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诚 贾立群 王晓曼
儿童原发性肝肿瘤较少见,占所有儿童肿瘤的0.5%~1.5%,其中2/3为恶性[1]。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UES)是继肝母细胞瘤和肝细胞癌之后第三常见肝恶性肿瘤[2],约占儿童肝恶性肿瘤的9%~15%,50%的患儿在6~10岁确诊[3]。而间叶性错构瘤(hepatic mesenchymal hamartoma,HMH)是仅次于肝血管瘤的第二常见肝良性肿瘤,约占儿童肝肿瘤的8%,80%发生在2岁以内[4]。影像学上HMH和UES均表现为囊实性肝肿块,且二者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及预后却完全不同,故准确鉴别二者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UES与HMH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对其的鉴别诊断价值。
选取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UES患儿19例(UES组),男12例,女7例,年龄3~13岁;连续选取同期就诊的HMH患儿25例(HMH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 d~9岁。排除标准:声像图表现为纯实性,有化疗史,无原始声像图及经临床诊断但病理结果不明确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时已去除身份信息,研究成果不涉及商业利益,经核准免除知情同意书。
1.超声检查:使用日立HI VISION Ascend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5-1凸阵探头和L7-3线阵探头,频率分别为1~5 MHz和3~7 MHz;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5-1和C8-5凸阵探头,频率分别为1~5 MHz和5~8 MHz。患儿取平卧位及左侧卧位,分别行右上腹超声扫查,观察并记录病灶部位、回声特点、病灶最大径及有无病灶内出血等。其中回声特点包括囊实比例(最大切面囊性>50%为囊性为主)、均匀与否、有无厚壁囊腔(即中央为一较大囊腔,周围包绕均匀偏高实性回声囊壁)等;病灶内出血以囊内发现等、高回声浑浊液性无回声区或包膜破裂、腹腔积血为特征,以“有或无”表示,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以上操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共同完成。
2.临床资料收集:查阅病历记录患儿就诊时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如腹部膨隆、腹痛、恶心、呕吐等);收集实验室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检测结果,其值升高以阳性表示。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经方差齐性检验,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的指标用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其鉴别UES与HMH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取约登指数最大值确定截断值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UES组19例,病灶回声特点以囊性为主8例,实性为主11例。其中6例囊性区呈多房分隔样,囊腔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囊壁无张力(图1A);13例实性区呈高低混杂不均匀回声(图1B)。共16例出现病灶内出血,其中囊内出血10例,肿瘤破裂出血6例(图1C)。病灶发生于肝右叶11例,非右叶8例(左叶2例,双叶6例)。病灶最大径8.0~23.4 cm,平均(14.17±3.87)cm。
2.HMH组25例,病灶回声特点以囊性为主17例,实性为主8例。其中9例呈厚壁囊腔改变,囊壁厚薄欠均匀,厚度约0.3~2.4 cm(图2A);6例呈实性均匀中、高回声背景下散在分布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囊腔,囊腔形态多规则,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有一定张力(图2B);2例呈栅栏样或齿梳状,即囊内见规则一致走行的丝状分隔(图2C);6例呈实性为主包块内伴少许不规则细小囊腔,其中4例呈不均匀实性回声,1例内可见多发钙化斑;2例为多房囊腔样改变,囊腔形态不规则,部分囊腔有张力,部分萎瘪。共3例出现病灶内出血,均为囊内出血。病灶发生于肝右叶19例,非右叶6例(左叶2例,尾状叶3例,双叶1例)。病灶最大径5.8~21.0 cm,平均(12.91±3.95)cm。
3.两组在回声囊实比例、病灶部位及病灶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回声均匀性、有无厚壁囊腔及病灶内出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UES组中13例因腹痛就诊,4例因腹部包块就诊,2例因腹胀就诊;HMH组中15例因腹部膨隆或包块就诊,6例为偶然发现,2例因恶心、呕吐就诊,1例因腹胀就诊,1例于孕16周产检时发现腹腔肿物。两组年龄、血清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ES较HMH更易发生病灶内出血,且发病年龄更大(OR=27.430、1.058,均P<0.05)。见表2。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鉴别UES与HMH的AUC为0.931(95%可 信 区 间:0.857~1.000),以54个月为截断值,其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8.0%;病灶内出血鉴别UES与HMH的AUC为0.861(95%可信区间:0.740~0.982),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8.0%。见图3。
表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UES与HMH均好发于肝右叶[5-6],最典型的声像图特点均为病灶呈囊实性改变[3-4],多表现为孤立的混杂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常伴多囊性变,既可表现为囊性为主,亦可为实性为主,较少表现为纯实性。本研究中UES组与HMH组病灶部位均以肝右叶多见,边界清晰,回声囊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从发病部位及回声囊实比例无法对二者的鉴别做出提示。
既往文献[2,4-7]均认为UES与HMH的声像图表现相似,不易鉴别,但本研究通过进一步细化超声表现,发现二者的实性及囊性区各具特点。UES组中大部分病灶(13/19)实性区回声不均匀,常以高低混杂形式出现,而HMH组病灶的实性区回声大多较均匀、细腻(21/25)。另外,UES组病灶囊性区多有厚薄不均匀的分隔,而HMH组中病灶囊腔虽数量不等、大小不一,但囊腔形态多规则,囊壁有一定张力,以囊性为主的病灶常见厚壁改变,呈囊外实性厚壁,回声略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与既往文献[8]报道相似。本研究中两组回声均匀性及有无厚壁囊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若发现患儿肝脏厚壁囊性占位时,需怀疑HMH可能。此外,HMH组有2例病灶囊性区可见规则一致走行的丝状分隔,与既往文献[9]报道一致,称为栅栏样或齿梳状改变。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厚壁囊腔及栅栏样或齿梳状征象未能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到证实,但因为既往未见UES病例报道该征象,笔者认为其可为鉴别UES与HMH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作为HMH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研究[3]指出,UES病灶内易自发破裂出血,若观察到病灶内发生出血征象将有助于UES的诊断。本研究中UES组病灶内出血发生率高达84.21%(16/19),其中6例为肿瘤破裂出血;而HMH组病灶内出血发生率仅12.00%(3/25),且均为囊内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病灶内出 血 鉴 别UES与HMH的AUC为0.861,敏 感 性 为84.2%,特异性为88.0%,证实病灶内出血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HMH常在2岁时被诊断,而UES在5岁以下儿童中较少见[7]。本研究UES组中位年龄为96.0(60.0,120.0)个月,HMH组中位年龄为23.0(14.5,48.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鉴别UES与HMH的AUC为0.931,且兼具高敏感性(89.5%)及特异性(88.0%)。
既往文献[4,9]报道HMH患儿血清AFP可表现为轻度增高,而UES患儿血清AFP多正常[1,3-4]。本研究HMH组中8例患儿血清AFP呈阳性,均表现为轻度升高(多为低年龄段患儿,年龄<1岁),UES组均为阴性,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该指标的回归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不能排除年龄因素对AFP的影响[10]。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病灶内出血仅对囊实性病变有鉴别意义,若肿瘤为完全囊性或实性,则需与其他常见肝囊性肿物(如包虫病)或实性肿物(如局灶性结节增生)等鉴别;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所得结果尚需前瞻性的更多样本诊断试验予以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UES与HMH的声像图表现各具特点,超声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患儿年龄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同时参考回声特点,可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做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