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兰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拉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牛肉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深受消费者青睐,这极大的促进着肉牛养殖业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背景下,传统粗放化养牛模式引发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牛肉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不利于肉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广应用肉牛生态养殖技术至关重要。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都州区拉堡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化、市场化、创新化“三化”发展路径,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养殖观念,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特色养殖示范基地,探索“牧草-牛-蚯蚓”循环农业。目前,拉堡镇常年存栏肉牛290头左右,养牛业已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肉牛养殖前,认真做好选址建地工作至关重要。在选址时,优选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便利、水电资源充足的位置,要尽可能地远离化工厂、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居民生活区、交通要道,同时要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在适养区内养殖肉牛,避免后期不符合发展规划。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确保水质健康无污染。设置完善的养殖设施设备、消毒设备、通风设施等,满足后期肉牛养殖需求。在科学选址后,要合理规划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建立养殖示范基地,引入先进化养殖设施设备,确保布局合理,生产合理,人畜分离。建设示范基地时,要合理划分各个区域,包括:养殖区、办公区、预备检疫区、母牛生产区、消毒区域、进出场道路、粪污无害化处理池等,确保各个区域相互隔离,防止相互污染,推动肉牛生态化、高效化养殖。
肉牛养殖前,品种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肉牛产量、质量及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肉牛品种选择工作。在选种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优选活力旺盛,抵抗力强,适应性能好,生长发育快,产肉量高的杂交优良肉牛品种。以拉堡镇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为例,目前,主要饲养的肉牛品种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西门塔尔繁殖母牛,该品种为乳、肉、役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繁殖母牛毛色呈黄白花色,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为白色,皮肤为粉红色,头长面宽,体躯长,四肢结实,乳房发育好,具有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和脂肪少等特征,成年母牛体重在650~800千克左右,其难产率低,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耐粗放管理,是当前拉堡镇主要母牛繁殖品种。其二是摩拉育肥牛,拉堡镇肉牛品种主要以摩拉育肥牛为主,其体形高大,四肢粗壮,体型呈楔形,皮薄而软,富光泽,被毛稀疏,育肥速度快,肉质佳,市场欢迎度高。
肉牛生态化养殖背景下,要重视对农作物秸秆的应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秸秆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能够为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降低成本投入。基于此,在建成示范基地后,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引入应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设备,构建“养殖—种植—沼气—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体系,推动肉牛养殖绿色化与生态化发展。在农作物秸秆利用时,要重视对青贮技术的应用,将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铡短、压实、封存,历经1个月的密封发酵后即可喂食给牛群。通过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青贮饲料,极大地提升了其营养价值、适口性,有助于肉牛消化和吸收,提升饲料转化率,并且青贮饲料易于长期保存,能够极大地缓解寒冷冬季牧草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加快推动肉牛生态化养殖发展,要充分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将资源利用最大化,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减轻环境污染。以拉堡镇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为例,目前大力推广应用牧草—牛—蚯蚓养殖技术,取得了可观的效益。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更加环保,牛场配套牧草地,为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草料,减少精料使用,控制养殖成本。不仅如此,牧草-牛-蚯蚓养殖技术的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消纳牛场产生的粪肥,让牛粪变成可清洁空气的蚯蚓烘,形成牧草—牛—粪—蚯蚓—肥—牧草的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减轻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促进肉牛养殖生态化发展。
肉牛育肥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育肥效益及养殖效益,所以养殖人员要加强育肥管理工作。育肥期间,要结合肉牛日龄对日粮比例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具体来说,20日龄内的肉牛,日粮精料比例控制在60%,21~50日龄的肉牛,日粮精料比例控制在70%,51~90日龄的肉牛,日粮精料比例控制在75%,91~120日龄的肉牛,日粮精料比例控制在85%。喂料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将日粮中的粗粮替换为精料,控制好喂食次数,遵循少量多次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每天喂食次数控制在5~6次为宜,做到定人、定时、定量喂食,形成良好的喂食习惯,达到最佳的肉牛育肥效果。
肉牛养殖过程中,做好日常保健工作至关重要,可显著提升肉牛体质和抗病力,降低疫病发生概率,减少兽药的使用,防止兽药残留超标,保证牛肉品质。基于此,肉牛养殖人员应充分意识到日常保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牛群日常保健。首先,要重视对复方中草药的应用,如:清瘟解毒汤,其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清瘟祛邪、止痢滋阴,抗病毒等多重功效,对口蹄疫、流行热、布鲁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可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其次,要重视对益生菌的应用,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将益生菌溶于水中让牛群自由饮用,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改善其胃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加快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升饲料利用率,促进肉牛健康生长,同时也保障牛肉质量。
肉牛日常饲喂时,要配置完善的饲喂设施设备,尤其是自动化饮水设备,让牛群每天自由饮水,避免饥渴。如需调整更换日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少原饲料,避免产生应激反应。非育肥期,要对日粮比例进行控制,粗饲料和精饲料两者比例控制在6∶4为宜,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加快生长发育,加快出栏,提高养殖效率。如需使用添加剂,应结合生态化养殖要求、目标、周期、生长状态,合理选用添加剂,禁止违规使用添加剂。配置肉牛日粮时,每头牛可喂食玉米500克+米糠800克+尿素100克+碳酸钙50克+食盐50克,早中晚各饲喂1次,喂料后1小时充分饮水,加快饲料转化和营养吸收。
肉牛养殖时,寄生虫会对肉牛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如:蛔虫、绦虫、线虫等,轻则导致肉牛生长发育缓慢,延长生长周期,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意识到寄生虫病预防的重要性。总结分析区域内及养殖基地肉牛寄生虫病流行特点、趋势、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肉牛寄生虫病防控方法与计划,合理选用驱虫药物,有效降低牛寄生虫病发病率。一般情况下,肉牛应每季度驱虫1次为宜,驱虫药物首选阿维菌素,可同时驱除牛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但需要注意的是,阿维菌素对牛绦虫和球虫无效,因此可配合丙硫咪唑、双甲脒等药物使用,要合理控制好用药量,达到更加理想的驱虫效果。使用驱虫药后,要密切留意牛群动态,尤其是在用药后0.5~2小时内,如发现有中毒现象应及时使用麻黄碱等药物治疗,并配合使用安钠加、维生素C、葡萄糖、生理盐水、青霉素等药物治疗,避免中毒致死。
肉牛养殖过程中,兽药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保健、治病作用。但是,如兽药使用不合理,极易造成药物残留的现象,影响牛肉品质,威胁消费者健康,并且滥用兽药会导致出现耐药性,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同时会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因此规范合理应用兽药尤为重要。肉牛养殖人员需从正规单位、企业、经销商购买兽药,采购时逐一检查兽药批准文号、兽药注册证书、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书等,禁止采购劣质、三无、禁用兽药。要确保兽药质量符合国家兽药质量标准,避免影响兽药使用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所采购的兽药应妥善做好保管工作,防止兽药失效。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最好设置专门的兽药室和药品柜,并由专人做好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护,不同类别的兽药应分类贮存,并控制好贮藏温湿度,保证兽药质量,同时也便于后期查找使用。此外,使用兽药时,养殖人员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及专业兽医人员的指导要求使用兽药,防止滥用、盲用、超剂量使用兽药。肉牛生态化养殖,对于牛肉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肉牛养殖场在使用兽药时要严格执行各类药物休药期规定,防止出现兽药残留超标的现象。需注意,禁用过期、变质、未经批准的三无兽药,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兽药原料药,禁止用人用药治疗牛病,禁止使用激素促进肉牛生长。只有规范合理使用兽药,方可避免兽药残留,降低耐药性现象的发生概率,减少用药成本,在提升牛肉品质的同时,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拉堡镇传统肉牛养殖模式,污染严重,效益差,品质低,影响肉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发展背景下,要积极推广应用肉牛生态养殖技术,构建牧草—牛—蚯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掌握肉牛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减轻养殖污染,提高牛肉品质,为农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拉堡镇肉牛养殖业绿色化、生态化、环保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