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宇宙电影的叙事话语建构

2022-11-01 00:50苗守艳
电影文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宇宙话语

苗守艳

(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元宇宙”作为2021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反映了过去一年各行各业对其关注程度。虽然2021年被称作“元宇宙元年”,但“元宇宙”一词在1992年小说《雪崩》中就已存在,此后众多电影都出现了“元宇宙”。 我们把这类呈现数字化世界的电影统称为元宇宙电影。目前学界对元宇宙进行了多角度阐释,但对元宇宙电影的关注仍有很大空间。文章基于叙事学视角阐述元宇宙电影话语建构的学理、路径以及现实基础。

一、元宇宙电影叙事的相关学理阐释

(一)数字技术进步不会改变电影的本质

电影史上一直都在思考“电影是什么”,对电影本体的思考与电影技术密切相关。每一次技术的改变都会带来对电影内涵、外延的冲击。针对技术对电影的改变,王志敏学者就提出“传统制作方法被取代以后,电影是否还能够被叫作电影”疑问。从媒介演进角度来看,不管是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还是从银幕大小的变化到VR技术的应用,都在引发学界对电影观念重新认识。技术改变使得电影形态不断进化,对电影本质的认识也就在不断发展更新中。技术的演进促使电影观念在不断发展,但技术改变并不会引起电影本质的改变。学界对电影本质的认识是多维度的,在巴赞的纪实理论中,电影是对现实的复原;在巴迪欧眼中,“电影是哲学机器,是一种教育,一种生活的艺术以及一种生活的思想”。虽然各家对电影的认识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获得普遍认同:电影通过诉说故事带给观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观众与电影故事中人物产生共情,从而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电影为遇到现实困境的人们提供精神文化支撑与抚慰。话语分析者福柯认为,电影是一种档案,通过记录影响话语接受者。因此,以往每次技术的改变只是推进了电影观念的发展,并未改变电影的本质。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元宇宙也依然不会改变电影的本质。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人们通过数字人物的身份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实时交互。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交互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让虚拟世界得以覆盖人类各类感官,让人类置身于虚拟世界。但元宇宙世界的建构依然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体验,只不过是通过硬件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在虚拟世界中以数字身份体验,心理需求满足程度达到巅峰。但不管元宇宙虚拟世界多真实,但依然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元宇宙依然是现代科技创造的虚幻世界,满足了用户在电影中追求更实时、更沉浸、可互动的高质量内容。

(二)话语受众需要“元宇宙”出圈电影

不管对电影本质认识是纪实性还是哲学思考,都是以满足话语受众的各种需求为基础。据统计我国网民有10.11亿,其中49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72%,全世界的网民数量就更加庞大了。数字技术时代,话语受众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学习娱乐已完全改变为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些方式。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再次影响了电影的演进,电影如果想与时俱进,就必须考量以网民为主的话语受众的需求。受众对电影的接受,取决于受众的深层心理需求和基本接受习惯,电影要想获得受众认可必须考虑受众身心习惯。对于当下普通电影受众来说,走进影院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寻求娱乐。在人类需求七个层次中,满足娱乐可能是最急迫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已有研究发现动画电影通过满足受众的陌生审美需求、狂欢心理和自尊心理,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同与接受。不同时代,由于接受习惯、环境不同,采用的媒介形态以及文本也不尽相同,数字技术演进推进了社会快速发展,造就当代青年的“空心病”。对现实世界认知困惑以及缺少归属感的青年一代更期盼在虚拟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愿望,至少在虚拟世界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元宇宙出圈是电影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元宇宙更符合话语受众的认知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内容载体也在变革,元宇宙已经成为新的载体。元宇宙作为网络发展终极状态,符合绝大多数受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习惯。其次,元宇宙更能满足话语受众更高的心理需求。元宇宙模糊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在更真实的虚拟世界里,数字化人物获得了现实世界不可实现的情感体验。在多元化世界里,数字化人物体验可以更加多样,也就是说,元宇宙为内容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元宇宙将海量的信息、接入海量的用户,从而产生了海量内容,发挥了内容产品的犹太效应。“元宇宙+”也就成为电影在数字时代叙事话语的必然选择。元宇宙所虚拟的理想世界更符合电影本质功能标准,借助先进数字技术、载体满足电影话语受众的精神需求。

二、元宇宙电影叙事话语的建构路径

(一)重塑电影叙事的网络话语体系

在数字化社会传播环境下,元宇宙电影的叙事话语体系是采取叙事策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元宇宙是一个虚实共生的数字化时空,可以说“元宇宙+电影”的话语体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元宇宙电影话语体系主要和数字技术术语和网络语言有关。首先,因元宇宙不仅要涉及5G或者6G技术、云算力,还要涉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所以其叙事话语体系包含了数字技术行业的科学术语。元宇宙电影话语体系中最难以理解的就是这些行业用语,它们一般作为对象语言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其次,因元宇宙通常以网络游戏作为接口,叙事话语体系中与网络游戏相关的词汇数量也非常大。科幻小说《雪崩》中使用了大量的网络用语,元宇宙电影《失控玩家》中网络用语出现更加频繁,不仅有简单易知的“VR头盔、传感设备、运动装置”,而且还在电影中设置了诸多彩蛋,只有对网络游戏有一定了解的观众才能体会到元宇宙电影的魅力。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复杂的行业用语真的难以理解。以后元宇宙还要涉及编程、脑机接入等技术,必然会进一步引发与基础数学、信息学、量子计算等学科的交叉,相关的科学术语在电影中也将会更加频繁出现。这些科学术语因和网络技术相关也可看作广义的网络语言。大量网络语言建构了元宇宙电影话语体系复杂性和特殊性,展示了人类数字化生存方式的社会属性。

(二)开拓永恒性主题的新时代意蕴

话语内容是叙事的根本,叙事永恒的主题无非是英雄和爱。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动植物濒临灭绝,人际关系日益淡漠,迫使人类不断思考如何拯救地球,推迟人类的灭亡。人类一直在追寻一个美好理想的世界,可以摆脱现实的苦难,获得强大力量,变得富足、自强,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考察现有元宇宙电影,不难发现话语内容也离不开现实世界中环境污染问题、人类濒临灭亡问题等。那么“拯救人类、拯救地球”也成为元宇宙电影中叙事话语主题,《头号玩家》中“绿洲”成为人们逃离现实苦难的理想住所;《黑客帝国》中主人公NEO的英雄行为等。这些元宇宙电影都描述了对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考,对理想美好世界的向往。另外,在虚拟世界里,探寻“爱”也是不可缺少的主题,爱可以超越一切,获得情感的机器往往成为叙事转折的关键所在。这实际上也预示着现代人对未来人机之间关系的一种美好预想。不同于传统电影中的英雄故事,元宇宙电影可以借助游戏进行不断重启、修正,真正实现了古老神话中的“英雄复活”。在元宇宙语境下,“英雄复活”母题在科技时代获得了一种叙事再现,获得了新时代意蕴。元宇宙语境中叙述话语主题获得了新的意识形态,不仅使得人类对社会思考紧密围绕话语受众的生活,更对话语受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施以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传统文艺精神借助数字化技术获得新时代意蕴。

(三)创新电影叙事话语的实践策略

话语不同于语言,可以反映并建构了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元宇宙电影的叙事话语对社会事物及关系建构主要采用命名和隐喻两种策略。

1.命名策略

命名策略是指社会活动者、物体、现象或过程等在语篇中用语言提名或指称来标示。词具有指称现实现象的功能,在电影中通过时间词、空间指示词以及成员分类方法将元宇宙的特性呈现出来。命名策略有两种方式,时间词以及元语言描述。用时间词来直接表示元宇宙的未来性。元宇宙不同现实世界,电影中如果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未来,最常见就是用时间词来表示,有时是直接用数字纪元方式,如电影《失控玩家》直接就用时间词“2045”把观众带到了未来。有时又用比较模糊的时间词来表示,如“未来、以后”,通过这些时间词把故事发生时间交代清楚。有时用元语言描述交代元宇宙不确定性,如电影《星际穿越》中通过主人公女儿的描述让故事在不同时间维度上切换。诸多的元宇宙电影都是通过命名指称策略让受众明白,元宇宙是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幻的世界。

2.隐喻策略

隐喻具体概念域与抽象概念域间的系统映射,体现了叙事者对事物观察时的视角切换。隐喻解释现象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极具说服力的资源常被运用。由于元宇宙的复杂性,在叙事过程中通过隐喻方式可以让话语受众更加明白易于接受。隐喻的实现是基于再语境化理论。“再语境化”是指将信息转移到新的语境中使之发生意义的转变。再语境化作为话语实践基础,服务与电影元宇宙的话语构建。新媒体由于技术上的数字化推动了电影叙事,再语境化理论下,新产生的话语具有新的意义,新话语包含了意义以外的其他因素。通过考察现有元宇宙电影可发现,一些现实世界词语在元宇宙世界中具有了特殊的含义。元宇宙代表的理想世界,直接以“绿洲”命名,隐喻着理想、希望;元宇宙世界中算力隐喻为权力、财富,玩家隐喻为权力支配者,非玩家控制角色隐喻为被支配者,游戏隐喻为通往理想世界的门户。任何事物名称在元宇宙中通过再语境化手段获得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含义,让电影意蕴无穷。

元宇宙叙事话语的建构预示着电影不断发展的叙事策略,从元宇宙电影叙事话语建构中,可以窥见话语体系专业化、人物形象完美以及社会文化数字化属性的生成。

三、元宇宙电影话语建构的现实基础

(一)“元宇宙”概念的语言哲学基础

“元宇宙”的英文为metaverse,其能指大众基本认可,但其所指却不断变化。从构词法来看,meta为词缀,表示的是“高于、在上、在外”,metaverse表示超越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但其所指却模糊不清,最开始元宇宙就是虚拟世界,例如科幻小说《雪崩》中虚拟世界;到了电影《感官游戏》中,元宇宙已经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虚拟世界又常与网络世界模糊不清,《创·战纪》中就以电子游戏世界为蓝本,为观众构建出一个特别的网络世界。《牛津英语大词典》也将cyberspace列为metaverse的同义词。早期影片中所描写的虚拟世界可看作“元宇宙的前身”。在最新的《失控玩家》电影中元宇宙被构建成了“人类新梦想”,以沉浸式游戏的视角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相融合,展现了元宇宙应具备的雏形和元素。目前随着交互性的发展要求,“元宇宙”对观众体验成分不断增加,观影主体浸入影像程度也不断深化。未来电影内外“元宇宙”都会变成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常态,成为虚拟与现实间的入口。三十年间“元宇宙”概念所指不断变化,实则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让词语的概念内涵不断变化。因为词语的概念意义会随着人类对事物认知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正是这样的语言哲学基础为元宇宙从感知到体验的外延变化提供了可能,这也必将改变元宇宙电影的存在形态和叙事话语体系。

(二)“元宇宙+”叙事的数字技术支持

电影是视听型的叙事艺术,热拉尔·热奈特曾指出电影是叙事学的再现,借助影像讲述故事的一套话语。在电影叙事学中,电影人一直在思考“如何讲述、用什么讲述”的问题。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电影进入“后叙事”状态。后叙事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当代影像的观看之道应运而生,为新兴电影类型与叙事形式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元宇宙成为电影叙事新形式,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元宇宙作为“想象共同体”不仅将现实宇宙在互联网上拟真呈现,且超越了现实与虚拟边界,达成现实与虚拟互动合一。元宇宙电影强调沉浸式体验,主动性、代入感比传统电影更强,通过虚实相结合的空间创意,有效提升影迷的参与度。元宇宙基于数字技术实现了话语受众与信息内容之间关系由单向到交互,由被动接受到实时参与的目的。目前电影中元宇宙以游戏为接口,其实质就是对用户交互需求的回应。学界对元宇宙电影没有清晰界定,但把它归为依靠数字技术实现的硬科幻不会产生异义。“元宇宙+”预示着电影叙事的发展策略,虽然现有的元宇宙电影依然是通过讲故事方式向大众传播元宇宙的相关知识,但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元宇宙一定会成为未来所有电影叙事话语的必然方式。沉浸式体验将成为未来电影设计的主流,观众不再是简单观看,而是参与其中的主角,以感知经验变为亲身体验。也就是说,未来“元宇宙+”成为所有电影话语实践的必然选择,成为影像叙事必须具备的元素,成为解决电影互动共情的策略。

(三)“元宇宙”现实文本的逻辑推理

“元宇宙”创造了一个有活力、与现实世界交互运作的、全息化的拓展现实技术意义的“美丽新世界”。这个美丽世界需要通过创新个体或者团体聚合活动方式实现的,离不开现实世界的文本故事支持。考察元宇宙电影就可发现在元宇宙世界中拟解决的问题都是现实世界的问题,例如《机器总动员》解决的就是人类的环境问题。元宇宙世界中也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法则和价值观,这也是基于现实世界逻辑推导出来的。在元宇宙电影中解决问题取得圆满结局的突破口通常是机器具有了情感性,这实则是满足了人类对爱情、亲情的渴望。从元宇宙的景象、运行规则到人机关系都是以现实文本为逻辑基础进行推导得出。元宇宙是全真、全景、全时的意识生活,甚至可建成无所不能的O2O生态。因此,现实的政治、资本与技术对元宇宙的争夺在所难免,文化的冲突、文明的冲突也在所难免。也就是说,元宇宙的成功创建并不取决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也不取决于社交媒体巨头和专家的顶层设计,而是取决于现实世界中社会个体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的快速发展。再完美的元宇宙也离不开现实世界为基础,元宇宙必须基于现实世界进行大胆想象,以及合理的逻辑推理与完善的技术支持才能产生。

结 语

电影中元宇宙被构建为“人类新梦想”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甚至难以区分,满足了数字时代话语受众心理需求和认知习惯。现有元宇宙电影话语建构路径反映数字时代的叙事特征;“元宇宙+”为影视业遭遇的困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新兴电影提供了后叙事的理论支持。数字时代观众从感知到体验的转变,让交互性更强的元宇宙成为最主要的沉浸方式,并成为未来所有电影叙事不可或缺的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的完美离不开现实世界的数字技术和文本故事作为基础。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宇宙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宇宙第一群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这宇宙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