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 妍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
理解为先教学设计模式认为理解是学习和评估的重要追求,基于理解的课程设计才能帮助学生习得学科中重要的关键概念,获得深入持久的理解,进而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不论我们面临什么约束,都必须能够清楚阐明,学生应该理解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如何在学生的表现中找到理解的证据?本文仅从利用单元主题架构理解目标和运用理解六面体进行教学评估两个角度浅谈一下我在高三复习关于宋代部分内容的一些尝试,敬盼指教。
宋代一直是古代史教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集权制、科举制、商业、社会变化、户籍制度、赋税制度、基层治理等等在宋代发生很大变化,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但教材高度简化的事实观点的表述、必修选修不同意图的编排、考试进度的束缚等,容易使我们陷入重复、零散、浅层的教学困境,学生也只能反反复复乱翻书,形成不了整体的领悟和理解。所以,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也可以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不同模块进行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故而,我将必修和选必修教材内容打乱重新整合,以“宋代的时代之变和政府的应变”为重要概念进行单元设计,以“变”为核心,以“户籍制度变革”为抓手链接不同的知识片段,将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具体内容放于历史的长河中,以唯物史观引领学生从更长远、更宏观的视角理解微观事物。
问题是学习的敲门砖。理解性学习离不开问题,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没有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一些对学生而言可以解答的、有启发性的、起到新旧知媒介作用的问题,围绕这类问题进行设计,这就是基本问题。宋代的制度设计既是宋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宋人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所以,我从钱穆先生“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之间,必然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等主张出发,设计最终要学生理解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样的制度变革才是成功的?启发学生养成从怎么变的、为何变、这种变化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如何看其得失等角度分析制度变革的“思维习惯”,以此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相关联系,构建起丰富、立体的知识网络,并能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和现实,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威金斯认为理解是可评估的,机械的记忆、复述或模仿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真实的理解必然指向迁移能力,学生能够独立、灵活有效地运用他们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迁移有多种方式来表现,为此他提出创设真实情境任务,使用理解六侧面(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来建立对理解的评估,这些侧面能够显示出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布鲁姆认知目标新分类的认知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不同,这六个维度没有高下等级之分,也不是每个维度都只能对应一种理解,我们在单元设计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就复习课而言,解释、释义和洞察是较为有效的维度。
古代社会,人口和土地是最大的财富,户籍制度是封建国家最基本的社会控制制度。教材《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文中,关于北宋户籍制度是这样叙述的:
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也就相应上升了。
问题1:较之前朝,宋代的主户、客户有何变化?
问题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解释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什么,而是强调学生能够明白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能够运用逻辑清晰合理地进行因果分析。问题1 要学生解释什么呢?一是宋代主客户内涵的变化,二是为什么主客户会有转化。这就要学生能够从户籍演变历程长时段的视角以及北宋当时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用意的特定视角回答,这对学生理解力的评估是很明显的。魏晋以来,“客户”指户口依附于世家大族户籍中的私属。中唐以后,客户与主户相呼应,主户指土著的、交税赋役的民户;客户就是非土著,背井离乡流落他地的客居民户。这些人没有户籍、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往往成为封建地主的私属,位若奴仆。而宋代主、客户的划分标准就是两个:一有无土地,二是否缴纳赋税。客户虽无地,不纳田赋,却是力役、丁赋、和兵役的承担者,因而把客户也编入户籍,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主客户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者以契约为纽带,结成租佃关系,因为主户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主户苟众,邦本自固,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稳定巩固统治的需要,尽力扩大主户群体。客户只要购置田产,即可脱离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上升为主户,国家也会定期重造户口版籍,给以法律上的认可;反之,主户破产也可能沦为客户,“贫富无定势,田宅无长主”。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的户籍有一定的开放性,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
宋代户籍制度改革也有多种原因的,赋税制度沿袭唐“两税法”,由过去以税“人”为标准改为以税“地”为标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统治者推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人口流动性增强等,都直接影响了户籍制度改革。
问题3:自秦朝建立大一统王朝后,土地兼并一直是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汉武帝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此后历朝历代不管均田还是限田,都是以打击豪强,限制租佃关系和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依附为目的,北宋却“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基于北宋的国情,你如何解读这一政策。
问题3 的设置更多地考查学生从横向联系看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很多,如:北宋赵匡胤兵变立国,社会没有经历大动荡,政府没有掌控大量的无主荒地,缺乏均田、限田的条件;舍人税地的赋税政策调整,即便土地兼并农民破产,也不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商品经济发展,土地私有化商品化程度日趋加深,均田限田不切实际;科举制将选官用人大权收归中央、魏晋隋唐以来因战乱引发的社会动荡等,使世家大族势力走向衰落,不会发展到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步;强干弱枝、中央集权的加强等等。这一政策承认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乃北宋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之创举。
问题1、2、3 设计都是基于解释的维度,以北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为切入口,三个连续递进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北宋立国形势、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学习程度,激励他们充分发散思维,以旧知建构新知,将看似不同的事实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合理的、有启发性的解释,这种知识间的融汇贯通,犹显理解的重要。深刻、全面的与肤浅、孤立的解释对比是明显的,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表现评估其理解程度。
解释和阐明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如果说解释往往对应的是“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证明?”这一角度,那么阐明则倾向于回答“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重要?经验或启示是什么?”这类问题,强调意义。譬如:
问题4:你能否从宋代户籍制度变革影响的角度将下述材料梳理成文?
材料1:宋仁宗天圣五年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年)收田日毕者,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州县论详。
——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卷一之二四
材料2:今天下壮有力之民,侨寓杂处,散于四方,手不服耒耜之勤,心不知田亩之乐,为淫巧奇技、屠贩游博,其无理之甚者,啸聚不逞,杀人于货。
——李昭玘《乐静集·属民》
材料3:宋神宗熙宁三年: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材干心力者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及物力最高者一人为大保长…… 凡主客户一家两丁以上选一人为保丁 ,除禁兵器外,其余弓箭等,许从便自置,习学武艺……若一保内有外来行止不明之人,并须觉察,收捕送官……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八
材料4:熙宁九年: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脱脱《宋史》卷三百四十《吕大防传》
伴随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宋代契约租佃制发展成为主导性的生产关系,客户地位提高,独立性增强。户籍制度的改革、迁徙条件的放松,使得农民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从地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其从事商业等活动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流动人口,特别是以客户为主体的流民,给社会治安和户籍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对此,政府也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例如,为更好地维护地方治安,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制度,保内各户实行连坐,将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行政强制与礼俗教化相结合,既可以清查户口,加强国家对基层的控制,又可以通过“兵民一体”的制度为国家提供后备兵源,一举两得。宋代户籍制度的改革客观上满足了封建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的需要,有效地推动了封建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
从设计的角度看,阐明强调通过自己的语言,叙述事件的意义。学生要将材料文本和已有知识不断对接,找到合理的逻辑链,建构自己对宋代户籍制度改革影响的理解。不同于解释的科学客观性,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认知角度不同的影响,学生阐明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结论,不管怎样,这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教师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反馈,修订后面的设计。
“这是一个怎样的观点?证据充分吗?局限是什么?”洞察作为一种成熟的思考,要求学生能够脱离个人主观因素,批判性地看待某一想法与观点,学会质疑、探究和论证。
问题5: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他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在唐和宋之间起了变化,这是中古和近世的差别。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这一观点引起巨大反响。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这一问题学术性太强,我精心挑选了内藤湖南发表这一观点的背景、关于唐宋之间政治经济变化的分析及史学界部分学者对这一观点的回应等材料(略),提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探究。课堂上,学生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虽然学生的理解未必那么深刻,但这个问题有助于他们从更高的角度、更长的视野对宋代诸变进行反思。当他们能从不同的观点看待问题,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识别潜在的假设并采取批判的态度时,他们就有了洞察力,有了批判性思维,有了历史学习的“多面相”的学科思维。
以上是我基于理解进行设计的一些思考和想法,通过主题单元设计,突出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引导他们理性审视宋代各项制度的变迁,并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理解六侧面指向下的问题评估设计,也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一种挑战。最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关注学生的输出,而非教师的输入。假若有一天,学生能够离开我们自主学习,那我们无疑是最成功的设计者!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8页。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3][5][6][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等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95、99、107页。
[4]部编高中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