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媒时代建党百年主题微纪录片创作浅析

2022-11-01 01:15刘亚男
电影文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

刘亚男 任 珂

(1.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2.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

媒介的视觉化和交互性特征带领大众进入移动、多元、联动的“屏媒时代”,也给人们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交际的新视角。这无疑是技术发展驱使下媒介形式的更迭与创新,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当下主旋律纪录片影像构建的深刻变革,传播主体纷纷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其自身进行二次赋能,创新作品形态,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叙事体系。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大批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播正能量的主旋律纪录片以自身的“微”蜕变赢得海量观众的青睐。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崭新的姿态迈入新征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为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主旋律纪录片也在借助新的媒介平台与影像技术,积极探索更加贴合时代风貌的创作风格。如尼尔·波兹曼说:“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身的位置,或融入到了经济和政治的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换句话说,一种技术只是一台机器,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主旋律题材微纪录片在突破了传统影像风格的桎梏后,力图探索多元模式的融合,通过生动翔实的影像特色完成对受众舆论宣传的询唤和主流社会文化的重塑。

一、创新影像呈现“轻”书写

主旋律纪录片是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一面“明镜”,是党和国家对历史回顾、价值传递的新载体。见证着社会变革与时代转型,同时也反映出当下受众群体审美倾向的新趋势。在以移动场景和碎片化阅读模式引领的社会景观下,微纪录片成为弥合当下受众审美趣味,消弭历史与现代断裂的新砝码,产品形态的改良成为媒介争夺话语权,拓展红色文化应用场域的又一制胜策略。

(一)视听体量轻盈化:沿袭与革新相得益彰

新的媒介方式,媒介产品对于纪录片诠释时代样貌提出了新准则。新技术的加持使主旋律纪录片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拓宽了主旋律纪录片时间与空间的传播场域。

《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约有8.73亿,这些用户日均投入时间超过2小时,成为使用率最高的一大渠道,因此也得到各方的重视。在这个碎片化信息的时代,受众越来越注重互动体验和表达需求,短视频之所以在受众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于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及作品内容的轻盈化。随着短视频的出现,信息内容从冗长、繁杂逐渐变得精练短小、化繁为简。微纪录片创作要求在内容上更加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因此,诸多主流媒体纷纷利用短视频这一渠道铸造舆论传播和价值引领的新阵地。

主旋律微纪录片最显著的特性在于篇幅的限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阐述主题,不再追求复杂的人物关系及环境空间。“微”体量成为当下主旋律纪录片的新表征,拍摄制作过程中使用“被动型”采访方式,让被采访者面对镜头直接阐述观点和见解,结合关键词引发主题;利用运动镜头灵活多变的特点处理各种空间转换,营造出视角灵动的画内空间;剪辑也呈现出“碎片化”多角度多层次的镜头切换,这些短视频创作方式的视听新特点促使主旋律题材纪录片褪去了层层包裹的外壳,将厚重的题材轻盈赋活。

(二)语态年轻化:历史与现代会逢其适

主旋律微纪录片具备丰富的题材内容,以去模式化的书写形式,利用影像编码将其内核传输给受众,有效实现主客体的二元互动,成为主旋律题材纪录片另辟蹊径的又一举措。在过去,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往往以自身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份和立场讲述故事,宣讲和说教意味令人避而远之。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年轻受众成为纪录片收视群体与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为了更加贴合审美化和年轻化特征,主旋律题材纪录片从新的角度出发,积极认同年轻人的欣赏诉求与去规训的语态风格,形成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同时,由于微纪录片直观化、形象化的特征,在语态的表达上更多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口语化方式为特色。

由湖南卫视精心制作的百集系列短视频《百年心声》,在口语化表达之中融入了富含青春气息的话语体系,给厚重的历史标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劳动最光荣》一集中,用一条朋友圈配合解说“这是五一节我刷到最暖心的推送”引出该集的主题,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五一节,用年轻态的表述方式重新诠释劳动的意义和内涵,最后回归到当下,新时代劳动依然是时代最强音的号召之声。其中,“放肆嗨、打工人、打工魂”等网络热词,用诙谐幽默的语态风格,生动诠释了五一劳动精神。活泼的话语风格打破了时代隔阂,拉近了历史文化与当下受众的距离,以年轻人的视角谱写新的历史故事,让红色文化在当下焕发生机。

(三)视觉轻松化:纪实与艺术珠联璧合

歌德说过:“艺术作品的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秘密。对艺术的革新,便不一定是在具体内容上的突破或革新,而完全可以是形式感知层的变化。”主旋律题材的微纪录片在实现诸多形式改良的同时,逐渐丰富自身美学建构。本着真实记录的本体属性,融合了多样的表现手法,挖掘出了“纪实+”的影像创作方式,为纪录片的可看性探索出更多的潜能。

从受众本位来说,读图时代的到来培育了观众对影像画面更高品格的追求。正如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所认为的,“在纪录片领域里,往往更多地要求靠画面来表现”。利用动画、沙画等具有美感的形式诉说红色故事,不仅弥补了因为历史资料不足而导致的画面表现上的缺陷,同时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愉悦感。

央视频《画中画|第一个一百年》原创沙画系列短视频,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事件,用沙画再现党史中的鲜活瞬间与动人时刻。在《江姐: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一集中,通过影视片段+历史资料+沙画的方式高度还原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江竹筠悲壮的革命故事。在多个故事片段中通过一把细沙,一双手轻轻勾勒和涂抹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变幻的沙画配合解说的娓娓道来,将抽象的革命精神以具化的形式融入观众内心。此外,由中国文物报社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革命文物纪录片《烈火,鲜血与旗帜》,则采用了“文物+动漫”的创新形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描绘出中国人民革命历程中重要的大事件。影片利用大篇幅的动漫形式、动态的场景塑造给人以身历其境的体验感,如在《时代最强音》一集,通过傅英豪为确保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仿制“九头鸟”喇叭的过程,重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新世界的伟大时刻,这不仅是一个话筒,一件文物,这关乎着活下来的群众心中的希望。影片用动漫故事的形式模拟历史情境,让文物以一种轻松的呈现方式与受众会面。

诸上所列,主旋律题材微纪录片将真实的现实影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糅合,用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与现实影像嫁接,建立与艺术化对象之间的拼贴式关联。这种以音、画为体再现情景的方式达成了历史与心理情感认同的全新含义,由此产生同构力量,传递出培育人性,塑造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红色文化赋能“新”阐释

(一)化繁为简:故事化叙事消解宏大主题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主旋律纪录片亟须找到一种创新的叙事方式,和观众进行有效的对话。打破以往传统纪录片与受众难以产生共鸣的宏大叙事风格,它不是画面内容简单的叠加与拼贴,也不是被限定于某个框架之中,远远凝视。新时代改头换面以小故事形式亮相的微纪录片,需要在几分钟内完成整体内容,篇幅的减少对纪录片的叙事来说则是更大的考验与挑战。

在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每集开篇以故事背景为依托展开设问。在叙事手法上通过铺设悬念,步步为营的讲述揭秘故事原委,引出一位位在历史上挥洒热血的英雄志士。故事化的微纪录片依托着电影工业化的类型模式,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精准把握受众心理。通过连贯性的情节张力与戏剧化的内容走向,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揭晓疑问。如在《论持久战》一集中,以一本刊载了毛主席文章的杂志为始,去探寻这本杂志如此受出版者重视的原因,随后通过七七事变、国共合作抗战受阻,引出毛泽东废寝忘食地思考并论述战争问题的感人过程,最后《论持久战》成功发表,对中国的正义战争做出有力的肯定与明示。层层连贯的内容编设,本着以真实为主的原则精心雕琢,使人物与故事的典型性在叙事表现上更具感染力。由此可见,微纪录片创作中从小切口展开大叙事,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更精准描述,对典型人物进行细致刻画,将受众代入故事化的叙事体验之中,更能够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二)垂直深耕:多视角观察更新创作思维

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引领了主旋律纪录片多题材的创作格局,众多艺术作品百花齐放。无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题材内容上,纪录片的类型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融合,从高高在上的形象姿态慢慢贴近大众生活,以其平等的身份满足大众特别是青年的多元化需求与个性化期待,实现红色文化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全新表述。由此将纪录片这本国家相册,以不同人、不同身份的视角,勾勒出一个全新和完整的中国形象。

1.主旋律下“她”元素

随着以女性为主的社会议题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将女性题材作为故事内容的风向标。主旋律作品在垂直细分的市场格局下,兼顾多层面受众的需求,也在片中融合了女性视角,二者的结合是主旋律微纪录片的首次创新化尝试。《党的女儿》选择了代表着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百位女性党员见证者,聚焦于她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深挖真实而感人的历史事迹,有为航天事业追求高度精确的韩丽萍,也有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驻村书记黄文秀,她们虽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但她们的丰功伟绩和散发出的砥砺前行的优秀品质是无数党员同志的生动缩影。更为关键的是,《党的女儿》不仅是单纯叠加了女性的视角讲述女性经历与过往,而是致力用女性党员身上的精神力量与当下社会时代碰撞出与众不同的精神火花。

2.青春态诠释中国梦

主旋律微纪录片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将范围辐射到各个群体,面对多元的社会格局,在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力求让每一个群体都为之发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无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主旋律纪录片如何实现年轻人的内心认同和价值引领也是当今需要思考和发展的重要方向。《百年党史“潮”青年》正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为青年人提供发声的源泉,由百位来自高校的青年学生通过情景式故事讲述和思想感悟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来引导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青年学子通过实地走访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根据地,来感受中国共产党曾经走过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学生个性化的讲述加上自我思想感悟的方式,更能引起年轻人内心的共鸣,激发同龄人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引领。

3.标新立异以“事”传情

不同于传统纪录片中的人物讲述、专题采访等作品形式,新时代的主旋律题材纪录片孕育出了更多的审美形态,《红色档案》在主题切入上另辟蹊径,故事的主角是几页档案,或是一份文件、一张照片,通过看似微小的一件物品展开背后故事的深度挖掘。每一件看似冷冰的历史遗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都隐藏着发人深省的感人故事,并赋予其独特意义使之具有历史温度。该片通过具有悬念感的开头讲述每一件档案的特征,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层层揭开隐匿在档案背后的真实故事。在具有强烈的“故事化”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档案”这一主题看点,每一种档案都打破了单纯信息化的物理性质,以物传神,以事传情,持续融入档案所处的历史时空、人物所处的内心世界之中的真实故事。在政治意识形态为底色的基础上赋予更多具有活力的新文化语境并进行全新解读,在无形之中实现意识形态与审美情趣的合力统一。

综上所述,以女性题材、青春题材、历史事件等角度为出发点的主旋律微纪录片,不仅是从一个个全新的视角去诠释历史,诠释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什么是红色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它凸显出了中国主旋律微纪录片持续壮大的矩阵队伍。

三、主题思想见微知著

站在主旋律微纪录片的制高点领略其思想主题,尚有徐复观所言:“文有尽而意有余之韵味,它是流动着的一片感情朦胧缥缈的情调。”无论是透过何种立场发声,背后都是一个个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以身体和精神力量与挫折和困难抗衡的故事。他们平凡的身份以常人所看,这浪漫情怀的革命理想终将是举步维艰。不懈奋斗的力量背后传递出的崇高革命精神,为纪录片的主题意义赋予更多的升华空间。主旋律题材微纪录片通过短视频、轻体量的创作形态,从不同层面人物群体出发,完成多维视角下红色精神的再度阐释,与当下受众审美化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在画面构建方面,以艺术化的修辞手法营造审美意象,生动活泼的语态彰显时代风貌,诸要素的合力并进共同完成主旋律题材微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崇高的基本内涵是人对有限和无限的体悟和超越。在主旋律题材的纪录片中,崇高主要表现在人物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和至高精神境界。在恶劣的历史背景下,凭借着自我顽强的意志力与拼搏精神建立丰功伟绩。这种具有崇高美学的主题不仅强化了人物身上的民族气魄,同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难以超越的普世价值。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从信物入手,将党领导人民践行初心的100年通过鲜活的影像故事描绘出来,红色信件看似是一件微小的物品,其背后所承载的则是“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铁人精神等高贵品质。这种以物为载体的崇高美学的主题,不仅强化了人物身上的民族气魄,同时这种精神血脉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难以超越的普世价值。信物既是一种初心的凝聚,又是一种力量的昭示。从观者出发,崇高是一种达到悦志悦神审美快感的高超境界。康德曾指出,面对崇高对象,把感情提升到了顶端,那种感情本身才是崇高。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则说:“大海给我们以无际与渺茫的无限观念,而在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时,人类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微纪录片以艺术化的作品形式赋予观众很多想象的空间,实现从浅层到深层的情感召唤,党史题材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以写实+写意的方式搭建出一个世纪的记忆长廊,写实性的形象叙述事实,意象化的画面抒发情感,表达出深沉而感人的力量。透过诸多建党百年微纪录片的熏陶与感染,让受众体悟到共产党得以赓续的精神命脉,使人产生崇高的审美快感。高级的艺术作品总是能使人产生崇高的审美快感。在审美接受过程中,从形式层到形象层再到意味层,从心理的感知到心意的培育,最终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进而使心灵得到升华与启迪。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高光时刻,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作品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多元的视角、短小精悍的体量等,呈现出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中国形象,使得红色精神跨越历史时空的限制,以此来唤醒大众的集体记忆。就如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克·古兹曼曾评价纪录片之于国家的作用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今后,主旋律微纪录片要跟上时代步伐,及时转换创作思维,既要守住纪录片本体属性框架,又要不断迎合新的时代的创作趋势,把握核心要点,打造集个性与共性于一体的优秀纪录片样本,为这本塑造中华儿女共同记忆的国家相册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