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译著审读需具备的编辑素养

2022-10-29 10:0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化产业 2022年29期
关键词:原著检索科普

陈 露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科普图书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载体,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普译著是从国外引进的科普图书,其将国际先进的科学普及知识介绍给国内读者,促进了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在科普译著的审读中,编辑面临语言和科学两大方面的挑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辑素养,才能保证审读质量和效率。围绕检索力、判断力、表达力阐释编辑在科普译著审读中应具备的编辑素养。

国务院于2021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共筑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科普译著是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介绍,有助于加强国际科普交流,助力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因此,编辑应在科普译著审读中不断提升编辑素养,为中文读者提供优秀的科普图书资源,进而拓宽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增强文明互鉴,共同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

检索力

科普译著相较于其他译著,涉及的科学知识范畴更专业、更广泛,编辑不仅应具备基本的双语能力,还应具备与科普图书所涉领域相应的科学知识。但事实上,编辑个人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对科普译著审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以检索力来弥补知识短板,可助力科普译著审读工作顺利进行。

利用检索力赋能增效

科学技术在发展,科学知识在普及,信息获取不再是难事。对各个领域来说,检索工具的合理运用是一种提升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科普译著所涉及的知识不一定在编辑已掌握的知识范围内,但是编辑要知道查找这些知识的工具和途径,才能进行有效审读,提升审稿质量和效率。

检索力包含:知悉有效的检索工具,熟稔工具的检索策略,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常用的检索工具包括词典、在线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学科通用的检索工具有各类通用词典(例如人名词典、地名词典)、术语在线(例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规范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文献库、搜索引擎;对于特定学科,则需知悉并善用权威的检索工具(例如生物学领域的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熟稔检索工具的检索策略,有助于提升效率。不同电子文档有不同的检索策略,除简单的文字检索外,可以利用标注和提取处理同类问题,利用模糊匹配检查一致性,还可进一步利用通配符、宏等进行更加细微、全面的检索。网页检索则需熟悉搜索逻辑(与、或、非)和搜索符,例如“filetype:”“intext:”“intitle:”等常用搜索符限,用其可限定检索范围,极大地提高检索效率。各大数据库也有特定的检索规则,检索前可仔细阅读相关帮助或说明。检索工具的选择也很重要,对于科普译著这种经过语言转换的图书来说,双语检索必不可少。例如,一本生物科普译著涉及近600个物种,其英文原著提及这些物种时多用其英文名而非拉丁学名,对于常见物种,英汉转换不难;但是对于不常见物种,则需英文名—拉丁学名—中文名的过程来完成转换,此时检索工具的选择便很重要,像物种2000、维基物种这样的多语种检索工具就是优选。

科普译著的检索重点

对于译著来说,人名、地名、机构名、法律法规、国际文件、网址域名、论证数据、历史事件等,都是需要在审读中通过检索结果来核查、验证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都有相对固定或约定俗成的表述,可通过检索对结果进行辨析,采纳合适的译名。法律法规、国际文件、网址域名、论证数据的检索,除看重检索工具的权威性、检索过程的全面性、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外,还应注重时效性,因为相对原著来说,译著出版时间滞后,而世界是在变化的,实时检索可有效规避这种时间差导致的错误。对于科普译著来说,术语是较为重要的构成成分,而且由于科普译著兼具科学性和普及性,在出版规范不十分严格的环境中,原著术语表达可能变化较多,形态灵活,编辑需要在掌握对应学科概念系统、知识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检索识别术语,适时统一术语表述。

判断力

科普译著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真实,译著既应毫无保留地传达原著的信息,不能有语义错误,又应符合事实,不能有真实性方面的错误。即使原著中有类似错误,在译著中也应给予校正。因此,编辑在科普译著审读中应具备判断力,在既有知识基础上,善用检索,带着思辨意识去识别原著错误与翻译错误。

原著错误的识别

第一类原著错误,是较为简单的拼写错误。例如,译文:“随着人类越来越多地使用塑料产品,如塑料袋和塑料瓶,其中许多最终成为海滩上的垃圾,然后进入海洋——每年在480万吨至1270万吨之间,并且在迅速增加。”原文是4.8 to 12.7 metric tons,即4.8~12.7吨。在审读过程中,编辑检索发现,美国佐治亚大学的詹娜·R.詹贝克(Jenna R.Jambeck)博士与同事对被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做了全球性的评估,研究结果于2015年发表在《Nature》上,其结论是:2010年,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向海洋中排入了480万~1270万吨塑料垃圾。因此,原文中metric tons应为million tons,对此予以更正,并附加必要的注释,向读者解释清楚。

第二类原著错误,是知识性错误,或者时效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或是因为作者自身的知识体系受限,或是因表述含糊而形成。例如,原文:If they encounter a pathogen, a virus, or bacteria that can harm them, they have no natural defense and may die.”直译则为:“如果他们遇到有害的病原体、病毒或细菌,由于没有自然防御能力,他们可能会死亡。”但是病原体是包含病毒和细菌的,所以译文应做处理,可译为“如果他们遇到有害的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由于没有自然防御能力,他们可能会死亡。”时效性错误则如前文所述,是世界发展变化、出版时间差导致的。例如,一本2021年出版的天文学科普图书中提到:“In 2022 and 2023, ESA will launch the Jupiter Icy Moons Explorer and NASA will launch the Europa Clipper, which will explore in detail the surfaces of Ganymede, Europa and Callisto and investigate what are inferred from surface features to be their sub-surface liquid oceans.”待2022年底中文版出版时,相应的表述就应与时俱进,可据实译为:“2023年,欧洲太空总署将发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202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发射欧罗巴快船,它将详细探索木卫三、木卫二和木卫四的表面,并研究从其表面特征推断存在的地下液体海洋。”

第三类原著错误,是隐含在图表中的错误。例如,在一本关于基因组学的科普原著中,胸腺嘧啶(T)的分子式配图为图1,图中缺失化学键,那么编辑在审读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基础知识积累,进行检索核查,识别出这处错误,并在译著中予以更正,修改为图2所示的正确分子式。

图1 胸腺嘧啶分子式错例

图2 胸腺嘧啶正确分子式(作者自绘)

翻译错误的识别

常见的科普译著翻译错误有:(1)一词多义、日常词汇术语化相关的错误;(2)语句逻辑错误。一词多义导致的翻译错误,即翻译有多重含义的词汇时,未使用合适的词义,导致信息传达错误。例如,译文“在潜水冲过程中,游隼可以加速到322千米/时。它们的鼻孔里有肉质‘挡板’,以应付潜水时的气压”。将dive一词翻译为“潜水”,而结合语境和插图,这里的dive应为“俯冲”。再如,宇宙科普图书中的“lava world”(熔岩行星)被错译为“熔岩世界”,地理科普图书中的术语“desert pavement”(漠境砾幕)被错译为“沙漠路面”。语句逻辑错误多出现在从句、长句、逻辑关系词、倍数表达等翻译中。在科普译著的审读中,编辑可采取语言和知识互补判断、语境内外综合判断、借助图表辅助判断等审读策略,消除这些错误。

表达力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逻辑。例如,英文受语法约束,具有葡萄串式的立体表达特征;中文是遵循时间顺序原则的自然表达,具有竹节式的线性表达特征。科普译著是从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向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重组织,需要编辑有较强的外文理解力和中文表达力。表达力可体现在文字语句的准确表达和文化语义的挖掘与补充两个方面。

文字语句的准确表达

科普译著在表达上需做到信息准确、表义清晰、语句连贯,让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感和知识获得感。

信息准确,即不管直译、意译,均需要保证译著能准确传达出原著反映的客观事实,可以显化隐含信息,隐去失效信息,消除歧义。例如,原文:“The myriapods have more legs than any other animals on Earth, although their names docarry more than a hint of exaggeration —— centipedes do not have 100 legs and millipedesdo not have 1000.”照搬原文为“多足类动物的腿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都多,尽管它们的名字有点夸张——蜈蚣没有100条腿,千足虫也没有1000条腿。”“centipedes”“millipedesdo”这两个英文名称的前缀分别代表“百”“千”,在原文语境下,这两个例子是得当的。然而,“蜈蚣”这个中文名称却无“百”这个含义,故译文中不宜保留此例,宜隐去。

表义清晰,即在双语转换中保证句子结构清晰,助力信息的传达。例如,“Once this high-speed plasma leaves the galaxy,it collects in vast reservoirs of plasma that are detected by their radio emission,producing the classic radio galaxy shapes”被错误地译为“一旦这种高速等离子体离开银河系,它就会聚集到可通过自己的射电发射被检测到的巨大的等离子体库中,产生经典的射电星系形状”。译句层次混乱,指代不明,不易理解,所以可改为“一旦这种高速等离子体离开银河系,它就会聚集到巨大的等离子体库中,这些等离子体库可以通过自身的射电辐射被探测到,呈现出经典的射电星系形状”。

篇章连贯,即语句顺畅,推进自然,逻辑得当。简单的,如次序语的翻译,要连贯、统一。复杂的,如涉及深层知识逻辑的内容衔接,则需在充分理解原文语意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梳理,作出适当调整。

文化语义的挖掘与补充

语言背后是不同的文化,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完美转化,需要找到合适的文化土壤。科普图书是向普通读者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所述往往不是晦涩难懂的知识,而是相对贴近读者生活的,因此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联。语言背后存在的文化差异,导致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表述有时无法被另一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所理解,或者产生歧义,或者原著的表述所包含的信息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会变成无效信息。科普译著中可能出现的这几种问题,都需要编辑在审读中进行深度挖掘,站在中文读者的角度理解,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

例如,原文“生物多样性问题并非‘熏鲱鱼’:没有人质疑地球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失去生物多样性”中提到的“熏鲱鱼”,是“用来混淆是非的假线索”的代名词,因熏鲱鱼与狐狸味道相似,英国贵族用其来训练猎狐的猎犬。而传统的英国动物保护主义者则将熏鲱鱼挂在树林里,用来扰乱猎犬的嗅觉。这一隐喻对中文读者来说不易理解,此时宜补充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科普译著的审读需要以双语能力、科学知识为依托,必须在对译著所涉领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检索力、判断力,进而合理、合情地表达。编辑在审读中要有效检索信息,把握原著领域的知识,培养判断力,提升总结分析的能力,以学科领域的概念系统、专业表述来提升科普译著的呈现效果,以取得良好的科学知识传播效果,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原著检索科普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大侦探福尔摩斯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警察与赞美诗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