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素养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2022-10-31 04:50张育新谢奕萱张霄菁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论文学术研究生

张育新,谢奕萱,张霄菁,孙 涛

(1.重庆大学a.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b.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2.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6;3.陆军勤务学院军事设施系,重庆 401331)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创新品质对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愈加重要。创新能力涵盖或涉及诸多要素,如创造力、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意思考等,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和知识经济的核心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应注重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让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与国际接轨,为创新驱动战略在教育层面的实施提供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外交流频繁,但是研究生对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迫切需求与论文拒稿率高、缺乏学术论文写作的系统教学或“系统训练”之间却存在突出矛盾。为此,有学者认为高校开设类似“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课程对广大研究生尤为重要,也十分必要,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严谨的科研态度、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娴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有学者希望能通过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想促进更多的先进成果走向世界,将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创新高地,必须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以提升学生综合科研能力为目标,为国际交流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学术素养是重庆大学为提高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而设立的一门精品课程。笔者结合学术素养授课经历,对学生的学术写作基础知识、英语能力、写作技巧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并介绍了课程改革路径及经验,以期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提供借鉴,进一步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建立和学术影响力提升。

一、问题分析

学术素养课程由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检索与管理、论文阅读与写作、论文投递与发表、时间管理技巧,辅以数据图表的绘制、会议摘要的写作、标点符号和文献参考格式等论文细节的处理方法和科研诚信、学术道德等价值观引领,既注重英语论文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

在为某航天科研院与陆军勤务学院开授的学术素养课程中,笔者针对参课研究生进行了课前问卷调研。数据显示,89.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文献阅读方面“有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大部分集中于语言障碍(英语单词、语法、篇章结构、句间逻辑等)和专业知识障碍(文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难度较大);47.4%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认为“英文文献很占时间,以看中文论文为主”;57.9%的学生认为“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是一篇英语论文写作的合理顺序”。课前调查反映了部分研究生在学术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待改进之处,现对其展开进一步讨论。

(一)基础能力

笔者通过调研问卷、授课心得、论文门诊、综合试卷4种方式进一步调研了研究生、科研人员的论文写作需求。调研发现,部分研究生在本科就读期间缺少使用科学方法解决学术问题的基础训练,对有效检索、论文写作、投稿流程等基本内容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提升学术创新思维和高水平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没有针对性的方法。综合试卷中的三线表、图片编辑、Endnote软件、标点符号等问题,反映了多数学员实际操作经验欠缺,图片和三线表的国际规范基础较弱;Endnote软件在课程讲授后,掌握效果较好,但是对标点符号(英文空格)等细节检查不够,错误较多。在论文门诊的3个案例中,3篇论文的共性问题是只有Result,没有Discussion,R&D高度分离或者缺失,参考文献格式和标点符号错误偏多,图片绘制质量一般,这些问题是论文无法送审的原因。

交流发现,部分研究生本科时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能力要求、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在本科选课时存在唯绩点、唯作业量现象,忽视先修课程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而研究生阶段对科研能力的高要求也使部分学生在本研两个阶段学习方式、难度、目标转变时面临更大的挑战。有些学生虽意识到自身科研能力欠缺,却过度依赖课堂,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利用开放资源进行自我提升,导致学生能力进阶的滞后。

(二)英语能力

同时,英语能力也是制约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的重要因素。譬如,在写作顺序上,18%的学生选择“先写中文再翻译”,出现用词不精准、语法不规范、逻辑衔接生硬、过度依赖翻译软件等问题,用语和表达具有明显的“中国式英语”和“翻译腔”特征。目前,高等教育教学中,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提升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随着学术界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如果学生不擅长用英语展示自己的成果,无法用英语表达交流、构建学术空间,则会直接影响学术交流的效果和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

访谈发现,部分学生本科时对英语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采取应试性和突击式英语学习方式,在重要考试前密集刷题,不注重听说读写译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虽然能取得理想的分数,但是往往在阶段性目标达成后便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英语能力没能得到本质的提升;英语学习也反映了时间管理问题,作为一门需要长期投入、日积月累的学科,只有合理安排、均匀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量变达到质变,实现综合素质的飞跃。另外,教学实践方面,不少英语学术写作教学还停留在语言教学阶段,不重视写作实践,课程内容与学术写作关联性弱,针对性不强,学生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领域事倍功半,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

(三)写作技巧

同时,许多学生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还面临“有勤奋,没方法”的难题,这是经验匮乏所导致的必然问题。譬如,50%的学生选择按照IMRD顺序写作,独立撰写异常苦恼,逻辑性较差;32%的学生在听过前期讲座后选择MRDI顺序写作,但尚未实践,缺少成果验证。关于时间管理(黄金时间)、信息整理(文献管理)等科研背后的方法,学生表达出积极的实践意愿,坦然承认在碎片化时间过多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这些技巧,将无法撰写高水平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是教师个人经验的总结,没有最正确的答案,只有最合适的方式。讲授写作技巧的课程实质上是经验的传授,对学术涵养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更需要学生的大量实践操作。学术素养的提高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即使掌握了写作技巧,如果不在实践中加以巩固,也只能是无用之材。

(四)创新能力

由于对知识的体系化、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更适合启发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应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只有具备创新素质、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以科研成果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学术话语权。

创新是取得新成果、新进展的源头活水。有学者指出,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在于教学方式本科化、导师指导虚名化、质量考核形式化和交流观念淡薄化。研究生的学术素养课程应体现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提出课题,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的时间比重等。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在传授基础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后,引领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保证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做好交流和答疑等配套工作。

学生之所以会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是主客观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上述四大问题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共同反映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术写作教师教学运行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论文写作的流程看,写作前的课题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是创新能力;写作前的文献检索和管理、写作后的修改与投递是科研基础能力;写作中的顺序、逻辑安排是科研技巧;英语作为语言表达和观点传递的方式,反映的是不可或缺的英语交流能力。四个问题融合于写作前、中、后的三个阶段,共同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英语水平等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高阶能力,时间管理、文献管理等辅助能力。

二、课程改革路径及经验

在问卷调研中,学生渴望提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发表合格的学术论文,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服务于更多的重大工程项目。100%的学生期望授课教师用案例分析法分享上述的技巧和经验。基于研究生学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升需求,结合教学反馈,笔者探讨了学术素养课程的改革路径,主要思路是将研究生学术素养能力提升落到实处,培养更多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

要破解现存问题,首先,必须站在宏观高度,对课程的顶层设计进行改革。只有将视野放宽,将学校、教师与学生统筹考虑,以问题为导向促进课程改革,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其次,要重视微观细节,从课程内容出发,按照研究生能力提升层级规律逐层改革,将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

(一)课程设计

1.增强课程的针对性,提前学术素养授课时间

本次授课内容翔实,包括检索、阅读、写作、投稿四部分,案例分析占1/12课时(累计1课时,总计12课时),在重庆大学课程设置中案例分析占1/4(累计8课时,总计32课时)。以往教学时,注重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采取的培养模式多为知识传授、课堂作业、小组讨论等大班教学方式。然而,在课程设计时,应据其对科研任务的实际需求,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采用针对性较强的个人案例分析、主题汇报等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口语展示等高阶能力的锻炼。

在课后满意度调查中,学生表示“课程可以增加更多专业领域的论文案例展示”。与学生研究方向贴近的文献更容易引起共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基于此,可考虑在未来授课中增加相关领域文献研读和学生作业展示(案例分析的另一种形式),同时增加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总结问题,实现个性化培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学反馈,面对毕业发文压力,研二才接触此门课程则稍晚。课程的检索+阅读内容非常适合研究生一年级新生,可作为入门训练在研一新生中普及,使之尽早进入学术写作领域,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提升阅读量,扩大知识储备,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为研二开题作充分准备。二三年级研究生皆表示如果在研一学到本课程,将大幅度改善当前毕业的心理压力,也能促进学术成果质量的提升。

2.注重师资优势互补,开展跨单位合作

在某航天科研院和陆军勤务学院的授课实践是重庆大学学术素养课程走出校门,开展跨单位合作和联合培养的成果之一。相较于校内课程,授课范围的扩大引入了更丰富的课堂案例,与科研院教师的合作也有利于实现专业领域的优势互补,将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与院系专业知识相结合,促进研究生能力的多维锻炼和精准提升。

学术素养作为论文写作的“通用语言”,课程内容包容性、嫁接性强,可以与不同的细分领域结合,服务于不同学术机构发表高质量论文的需要。但是学术素养课程教师的专业领域有限,在为学生传授通用的论文写作知识和技巧后,与专业热点的结合、专业知识的体系建构、前沿信息的深度挖掘等还需本领域教师做好衔接。跨单位、跨领域开设学术素养课程,能在合作过程中结合不同学术机构的师资优势,解决不同专业学生在各自领域内的研究难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跨单位合作过程中出现的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脱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困境,双方教师应在课前对学生情况、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进行深度研讨,结合双方师资专长制定个性化、本土化的课程方案,将学术素养课程实践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利用开放性资源优势,改革课程供给侧

本次授课课堂互动和提问偏少,这与学员没有预习、缺乏知识储备有直接关系。建议学员充分利用开放性资源,先修线上学术素养慕课,了解课程主要内容、思考并提出问题,再带着疑问参加线下课程,在课上重点解决没听懂、不理解的内容,并及时与教师交流讨论,使课堂的互动更为活跃,实现面对面沟通和学习的最佳效果。

在课堂教学方面,“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长期受到批判,这种授课方式在实践中经常产生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低、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课程设计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进行大方向的引导,采取合作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案,通过线上答疑、课后答疑等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实现知识的全方位渗透。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作业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积极性,以真正掌握知识为目的,通过自主选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门诊等方式增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

4.注重教学实践的助推作用,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

了解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和前沿技术需求,使研究生在研习期间完成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无缝融入各部门的工作环境,独立承担工程任务。

教学过程应注重总结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这既对课程顶层设计有指导作用,也可与产学研深度结合,助推创新成果的产出。课堂检索任务的内容可以征集学校各个研发部门的需求,通过资料检索和阅读,整理专业报告,既在生动的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素养,也供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一线资深专家学者通过这些资料判断前沿趋势,使部门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的科研发展提供原动力。这些教学实践资料同时也是指导研究生课题的关键素材,教师可以据此不断提出创新性的科研课题,并形成创新成果。

(二)课程内容

1.重视学生英语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学术素养课程为契机,在摸清学生学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最基础的文献检索和JCR分区讲起,打牢学术地基。重视英语能力的渐进式培养,在调查了解某航天科研院和陆军勤务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后,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优势互补,专业外语教师弥补学生词汇、语法、逻辑衔接等语言学习上的问题,学术素养课程教师则对专业英语、科研范式进行讲解,全方位覆盖研究生英语论文发表的需求,并通过布置论文写作作业,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其英语运用能力。同时采用研讨会、访谈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获取学生知识掌握的动态数据,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保证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与研究生直接交流,总结阶段性学习成果,扫清知识盲点。

新形势下,具有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解决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通过学术素养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可以了解如何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科学创新的意义和本质,即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学术素养基础上,因此,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解答问题而非直接教授的方式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放性问题不设置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各自的专业方向提出见解。在课堂上多引入现实问题和案例,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领域杰出人才。

2.重视学生学术技能、时间管理等科研方法和能力体系建设

科研技巧与学术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掌握一定的技巧能提高科研效率、促进成果产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终身受益。课程中强调深度学习和时间管理,帮助研究生踏实做好研究工作、高质量完成学术任务。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批判性学习,注重知识理解、建构和迁移,而时间管理则强调黄金时间法则、周计划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有清晰认识。在制定长期目标(研究生毕业前的论文发表规划)和短期目标(每周的文献阅读计划)后,合理规划时间,主动思考与探索知识结构,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保质保量完成科研安排,按时实现升学或毕业目标。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小至一篇论文的结论和讨论,大到一门课的知识体系,学生应具备抓住纲要、总结规律的能力。锻炼研究生使用思维导图的能力,用结构图总结课堂知识,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发现和总结知识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发现,培养可持续的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夯实科研基础。

3.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大局观

视野决定高度,要想发表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必须高瞻远瞩,把握时代风向和行业动态,既要具有整体看待事物的全局观,也要具有关怀现实的大局观。除普适性的课程改革外,还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点对点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学术话题,搜集相关领域前沿信息,关注最新研究动态,培养青年学子的时代意识,时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确保研究内容的实用性。同时,课堂教学强调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重要性,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体现,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介质。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论文发表不仅能增强自信心,还能促进学术生涯的发展与进步。创新成果的产出对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以解决社会生活的现实弊病,助推社会体系的完善,高质量科研成果能作为中国学界取得的进展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4.做好学术诚信、学术道德的价值引领

课程除传授最基础的论文写作知识,还增添了育人元素,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入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的价值引领,为学术成果的发表与传播保驾护航。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科技论文是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展现,一旦弄虚作假则会被学术界摒弃。课堂教学通过全面教授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的具体内容,并辅以反面案例,让研究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研究并不是简单的一纸论文,其中还蕴含作者的人格品质和道德追求。研究生作为国家大力投入、重点培养的人才,更应高标准、严要求,以卓越的学术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追求理想,向国家和社会展示属于青年学子的高尚品格。

在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实践中,对参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4.4%的学生对发表SCI论文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72.2%的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的科研方法,94.5%的学生能有效检索英文文献,93.8%的学生理解了写作上wordy和concise的区别。某航天科研院学生在课程心得中写道:“学术素养是一门非常有必要学习的课程,我原先好似茫然的无头苍蝇,现在却有想法、会创新,能独立完成科研任务,其间经历了巨大的进步。”陆军勤务学院学生表示:“我之前认为发表高质量的外文文献是遥不可及的,但现在发现,其中有许多方法与技巧,包括写作顺序和时间管理等。我们应学习领悟、恰当运用,全身心投身于科研事业和强军征程。”课堂实践表明,改革后的学术素养课程对提升研究生的英语论文写作能力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结语

重庆大学学术素养课程致力于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科研生产力,通过对英语论文写作技能的讲解,为学生的学术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课程可服务于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的需要,有效解决了部分供需矛盾。课程反映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运行过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资源整合协调能力。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与高校英语学术写作课程的质量密不可分。

通过学术素养课程改革实践,以增强课程针对性、开展跨单位合作等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改革,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为导向,重视学生英语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技能、时间管理等能力体系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大局观,做好学术诚信、学术道德的价值引领,有助于破解学生现存的学术基础和写作技巧欠缺、英语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其学术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论文学术研究生
生态学术名家薛富兴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