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来守英 程红
(日照市博物馆,山东 日照 276826)
革命文物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蕴含的精神,以物见史,以小见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具体要求。2016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综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对革命文物工作的政策突破前所未有,机构建设亦前所未有,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日照市有不可移动革命类文物点3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尚未定级文物点9处。包含革命旧址、纪念地、烈士墓、陵园、旧居、战役遗址等。市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落实率100%,县级以下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落实率13.5%,重大文物险情排除率100%。
日照市红色主题类博物馆、纪念馆、村史馆、党史馆等共计36家,其中2家红色主题类博物馆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备案。红色旅游资源30处,其中革命遗迹、旧址10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6处,纪念展馆9处,烈士陵园5处。2020年7月,国家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日照市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入选并被纳入山东片区。2020年12月,山东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公布,日照市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中共下元特别支部旧址、莒北县抗日烈士纪念祠等16处入选。2021年7月,日照市公布了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共计19处。
2021年1月1日,《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级地方法规。2020年9月25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查通过了《日照市文物保护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日照市文物保护条例》明确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文物的具体保护措施,加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省、市法律法规的完善,充分发挥了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推进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为传承优秀革命文化遗产提供了法规制度支撑。
近年来,日照市争取国家级、省级文物专项资金600余万元,对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莒县柏庄鲁东南特委和北海银行旧址等革命文物进行修缮,对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展陈进行了改造提升。2021年对县级以上革命旧址进行险情排查,针对中共下元特别支部旧址等3处存在不同程度险情的革命旧址,立即按程序开展抢险加固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四个一”活动,部分建筑存在灭火器维护不及时问题,立即对其进行更换,全部整改到位,确保了革命文物建筑安全。
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等3处场所入选山东省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场所,各场所精心组织具有庄重感、仪式感、参与感的主题活动,成了日照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2021年以来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
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推出“‘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红色档案文献展”“‘峥嵘百年红色岚山’日照岚山党史特展”“‘红色基因薪火相承’沂蒙精神红色文化展”等系列红色展览,献礼建党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其中“日照市党史教育展”等6个展陈入选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家革命场馆特色展陈名单,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入选山东省100家红色研学基地名单,莒县柏庄古村入选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重走爱国“长征路”等4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山东省100条红色旅游线路名单。
拍摄制作的《安哲》等5个短视频入选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个红色故事追溯历史短视频推介名单。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在日照广播电视台“文物看日照”直播访谈栏目推出红色记忆篇,推介革命文物资源,讲述红色故事。开展“寻访日照红色记忆”主题采访活动,组织市级部分重点媒体走进革命文物纪念地,探索鲜为人知的红色地标,搜集整理红色故事,推出系列报道10余篇。
采访参战老兵50多人次,对抗战老兵、南下干部、抗美援朝等重要历史事件当事人进行口述资料记录整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发布文章、视频100余条,各类作品浏览量7000万以上。部分资料被岚山区融媒体中心、大众网转载,抗战老兵陈长夫讲述的“两个半馒头”的故事被中国历史研究院关注,为研究当时历史提供了重要佐证资料。
通过调研发现,日照市革命文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保护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通过文物部门前期普查统计,目前日照市掌握的革命文物点仅32处,就山东省范围来看,日照市革命文物资源相对较少且较分散,难以形成片区规模。革命文物点涉及党史研究等革命历史文化,专业性较强,文物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力量不足,仅是在第三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工作,难免遗漏,而且现有的革命文物遗迹背后所蕴含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进行充分挖掘。宣传、文物、党史研究等相关部门对革命文物的研究、宣传、保护、展示利用没有形成合力。
对革命文物投入的专项资金主要以保护修缮为主,依托革命旧址等建设革命文物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或党史教育基地的不多,革命旧址场馆开放及利用率不高,展示利用设施及展陈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与宣传教育、文明实践、红色旅游、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不够,功能效益未能有效发挥。目前日照市全面或部分开放的革命类文物保护单位只有12处。
尽管近年来革命文物资金投入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照市文物部门用于革命文物工作的资金主要依赖于申请上级补助资金,日照市、县(区)财政预算较少,用于革命文物的资金更少,导致部分革命文物点保存状况及周边环境较差,不具备展示利用条件或展示利用水平不高。2021年,日照市、县财政用于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和宣传工作的资金共23.1455万元。
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1年8月份设立了文物科,负责全市的文物工作,没有单设革命文物科,革命文物工作没有专职人员,各区县相应的科室与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与日益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不相适应。专业人才尤其缺乏,且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革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需求。
山东省建立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该机制由省委、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主任,成员单位由组织、宣传、网信、党史史志、文化和旅游(文物)、退役军人等15个部门组成,搭建起一个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责任落实平台。参照山东省的做法,日照市也建立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组织开展革命文物资源排查,进一步摸清底数和保存现状,建立全市革命文物资源名录和数据库;将价值突出的革命文物按程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严格落实“四有”要求;加强对革命文物实物、亲历者的音视频资料搜集,以及现实场景的保护,做到应保尽保。
2019年年底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国家文物局设立革命文物司,2020年6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增设革命文物处,负责指导、组织全省革命文物相关工作。目前山东省仅有济南、潍坊设立了革命文物处(科),省内其他地市都存在机构不健全的问题。革命文物保护队伍薄弱,市、县级无专职人员,严重制约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在能够增加地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时适度倾斜,不断充实人员力量。在确实无法增加地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国家和省级文物部门应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合理制定培养计划,加强革命文物科研队伍、保护修缮队伍、宣传讲解队伍的建设,对各地市从业人员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统筹做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等工作。对上积极争取国家、省在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试点示范等方面的支持,加大市、县本级文物专项经费预算,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项目,深入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以馆藏革命文物丰富的纪念馆、博物馆为重点,组织实施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项目。如对日照市亟需抢险加固的中共下元特别支部旧址实施保护修缮工程,对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实施数字化保护项目。
革命文物大多分布在乡村,在全面梳理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一批适宜开发的革命文物资源,研究制定保护利用措施,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贯通,带动就业、创业、群众增收、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山东莒县桑园镇争取国家、省级资金对柏庄古村鲁东南特委和北海银行两处旧址进行修缮,并完成室内展陈,打造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现已正式对外开放。
自2018年起,柏庄古村建设了村史馆、游客接待中心、沿河商铺、研学特训基地、四时共享田园,还配套建设了“花海迷宫”“紫藤花园”等景观元素,打造了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村民参与经营,集红色旅游、人文历史观光、数字农业、采摘餐饮、民宿居住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探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柏庄古村革命文物保护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度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2022年,鲁东南特委和北海银行旧址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文物是烽火岁月的见证者,更是红色文化的承载者。发挥革命文物“创作库”作用,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对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进行再演绎、再创作,对于革命文物传播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一要突出抓好重大主题的创作,二要抓好面向基层群众接地气、正能量的小戏、小剧、小品等创作。日照市2021年推出了大型革命题材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该剧以出生于山东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成长奋斗历程为主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和革命先驱“尽善尽美唯解放”的奋斗精神,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该剧获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并在省内进行了巡演。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悟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这类红色文艺作品的创作经验适用于全省乃至全国革命文物所承载的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播,用经典的文艺作品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歌颂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是当下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有效途径。
革命文物是思想政治工作珍贵的红色教育资源。用好革命文物资源,使其成为红色基因的“播种机”、红色精神的“发动机”、红色传统的“加油站”、红色文化的“孵化器”,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正创新的原则,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革命旧址场馆是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各级文物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面向革命纪念馆等文博单位联合开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评选活动,通过建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进校园、进思政课课堂,把文物资源禀赋创造性转化为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增强学校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2021年秋季起,全国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针对双减后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建议文物部门和学校联合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如组织安排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研究红色历史的同志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当一次红色讲解员,开展红色故事主题班会,或者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和同学们一起画红色故事(农民画、沙画)等,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聚焦重大主题,策划、打造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有特色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创新展陈形式,适度恰当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全方位地讲好革命文物故事,做到展示方式和展示内容相得益彰。创新丰富表演形式,增加互动环节,增强群众的代入感、沉浸感和体验感。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家革命场馆特色展陈推介活动,其中仅“让党旗永远飘扬—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就有30多万人次现场观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创新传播手段,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模式,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体作用,用好抖音、快手等大型传播平台,通过“慢直播”“云展览”和短视频等,让人们足不出户欣赏革命文物,感受革命精神。
以史鉴今、传史育人,是革命文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资政力量、立根铸魂的更大作用,需要文物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