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德育价值与其实现途径分析

2022-10-31 13:57许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德育运动

许燕

(内蒙古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作为我国重要的后继人才,高校学生身上担负着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国梦的重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好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是于己功德无量,于人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

在众多学科中,体育学科特别是以啦啦操为代表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德育价值最为显著。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啦啦操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在近年来颇受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流行于各个高校之中。但在传统应试教育的作用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的才智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的价值,致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道德败坏案例屡见不鲜。鉴于此,学校需要把握住这个塑造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开设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如啦啦操课),引导学生接受德育,发挥啦啦操的德育价值,以此来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1 高校啦啦操运动德育价值的凸显

1.1 啦啦操具有锤炼意志的教育价值

1.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进取精神的核心要素便是人们可以在身处逆境之时,有韧性,不完成目标不罢休。任何一项课程都设定课程目标,啦啦操也不例外。按照制定主体,课程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学生自我制定的目标两类。不管是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还是学生自我制定的目标,都要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具体来说,在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克服身体上的疲劳,甚至是伤病,也需要克服懒惰、懈怠等心理的干扰,还需要克服环境的影响,如夏季的炎热、冬季的寒冷等。可见,在参与啦啦操运动,完成啦啦操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韧性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促使其在面对困境时可以不屈不挠、顽强拼搏。

1.1.2 养成真诚、友爱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一种双赢精神,即高校学生要善于和他人进行合作。如何建立起良性的合作精神,需要高校学生在建立合作之初,就应诚信友爱、顽强拼搏,这样才能赢得其他人的尊重。啦啦操作为团体性运动项目,其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诚信友爱、顽强拼搏的合作精神具有先天优势。一方面,啦啦操是一项需要多人参与的活动项目。团队配合能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比赛的走向。这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与同学、教师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度、配合度,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养成合作精神的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不重要,个人能力的高低,将会或多或少地对团队实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作用。所以,要注重高校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啦啦操运动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会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德育的熏陶,促使其形成真诚待人、诚信友爱的优良品德。这可为高校学生与他人建立良性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1.2 啦啦操具有增强体质的教育价值

1.2.1 促进身体机能水平提升

身体机能主要指的是人体各个组成器官在协同运作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在衡量身体机能的众多要素中,肺活量是一项重要指标。身体机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后天的体育锻炼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相关研究实验已经证实这点。作为有氧运动,啦啦操的成套动作在动作幅度上相对来说较大,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负荷强度相对较大。通过进行一段时间的合理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提升人体的心肌力量,改善关节及心血管功能,有效提升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加快体内糖分的分解与消化,为大脑和肌肉提供能量,消除身体的疲劳感,开发智力。长期坚持,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和柔韧等身体素质,遏制和扭转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滑的趋势;有利于释放大学生在学业、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实现健康发展。

1.2.2 调整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主要是指身体的外部特征以及形状。参与啦啦操运动,可以降低身体的脂肪率,进而达到塑形瘦身、提升气质、增加自信的目的。有关调查显示,长期坚持啦啦操运动,会对人的身体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达到塑形瘦身的效果。

在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与作用下,当代高校学生普遍对自身的外在形象十分在意。出于自尊,很大一部分学生会主动选择参与体育运动,以此来进一步优化身体形态。在此背景下,啦啦操运动成为高校学生的不二选择。主要原因如下:啦啦操本身就对学生的身形具有一定的要求,即要做到轻盈健美;运动强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具有灵活性;形式富有趣味性,配有音乐;场地限制小,可就地进行练习;时间自由,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等。

1.3 啦啦操具有健全高校学生人格的教育价值

1.3.1 培育体育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作为一项新兴的校园体育运动,啦啦操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等,都极具趣味性,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啦啦操运动尽管是一项外来的体育运动,但在我国发展多年,已经与中国本土文化加以融合,极具中国特色,富含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所以,在参与啦啦操运动的过程中,高校学生不仅能够受到体育精神的影响,也能够受到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熏陶。

为了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及满足社会需要,在组织啦啦操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在啦啦操的内容编排以及音乐选择上有意识地选择富有中国优秀传统民族特色的素材。这无疑为学生在啦啦操运动中创造了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高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以及爱国情怀,并对中华民族形成高度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由此来看,啦啦操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将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作为己任,树立起文化自信。换句话说,以学生为代表的个人会在亲身参与啦啦操运动的过程中,树立体育意识,形成体育习惯,强化爱国主义精神,这与当下重视爱国教育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

1.3.2 遵循体育规则,规范健康行为

体育区别于其他学科,规则这一要素贯穿体育课堂以及竞赛的始终。体育规则指的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且这种行为准则可以为课堂的如常进行以及竞赛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性提供保证。由于体育规则教育对师生的行为举止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且这种约束并非消极的,所以体育规则教育和德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体育规则教育是具体化的德育。

学生在遵循啦啦操技术规范、啦啦操技能要求以及啦啦操比赛规则的过程中,受益颇多。首先,可以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保证其动作规范,态度端正,进而可以在课堂上高质量地掌握啦啦操技术动作,在比赛上发挥出自身的实际水平,甚至是赢得比赛胜利。在社会上可以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其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执行力和学习效率,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规则意识,可以保证高校学生在规则范围内很好地生存。

另外还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约束并不等同于束缚,而是一种基于身体基础性原则所制定的课堂行为规范,学生在规则范围内可以自由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约束是为了保证学生更多的自由,即满足多数人的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在参与啦啦操的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使其可以在掌握啦啦操技术动作以及理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释放压力,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1.3.3 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啦啦操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更具趣味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在参与啦啦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向他人展示自我,还能够对自我有更为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具体来说,啦啦操比赛或学期测试,借助于赛场上观众的表现以及教师的专业评分,学生可以较为准确地知晓自身对所学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进而后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继续发扬优点的同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此来实现全面发展。此外,由于啦啦操比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以及临危应变能力,即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为合适的解决策略。长远来看,啦啦操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2 啦啦操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2.1 革新训练方法,凸显啦啦操运动的特色

在组织啦啦操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即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或者训练方式。例如,利用录像训练法,播放啦啦操赛事。在现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普遍都有利用互联网技术查找和学习自己感兴趣内容的习惯。鉴于此,啦啦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啦啦操赛事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啦啦操运动蕴含的激情和力量。另外,正规的啦啦操赛事通常都会配有动作讲解,所以在观看过程中,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会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兴趣,形成终身参与啦啦操的意识与习惯。又如,利用榜样激励法,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啦啦操运动的热情,可以让学生在此后的参与过程中始终都有学习目标作为指引,进而将自身的潜力激发出来,养成坚定的意志品质。再如,借助教与学相结合的混合法,让学生对啦啦操的技术动作与动作原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见解,进而养成定期参与啦啦操的运动意识与运动习惯。啦啦操运动极富特色,技法相当丰富,且富含文化。这需要教师在安排训练活动时,要根据技法的特点,选择训练方法、方式,一方面有益于将啦啦操的训练特色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使整个课堂更具生动性、灵活性,更加有益于让学生感受啦啦操运动魅力,形成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成为可以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人才。

2.2 增加啦啦操活动的同时,保证课外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

为了使啦啦操训练更具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等,应尽可能地对啦啦操活动形式进行丰富。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小组内啦啦操活动、校内体育文化节活动、啦啦操活动展演等形式。其中,作为课堂训练的重要补充,啦啦操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保证学生可以实现全面且健康发展,而且能够确保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此外,还有利于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以及就业压力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相关技术动作以及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3 组织啦啦操竞赛,促进队伍的专业化

举办并组织学生参与啦啦操竞赛,除了可以让教师正确认识训练效果,使学生准确了解自身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后续的训练与学习提供指导。对于学生而言,这有利于学生对啦啦操技术动作有更为准确的理解与认识,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健康且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新人。对于教师而言,这有益于其后续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促使训练活动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校而言,这有益于打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啦啦操竞赛,不仅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其重拾自信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实现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遵守比赛规则,培育并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啦啦操课程能够将自身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发挥出来,关键在于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态度、专业水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如果教师对啦啦操运动都不重视,其所教学生也会报以消极的态度参与啦啦操运动。

事实上,在应试教育传统观念、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各个高校都不重视体育学科,更不用说重视啦啦操课程,这就导致各个高校体育师资素质普遍不高。面对师资不足的情况,部分高校会采取以其他专业教师兼带指导啦啦操教学的现象。鉴于此,完善啦啦操教师在数量以及质量上的配备,保证啦啦操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落实并不断丰富各种和人才机制相关的政策,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解决推动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问题。

3 结语

近年来,高校学生行为不端等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对于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迫在眉睫。啦啦操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在近年来颇受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再加上啦啦操运动不仅具有锤炼学生意志的教育价值,还具有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的教育价值。鉴于此,高校要从训练方法、训练内容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确保啦啦操教学可以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啦啦操课程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和意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德育运动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中国德育》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不正经运动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