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现状研究与措施方法

2022-10-31 23:25孔德小雅
戏剧之家 2022年2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教学活动技能

孔德小雅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8)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想要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前,高校培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快速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将其全面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职业知识,强化学生的技能

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旨在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输送大量专业型人才,鉴于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成为幼师。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以了解到,幼儿活泼好动,不喜欢静止。在幼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合理运用音乐,能够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快乐。另外,幼儿阶段启蒙主要使用音乐,因为音乐韵律可以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幼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是培育幼儿教师的主要手段,要按照幼儿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学前教育专业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满足学生美育培育的要求

从根源上来看,音乐教育具有整合、唤醒人格的能力,高校要将音乐作为引导方向,全面挖掘和培养个体审美能力,构建和塑造人的审美心理,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成长期间,借助音乐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幼儿教师自身能力水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期间,应提高对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有利于在幼儿教育中融入美育教育。

(三)与学生德育培育的要求相吻合

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既需要注重智育,同时还需要关注德育,如此一来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其培育成具有高素养的人才。音乐当中的德育呈现出具体的意义,这主要与音乐作品自身的特征有关。因为音乐作品与文化内涵、作者个性等具有直接关系,每部作品都能直观呈现出德育的高效性。因此,高等院校将学前音乐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能够全面发挥音乐教育的本质作用。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智育发展水平

音乐作品内涵的研究不能限于聆听方面,实际上,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领悟到作品的真正含义,与此同时,围绕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重新创作音乐作品,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二、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能力,灵活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而使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就业岗位。在高校学前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大胆思考、深入分析,充分领悟音乐作品蕴藏的内涵,进而强化学生的音乐实践技能。

(二)实践性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将幼儿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渗透于幼儿教育中,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音乐实践教学的开展,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可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缓解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另一方面,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既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又需要将音乐理论教学作为依据,有机整合理论与实践,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多元性原则

高等院校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多元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如此一来既能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能够为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幼儿更好地融入活动中。另外,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若幼儿教师仅使用单一的讲课方法,就会让幼儿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致。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学前音乐教师需要提高多元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率,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科学性原则

高校学前音乐教育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高校要重视学生音乐教育启蒙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实践水平,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将全面性、科学性作为引导方向,开展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让音乐教育朝着科学与理性的方向发展,提升音乐教育的针对性,从而使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三、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前音乐教育主要采用实践教学辅助理论教学的形式,为学生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类别,包含丰富的知识,如钢琴演奏、声乐理论教育等。根据这种课程设计体系,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非常重视为学生传授理论,容易忽略学生的实践演练和教学活动,致使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实际上,很多音乐教育内容需要以实践教学作为基本条件,例如舞蹈、乐器等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仅传授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音乐创作技能与应用技能的培育。

(二)音乐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学前音乐教育还未形成健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传授学生音乐技能。比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纷纷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当为学生传授音乐技能时,大多数教师仅为学生传授音乐技巧与技能,不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不利于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由于教学方法落后,大部分情况下,考试考哪些内容,教师就为学生讲解哪些内容,教学缺少灵活性,学生仅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知识,极少采取探究的方法了解音乐教育的本质,这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根本性作用,会对高校学前音乐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三)缺少青年优秀教师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人,教师能力、综合素养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学前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得知,我国青年优秀教师稀少,由于许多青年教师刚走向工作岗位,尽管自身的音乐素养较高,音乐基础知识非常丰富,但缺乏音乐实践教学经验,这直接影响其音乐教学质量。对学前音乐教育来说,假如教师实践授课经验不丰富、音乐实践技能不高,就不能承担该岗位的职责。

四、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策略

(一)有机整合音乐理论和实践课程机制

当前,高等院校学前音乐教育还未结合幼儿的教育特征和幼儿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这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就高校学前音乐教育课程设计而言,学生需要学习多种学科的知识,如声乐、钢琴、舞蹈、视唱练耳等,然而针对幼儿歌曲创编、音乐学习思维扩展及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没有良好的研究成果,不能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全能型人才,因此,在设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过程中,应遵照幼儿成长发展需求,按照岗位工作模式,构建健全的课程机制,这样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的音乐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条件,有效衔接教育和岗位工作模式。其次,根据幼儿健康发展的要求,设计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科学合理地完善与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有机整合音乐理论和实践教学,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实践教学的优势。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高校学前音乐教学创新与变革过程中,按照音乐教学内容,优化完善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音乐教育的本质作用。教师需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升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最终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比如,高校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建轻松愉悦的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加入教学活动中,在这种氛围中深刻理解作品蕴藏的含义。教师通过音频、图片及视频,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3-4 人一组,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加强专项音乐练习,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引导学生举办体验活动、探讨活动及研习活动,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掘音乐作品的真正含义。

(三)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

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事业想要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构建一支专业型的师资队伍。首先,院校应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拓展教师的思维,特别是年轻老师,通过一系列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促使教师为学生创办音乐教学活动,致力于把学生培育成技能型、专业型人才;其次,高等院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全面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使教师树立爱国敬业的精神,强化每位教师的责任心,无形中引导学生。最后,高校聘用教师过程中,需要聘请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让教师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我,从而使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五、结论

目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学前音乐教育,想要实现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理想的教学效果,培育综合型的学前音乐教师,就需要按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创新与变革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发现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音乐课程,培育出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幼儿教师。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教学活动技能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秣马厉兵强技能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拼技能,享丰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画唇技能轻松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