定各种局限,也不应该把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作为最终目的,而应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也就是说,君子处事待人都应以道义为准绳。具体到去操场劳动这件事来讲,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至于这是我们主动做的,还是别人安排做的,或是班干部自己做不做,都和我们的“义”(应该做的事)无关。
班级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旦有人特别认真地看书,大家就会劝他:“不要‘卷’了,再‘卷’就没意思了。”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奇怪,但又不敢反驳。努力不是应该的吗?难道大家都躺平才是对的吗?
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微子》
【释义】孔子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改革了。”
时代永远拥抱努力的人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二八定律”,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我们也不难发现,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也只是少数人。在一个班级里,真正学习好的,当然也是少数人。《史记·陈涉世家》有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孔子便说了一句经典的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孔子认为,人生志向不一样的人,不能共同谋划事务。孟子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他在《孟子·尽心下》中讲:“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他说,对于这种人,你如果要去指责,却找不出他的错误来;要去责骂,却找不出理由来。他们附庸时世,融合于社会中那些不好的现象。“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这种人的行为和尧舜之道大相径庭,他们是残害道德的人。所以孟子说:“君子反经而已矣。”君子与之相反,把自己做好就行了。
身边有个同学经常说:“我说句实话,你千万别在意。”结果,他说的话,经常让人下不了台。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直接回绝他:“我很在意,你千万别说出来。”但气氛瞬间就凝固了。这时候我又会想,是不是不应该这么做,他的话其实并不会对我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没必要让大家都不开心。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正视“直言不讳”
这样的情况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他说的话有道理,是对的,只是在语言表达上会让人下不来台。另外一种则是说话没道理,语言表达也粗俗。对于后一种人,孔子提倡敬而远之。若他属于第一类人,那便是我们自己的度量和智慧的问题了。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八佾》)管仲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孔子说他度量太小,这样是不能成就大业的。
孔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直言不讳”的人。有一次孔子来到郑国,郑国人看他狼狈的样子,就形容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听闻后,非但没有生气,还点头说:“然哉!然哉!”于孔子而言,当时的他确实处于这样的情况之中,所以别人这样说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路也属于这样直言不讳的人,会当众指责老师。孔子对于正确的道理,会欣然接受,而对于他们误解的地方,也会婉言解释,或者用智慧的语言纠正他们的偏见。所以,当我们面对不同类型“直言不讳”的人时,效法孔子一一应对便是了。
我是一个不爱表达的人,当想法不成熟的时候,我不愿开口。有些同学却说我有城府,每次讨论的时候不说话,但都会收集别人的言论作为自己的作业材料。我很委屈,我不是故意的,难道这样有错吗?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雍也》
【释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吗?!这还叫觚吗?!”
出门在外,要讲“江湖规矩”
孔子讲“正名”,讲究“名正言顺”。孔子认为,唯有名实一致,事情才能成功,做人才能成功。这里所谓的“名”,不是名字、称号、官职的意思,而是名分的意思。所谓名分,也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就此事而言,所谓“讨论”,“讨”便是探索,“论”则是言论。所以,若是参与讨论,而又不实施讨论的行为,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故而引起别人的不满,也是正常的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平时做游戏一样。我们既然参与了游戏,那就首先要遵守游戏规则。这就是孔子一直强调的“礼”,“礼”就是规则。社会有大规则,家庭、学校有小规则,具体到一件事、一个游戏中,也都有其规则。我们若能尊重并遵守每个规则,为人处世便也会圆满而不遭抱怨了。
我讨厌小组合作测验,每次做这类测验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都会主动要求和我一组,我推都推不掉。在准备和执行的时候,她总是慢吞吞的、借口不断,我只能把她那份也做完。但到了汇报的时候,她就表现得很活跃,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反而成了跟着她的“配角”。气人!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
【释义】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各人吃饭各人饱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大抵不会关注旁边的同学吃得比自己多,还是比自己少,更不会关注他吃饭是不是偷懒了,也不会思考自己为什么比他吃得多。这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吃饭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与别人无关。我们经常把知识比喻成精神食粮。那么,当我们面对虚拟的“饭菜”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对比心就出现了呢?学习不也应当遵从如此简单的道理吗?学习是为了填充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素质,这与别人无关。古人读书做学问,是为了明事理,增进自己的智慧德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放到现在也一样,你朋友的得失只是一时的,日子久了,你所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一定会比她多。
精神与物质同等重要。一天不吃饭会饿,一天不学习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些活动,其目的肯定不是打发时间,即便不是直接学习知识,也一定是间接学习素质类经验。我们可以把这种学习过程想象成老师给我们的额外“加餐”,我们要提醒自己把精力花在该花的地方,而不是浪费在别人身上。
我很喜欢刘擎老师、罗翔老师,希望未来能像他们这般博闻强识。博学有秘诀吗?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
【释义】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
今天,你更博学了吗
能够让人广博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的进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如何拥有广博的思想呢?这便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思想是从思考中沉淀的。同样是学习,因学习方法不同,结果当然也是不同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一,要广博地学习;第二,学习的目的是解决自己某方面的疑惑;第三,要加以思索,将知识内化;第四,通过思考来举一反三,辨别不同的答案,将一个知识点拓展成一个知识面;第五,要把自己的所学加以实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习思路是决定所学能否举一反三的关键。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孔子认为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基础,是内化知识的基础。
身边有不少同学在追星,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关于明星的事情。我对此并不感兴趣,也因此融不进他们的话题。我很苦恼,是否要为了迎合别人去了解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释义】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自爱和爱人
孔子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不会强加给别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对于别人感兴趣、自己却不感兴趣的事,孔子会入乡随俗。比如孔子并不喜欢喝酒,但是他会和乡亲们一起喝酒。孔子讲“敬鬼神而远之”(《雍也》),但他时常会主持一些民俗中的祭祀。孔子爱惜物命,但看到家乡人都喜欢打猎,他也会打猎。在《孟子·万章下》中,赵岐注曰:“孔子不违而从之。”但是,孔子不会同流合污。也就是说,只要是无伤大雅的事,孔子是愿意随俗的,但触碰原则的事,孔子是坚决不会干的。以此观之,孔子有自己的立场,这是自爱的表现;又能够入乡随俗,这是爱人的表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这样便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有怎样的前途和未来,就看他交的朋友是怎么样的。”难道我交的朋友达到了一定层次,就代表我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吗?朋友到底对一个人有多大的影响或作用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释义】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易·系辞上》中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所以,不是朋友的层次进退了,我们也会随之进退。而应该反过来理解,我们到了怎样的层次,就会伴随怎样的朋友。有些朋友走着走着便不见了,有的看似陌生人,说不定某一天便成为好朋友了。这便是“方以类聚”的原理。孔子并不随顺这个原理,更不会把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他人,而是主动地在选择朋友上下功夫,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类”“群”。所以,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与逢迎谄媚的人交友,与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于是,他会多亲近益友,回避损友。这样一来,同样是“人以群分”,自己所在的“群”却已经不同了。
本文中的译文均使用杨伯峻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