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遐(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2.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重庆 404020)
塞尔维亚导演斯尔丹·戈卢博维奇出生于1972年,29岁时拍摄了第一部长篇作品《绝对一百》,讲述了一个射击运动员转型为杀手的故事;2007年拍摄了犯罪题材影片《完美设陷》,并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展现出个人执导风格与审美。《完美设陷》讲述了一个为了给孩子治病的父亲面对着杀掉一个人才能获得救儿子的手术费时所经历的痛苦抉择。这部影片聚焦于21世纪初期“后米洛舍维奇”时代的塞尔维亚,脱离了战争的深渊后,随之到来的经济危机让整个社会面临着道德与生存的困境和转型期的阵痛,而人民经历着对生命与人性的重新审视。该片获选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塞尔维亚(东欧)代表,获得了德国威斯巴登影展最佳导演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等多项国际大奖;2013年,戈卢博维奇执导电影《涟漪效应》,聚焦于战争对社会与个体的创伤。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以波黑战争时期“意外死亡”的军人马尔克为叙事线索,讲述在塞尔维亚、波斯尼亚以及德国三个不同时空下曾经的“参与者”如今仍在遭受的痛苦。该片获得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第29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以及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2021年11月,斯尔丹·戈卢博维奇的第4部长篇作品《漫漫寻子路》于中国大陆上映。影片再次塑造了戈卢博维奇所擅长的人物形象——“崩溃的男人”,讲述了一个一贫如洗的男人为了讨回孩子步行300公里的感人故事。
作为东欧新兴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戈卢博维奇的作品多次入围欧洲各大电影节并斩获奖项,证明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总是立足社会现实,直击塞尔维亚社会转型时期的痛点。在战争、经济危机等不安定因素的影响下,当个体面对生存的考验时,影片对人性复杂之处的尝试性触碰凝聚起愤懑无奈的影像力量,从现实主义中透出讽刺与寓言性,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文本将以戈卢博维奇的最新作品《漫漫寻子路》为主,兼顾其既往几部长篇作品,探究他的导演艺术风格与电影美学。
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83.3%的人口(不计科索沃地区)是塞尔维亚族,其余有匈牙利族、波斯尼亚克族、罗姆族及斯洛伐克族等。一战后,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共同组成了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称“前南斯拉夫”)的六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前南”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也称“后南斯拉夫”或“南联盟”,2003年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作为国号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共和国成立。
斯尔丹·戈卢博维奇1972年出生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他成长在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前南”解体和塞尔维亚独立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变。目睹了塞尔维亚社会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失业率、犯罪率都逐渐增高的现状,以及底层人民的生活所遭受的来自社会转型时期的冲击。戈卢博维奇在2007年创作的《完美设陷》便传递了这种不安感。《完美设陷》是由德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合拍的影片,故事发生在经历了科索沃战争与西方对南联盟经济制裁双重打击之下的塞尔维亚。米尔登一家是普通工薪阶层,他们的生活看似幸福平淡,却危机重重。儿子突然被查出的重病让家庭一夜之间风雨飘摇,甚至让米尔登走上了做雇佣杀手赚手术费的道路,他的雇主认为,每个人生命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影片通过米尔登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的现状:传统企业日益没落、社会贫富差距巨大、权贵阶层干预司法公正、政府内部腐败、福利保障制度缺失。仅仅三万欧元,就让一个家庭破碎,让人性跌入道德深渊。整部影片将历史创伤浓缩成一场家庭危机,又在家庭叙事线索下隐喻出塞族的历史悲剧。最终米尔登的自首与自我审判表达出创作者对人性底层暖色的期待,但他的悲剧结局更具社会寓言性,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认为,“悲伤既是寄寓之母,又是其内容”。在《完美设陷》中没有所谓的“赢家”,米尔登、他破产的雇主、被他杀害的佩塔尔,都处于困境之中,这些家庭悲剧似乎寓意着这个民族的悲剧仍旧在某一个交叉路口向未知的方向延伸。
《漫漫寻子路》通过对公路片叙事元素的融入,将这种寓言化书写推向了新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寓言式视角的核心是关注人类历史的毁灭,其中也包括个人的自然败落”。这种观点强调了寓言结构的破碎性,即作品的寓言性指向的是那些衰败、没落、无序的真实图景。《漫漫寻子路》所呈现的便是这样番现实景象。在影片的开头,尼古拉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讨回丈夫的欠薪,在工厂点火自焚,虽然妻子被及时抢救下来,但尼古拉的悲剧才刚刚开始。下岗后他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与遣散费,做着些砍树之类的临时工作,福利中心认为他没有能力抚养两个孩子,经过一番假模假样的评估之后,强行将他的孩子送养。事实上,抚养家庭将得到政府提供的一笔补贴,而福利中心负责人将从中抽取30%。为了讨回孩子,尼古拉决定步行300公里前往首都贝尔格莱德上诉。影片聚焦于尼古拉一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他经历的善意与冷漠,通过尼古拉的视角直视塞尔维亚社会现状。这其中,有拉偷渡客的司机,愿意免费把尼古拉送往波黑,寻找新的生存机会;有载尼古拉一途的客车司机,通过信仰宗教慰藉现世的苦闷;有善良的便利店员为尼古拉提供歇脚之地,自己却遭受着上层阶级的霸凌;还有和尼古拉一样一贫如洗的偷窃者,扮演着社会的底层角色。影片并没有表达出强烈的控诉性,反而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人性的善意,突出影片的纪实性与社会性。事实上,《漫漫寻子路》是根据塞尔维亚真实的社会事件改编的,在现实中,尼古拉的原型人物在六年的诉讼时间里曾五次徒步到贝尔格莱德,终于争取回了孩子的抚养权。影片在对这位父亲形象的影像化塑造上,放弃了戏剧性的刻画,在300公里的旅途中,他只顾倔强沉默地行走,偶尔遇到顺风车也并不抗拒,请求他人的帮助时行为得体,被拒绝了便转身离开,并不做情绪化的反抗。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影片将尼古拉的人物形象去个性化,尼古拉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代表底层民众群体的寓言性人物。
在徒步的过程中,尼古拉遇到了两种动物,也具有强烈的寓言意味。其中之一是与他在街头废弃房屋里躲雨的流浪狗。尼古拉将本就窘迫的食物分给流浪狗吃,和它依偎在一起共同抵御寒冷的夜晚,早晨醒来时却看到它在马路上被撞死的尸体。流浪狗从某种程度上说和被子女抛弃在医院的老人、被顾客羞辱的便利店店员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可以随意被碾压并在社会病症下交出了自我尊严的普通人。他们随时可能像流浪狗一样倒下,坚硬的土地甚至无法提供埋葬他们的安身之所,用来蔽身的只有一块街边的塑料布,充满了现实讽刺性。第二种动物是山中的狼群。当狼群遇到尼古拉时,并不攻击反而后退,可以联想到影片《幸福的拉扎罗》中的类似情节。在魔幻现实的表达下,拉扎罗和尼古拉都在肉身受苦下塑造了有如神明般的形象,如果说《幸福的拉扎罗》表达了极致纯净心灵之下的神明是“一个好人”,那么《漫漫寻子路》则是通过对“英雄”概念的再书写,肯定了底层阶级的个体地位。当一个善良的人拥有了不顾一切的决心与勇气去自救时,也便具有了“神性”。
影片的结尾可谓神来之笔。当尼古拉从贝尔格莱德回到家中时,发现自己家具已被邻居们洗劫一空,他们以为尼古拉不会再回来了。尼古拉沉默地走进邻居们家中,一件件拿回属于自己的家具。此时,镜头从尼古拉的家庭转向了无数和他一样处于贫困中的底层家庭,以充满寓言性的表达指向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将对现实的无力感变为一把利剑刺向了整个信仰崩塌的现实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漫漫寻子路》并不是一部家庭英雄叙事的作品,而是充满了荒凉与肃杀感的社会批判之作。找回家具后,尼古拉坐在餐桌前开始吃饭,试图重建日常生活下“家”的秩序,而他接下来的人生出路在哪里?影片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塞尔维亚的未来在哪里?
在戈卢博维奇的电影中总有一个或多个处于困境之中的男人,他们中大多是以父亲的形象出现的。《完美设陷》中的父亲需要通过谋杀他人拯救自己的孩子;《涟漪效应》中的父亲失去了参加战争的军人儿子,试图弄清儿子死亡的价值与意义;《漫漫寻子路》中的父亲为了讨回孩子步行300公里。他们都处于社会与个体的结构性的矛盾之中,在一种撕裂式的困境中挣扎、抉择、自我救赎。同时,社会自身的矛盾让人,特别是穷苦人民产生异化,从而形成了戈卢博维奇电影的悲剧美学内涵。
《完美设陷》中设置了几处主要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叙事中心点是米尔登面对谋杀他人与拯救亲人之间的艰难抉择。米尔登内心先是经历了忐忑不安、产生希望、下定决心的过程,当他准备要去实施谋杀时,却发现对象是儿子同学的父亲,重又落入内心的煎熬中,这时儿子病情的恶化让他内心的天平彻底倾斜,做出了行动。当迫害与拯救这两个行为同时存在于一人身上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悲剧性。社会矛盾便是悲剧诞生的土壤,当米尔登去找雇主要钱时,却发现此人早已破产,而被他谋杀的便是雇主的债主。米尔登去找警察自首时遭到无视,最终他寻求灵魂救赎的方式是自觉走向以暴力回馈的死亡。社会制度的溃烂、阶级的严重分化将个体置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一边是三万欧元就能救儿子的命,米尔登为此背叛灵魂;一边是三万欧元对富人阶层来说不过是一个画框的价格。戈卢博维奇通过对塞尔维亚社会现实的解构,让人们看到了历史中最为惨痛的部分不是苦难施加给个体命运的不幸,而是源自社会政治体制的苦难对人的异化。在《完美设陷》中,戈卢博维奇表达了对于人性的希望——米尔登最终选择接受道德的审判,以肉身赎罪,从而寻求精神与道德困境的解脱。影片充满力量的结尾,无疑是创作者的正向表达。
《涟漪效应》则设置了一个“生命之环”,从一个悲剧辐射出无数种对不同个体的创伤记忆,而历史不断轮回,悲剧又在下一个时空继续上演。在多线叙事结构下,影片讲述了曾参与了一起暴力事件的众人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所遭遇的人性考验。在波黑战场上,年轻军人马尔克和医生好友试图阻止几个大兵霸凌一个穆斯林商贩,马尔克却被打死,旁观的医生未能出手相救。多年之后,当年曾参与这起事件的人在不同时空生活,却因冥冥之中的命运又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结。其中一个大兵的儿子为马尔克的父亲打工,意外受伤后得到了老人的全力救治;另一个大兵因交通意外受伤,主治医生却是当年马尔克的医生好友,医生面对是否帮助仇人活下来的人性抉择。马尔克的未婚妻改嫁后遭遇了家庭暴力,穆斯林小贩不顾一切地帮助她,即使威胁到了自己与家人的安危。在马尔克死后,有人在报恩,有人深陷自责的泥淖,有人重新遭遇了暴力的轮回。在战争的社会大背景下,《涟漪效应》关注战争与种族仇恨对人的影响,“火力冲突结束了,但是每个人的命运仍因战争紧紧相连,这既是这一时期塞尔维亚国民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塞尔维亚重新建国后国家认同的内容”。影片中的马尔克父亲与医生好友在遭遇失去的创伤后,又都面临了重新审视伤痛的机会——仇人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所面对的是与《完美效应》中的米尔登一样的人性抉择。综观这几个人物的命运,导演都有意将他们放置在一种人性的矛盾之中去实现人物的自我救赎,同时去表达影片对不同民族的包容、对战争的反思、对集体伤痕的舔舐和对底层民众个体命运的关注。
再回到《漫漫寻子路》我们会发现,戈卢博维奇此时将矛盾的结构性冲突完全置于个体与社会之中了。影片中的父亲尼古拉总是面无表情,对外界没有过多的反应。无论是别人的帮助或拒绝,他都没有过多的情感回应。马尔克对于政府阶层是十分相信的,福利机构让他通水电、粉刷墙壁,他都照做。当评估不通过时,他会疑惑“你们让我做的我都做了”。福利中心告诉他,只有找到全职工作才能接回孩子,他发出了“我去哪里找全职工作”的疑问。步入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戈卢博维奇逐渐放下了作品中所承担的历史背负,不涉及过于宏大的历史命题,只把视角聚焦于个体与社会的背离之处。政府人员认为,贫穷是对孩子的暴力,试图将贫穷的原因归咎为个体。但贫穷并不是底层的原罪,应该说贫穷是社会对底层的暴力。尼古拉和他周围的人正是生活在这个夹缝之中,从失业开始,继而失去更多。当然,戈卢博维奇没有放弃始终存在于他影片中的暖色,底层之间的微薄善意再一次黏合了那些人物即将崩溃的时刻。
行走是《漫漫寻子路》的主题,尼古拉在300公里的路途中不断地走,穿越山川,走过村庄,喝路边的浊水,啃冰冷的面包,脚底磨出了一层又一层血泡。“叙事作品中,‘行走’的题材有一个好处在于它的开放性。主人公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视野带进来,在不同的时空之间形成连接,让它们互相对话和对质”。尼古拉选择步行去贝尔格莱德一方面是由于没钱乘坐交通工具,另一方面也想以这种方式让社会看到他讨回孩子的诚意与决心,以肉身为途径寻求公平正义。行走本身也象征着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当尼古拉穿着破烂地出现在恢宏的政府大楼门口时,二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影片还有意刻画了政府大楼外办公人员之间交谈的细节,他们穿着体面的制服,更加凸显了尼古拉与这里的格格不入,个体之间的差距彰显了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环境与现状的巨大差异。
尼古拉的行走是目的性明确的,区别于漫无目的的流浪,但这两种叙事方式都可以被归类到道路叙事的创作形式中。影片中有诸多公路元素,如道路与汽车等公路景观、日夜更替的旅途叙事等,具有公路片的显著气质。事实上,戈卢博维奇在最初的作品《绝对一百》和《完美设陷》都融入了犯罪片的类型元素来进行叙事。我们能够看出,通过对引入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尝试,戈卢博维奇试图创造一种塞尔维亚电影的新的语境。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和心理的体现”,始终处于西方电影的主流位置。戈卢博维奇对“类型化”的贴近,让东欧当代现实题材影片在摆脱德拉戈耶维奇和库斯图里卡等南斯拉夫电影大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电影语式的尝试上更前进了一步。通过尼古拉的双脚,影片让叙事保持流动,极简的人物动作与漫长的日常展现让影片更具纪实性。影片虽无配乐,注重画外音效,但不排斥戏剧性情节,展现了戈卢博维奇将类型片模式与象征性手法结合的电影美学。
提到东欧当代现实题材电影,戈卢博维奇已经是不可忽略的代表性人物,《完美设陷》《涟漪效应》两部影片都是通过电影节与国内观众见面的,《漫漫寻子路》首次进入内地院线并收获好评如潮。通过戈卢博维奇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塞尔维亚电影在“去巴尔干化”的过程中对于战后现实的关注和对社会弊病的批判。在最近的两部电影中,戈卢博维奇体现出对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电影文本的创作倾向,他在影片纪实性与戏剧性之间的考量更让我们看到了东欧现实主义电影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