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娟,辛本禄,王 莉
(1.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2.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因果模糊在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果模糊强调行为与结果间的不确定性,具有内隐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征[1]。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时,会将行为与结果间的不确定性扩大,以此限制竞争对手模仿。陈仕华[2]认为因果模糊理论是资源依赖理论、知识依赖理论和能力理论3 个理论的融汇,正是资源专用性、知识默会性和能力复杂性构成了因果模糊属性;并依据企业边界将因果模糊理论文献分为企业间、企业内和两者融合研究3 类。由于众多研究分化了因果模糊的内隐性、复杂性与特殊性,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等相关理论得以快速发展。因果模糊为企业间带来的结果大多为隔离机制的设置,使得企业通过提高模仿障碍或事后限制竞争等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3]。由于因果模糊通常只强调某事的有效性而不能阐明确切的原因,因此Konlechner 等[4]提出因果模糊是组织决策者对组织的行动和结果、投入和产出、能力和优势间关系的不确定程度。整体来看,因果模糊结果的研究可以分为3 个方向:一是对企业间的模仿障碍;二是企业内部要素流动的障碍;三是企业内部学习的驱动因素。
产业组织思维的初始意愿是维持行业内部竞争[5],企业战略思维会意识到提高企业间模仿壁垒可以规避竞争、获取超额回报并保持竞争优势;更进一步,企业内部的团队也同样会意识到,提高团队间模仿壁垒也可以获取较高的报酬。然而,企业领导者希望在企业间具有较高的因果模糊性,而不希望企业内部具有较高的因果模糊性,从而形成了因果模糊悖论。
因果模糊最早出现在竞争机制下企业效率差异的研究中,通过利用不确定性模仿(uncertain imitability)阐明企业间绩效的因果模糊(或资源独特性)能够阻碍模仿和要素流动,确保不可模仿性的存在。竞争优势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存在区别,体现在竞争优势是价值创造战略,不考虑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而可持续竞争优势是指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时避免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模仿,其中特殊的、固定的企业资源在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将企业置于产业中进行的分析,强调企业间的关系[3]。此外,在动态能力视角下,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可被认为是企业具有独特资源、核心竞争能力、默会性知识决策过程和其社会资本所有的因果模糊,其他企业难以模仿而塑造了隔离机制[6]。在价值共创视角下、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研究价值独占机制时,探索式创新网络战略主要通过主导范式设计与因果模糊机制促进国内市场价值独占,利用式创新网络战略主要通过因果模糊机制与互补性资产机制促进国际市场价值独占[7],因此,因果模糊机制在探索式创新网络战略和利用式创新网络战略中的国内外市场价值独占两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信息获取视角,信息不对称同样可以为模仿制造障碍[3],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竞争对手很难获得其他优势企业的成本信息,因果模糊只有在试图拥有和模仿这些因果模糊资源的管理者不能理解所使用资源和由此产生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时,才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否则,竞争对手可快速利用构成这种优势的信息资源削弱这一竞争优势。虽然信息优势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但是因果模糊性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或者说,即使竞争对手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但是其却很难理解信息间内在的关联。
竞争优势并不能局限于静态的能力储备,不能因为提高因果模糊性设置模仿障碍而失去其动态能动性,竞争优势的可持续需要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不断积累。因果模糊是基于能力获取相对绩效优势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8],对模仿障碍的影响很有可能被高估,尤其是在较高的因果模糊情况下,竞争对手更可能进行创新而非单纯模仿,研究还表明,可以利用创新与模仿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新模仿的方法来超越原有的创新[9]。也就是说,运用绩效反馈的管理逻辑认为,创新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可能比设置市场壁垒阻碍竞争对手模仿重要得多。因此,对企业间因果模糊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内因果模糊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
因果模糊可以分为事先事后不可知、事先不可知事后可知等4种类型,以及由此衍生出7种形式[10],但此种分法种类繁多,事先事后并无明确的边界。King 等[11]提出因果模糊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概念模型,并基于企业边界决策者划分因果模糊,将关注企业决策者间和竞争者间的因果模糊分别定义为企业内部模糊和企业间模糊,同时认为企业内因果模糊负向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企业间因果模糊正向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研究指出了因果模糊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悖论,但是并未指出影响悖论的内在机制。King 等[12]将因果模糊分为关联模糊(linkage ambiguity)和特征模糊(characteristic ambiguity):关联模糊是基于个体感知,涉及决策者关于能力与竞争优势的管理感知,强调企业之间的关系;特征模糊是基于企业拥有资源的固有特征,涉及资源的专用性、知识的隐性和能力的复杂性,强调企业内的关系,是关联模糊的重要前提。综上,提出以下假设:
H1:特征模糊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即特征模糊性越高,越容易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企业越容易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H2:关联模糊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即关联模糊性越高,越容易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企业越容易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2)组合惯导航向角精度测试试验。为了验证组合惯导对掘进机航向角的测试精度,将组合惯导固定在如图8所示的定位精度为0.02°的三轴转台上,通过三轴转台转动模拟掘进机机身航向角的变化。试验过程中,通过三轴转台控制软件设置三轴转台转动到从0°间隔5°到20°,再从20°间隔5°到0°,每个角度测试10次取平均,得到航向角测试结果见表5,根据表5可知航向角测试误差在0.2°范围内。
基于动态竞争理论分析企业如何实现创新与模仿时,资源基础观更加强调创新,Law 等[13]指出,企业内资源基础观认为因果模糊有益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知识基础观认为因果模糊不利于知识转移,会限制企业通过利用知识提高企业绩效的能力。因此,本研究运用知识基础观理论来阐释因果模糊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将企业视为生产性知识的要素集,当企业在缺乏完全知识条件下的预期是不可确定的,隐性知识对于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知识作用机理是研究微观层面(企业)的前提,企业擅长于转移相对隐含和特殊的知识[14],强调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性资源在组织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从企业创新来源视角分析,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员工创新能力整合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技术知识因果模糊性(默示性、专属性和复杂性)、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和技术获取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知识默会性对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的研究假设并未得到证实[15],这或许恰好佐证了因果模糊性对企业间与企业内影响悖论的存在。在研究企业间知识转移与模仿间的关系时发现,知识转移的黏性(知而不言、特异性和复杂性)问题可以归结为因果模糊性,但在论证知识因果模糊性与知识分类(个体知识、群体知识和本体论)间关系时并未深入探讨企业内部的知识因果模糊性[16]。Konlechner 等[4]对模糊(ambiguity)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因果模糊程度越低的企业,其主动市场导向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越强,凸显了学习对于降低企业内部因果模糊的重要性。综上,提出以下假设:
H3:特征模糊负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即特征模糊性越高,越容易阻碍企业内知识等要素流动,企业的创新能力越低。
H4:关联模糊负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即关联模糊性越高,越容易阻碍企业内知识等要素流动,企业的创新能力越低。
从企业的层面来研究学习,企业应该在组织内部重视与开发有效知识资源,知识资源的积累与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服务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当创新能力提升因缺乏相关知识资源而受阻时,学习就会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组织学习的程度不仅源于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的相互影响,还取决于外部竞争(如企业间争夺客户与政府补贴)与内部竞争的程度(如管理者争夺内部资源与等级晋升)[17],并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有着紧密的关系。知识的嵌入性导致了企业内部和外部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补充了作为因果模糊的、基于知识前提的默示性、复杂性和特殊性[18]。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组织层面的研究,更加注重的是中观而非微观层面,但是只有员工能够对知识这种操作性资源的掌控和应用起到关键作用,毕竟组织本身不会产生知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的主体是员工[19]。以隐性知识作为优势来源进行研究时需要采用解释性视角而不是实证主义视角,因为隐性知识是依附于知者的,它是个人的、特定于语境的知识[20]。体现在知识转移黏性方面的因果模糊,在知识(创新)转移过程中会对增加企业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知识转移的研究需要从微观过程(个体)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使用替代学习的组织学习研究强调了活动发生的未知性,如Myers[21]认为替代学习并非一个独立、单向的观察和模仿过程,因此在象征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和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强调人际关系嵌入性的互动式替代学习(coactive vicarious learning,CVL)模型。对员工的服务经验的理解是,历史的偶然或随机事件决定了员工个体的初始服务区位,然后在服务区位中根据服务响应库有选择地自我强化,随后可能出现的锁定或者说原有服务路径带来的绩效出现边际递减效应,而此时通过员工互动式替代学习获得的更多的经验及由此促成的新知识资源便是路径解锁的关键驱动,解锁后的路径以及嵌入社会中的交换关系会对知识资源快速迭代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发展起到屏障作用。企业独特战略中相关的内在因果模糊是探索或主动学习的障碍,模仿者感知到的主观因果模糊是利用或被动学习的障碍,这两种类别的学习应该是互补的战略活动,而不是替代关系[8],因此,基于创新能力研究的质量只有在两种类型的学习都被有效保持下才能提升。综上,提出以下假设:
H5:互动式替代学习在关联模糊与创新能力间具有中介作用。
H6:互动式替代学习在特征模糊与创新能力间具有中介作用。
跨层次研究设计可以分析因果模糊同时对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影响。引入社会资本理论进行分析,基于充分利用个人资源(如人力资本)出现的社会关系而形成的社会资本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不可转让性的资源,很难被交换,因此以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对人力资本影响时,使得对因果模糊的研究更聚焦。正是社会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导致了宏观水平的不同行为以及微观水平的不同结果[22]。社会资本具有生产属性,它是影响个体行动能力的重要资源,员工的社会资本保持受到法人行动者(企业)封闭、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即企业内部创新能力问题可以聚焦至个体层面的员工创新能力,具象至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但社会资本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也不依附独立个人,而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中,为结构内部某种行动提供便利,因此同样适用于企业与员工行为和结果的分析。个体行为主要来自于对周围人的学习,既包括个体的直接经验,还包括观察他人行为进行学习,且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最主要形式。随后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发展出的社会认知理论则更聚焦于如自我效能感等自我评估的概念[23],较为强调主体认知的作用,与个体创新行为有关。因此,本研究引入跨层次的研究方法,同时检验因果模糊对可持续竞争优势与企业内的服务创新能力影响悖论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研究理论框架
本研究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员工创新能力,中观层面主要研究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为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所有量表皆来源于已有相关文献的成熟量表,并根据中国情境和研究目的进行了适当修改。关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测量,参考Sigalas等[24]、Peteraf 等[25]的研究,设置了6 个题项,包括“我们企业能充分利用所在行业的市场机会”“我们企业能妥善处理来自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威胁”“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等。关于创新能力的测量,参考Grawe 等[26]、辛本禄等[27]的研究,设置了5 个题项,包括“我很容易接受创新”“我能够变更现有的工作方法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等。关于因果模糊的测量,借鉴Ambrosini 等[28]、Lind等[29]的研究,利用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分别分析企业资源固有特性、关联模糊分析决策者对企业投入与产出联结的管理感知,设置了10 个题项,包括“企业有大量关于创新能力的书面文件”“员工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企业拥有能够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的薪酬福利体系”“企业能够管理好外部关系,如媒体关系”等。关于互动式替代学习的测量,则借鉴了Zhou 等[30]的研究,设置了6 个题项,包括“我非常关注成熟技术的利用以提升创新效率”“我经常借鉴其他行业产品或服务开发流程中好的做法”“我能够注重学习与探索陌生领域的创新技能”等。
参考Kreft 等[31]的做法,当分为2 个层次进行分析时,样本规模在总体层次不少于30 组且每组不少于30 人,若重视随机效果检验则样本规模可以调整为100 组且每组不少于10 人。本研究选择了从事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的106 家企业作为样本,企业规模分布为30 人及以下的占比为3.7%,31~99 人的占27.8%,100~299 人的占25.9%,300~499 人的占7.4%,500 人及以上的占35.2%。调研时间为2018 年7 月至2019 年4 月,样本主要来自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山东等地。共发放问卷1 200 份,剔除填答不完整或无法配对和明显不认真作答的无效问卷140 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060 份,有效回收率为88.3%。个体层次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如下:性别分布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年龄分布中,25 岁及以下的占0.6%,26~35 岁的占42.0%,36~45 岁的占37.0%,46~55 岁的占17.8%,56 岁及以上的占2.6%;学历分布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0.9%,高中学历的占8.8%、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占66.4%、研究生学历的占23.9%。
各个变量描述性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表2 所示。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方面,运用了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分析个体层面的同源误差程度,结果表明未经旋转的第一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37.08%,低于50.00%;在共线性检验方面,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2。可见,样本数据的同源方差与共线性偏差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小。
表1 个体层面变量描述性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表2 群体层面变量描述性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在信度与效度检验方面,利用SPSS 20.0 和Amos 22.0 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的KMO 值介于0.83~0.86之间,均大于0.80;Bartlett 球形检验均显著;组合信度介于0.82~0.87;矩阵对角线的AVE 平方根均大于各变量间相关系数;企业层面因果模糊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通过组内变异系数Rwg、组内相关系数ICC(1)和组间变异系数ICC(2)判断。对106 家企业构建以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为因变量的零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模糊组间变异数为13.5%,组内变异数为28.4%,χ2(100)为576.24,P<0.001,ICC(1)为0.32,ICC(2)为0.97,Rwg的均值为0.76;关联模糊组间变异数为16.5%,组内变异数为26.1%,χ2(100)为729.43,P<0.001,ICC(1)为0.39,ICC(2)为0.98,Rwg的均值为0.72。因此,通过ICC(1)判断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存在组间差异,数据可以聚合至企业层面,不能用一般的回归模型来分析;ICC(2)和Rwg取值均大于0.7,表明信度与效度良好。综上表明本研究的问卷信度与效度较好,可以进行跨层次的回归分析。
根据个体层次聚合至企业层次的变量特征模糊、关联模糊,检验两者与可持续竞争优势间的关系。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属行业、规模和位置。使用Bootstrap 方法设定样本量为5 000 个,选择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作为取样方法,置信区间在95%置信度下进行显著性检验。如表3 所示,其中模型1 包括企业所在行业、规模和位置3 个控制变量;模型2 和模型3 分别为引入自变量的特征模糊模型和关联模糊模型。模型1 结果表明,行业、规模和位置对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解释力只有2.7%(Adj-R2=0.03);模型2 和模型3 的解释力分别显著提升至14%和45%,说明特征模糊、关联模糊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还需说明的是,本研究在测量特征模糊时采取反向计分方式,因此得分越高代表特征模糊度越低。综上判断,H2成立,其中特征模糊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H1不成立。
表3 样本企业因果模糊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回归分析结果
利用HLM 6.08 软件进行两层次的跨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首先,构建个体层面创新能力与互动式替代学习的零模型(M0、M6),其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32 和0.36;其次,参考Zhang 等[32]的研究,根据跨层次中介效果模型检验步骤,分别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因变量、特征模糊与关联模糊为自变量的模型(M1 和M4),以创新能力为因变量、互动式替代学习为自变量的模型(M2),以创新能力为因变量,以互动式替代学习、特征模糊与关联模糊为自变量的模型(M3 和M5),以互动式替代学习为因变量、特征模糊与关联模糊为自变量的模型(M7 和M8);再次,对个体层次变量互动式替代学习进行组平均数中心化的处理,鉴于刘东等[33]认为Bootstrap 法不再适用于构建跨层次模型,本研究采用参数重新抽样法以及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置信区间来检验中介效应,并认为其结果足够稳健。鉴于数据分布很难达到正态分布,因此HLM 软件的结果分析中报告了固定效应估计采取稳健性标准差的方法。M1 和M4 的结果表明特征模糊与关联模糊对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二者间的离异数分别为316.42 和318.64,表明引入自变量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后模型的配适度显著提高,即特征模糊对创新能力具有负向显著影响,H3成立;关联模糊对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H4不成立。M7和M8 的结果表明特征模糊、关联模糊与互动式替代学习存在显著影响,M3 和M5 的结果表明互动式替代学习、特征模糊与关联模糊对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影响,同时M3 和M5 的离异数分别为387.51 和381.25,表明引入互动式替代学习变量后模型的配适度显著提高,即互动式替代学习在特征模糊、关联模糊与创新能力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H5和H6成立。
表4 样本企业变量的跨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特征模糊负向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关联模糊正向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和员工创新能力,而互动式替代学习在特征模糊、关联模糊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虽然H1和H4并未得到数据支持,但可提供新的视角分析因果模糊的悖论所在。
根据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解释因果模糊悖论有以下两个视角:第一,因果模糊的维度划分,且企业内与企业外的划分易存在不同路径机制。第二,因果模糊结果导向研究。以往的研究通常都是以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同时、有或无的研究范式进行,但是目前研究表明竞争优势与卓越绩效间还存在着其他模式,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是截然不同的,如Sigalas 等[34]认为竞争优势是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开拓市场机会与消除竞争威胁;而卓越绩效是指高于平均水平的运营与财务绩效[35]。除了基于竞争优势与卓越绩效的两种关系模式,即都存在或都不存在,还有学者提出另外两种模式,即存在卓越绩效而不存在竞争优势和存在竞争优势而不存在卓越绩效,并认为若要提高企业绩效不一定必须获得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若获得竞争优势也不代表一定就能收获卓越绩效[24]。从可持续竞争优势与卓越绩效存在的不确定关系来看,或许该悖论已经得到些许解释,悖论的内在机制实则并不矛盾。
因果模糊悖论更多地指向因果模糊构念中固有属性的划分,基于对因果模糊以不同维度进行检验来对因果模糊悖论的深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关联模糊关注的是决策者与其他企业对自身企业的管理感知,对于员工的创新能力而言,员工希望管理者保护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情景影响因素,因此,管理者应注重保护好企业的“圈内”、适当干扰企业的“圈外”,以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特征模糊关注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固有属性,可持续竞争优势涉及竞争者,即企业间的部分关系,本研究初步判断在特征模糊与可持续竞争优势间存在着情境的影响因素,可见关注企业内部的特征模糊或许在某些情境的因素调节下才能正向影响着可持续竞争优势,如信息共享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智能+”等的不断迭代,加之设置行业壁垒机制的成本越来越高,建议拥有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的企业有计划地、可控地进行资源共享,如进行行业技术标准化等,不仅在既得中获取更大利益,而是在扩大既得利益的同时掌握主动权、承担责任引领发展;始终以提升能力为目标设置未来行业发展壁垒、获取行业优势,尽快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以共享、规范、引导和共创的方式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下内生地要求企业降低因果模糊程度,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本研究从员工的视角收集截面数据,但员工的认知状态会适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数据质量,进而降低因果关系推论与作用机制方面的说服力,对此未来研究可以通过追踪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时,问卷调查不能全面、准确体现员工对测量题项的主观感受,对此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客观指标补充。此外,因果关系模糊的困境会对管理者构成挑战,因此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因果模糊对产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路径,如引入组织层面的战略学习或感知制造(sensemaking),以及允许组织成员理解和分享对组织的一些特征的理解并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