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路径
——以西安市若干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

2022-11-01 13:5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元凯韦玉丹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知识分子

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元凯 韦玉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把握住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协调好人的因素,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求同存异,有利于汇聚力量、凝心聚力、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带动并促进学校整体和谐稳定、全面发展。“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引进了大量的高知识分子,尤其是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知识分子,其中大多数是非党员身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学校产生的影响,是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要把握特点,坚持原则,讲究方法,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持续关心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他们的人才智力优势,为高校加强自身建设、科学发展,保持高校和谐稳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

为更好地了解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本课题选取西安市6所高校(包含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和民办大学),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欧亚学院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50份。由于问卷提前做过预调查测试,根据小样本预调查测试的结果对部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再大规模发放问卷。问卷回收后,通过了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学历和职称“双高”的知识分子。经调查,在学历结构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为2%,本科学历占比为12%,硕士学历占比31%,博士学历占比55%。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6%,本科及以下仅占14%,表现出较高的学历水平。在职称结构上,初级职称占比8%,中级职称占比47%,副高级职称占比30%,正高级职称占比15%。中级以上职称占比达到92%,初级及以下职称仅占8%。

可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表现出明显的高学历、高职称特点,一般都具有知识层次高、社会联系广的特征,且很多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有着广泛的海外交流范围,更乐意接受新鲜事物、更善于开拓创新,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

(二)政治热情高的智库咨询专家。经调查,在人生追求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追求物质满足上占比3%,在追求情感生活上占比5%,在追求信仰自由上占比17%,在追求知识价值上占比37%,在追求政治权利上占比38%。因此,从调研结果来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偏向于追求政治权利和知识价值,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自我价值实现倾向。因在追求政治权利上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追求,课题组进一步调研了其追求政治权利的渠道。经调查,通过人大、政协渠道的占比6%,通过决策报告渠道的占比8%,通过党外人士座谈会渠道的占比16%,通过教代会渠道的占比30%,通过智库咨询渠道的占比40%。因此,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通过教代会和智库渠道发挥政治权利的占比较高,达到70%,表现出对参政议政较高的热情。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对组织决策产生影响,善于积极参加教代会和各类智库、机构,通过自身具有的高知识分子特点发挥作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三)主宰自己命运的利己主义者。经调查,在人生态度上,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尽人事,听天命”态度上选择人数占比为13%,在“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态度上选择人数占比为27%,在“个人发展很重要”上选择人数占比为30%,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上选择人数占比为30%。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注重个人发展的特点,相信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在对未来的期盼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团结和睦的工作氛围”上选择人数占比为5%,在“个人家庭、健康更好”上选择人数占比10%,在“更好的物质待遇”上选择人数占比为20%,在“较好的工作环境”上选择人数占比30%,在“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上选择人数为35%。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更倾向于选择对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较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好的物质待遇,而较少选择团结和睦的工作氛围,进一步证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有时候会表现出我行我素的特点,对集体和他人缺乏关注。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影响因素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发挥出自身高学历、知识层次高、知识范围广等优势,结合自身对政治热情较高的特点,能够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通过调查研究,影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调查显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通过互联网接收信息和发表观点的积极性非常高,80%以上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通过互联网看新闻、评论,并通过社交软件和论坛发表观点。互联网是思想表达的窗口和社会思潮的聚合之地,国内外敌对势力充分利用其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征,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大肆宣扬西方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由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具有多元性,更容易受此影响,从而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高校因素。调查显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期待:一是希望尽快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多一些具有专属于党外知识分子的团体组织。二是希望对自身的教育引导不仅停留在政策理论解读,应多一些自身能够交流和畅所欲言的渠道。三是希望形成更好的工作机制,保障自身参与学校事务,更加合理地参政议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侧面反映出高校统战工作的新任务。一方面,很多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党外知识分子交流机制,未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专属于自身的发声渠道,减少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和业务关系都在学院,学院本身承载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任务要求比较高,相对削弱了对他们的思想引领、统战工作的思考。

(三)内在因素。调查显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具有追求自由倾向明显且特别注重个人利益的群体,一般思想具有自主性、多元化,受到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本身也具有多元性,使得他们无法将所有的精力和思想集中在一个领域,由此导致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刻,本身的政治鉴别能力、把握能力不足。

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的重要组成力量,因其本身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等特点,使其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和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力量,通过方方面面影响高校事业发展。

(一)通过人才培养产生影响。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影响学生认知,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力量,课堂上通过阐述观点,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产生影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数为研究生导师,成为学生在校学习与科研工作的引路人,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人生导师之一,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

(二)通过决策咨询产生影响。一方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承担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其科研成果表现为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各种形式,一旦发表便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信息,对其他研究学者的研究观点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被学校聘为重要的智库专家,通过决策咨询报告给学校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影响学校制度建设和政策的制定。

(三)通过参政议政产生影响。一方面,为充分发挥民主作用,完善民主管理体制,高校设立教代会、校设委员会等,保障学校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合法权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教代会、专家委员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善于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发声,充分建言献策,影响学校决策;另一方面,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为国家制定教育领域相关政策提出建议意见等。

四、“双一流”背景下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路径

随着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评价,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高校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突出思想引领和政治导向,不断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当今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建立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主要依靠学科建设,承担学科建设与发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人事关系在学院,学院的统战工作尤其重要。建立以“学校为统领、学院为责任主体”的高校统战工作机制,逐步提高学院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在学校层面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工作考核内容,要求各学院将党外知识分子满意度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二是探索建立学院统战工作机制,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纳入学院党委重要议事议程,党外知识分子可列席党委会。合理设置教代会中党外知识分子所占比例,尊重党外知识分子的民主权利。从学院战略发展角度,统筹规划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好党外知识分子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学院党委领导核心地位,通过设立院领导接待日、走访座谈等形式,坚持重大节日走访看望党外代表人士,并协助有关部门按规定妥善解决党外代表困扰的问题。以此加强党委与党外知识分子的情感交流。

(二)教育培训发挥思想认识的引导功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能够通过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参政议政对高校建设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发挥党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引导作用,把党外知识分子培训工作列入每年年初的工作计划,根据业务专长及工作需要,分批、分层次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本理论知识,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和政党意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积极性,鼓励他们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科学决策服务。

(三)打造专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平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热爱发表言论、乐于同其他人交流观点的群体,一旦遇到合适的平台,将会充分发挥才智,积极为学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高校统战工作要善于利用党外知识分子的这一特征,探索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平台,打造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交流工作、沟通情感、共享信息的平台,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与学校党委共商校情、共谋发展的桥梁。同时,创新党外知识分子的组织方式,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特征和知识分子的专业学科背景,设置不同的组织形式或若干个小组,如党外知识分子教授联谊会、党外知识分子博士联谊会、无党派青年联谊会等。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难点、痛点、工作思路等,统筹规划设置联谊会交流主题,针对性邀请相关专业背景的党外知识分子分批次参加交流会,提前发布给参加交流的人员,给予充足时间准备发言。在交流会上,营造党外知识分子“百家争鸣”的氛围,充分听取并记录有效观点。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知识分子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