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
——以新疆为例

2022-11-01 23:56张斯琴
人文天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疆基层群众

■ 张斯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人民,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智慧与经验总结,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当前,要实现文化强国、文化自信,必须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对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予以更多关注。形式上,要聚焦“人民性”“群众性”两个特性;内容上,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方式上,要坚持“传播文艺精品、下基层受欢迎、出去被接受”的创作理念。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构建新时期的“多元一体”格局。2022 年7 月12 日至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公共文化服务根植于基层、服务于广大群众,新疆民族众多,目前多以嵌入式社区形式聚居,在新疆大力普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力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二是有利于巩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明确指出了新时代治疆方略,从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规划,其中“文化润疆”是治疆方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能为基层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主要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免费开放机构。新疆各民族以聚居形式居住,聚居区民族众多、人口密度较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精准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当地的社会发展质量。

三是有利于提升乡村振兴质量。2021 年,新疆各地与全国一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目前,新疆所有乡镇、村(社区)实现了水、电、互联网、硬化路“四通”,并实现产业脱贫;同时,基层文化活动室功能、设备已经较为完备。当前,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基层文化服务的支撑。新疆的发展和稳定,除了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外,还需要文化工作的不断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便利群众、贴近群众的特点,能有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新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

(一)文化场馆建设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公共文化事业坚持广泛培育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加大力度,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1 年的工作总结,截至2021 年底,全疆已建成各级公共图书馆107 个、文化馆116 个、文化站1121 个(乡镇文化站943 个、街道文化站178 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2 个(公有制95 个、非公有制27个)、艺术展览创作机构58 个(美术馆57 个),已建成8269 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293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区、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完备,新疆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39.02 平方米,较全国平均值126.49 平方米高出9.9%;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421.86 平方米,较全国均值331.32 平方米高出27%。

经统计,近两年,平均每年全疆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358.46 万人次,文化馆(站)进馆(站)人数302 万,打造文化活动品牌321个,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7920 场次(含线上),参与人数1000 万人次(含线上)。在大力拓展线上服务功能的条件下,自治区图书馆、文化馆线上平台及资源全年服务人次分别达到1500 万和84.93 万。

(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工作主线,在全疆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为进一步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新疆努力推动“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重点在5 个自治州、6 个自治县、42 个民族乡建设文化大院示范点,以行政村小组农户为主体建设文化大院,并以示范点授牌、召开视频推进会等形式对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运行工作进行动员、安排,实现五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常态化开放与文化大院农闲24 小时全天开放的互相补充,进一步补齐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短板。经实地调研,全疆202 个文化大院示范点已开展活动逾1600 场(次),参与群众近9 万人次,真正做到了让歌舞表演、农民画作品展等进庭院、进万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

2020 年至2021 年期间,新疆成立“石榴籽”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由自治区、地州(市级)、县级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专业人员组成服务队,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南疆四地州149 个乡镇382 个村开展活动3187场,服务8.2 万人次。其中,喀什地区70 个乡镇124 个村开展活动1056 场,阿克苏地区17 个乡镇87 个村开展活动977 场。通过“石榴籽”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将文化送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精准对接基层文化需求,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数字化服务建设情况

2020 年以来,新疆组织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建成新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的分级管理平台及文化大数据系统。目前,新疆有阿克苏、昌吉、和田、伊犁、巴州、吐鲁番6 个地(州、市)级和14 个县(市、区)级图书馆,先后开通电子社保卡相关功能,拓展了各族群众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

三、新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有待强化。因长期致力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新疆各地群众文化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高素质人才少,专家队伍严重断档,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导致文化基础薄弱,讲好中国故事、阐释新疆历史的能力不足。特别是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文化基因的解读不够,研究多立足于本体研究,对内在价值体系、思维逻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评估等应用型研究开展不足,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缺少精品。面对目前文旅融合的需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推进融合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合作化模式观念还没有形成。同时,整个新疆还未形成有效的文化人才激励措施和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导致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能良性运行。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利用率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阵地闲置情况较为普遍。除因疫情影响闭馆外,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利用率普遍不理想,部分行政村文化阵地存在被挤占现象,影响了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

三是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不足。内容上、形式上同质化严重,特色化、差异化体现不强,存在重形式、缺内涵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善,带动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创新不足,政策支撑不够。

四、新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提升路径

(一)打造文旅融合大景区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一批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的深度旅游、定制旅游、高端旅游线路,实现娱乐性、教育性兼具的目标。以新疆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公共文化资源为突破口,为民间传承群体、自由音乐人开展改编、再创作等各种展示活动提供公共文化场地,形成新疆音乐文化旅游线路、新疆舞蹈文化旅游线路等定制旅游方案。在全区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的景区,从理顺体制、产品开发、基础建设、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展示等方面入手,鼓励景区、景点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例如,在吸纳支持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群体就业、创业、展示等方面进行奖励。再如,扩大那拉提景区的景区空间设置,将景区外围的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哈萨克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纳入那拉提大景区建设,形成景区看风景、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看文化的大景区。

(二)建设非遗小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聚集在乡村,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教育性、传承性,非常贴近群众的文化需要,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试验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村落、社区)等开放性区域,纳入自治区旅游景点的规划和申报,并纳入旅游线路。盘活现有美丽乡村建设资源、特色小镇建设资源,形成“牧业+旅游”“农业+旅游”等叠加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从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圈。

(三)打造特色节庆品牌

基层群众的社区、群体特征较强,社区的发展依靠节庆、人生礼仪等仪式进行维系,节庆礼仪等仪式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将农民丰收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类生产知识、民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打造“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等大型活动品牌,举办哈密瓜节、吐鲁番葡萄节、巴里坤冬至、乌伦古湖冬捕等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新疆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形成特色节庆品牌优势。

(四)升级文化广场

新疆目前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应促进各地文化主题广场、公园转型,挖掘各地促进民族团结、新疆稳定、国家统一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歌谣、诗词等,在现有的广场、公园内增设相关文化标志物和符号,增强认同感。

结语

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既要尊重、保护传统文化,又要以开放性的眼光与世界接轨,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的有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新疆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既要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承担起文化浸润、精神涵养的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新疆基层群众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