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突破:广播节目的视频化探索

2022-10-31 08:31隋鹏殷红
传媒 2022年16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媒介广播

文/隋鹏 殷红

广播发端于美国,1923年传入中国并把Broadcast翻译为“广播”,既有“广泛传播”之意,又代表了一种新式的媒介形式(Radio broadcast)。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在语言广播的基础上出现了图/影像广播,即电视。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让传播形式更加多元、传播速度更为迅捷。为此,各种媒介形式都在寻求创新发展。以声音作为核心构成要素的广播正面临着受众窄化问题,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接收习惯和扩大受众群体,广播亟需进行创新变革实现视频化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以下简称“经济之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坚守:广播要充分发挥声音优势

声音——不考虑图影像的禁锢——严格规定了广播技术保障下的传播手段独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声音是唯一要素,声音类型的多样是增强可听性的重要抓手。音乐、音响、主持人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良好的聚合功效。一直以来,各界对广播节目的采编播制众说纷纭,甚至还出现了对广播存在(意义)的否定性探讨。形式的进步不应成为新旧媒介二元对立的争议焦点,广播媒体的传播模式要与时俱进,“向海陆空立体式全方位覆盖转变”。这是因为媒介手段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但忽略广播独特性而过分强调其综合性,则是浅化和矮化了声音美的功效;把音频内容当成视频内容的去影像化,更是没有认识到影像的视觉规定性和视频声音的有限想象性。

音频声音具有相对无限想象性,这既是广播的优势,也是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要求。不同于其它声音作品的泛自由生长,广播声音作品恰恰因播出平台的权威性、公信力,理应成为受众选择同类产品的优先项。从业人员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准、传播能力等,影响着广播作品内容的传达、意境的营造以及对受众想象力的培养。因此,广播节目在踏入媒介融合大潮中时,切忌舍本逐末。

经济之声在转型发展时,严格坚守了这一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既有的声音资源禀赋进行创新发展。

一是录播节目的创新发展。如专栏《高莉的咖啡屋》,通过主持人的访谈,挖掘受访者背后的故事,既有网络媒介平台上的视频呈现,也有适合广播节目播出的版本;再如,以结合历史史实和经济故事为主要内容的《那些年》节目,充分运用小屏(央视频APP)传播渠道增强影响力,反哺广播节目。这种以录播为手段,分别制作成视频节目和音频节目,再分渠道传播的形式,有利于生成符合相应渠道传播特点的内容。对于广播渠道来说,补充音响音效、剪辑冗余等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声音优势,从而避免简单地“去影像化”。

二是视频直播的创新探索。经济之声目前有三档节目实现了视频直播,分别是《王冠红人馆》和周六《天天315周末版》以及《交易实况》。三档节目在视频直播的同时,没有忘记声音传播的主阵地,节目组高度重视“听广播”群体,在通过视觉通道展示图片、视频时,并没有忘记对所展示内容的声音描述,即便受众没有观看视频,仅从广播渠道收听节目,也能有不错的体验。

二、突破:共时分屏实现受众选择多元化

随着5G等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收听广播的平台更加丰富,“受众接收习惯的改变则对传统主持人提出了又一重挑战”。“耳朵经济”寻求打破原有程式,广播节目视频化呈现应运而生。视频化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广播的“神秘面纱”,满足了部分受众“一睹广播直播风采”的愿望,扩大了接收群体,增进了传播效果。在探索初期,单纯增加直播间机位或由主持人自行携带设备虽然拓展了受众规模,但也存在着互动性弱甚至缺失和直播风险增加等问题。

广播节目要想在多样共生的媒介形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如何稳固原用户群体和吸引新用户群体的问题。这就亟需利用多种媒介形式和传播手段进行创新改革。经济之声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源(如央视频APP),通过共时分屏等技术实现了在同一档节目直播中满足受众的差异化视听需求,受众在收听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看”广播。

直播是广播节目视频化发展的直接呈现方式,但它却不是电视相关技术手段的平移。不同于电视画面共时单一性的限制(同一频道、同一时间,内容唯一),广播给受众提供的画面选择可以是共时多样的,即受众能自行选择听声音的同时,也可以选择看不看画面、看哪一轨画面。所以广播节目的视频化创新,一方面体现在直播间中不同机位的设置,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分会场”模式的探索。如经济之声的《王冠红人馆》节目每期三小时的直播,充分利用了广播视频平台视点可多样化的优势,为受众提供9轨视频流,仅直播间内的镜头选择就包括主持人、“C位”嘉宾、全部嘉宾和直播间全景等;周六的《天天315周末版》以在直播间中设置不同机位,为受众提供多元化可视角度,并有视频、电话连线等辅助形式;《交易实况》则提供股市实时大屏等选看画面,使专业性较强、直观感受略弱的股市广播节目有了更多的感官维度。

经济之声通过直播间的不同机位和“分会场”模式,丰富了节目构成,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实现自由切换。这样的选择自由给受众带来新奇的视听体验,“参与感”更强,提高了用户黏性。尤其是设置“分会场”,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可以选择“跟着节目走”,也可以经由直播节目导流到更深、更细的“分会场”中,如《王冠红人馆》安排“分馆”视频流,与主直播内容进行差异化传播。

共时分屏丰富了广播节目的声画体验感,调动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分会场”作为直播节目的外置空间,打破了广播直播间固定场地的空间局限。不过受众在整个节目里的自由选择和切换,是在节目统筹下进行的,区别于电视端的选择唯一,即电视画面共时单一性的限制。多会场的布置安排,让受众更容易参与、互动、共享节目,传播行为融入了受众的主动性后,传播效果自然会增强。

当然,广播节目视频化的优劣并不能以机位和“分会场”的多少来衡量。一是机位设置应从便于受众收看的角度考量,须具有必要性,而不是多多益善;二是“分会场”应该和节目定位、内容、格调等保持一致且安排要合理。形式的多样是为内容的有效传播而服务的,过犹不及。所以,广播节目视频化要把握适度原则,欠则暗淡无力、成为“摆设”,过则猛而无姿、喧宾夺主。

三、兼顾音视频传播:主持人的业务技能要求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关键所在。电视主持人受制于媒介特点,一般进行播音主持工作时不需要操作和稿件无关的设备,而目前的绝大多数广播主持人在进行播音工作(特别是直播)时,需要兼顾播音主持、录音播放、广告点播、核算时间、开关话筒等相关工作,这就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技能要求。

一是出镜形象的维护。单一音频化传播时代,尽管广播主持人的直播兼顾较多,但因无需考虑直播时的出镜形象,在业务技能过硬的前提下,对技术流程熟悉后也基本能从容胜任。而在广播节目视频化转型时,主持人不仅要完成原有一系列技术操作、保证安全播出,还要和电视主持人一样应该掌握一定的镜头语言知识和需要注意出镜形象问题。不同于电视主持人在切出画面后拥有可调整的时间,广播主持人需应对的是直播全程的不间断画面,即主持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呈现给了受众。因此,出镜形象的维护则成为广播主持人在视频化转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二是描述与转述语言能力的提升。长期以来,广播主持人依据传播渠道的特点,具备了较强的声音描绘能力,如广播体育赛事转播,既有语速的要求,又要面面俱到,用声音展现出比赛全景图,这就明显区别于电视体育赛事转播的“点评式”。广播视频化对这一业务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在视频化呈现的情形下主持人没有(时间)条件面面俱到,能否言简意赅的描述和转述用以推进节目的进行成为体现主持能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主持人不能言简意赅地描述和转述,容易使视频化的广播节目看起来枯燥冗长;容易使本可以剥离视频传播的广播节目听起来杂乱无章、结构混乱。因此,广播主持人能够将图像内容清晰地转述出来成为必备的职业能力,而这需要经过大量读图、读视频的实践训练。

四、结语

虽然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下,广播还不可被替代,其视频化不宜喧宾夺主,节目内容要符合广播传播要求、顾及原渠道受众,但这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广播节目的视频化不是单一技术手段的简单叠加,广播媒体既要坚守既有资源要素,又要借助新信息传播技术加以创新发展。广播媒体在充分发挥声音优势的同时,还需顺应技术迭代环境中的传播要求,调整制播方式、优化节目内容、细化传播手段,通过联动 升级力求实现广播节目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再提升。与此同时,主持人必须比以往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节目全流程中,借助媒介融合的环境便利,合理整合多媒介优势,借助共时分屏等手段为受众提供多元选择,用以帮助广播节目更好稳固原用户群和吸引新用户群。这就要求广播媒体高度重视主持人的职业能力提升和品牌力打造。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媒介广播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