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2022-10-29 03:38王炜通讯员李德品
山东国资 2022年8期
关键词:活水种业农商

□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李德品

齐风鲁韵,岱青海蓝。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用健康流动的金融血脉,为全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技术融资不再难

在“华东种业之乡”潍坊,位于青州的山东华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业骨干企业,企业注重科创研发,引进了先进的荷兰种子选育设备,属于蔬菜种植培育行业前端企业。但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一度出现困难。为此,青州农商银行为之量身定制农村产权抵押特色服务,为华盛提供综合授信2400 万元帮扶企业发展。

“有了信贷支持,我们提高种业科创研发水平的信心更足了。”华盛农业负责人王庆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力度提升种业全链条现代化水平,让百姓吃上放心菜、优质菜。”

在蔬菜之乡寿光,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的“设施辣椒适用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区”项目喜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针对农业科技型企业抵押物、固定资产较少的情况,寿光农商银行为其办理了专门针对研发型、高科技人才企业的“人才贷”1000万元,无需抵押和担保,快速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山东是种业大省,全省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种子贷”等信贷产品,对种业企业开展“一对一”营销,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围绕农业良种工程和现代种业工程实施,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参与科研项目的种业企业科研创新,助其跑出成长“加速度”。

为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省农信联社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人才贷”等,支持科创企业以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持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截至6 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591 户,金额30.5 亿元;发放“人才贷”304 户,金额15.01 亿元。

除了种业,在全省其他行业,也都能见到农商银行的身影。

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是省城一家生产激光传感器的小微企业,业务覆盖全国180 多家煤矿和非煤矿山,由于业务发展太快,一度资金紧张。济南农商银行历下支行将企业9 项知识产权评估后作为质押,为其发放1000 万元贷款。再加上省级和市级两级政府补贴,企业实现综合融资成本不到1%,每年节省融资成本40多万元。

寿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到种业公司实地调研

“真没想到,知识产权也能办贷款。”前不久,位于烟台海阳的凌波造船科技有限公司收到74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原来,主营船舶制造、改装、设计、修理、销售等业务的凌波造船,在加大自主研发技术力度的同时,资金周转紧张问题让负责人鲁宙犯了难。海阳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上门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质押贷”,根据企业信用状况、知识产权评估价值、资金需求情况、综合还款能力及项目预期收益等方面,确定了740 万元的授信额度。

据介绍,山东省农信联社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中小微企业以其获得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登记,用于自身专利项目产业化、技术改造和升级及日常流动资金周转等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截至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581户,金额37.1 亿元。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撑起一片天

大学生就业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莘莘学子的心。全省农商银行层出不穷地推出“金点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撑起一片天。

7 月底,高唐县固河镇刘菜园村返乡大学生崔学彬正在自己的店铺里忙得热火朝天。崔学彬毕业回到家乡,在高唐农商银行15 万元贷款的支持下,成立了浩宇电子商务服务站,为村民网购家电、手机等物品,同时线下为外地客户提供工艺品代加工服务,吸引周边近200名村民在服务站工作。

在昌邑,大学毕业生王良创办了奇咔机器人编程中心,经过两年的经营,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我们做的是少儿益趣课程开发。刚创业时一下子要投入几十万元,对于我这样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压力挺大的。”王良说,“多亏农商银行给予的创业担保贷款,让公司摆脱了创业初期的资金困局,有了如今的良好局面。”

在蒙阴,26 岁的创业者徐阳经营着一家茶叶厂。创业初期,经营遭遇严重困难。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蒙阴农商银行坦埠支行上门考察,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提供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有了这20万元资金,徐阳新上了茶叶和炒茶器械,升级了产品包装,茶厂经营终于走上正轨。

在汶上,经过多方考察,养猪致富的想法在李尚涛心里生根发芽。正在他为启动资金发愁之际,汶上农商银行为他办理了5 万元“创业担保贷”,帮助他顺利开起了生猪养殖场。今年,汶上农商银行再次为他办理了25 万元“助养贷”,帮助他新购入100 头小猪,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猪场。“预计今年生猪出栏量将达到400 余头。”李尚涛兴奋地说。

在淄博,从几平方米的小店到如今500 多平方米的规模,短短几年时间,孙磊经营的快递驿站已经成了淄博大学城园区最大的一家。早在上大学期间,孙磊就看准了快递业商机,开始自主创业。“农商银行在我需要资金的时候及时给予支持,帮助我不断扩大事业规模。”孙磊对记者说。前不久,孙磊再次向周村农商银行申请30 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经营规模,工作人员立即上门对接,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贷款发放全部流程。

为支持更多“新农人”回乡创业,全省农商银行大力传承弘扬山东农信“大挎包”优良传统,创新推广乡村振兴五大系列、60 余款信贷产品,选派4435 名金融挂职干部深入一线,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5187 个,全力改善农村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山东省农信联社先后印发《全省农商银行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方案》《全省农商银行“新市民系列贷”金融服务方案》,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办货模式,完善服务渠道,降低服务成本,切实提高“新农人”“新市民”金融服务。截至5 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投放“创业担保贷”14.89 万户,余额达275.15 亿元;投放“乡村好青年贷”7445 户,余额达23.35 亿元;投放“新市民创业贷”3.54 万户,余额达85.25 亿元;投放“新市民安居贷”2.68 万户,余额达83.11 亿元;投放“新市民信用贷”1.51 万户,余额达25.07 亿元;投放“新市民教育贷”472 户,余额达1.18 亿元。

助力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切实改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多方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山东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助力文旅产业恢复发展,激发投资消费潜力活力。2022 年上半年,全系统发放文旅产业市场主体贷款3900 户、38.28 亿元。

在微山,微山岛镇大官村,一栋栋农家小院幽雅静谧,一排排洋楼错落有致,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撒欢游弋。“当年,铁道游击队和群众就是在这片芦苇荡里巧设鱼钩阵,解放了微山岛。”村民殷昭阳摇着挂桨机,为凉棚下的游客介绍湖景中蕴藏的红色文化。从一开始从农商银行贷款5 万元购置快艇,到现在贷款60万元办旅游专业合作社,殷昭阳带领全村七成家庭做起了旅游生意,人均年收入突破3 万元。湖区居民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过上了发家致富的好日子。

在蒙阴,孟良崮战役发生地东孟良崮村,乘着红色旅游发展的东风,该村完成了4 期搬迁,水电、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齐全,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农商银行解决了村民装修的大问题,帮助村里发展起蜜桃产业。”东孟良崮村党支部副书记戴建法对记者说。

走进夏津县苏留庄镇,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德百温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镇皆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夏津农商银行全力支持辖内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4A 级景区项目建设,目前累计发放支持旅游区内道路、绿化等项目建设贷款2.16 亿元,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占地340 亩的黄河口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内,果农正在采摘无花果,集中装箱。“无花果属于比较小众的水果,如今盐碱地上也结出金果子啦!”项目负责人闫汉廷高兴地对记者说。项目启动初期,垦利农商银行通过打造“镇级平台公司+农商银行+村级合作社+产业农民”的运营模式,创新信贷产品,投放“强村贷”2050 万元。如今的黄河口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已经成为集种植、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体特色产业。

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拥有以“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云门山风景区、青州古城等为代表的众多文化旅游资源。青州农商银行联合3 家单位研发“全域旅游一码通”结算产品,通过接入云闪付、智e 付聚合支付,赋予主扫和被扫应用功能,为特色民宿、优质商户、旅游景区等搭建综合支付结算平台,涵盖银行卡、手机银行、聚合支付、农商宝等结算渠道,覆盖商户及景区内售检票、酒店、停车收费等场景。为8400 户商户开立“全域旅游一码通”,定向减免结算手续费1500 万元,累计有70 万人使用了“一码通”结算服务。

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获取文旅产业各类市场主体清单,安排客户经理对名单客户逐一上门对接,“一对一”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在全面推广“乡村旅游贷”“旅游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基础上,创新推广“普惠小微信用贷”等产品,助力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智e 通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营业网点+、代理网点+等“线上渠道+”“线下渠道+”两类模式,不断丰富营销场景,为客户提供了开户、融资授信、结算转账等“一站办结式”金融服务,为更多企业和客户提供了便利。

前不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上缴结存利润9000 亿元,合理增加流动性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我们将继续用‘金融之水’灌溉实体经济,用‘真金白银’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如是说。

猜你喜欢
活水种业农商
太原农商银行支小再贷款利率仅5.5%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登海种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种业振兴,山西打出组合拳——访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军
县域金融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搞产业,缺钱怎么办?——白河县“乡村金融超市”注“活水”
倾情农商银行
渠清源于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