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乡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研究
——评《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2-10-29 02:41杨淑鸿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视域载体乡土

书名:《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张慧娟,罗莉,王银峰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661-4

出版时间:2018 年9 月

定价:99.5 元

高校思政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其高度重视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诸多发展策略中,拉近思政教育与学生距离应是重中之重,这样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与认知,为切实优化品德、学会做人做事等打下坚实基础。乡土文化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依托自身在道德教育、礼法教育、信仰教育等优势支撑协同育人获得更好效果。由张慧娟、罗莉和王银峰联合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8 年出版的《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立足和谐社会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基础、重要地位、实施途径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能够为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发挥更好作用提供指导。

深化乡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关联。本书对和谐社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联系进行了剖析,指出两者之间为助力关系,即和谐社会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环境与现实素材,高校思政教育能为培养思想素质高、价值观念端正的和谐社会建设人才作出贡献。基于此分析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关联,首先,乡土文化是朴素的且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重伦理、讲礼仪、倡和谐是其重要特征,这与和谐社会内涵具有共通性,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也能发挥和谐社会的应有功能。更重要的一点是,乡土文化又是深沉的,沉淀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如果能够唤醒则更加有利于激发内在情感,使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深度参与,进而获得精神层面的升华。其次,在这个商业气息横流、人们被金钱蒙住心眼的时代,向往城市、忽视乡村成为一种常态,这表面上会造成乡村落寞,实际上却是人们心灵最后一块净土的消亡,使得乡土文化断层,民族根系被动摇。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可通过协同教育渠道深化乡土文化影响力,让学生重拾初心,能够在思想层面留存对于乡土的关怀与重视,进而在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中对乡村建设给予更多支持。

巩固乡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深入了解乡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关联是第一步,想要使其更好融入的关键在于巩固地位。基于本书内容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相关机制,包括主体协同机制、内容引入机制、模式创新机制等。其中,主体协同机制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要各司其职,从知识传授到互动交流、再到作出评价全面到位,确保乡土文化价值与功效得到展现;内容引入机制要求高校基于实际情况引入最新乡土文化内容,确保乡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模式创新机制要求高校动态革新思政教育模式,以获得更好实效性为标准。二是促进乡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载体搭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包括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网络载体。其中,文化载体要求乡土文化能以清晰、明确的面貌呈现而出,让学生得以更好接受与理解;活动载体要求乡土文化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论性内容,还要置身于活动场景中,为学生亲身体验与参与实践创造条件;传媒载体要求乡土文化充当信息传播渠道,让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不只是局限于乡土文化相关知识中,而是能发散拓展,围绕乡土文化对更多方面知识进行学习和探讨;网络载体要求乡土文化能适应网络时代,以数字化形式向学生呈现,让学生“虽未见却能切身感受”。

优化乡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笔者基于“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法学人才培养——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课程群建设”(GZJG2022-A10)课题研究成果认为,乡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一项大工程,需要从长计议、全面谋划。本书所论及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定位、内容深化、方法创新、教育队伍建设等内容能够为优化乡土文化教育作用与获得更好协同育人效果提供参考。首先在目标定位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定目标,确保乡土文化循序渐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其次在内容深化上与时俱进,充分结合当下学生思政状况灵活引入与应用乡土文化,使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针对性育人效果;再次在方法创新上大胆尝试,不能因为思政教育关系重大而畏首畏尾,那样只会使得思政教育恶性循环,难有建树;最后在教育队伍建设上全面普及、专兼共存。思政教育要向“全员、全程、全方位”进发,这要求教育队伍建设走出局限,使每个教师都应具备思政教育能力。

猜你喜欢
视域载体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江澜新潮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