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辅助自然资源审计应用技术创新

2022-10-31 12:07:10覃静梅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空间信息审计工作测绘

覃静梅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按照国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操作指引”要求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及矿山生态环境、海洋资源、水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等九大方面开展专项审计[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平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相关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2]。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的业务领域广泛,数据来源复杂,格式种类繁多,分析模型多样,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全面支撑相关工作的开展,本研究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下简称“生态审计”)工作难题,紧密结合生态审计工作的业务重点,从数据体系、取证体系、平台体系建设等3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实现审计数据一张图管理,提升审计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及工作效率,形成快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审计空间信息服务体系,对实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起到积极的推送作用[3]。

1 技术体系构建

1.1 生态审计本底大数据

数据基础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支撑,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本底大数据体系的建设体现在多数据源的汇集,主要包括多源遥感数据、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审计业务数据等各类与审计相关的空间与业务数据,数据量大、格式多样、类型复杂,是典型的大数据的范畴,建立生态审计综合数据库,支撑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开展。

1.2 专项审计分析内容

通过对审计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九大业务专项审计制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方案,对审计实施工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各专项的审计内容包括以下5大方面:①主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效果;②管理、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和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③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④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收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⑤开发利用中重大资源环境事件、环境风险隐患及相关预警机制建立及执行情况。

1.3 生态审计平台构建框架

建立生态审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将审计业务流程与“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3S”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充分整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辅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面的宏观、科学、动态等优势,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业务应用体系和支撑平台[4],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如图1)。

图1 生态审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1.4 审计证据链获取技术

审计证据链的构建从疑点分析、核实任务数据接收、导航定位、核实调绘取证等一整套规范的流程入手,对审计项目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开展专项审计分析后,提出审计疑点问题,建立证据链分析模型,下发核查任务进行现场取证及反馈证据信息,从而解决了传统生态审计中证据链获取的规范性不强的问题(如图2)。

图2 自然资源审计证据链分析模型

2 生态审计平台系统的设计

生态审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是向生态审计工作提供多维度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展示分析、审计流程规范化自动化管理等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平台系统,由数据管理系统、一张图综合展示分析系统、审计业务管理系统、移动核查取证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在生态审计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分别提供审计数据一体化管理、一张图综合展示与分析、审计业务信息化管理与实施、业核查取证支持等服务,构成了完整的生态审计信息化支持体系(如图3)。

图3 生态审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流程

2.1 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自

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基础业务数据、专项审计数据、临时取证数据以及审计成果的统一入库,建立时间、空间、业务的多维度映射关系[5],创新性地提出了五维数据模型体系架构,即基于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数据从空间位置维度(X、Y、Z)、时间维度及九大审计业务方向维度组合构建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业务分析模型建立奠定基础(如图4)。

2.2 一张图综合展示分析系统

一张图综合展示分析系统主要支持对多源审计数据进行时空多维度一体化在线展示,在定制开发的分析模型基础上进行生态审计空间分析,结合遥感动态监测数据,设置报警阈值,实现资源变化监测与预警[6],辅助发现资源异常变化,提前发现审计问题,支撑审计工作的实施。主要功能包括基础地图、遥感影像、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空间分析、监测预警等,基于该系统,叠加对应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与遥感影像。经比对分析,未见到批复文件支持此处为采矿用地,该图斑疑似存在无证开采情况,该地类非法占用面积为6.95 hm2(如图5)。

图5 矿山无证开采一张图综合展示分析

2.3 审计业务管理系统

审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定位是确保审计工作合法、合规、客观、透明,实现审计项目、审计过程、审计结果的有效管理,做到审计过程有据可循、全程监控、有档可查。通过管理生态审计方案、项目、过程、成果,辅助决策分析,实现生态审计工作的规范化,主要包括事项管理、方案管理、审计实施、报告输出、实时监控、业务分析等功能。

2.4 移动核查取证系统

移动核查取证系统是基于移动终端和空间定位技术,对生态审计工作中发现的疑点进行辅助核查和取证的系统,在取证环节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生态审计外业核查的全过程监督记录、数据云端存储和证据资料安全保护。

3 标准规范及支撑环境建设

标准规范建设主要是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生产、管理及应用。平台建设等工作可以规范实施,所生产的数据具有统一的标准。标准规范的内容包括空间数据标准与管理规范、业务数据标准与管理规范等。由于审计工作过程涉及到较多需要保密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及审计业务数据,因此需要设计保密水准较高的相对独立的网络及基础硬件环境,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审计工作不会受到网络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态审计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实现了自然资源信息高精度自动化提取,解决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地表自然资源信息来源可靠性低、变化发现难、独立生产工作量大的问题,形成了围绕自然资源信息要素智能解译、变化监测,基于时空关系维的审计大数据融合,基于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自动化分析、五维模型的自然资源离任审计风险预警等一系列模型和算法,具有可扩展性,实现对自然资源“精准审计”、“跟踪审计”[7-8]。研究的技术体系构建了测绘科技应用于生态审计的“智慧模式”,有力支撑了经常性审计制度的建立,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研判依据,为生态审计业务的创新提供应用范例。

猜你喜欢
空间信息审计工作测绘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
《地理空间信息》协办单位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