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企人力资源赋能县域发展

2022-10-31 06:38陈斐
当代县域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县域高质量优势

□陈斐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源要素成为影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抓紧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有利契机,抓好用足国有企业人才资源优势赋能,推动县域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从传统激励状态转变为赋能模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价值,为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了有效路径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取代投资、物质资源成为新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力资源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要素成为影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结构性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扭转,县域经济还普遍存在不均衡的二元结构,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率较低、自我雇佣的农业部门以及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大,技术比较先进、生产效率较高的现代化工业、服务业相对稀缺,这势必影响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的二元结构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大,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较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级人才较少,人才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难以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县域经济主体比较缺乏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管理型人才,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匮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机制单一、重复培养和激励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缺乏针对一般人才的大规模培训和针对高级人才的专项培训,既不能满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也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匹配度较低。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生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返乡大学生占比较少,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及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普遍存在用工荒、中高级技能人才荒,部分留守人员缺乏合适匹配的工作岗位,导致出现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严重迟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企赋能的耦合价值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协调的良性互动并形成彼此约束、选择、协同和放大的动态关联关系,从而将系统整体联合起来的物理现象。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这既是其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自身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发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先进、激励体系完善、高素质人才较多、人员吸纳量较大等多方面优势,有助于多方位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县域经济有力地整合到区域经济体系之中,促进区域间经济要素良性互动、有效整合、融通互补。

仅仅立足县域经济结构内部,无疑极大受限于传统的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通过发挥国有企业人员多方面人才多、智力优势先进、物流产销渠道广等优势,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把国有企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及其成熟经验,复制推广到县域经济主体,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经济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整,从制度上促进县域经济改善,推进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

国有企业通过加强与县域经济融合式发展,加强人力资源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做好科学功能定位和经济特色优势,促进县域经济主体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社会综合贡献率,推进投资环境改善,帮助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等方面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通过国有企业与县域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国计民生、公共服务和公益性等人员吸纳量较大的相关产业落地县域经济前沿,既能推动解决当地人力资源的就业难题,就地吸收转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扩大人员就业面,又可以帮助吸收引进一部分外来先进人才、务工人员,推动人员流动性困境的稳步有效解决,为县域经济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专长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推动县域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从传统激励状态转变为赋能模式,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打造人才资源集聚洼地,促进县域经济人力资源结构性改善。

路径建议

“十四五”规划明确,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人力资源作用,抓好用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赋能,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为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结合国有经济加快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大背景,国有企业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局,针对县域经济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于发挥县域经济比较优势,培育出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互助、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体结合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等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特别是紧缺型、高层次和领军式人才特事特办,使人才队伍建设契合全县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同时建立典型培养、舆论激励、提拔重用等相配套的褒扬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重才、爱才的良好氛围,打造人力资源优势赋能县域经济的有效模式,实现产业与人才的互相吸引互相促进。

切实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用足用好,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吸纳量大等优势,实施好人才本土化战略,重视本籍大中专毕业生、在外优秀人才和返乡农民工的本土化开发,有效缓解人才外流问题。同时健全“赛场选马”机制,抓好“土专家”“田状元”等能工巧匠的提质增量,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让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建立健全实践基地、招商引资、项目配套、优势产业引导等平台,实行资金、项目、人才等捆绑式、合作式引入,加大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全方面推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赋能县域经济。

通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的投入带动,持续放大县域经济特色优势功能区的“磁极”效应,打破人才流动中城乡、部门、行业、身份等壁垒,通过招才引智、企企合作、产学研项目合作等形式,促进人才在区域内有序流动,引导人力资源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集聚,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高地和流动洼地。加强对区域间人才流动、人才培养、资源互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开展“技能提升、职称评定、学历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赋能培训,构建兼容发展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发展平台,不断打通“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实现路径,实现合作共赢、集聚发展的“雁阵效应”,共同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

猜你喜欢
县域高质量优势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咸阳何以“一路向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画与话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