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真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马克思对于实践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通过对往期和同期哲学家们,尤其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地实现了从“哲学的实践”向“实践的哲学”的转化。马克思认为的实践是针对主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而言的,在目的性中伴随着规律性的存在,既是具有自然性的活动,又赋予历史性的意义。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这是新唯物主义哲学,也被称作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实践观的大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一砖一瓦的累积而成。概括而言,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初期探索阶段、中期形成阶段和正式确立阶段。巴黎手稿创作于1844年,处在马克思实践观的中期形成阶段,在此之前的马克思对于实践做了大量的摸索工作。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思想缘起可以从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一探究竟。在这篇论文里,马克思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古希腊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观点进行对照,列举了对于自然哲学的不同观点,从而进一步论述了自我意识和自由。由于马克思当时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很大,所以这篇博士论文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处于黑格尔精神思辨哲学的理论框架之下,并没有彻底脱离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约束。不过,在人、物、历史等具体问题的解读上,马克思则表现出了他与西方传统哲学截然不同的实践思想,从侧面也可以发现他对以精神思辨为主的西方传统哲学的信念已经产生了怀疑。可以发现,马克思在这个时期已经关注到哲学和世界二者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初露端倪,这也为马克思之后实践观的形成发展做了铺垫。
马克思趁热打铁,陆续发表批判德国社会问题的文章,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继续深入实践,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的本质,但理论的呐喊不能切实挽救时局的动荡,德国社会现实状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马克思逐渐意识到革命实践的客观性,1843年,马克思处于创作《德法年鉴》时期,此时的他对于实践的认识已经开始超越理论批判的层面了。马克思看到了无产阶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认为革命实践必须依赖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出路是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对于无产阶级的定位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这不仅仅跳出了黑格尔所说的抽象主体的思维,更是将无产阶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得无产阶级成为现实的主体。换言之,在对于实践的初步探索期,马克思重点关注的是实践的概念以及实践的主客体,在强调主体实践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并未停止探索,而是继续丰富发展实践观的内容。
1844年,马克思身居法国巴黎,在此地进行《手稿》的创作,这也是巴黎手稿名称的由来,尽管写作时间是1844年,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手稿》的公开发表时间是1932年。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手稿》彰显出庞大的力量,其中蕴含有极具系统性、突破性的实践思想。
《手稿》的内容是依据具体材料展开论述的,通过细节描述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进行观点的罗列,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深刻的批判,用文字再现了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阶级的来龙去脉,以此分析工人阶级遭遇悲惨待遇的社会根源,并指出工人阶级需要奋起反抗,才能挣脱资本家的魔爪,才能从资本主义的残酷统治下解放出来,工人阶级是被历史选中的主体,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建设新社会的希望。
就《手稿》而言,马克思的实践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象性活动思想与异化劳动理论两方面。
所谓对象性活动,在《手稿》中是这样表述的:“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对象性活动的规定,也就是说,对象性活动的产生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主体(现实的人)、客体(对象物)和对象性关系。因此,对于对象性活动的研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展开,只有将主体、客体以及对象性关系进行分析才能把握马克思这一实践思想所包含的逻辑。
“主体”一定是作为肉体而存在的,这种肉体是客观现实的,是存在于现实世界里的个体,脱离肉体的主体就会落入抽象概念的陷阱。换言之,只有在肉体得以生存并且可以进行基本生理活动的情况下,主体其他方面的需求才会产生,进而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完成。然而,现实主体既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受制于自然规律。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并非盲目的、随意的、任性的,而是有前提的、有秩序的、有思考的,是建立在把握实践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对于改造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科学性的认识。因而,马克思认为现实主体作为兼具主动和被动的存在物,不单单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突出属性,人通过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与他人、社会、自然进行接触,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连接,编织出社会关系网,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无不体现出人的社会性,无疑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人的实践活动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还赋予人社会性,人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社会意识,逐渐发展成类存在物,这是人之所以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特性,就此,马克思把“现实的人”理解为“类”,将单纯的、孤立的人类个体放进自然的共性中,放进构建的社会关系网中,进一步拆解了人作为主体的特征,即人的类本质。
作为主体作用的对象——客体,是人这个主体实践行为的承受者。在对象性活动中,马克思将客体凝练概括为自然存在物,并非与人无关的自在世界,而是人作为主体所作用的对象,马克思在《手稿》是这样表述的:“被抽象地理解、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离开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无”,由此可以看出对马克思而言,自然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自然,而是与人对应存在的自然,是在历史中的存在,可以与主体人构建关系、产生联结的自然界。换言之,客体是主体的对象世界,是与主体共生共存的,这个对象世界是经由主体作用而产生的,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进行的实践对象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有限的对象世界。
所谓“对象性”,指的是主体(人)与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好比一面镜子,有主体的存在必然会与客体发生关系,而且这是具有普遍性的,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对象性的存在从客观上证明了主体和客体的存在,也就是说,主体可以通过客体证明自身的存在,客体也可以根据主体的作用来证明自身的存在。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对象性的范畴规定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表现为人作为主体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脱离自然界,人就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自然界承担了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成为人的客体对象,这就使得自然界对人产生了依赖,由于人的存在,自然界得以证明自身的存在,自然界的价值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是基于人的社会性而言的,人在由自身构建的社会关系网进行实践活动,那么主体人产生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意识创造了社会,人作为社会存在处于社会之中。社会的存在通过人来表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证明中得以体现存在的价值。
关于异化理论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黑格尔,他将自然界视作绝对精神异化的存在,属于唯心主义的宗教论断,否认对象世界的现实存在。费尔巴哈对于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持反对意见,费尔巴哈坚持上帝的存在是晚于人的存在,换言之,先有人再有上帝,是由人创造的上帝,人作为主体才是“造物主”的造物主,宗教是异化的结果。马克思受到哲学家们关于异化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一些思想理论,从而凝结成为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表现。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实践表现为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不再是劳动本身,而是异化的劳动。展开来看,马克思将异化劳动理论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也就是说,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者自己不是从属关系,二者由于异化的结果无法构建双向联系。在正常情况下,这段关系里的劳动者是主体,劳动产品为客体,随着异化的产生,劳动产品不再是劳动者的客体,劳动主体也不再是劳动产品的主体,即二者之间不产生对象性关系。更进一步来看,劳动者作为主体进行创造产生的劳动产品越多,自身的劳动成果越少,劳动成果不断贬值。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生产、创造出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对象化客体原本应该属于进行劳动的劳动者主体,但却与劳动主体相分离,不为劳动主体所有,反而,劳动者被自己创造的劳动产品所支配,这便形成了劳动和劳动产品之间一定程度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现象表现在结果中,是劳动产品进入分配阶段产生的异化。
再来是劳动者和劳动之间的异化。这种异化使在劳动者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即生产阶段的异化。劳动者作为主体进行劳动是由于自身的需要,这种劳动的行为是自发的,并且劳动者是十分享受劳动过程的,但是由于资本家想要赚取超额利润,对劳动者进行压榨,在不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下加大劳动强度,这就造成了劳动者对于劳动的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变演化成被迫的、痛苦的、非自愿的劳动,就此劳动沦为劳动者进行谋生、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这便将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相隔开,造成了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的异化。
紧接着而来的是劳动者和劳动者“类本质”之间的异化,换言之,是主体(人)和主体“类本质”之间的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表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作为社会自然物形成的人的“类本质”,是主体人独有的特征。动物之间只存在本能,动物进行的活动都是基于本能的需要,不论有多复杂、精细,都是自然的、重复的、机械地生产自身。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类本质特征是人类不仅仅生产自身,同时也生产整个自然,并且在面对自己所生产的对象时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自由的。因此,动物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片面的生产,而人的生产活动是全面的生产。由此可见,主体人的存在依赖于劳动的实践活动以及对象世界(客体),只有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主体人才会具有类本质特征。但是由于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以及劳动者和劳动本身之间的异化,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劳动沦为劳动者的本能活动,这便造成了人与人“类本质”之间的异化。
最后一个层次是人与人相异化,这是根据前三个异化推导产生。马克思认为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者与劳动、劳动者与劳动的类本质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是由于见微知著,异化发生在一个主体劳动者身上,必然会在其他主体身上产生相同的效果。换句话说,人和本身相异化必将造成人与他人之间的异化结果,即人与人相异化,这也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自我的异化需要借助与他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才能展现。
马克思通过劳动异化理论进一步指出,异化劳动作用的结果便是产生了私有财产,揭露了资本家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果便是私有财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将产生异化是,而工人阶级作为革命斗争的主体注定将创造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异化将不复存在,作为主体的人所进行的劳动是自由的,劳动产品归劳动者所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之间表现为和谐统一的关系。
贯穿《手稿》始终的是实践的力量,马克思认为理论中所存在的矛盾不能通过理论自身来解决,而是必须放在实践中才能得以解决。马克思对于劳动重要性的表述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作为主体是在劳动中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劳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得人自身的价值在对象世界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劳动中人也在不断改造自身。
毫无疑问,《手稿》中的实践思想是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科学实践观奠定了基础,也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埋下了思想的种子。但是,《手稿》中劳动异化理论的阐述缺乏对于异化形成根源的追溯,也没有为异化劳动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因此,作为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巴黎手稿的价值是非常丰富且饱满的,《手稿》中的实践观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过程与历史演变进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