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志标 广州雕塑院
无论是传统写意雕塑还是当代写意雕塑,皆受到书画审美精神的影响,尤其是传统文人画审美精神,逐步占据了书画界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后世的雕塑与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且意义深刻。在如今更加注重“变”与“新”的国内外雕塑艺术创作环境中,中国传统文人画审美精神对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艺术家的创作是个性化的,有着个人鲜明、独特的形式内容,与传统或当下的艺术形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传统文人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追求的并非绘画技巧本身,而是“以心入画,以情造文”的画外之意,以率意天真、空灵简远的笔墨阐释东方美学理念,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生活方式。
传统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往往随着诗词、戏曲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产生,在形式与题材上逐渐朝着书卷气方向发展,为中国画带来一个全新的格局。传统文人画是中国民族绘画,不仅蕴藏着诗词的抒情性与表现性,还将诗词与画进行了融合。传统文人画的最早提倡者与践行者苏轼曾提出“画以适吾意”的艺术观点,强调绘画中的主观表现形式,将绘画当作艺术情感表现的工具。传统文人画讲究意境高远,“花中四君子”之所以成为传统文人画经久不衰的题材,就是因为“四君子”被人们赋予了斗霜傲雪、气节高昂、不畏严寒的优秀品格,表达了艺术家对美好品格追求向往的精神情趣。
自古以来,绘画本身就具有教化功能。古代文人墨客进入绘画领域后,打破了固有的绘画观念,形成自娱自乐的表现形式,如宗炳的“畅神而已”、王微的“望秋云,神飞扬”等。同时,当时的文人墨客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他们慢慢脱离传统题材的桎梏,改变了题材的选择,将思想情感寄托在物象上予以抒发,这为传统文人画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宋元时期文人画隐喻性的表达过程中,写意的创作手法在隐喻思维下得以凸显,艺术家的情感并不只是流于作品表面,而是蕴藏在画面物象之中。
自古以来,传统文人画皆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艺术表现形式。王维在论山水画中明确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而唐代张彦远在名画记中记载曾见王维“泼墨山水,笔迹劲爽”。这里的“泼墨”是指水与墨的有机结合。唐代以前注重颜色的渲染,自宋代文人画产生后,画家便打破了外在物质形式的束缚,在表现方法上以墨色为骨架,辅之以颜色,甚至有时不上颜色,将万物概括为黑白世界。传统文人画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种,其中成就最高的为山水画,其几乎可以用来表现宙人生,并上升到哲学的理性高度。
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主要是指用于宗教信仰、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且具有特殊象征寓意的观赏物与纪念物,同时以此反映社会生活或作为表达艺术家审美情感和审美精神的艺术。这里“当代写意雕塑”,是指通过雕塑的手段来展示当代感性审美理想的一项造型艺术。中国当代的写意雕塑注重主体对生活对象的感受,并将感受渗透到作品当中。雕塑的写意有三个特征,分别为形体凹凸隐显的质感意象、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与形态的夸张意象。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往往用“意义”一词来表现,它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与灵魂,从造型概念上来讲,它与西方的现实体系和现代艺术的抽象体系是平行的。
当代写意雕塑富有诗性表达的一个典型案例则是艺术家舒勇的作品《江山多娇》,从审美趣味和意蕴内涵的角度来看,该雕塑作品充满诗性美。此作品构思巧妙,意象优美,为观众展现出独特视觉体验的山水实景艺术。此作品不仅从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历史方位来思考,还从“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一地理景观准确把握,展现出独特的时代价值与气息,充分体现了立意的高远深邃。从该作品中还可以发现传统美学的深意,作者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将“三生万物”与“三山五岳”等智慧融入雕塑作品创作中,既体现出仁者乐山的境界,又表达出国人对三山五岳的情感。
图1 舒勇作品《江山多娇》(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全国雕塑艺术理论”的学术研讨会上,尚辉从写意雕塑现代精神的角度谈到,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特征在20世纪引进西欧写实雕塑后发生了现代性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利用写实语言实现纪念碑雕塑的公共性价值,也通过艺术个性实现自我对现实的观照。加缪曾说:“自由的艺术家与其说是一个舒适安逸的人,倒不如说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自由的艺术家就是那种以极大的努力来创造出自己秩序的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是自由的,他必定有一颗自由的灵魂,他的风格浑然天成,他的意念更是天马行空。从人类的起源上来看,文字风格也是天然形成的。上述所谓的自由自在便是将自己独特的想法根据自己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将自由突出表现在表达上,自在则是一种独特的风格。比如,吴为山的《老子像》雕塑作品,主要以青铜材料为主,由手工锻造而成,突出鲜明的写意风格,气象宏大、厚重而飘逸。多年来,吴为山先生将精力注入雕塑创作中的独特表达上,其在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他认为艺术本身也是一种翻译,这种翻译将物质世界与客观世界翻译作为主观意识,从传统艺术出发,充分表达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表现为气、道、象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
图2 吴为山作品《老子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意象雕塑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雕塑表现形式,在抽象表现的审美尚未形成前,人类的“雕塑”皆以意生相,此类作品往往有所省略、强化、凝练与突出。比如,当代雕塑领军人物李象群的作品中,加入了中国传统雕塑的色彩和线条之美,凸显了古代文人在雕塑艺术上对“意象”“意境”的营造,同时作者还将元代文人的神韵、逸气、士气、墨气等思想融入雕塑创作中,使雕塑作品更富有浓厚的灵性和个人艺术气息。比如,李象群雕塑作品《元四家》具有文人山水特有的书写性,其塑造的造型收放有度,手法凝重而简约,呈现出东方美学之神韵,这种实处见虚、虚处见实的美妙之处,正是介于精神和物质之间的“意境”空间。
图3 李象群作品《元四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切景观雕塑都是鲜明而具体的,其不仅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追忆,还传承了许多典故传说。景观雕塑的外在形式包含色彩、质感与造型等诸多符号。把景观雕塑当作符号的几何,深入了解每个符号的实质含义与外在形式对当代写意雕塑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佛教的佛像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受当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强烈人为与社会痕迹的传统文化符号。再如,“太湖石”是源于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太湖石也被称为假山石,因产自太湖而得名,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古代文人墨客也曾将其画入文人画中。由于太湖石形状精巧典雅,不仅被应用于园林建设中,还被纳入当代雕塑艺术当中。比如,雕塑家展望在《假山石》这一作品中,将假山石与不锈钢材料相结合,其中的假山石材料是园林建筑的重要装饰品,而不锈钢材料象征着当代社会的建筑材料,将两种对立的材料融为一体,此作品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极大的反响与讨论。把古代园林装饰的太湖石与现代材料有机结合,旨在创新性地表述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同时也表现出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审美情感。
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皆有雕塑艺术的足迹,雕塑不仅是人们共有的艺术形式,还在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不管是陵墓雕刻、佛教雕塑,还是近现代的城市雕塑,均是艺术家历经生活的洗礼,高度凝练的视觉外化与主观意象的形象符号,是艺术家和大自然碰撞出的火花,其可以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与哲学思考。
要想在传统文人画中表现出意象性的审美精神,需要艺术家提高对雕塑的自我认知,通过雕塑创作来展现独特的审美意识与文化价值,并彰显出雕塑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人画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雕塑创作不仅要注重创新,还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突出作品鲜明的文化特性。同时,还需要艺术家能够充分理解雕塑艺术,创新创作思维,投入自身情感,注重风格的把握,争取实现雕塑作品外形上的创新。因雕塑作品中蕴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当观众欣赏雕塑作品时就可以从中读取有用信息,并感知到某些情感,当人们的情感和创作者的作品相吻合时,人们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其的印象。当代雕塑艺术家需要深入学习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对时代精神与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精神,适当融入社会性元素,进而有效增强雕塑作品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价值。
我国雕塑艺术家往往在绘画领域中也都取得了良好成就,其在雕塑作品中适当融入一些绘画技巧,可以增强艺术感。因此,当代写意雕塑创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充分吸收传统文人画的精神特点,凸显当代雕塑作品中的艺术性。此外,还可以从戏剧、书法、舞蹈等艺术领域汲取创作灵感,赋予雕塑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当代写意雕塑艺术而言,艺术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会不自觉融入自身的个人情感、个人修养与审美思想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雕塑作品的艺术特性取决于艺术家的自我修养。所以,当代雕塑艺术家应当注重提高自我修养,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人画基本功,方可实现意出象外的情感表达。将艺术的情趣与意境植入雕塑作品中,可以赋予雕塑作品完美的艺术特征。当代雕塑艺术家本身所具备的艺术修养可以更好地表现出雕塑作品的艺术性。
雕塑的本质在于对空间的探索。传统文人画精神重在写意,独立于西方写实雕塑体系之外。中国雕塑造型传统,具有不苟求写实意向的形式,无疑是中国当代雕塑的价值所在。传统雕塑仅是为了服务于本土文化和本民族民俗活动,如祭祀等活动,其发挥着本土思想价值观的教化作用。所以,当代雕塑的发展也应从国内本土艺术出发,将本土艺术内涵作为当代雕塑的创作支撑。当代雕塑艺术家应充分结合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精神,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性与本土性的雕塑艺术。由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性与本土特性,因此必须注重当代雕塑艺术的完善与发展,方可真正引领艺术不断前进。此外,对当代雕塑创作者而言,还需要不断从传统艺术文化中吸收创作精华,一方面能够使当代雕塑的本土性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凸显雕塑作品中的民族特色。比如,傅中望创作的木器雕塑是基于传统木器而进行创新的,雕塑艺术家孙家钵的作品是汲取民间社会的有效元素而得来。这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共同点在于从本土出发,挖掘富有创新性的资源进行创作,从而将中华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文人画审美精神在当代写意雕塑创作中的表现,可以发现每个雕塑艺术家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个雕塑作品皆是创作者个人思想情感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当代艺术背景下,艺术家单凭完全写实的方式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一种整体、简约表达宏大事物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代写意雕塑创作正符合时代所需的艺术风格,是传统文人画审美精神的复兴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