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共时语言学核心理论
——价值理论简要述评

2022-10-28 08:08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语音

田 苗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一、引言

“语言价值”是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第二编共时语言学中的重要内容,文中称共时语言学的研究目的是“确立特异共时系统的基本原则,是任何语言状态的构成要素”(索绪尔1922/1985),而价值理论是理解索绪尔语言研究的核心,是确立任何语言状态构成要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但由于书中未明确定义价值理论及其具体应用范围和方法,使有些读者忽略了价值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尝试从价值理论及其相关概念出发,理清其间关系,重塑价值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中的核心作用。

索绪尔从时间轴上将语言分为共时状态和历时状态,并将共时状态作为语言学的研究重点。罗宾斯[1]在他的《简明语言史》评价道:“将语言学的这两个方面或两个主轴即共时或描写的方面同历时或历史的方面区别开来是索绪尔的一大贡献”。共时与历时之分即是状态与演化之别,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这种区别在索绪尔之前就已有学者提及。19世纪初,德国人本哈迪在《语言学基础》一书中明确区分了静态和动态,分别将其称为“哲学视角”和“历史视角”。从前一角度看,“语言是人用来表达观念的分音节所构成的整体”;从后一角度看,“语言源出于智能,在中间演化,直到最后形成”[2]357。可见,共时语言学这个概念并非索绪尔首创。在索绪尔之前是历史语言学的天下,大多学者都是从历时视角研究语言。索绪尔的功绩在于一反近代语言学以历史为轴线的单一研究方法,提出了共时至上的原则。“公开为共时语言学构筑一个理论体系,使之成为一个不依赖于历史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却是一项全新的使命”[2]358。

二、国内价值研究状况分析

“价值”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在以往没能引起中国学者应有的重视[3],其原因可能是“价值”问题涉及语义研究,而语义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层面、跨学科的语言学问题,且索绪尔在阐述价值理论时涉及了诸多概念。笔者从CNKI数据库中检索了1992年至2018年核心期刊中所有有关索绪尔语言思想的研究,把其中有关价值理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来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价值理论研究

据统计,从1992年至2018年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文章共578篇,第一篇核心期刊中较详尽介绍索绪尔价值理论基本概念的文章是肖娅曼1993年发表的,此文章问世后十年内,学界鲜有学者就价值理论继续跟进深入探讨。这一情况延续到2000年之后,学者们陆续开始注意到了价值理论,逐步开始对其重新审视。由图1可知,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1年至2015年研究成果最多,但有关价值理论的探讨也只有12篇,大多集中探讨符号系统和任意性原则。鲍贵[4-5]探讨了价值具有的三个特征及价值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方式,屠友祥[6]从音位符号的角度探讨了音位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肖娅曼[7-8]探讨了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混沌语言观,希望能发展原有的价值理论。最近一篇有关价值理论的探讨是夏登山、蓝纯[9]对其经济学来源的考证,文章论证了索绪尔价值理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更加接近。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价值理论的意义、特征、来源等,却未对价值理论与《教程》中索绪尔提到的同一性、现实性、单位、具体实体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过讨论。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探究价值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挖掘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

三、语言的价值缘由

《教程》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书中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原则和概念为现代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构成语言的符号系统的不是抽象事物,而是现实的客体”[10]141。确定单位的方法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索绪尔用了cheval和chevaux来论证,如果分别从声音和其意义来看,这是两个不同的词汇,可是在法语中人们通常认为它是一个词的两个形式,所以词和具体单位不能等同,从而也论证了语言学的单位或者具体研究实体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也是语言学区别于其他任何符号制度的特性”[10]146。基于以上认识,索绪尔又阐释了“同一性”概念。例如la force du vent这个音段与“风力”概念具有同一性,拉丁语的calidum按语音定律变成了chaud,因此chaud=calidum,这就是同一性;两班“晚上八时四十五分日内瓦——巴黎”快车相隔二十四小时开车是具有同一性的。索绪尔用了具体事例给出了同一性三种具体表现形式,总结出来即音响形象与概念相符具有同一性;不同语境的同一表达具有同一性;词表达的不同意义也具有同一性,从中可以看出同一性可以确定出具体实体。索绪尔在书中还谈及了语言的现实性,他驳斥了对于词类的划分如形容词、名词、动词等即是语言的现实性,因为这些不是“无可否认的语言现实性”,是“语言学家就这样依靠语法学家捏造的概念不断进行着工作”[10]150。索绪尔用同一性、现实性、具体实体等概念都在说明价值的概念意义,说明确定价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语言要想确定出研究对象的具体单位必须引入“价值”这一概念,从概念入手才能合理、科学、没有争议地确定语言研究的具体单位。总体说来,价值概念系统的提出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价值概念系统

共时语言学基于系统的观念研究语言,研究语言必须要确定其研究单位,索绪尔提到的“同一性”“现实性”“具体实体实际”与“价值”都是相同概念在不同层面的不同表达。在书中,索绪尔说“词的定义很难下,是语言机构中心的东西,而且还要探究词的划分依据,但是如何具体划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写一部著作”[10]150。索绪尔在书中只是指明了词汇研究的方向,但没有具体实施,这需要后人在此方面大力发展,丰富词类划分和确定单位的依据。沈家煊[11]提出的“名动包含说”主张,相对印欧语的“名动分立”、以动词为中心,汉语则是“名动包含”关系,以名词为本,动词属于名词,名词包含动词。“名动包含说”是一个有益尝试,解决了一些传统语法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价值与意义

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无法“很好地看清那些如一团星云似的、模糊不清的思想,思想本质是混沌的,它在分解时不得不明确起来”[10]153。人表达语言时,选择什么音响形象表达概念是完全任意的,这体现为任意性原则,而语言的“价值”却是相对而言的。价值是只依习惯存在,所以要确立价值就一定要有集体,个人不能确立价值。这样的规定说明价值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依靠整个系统。如“chair”一词的音响形象为[tʃɛr],其能指为“椅子、轿子”,但这无法说明chair有了“椅子、轿子”这一概念之后就具有价值,chair这一词的价值实际上是通过与“stool”等同类性质词的对比中获得的。再如汉语中“碗”字,只有与其他类似的厨房容器,如“盘”“碟”“盆”等相对比才有了其语言价值。

价值的确定就是“要与其他物进行交换和相比”[10]155,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定价值,这也是价值存在依靠的必要因素。譬如,如要确定五法郎的价值,我们需用五法郎交换面包,并用五法郎与一法郎进行比较,通过这两个方法即能确定五法郎的真正价值,也明确了五法郎的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价值的确定不是个人行为,因为五法郎能换多少面包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在市场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这是集体意识的表现。确立语言的价值是语言社团的任务,因为价值的存在离不开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和普遍接受[12]。

由于语言任意性的存在,语言符号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没有自然基础的,是相对的。索绪尔认为价值是意义的一部分,同时又说意义依赖于价值又有别于价值[10]155。索绪尔用法语中的mouton与英语中的sheep作比较。mouton和sheep在一定语境下,都可指代“羊”的意义,但是二者却拥有不同的价值。换言之,sheep以mutton为参照,而mouton则没有类似的参照。两个词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与其他语言要素所处的关系自然也不尽相同。

就语言符号的概念而言,其价值的体现离不开概念本身及意义,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价值总要意味着事物之间的比较或交换。命名过程是语言之外的事物与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名称的意义存在于其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价值,在一个符号内部,有其独立的领域,在一个具体界限内发生。而价值的产生则要以与其他意义符号比较为前提,如图3所示:

图3 能指所指关系图

图3表明语言是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和其他要素构成关系,每项要素的价值都与其他要素并存,例如法语的同义词redouter(恐惧)、craindre(畏惧)、avoirpeur(害怕)由于它们的对立才有了各自的价值,若是redouter消失了,那么它的全部内容就要转到它的竞争方面去[10]156,本质上,“任何要素的价值都是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的”,不是一个符号内部所能决定的”[10]156。

若从物质方面分析语言价值,索绪尔认为,“如果价值的概念部分是由它与语言中的其他要素的关系差别构成,那么对它的物质部分同样也可以这样说”[10]158。物质部分即声音部分,更确切的是音响形象,就是那个物理声音在脑中留有的痕迹。索绪尔之所以称其为物质部分只是与所指或者概念相对来说,音响形象更能体现物质性,更像是真实存在的。价值的物质部分并非声音本身,而是“这个词区别于其他一切词的声音上的差别,因为带有意义的正是这些差别”。中国学者普遍接受这一观点,鲍贵认为,汉语的“看”与英语的see都可以表示“使目光接触人或物”,但两者价值却不同[4]。因为see在联想关系中与watch,look at对立,有自身价值,但汉语中却没有这种对立关系。李明洁[13]举了汉语中“合格”“及格”的例子,及格大多出现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序列中,而“合格”一般相对于“不合格”而言。“及格”“合格”在“你这次面试合格/及格了”里面意义相同,但价值不同。

索绪尔强调,“一个符号所包含的观念或声音物质不如围绕着它的符号那么重要”,“所指和能指分开来考虑虽然都是表差别和消极的,但他们结合却是积极的事实”[10]167。当能指和所指分开看的时候,都是模糊的,只有跟其他成员进行对比之后才能明确自己的身份,价值和单位一样本质上都完全与差别有关。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10]164,这里的“形式”就是对立关系,而“实质”指符号的质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许国璋[14]曾评价索绪尔的语言学是研究对立关系的语言学。

对待任何一种经典理论,不应该只限于理解吸收,更应该能够联系实际,为我所用,解决语言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二语教学中的问题。索绪尔把词汇学纳入语法系统,是从联想和句段关系去观察的[15],是把词汇作为构成语法系统的单位,观察它在系统中的价值。词汇的意义不是预定的而是由价值产生、系统决定的。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和使用词汇,就必须从价值系统入手,用对立关系分析词汇意义。

五、价值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一)价值理论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20世纪20年代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特鲁别茨科伊(Trubetzkoy)运用索绪尔对立关系系统来研究语言,创立了音位学[16]。特鲁别茨科伊(Trubetzkoy)又进一步提出了“区别性特征”理论,认为音位即由若干区别性特征构成,音位对立产生的价值可以用来反映语音中音位的对立。所以在语音教授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语音区别特征教授标准语音。

以我国英语语音教学为例,对学习者习得外语而言,语言迁移是把双刃剑,母语既有可能促进掌握英语语音,也有可能阻碍外语语音的习得。当母语与外语存在相似性时,则有可能促进语音的习得,即实现正迁移;当母语与外语差异性较大时,母语则有可能阻碍语音的习得,形成负迁移效应[17]。从价值理论出发,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音系统,差异性与同一性并存。本文对英汉两个语音系统中的单元音进行对比。汉语中的单韵母有a、o、e、i、u、ü;英语中的单元音包括/ɑ:/、/ɔ:/、/ɜ:/、/i:/、/u:/、/ʌ/、/ɒ/、/ə/、/ɪ/、/ʊ/、/e/、/æ/。韵母 a和元音/ɑ:/、/ʌ/的发音位置都在舌面靠后、舌高偏低的位置,发音位置大致相同,外语学习者在习得语言时,就容易将韵母 a替代元音/ɑ:/、/ʌ/,出现负迁移现象。面对这一现象,外语教师可以从价值理论出发,分别系统讲解两种语音系统,并对比二者的区别,如将英汉语音系统进行重合,归置到一个语音框架下,那么就可以凸显二者的区别,如图4所示。

图4 英汉元音音位对比图

由图4可知,汉语韵母和英语元音虽然发音位置相似,但却属于不同的系统,如韵母i的价值和元音/i/、/i:/不同,因为 i在汉语语音系统中区别于a、o、e、u、ü 这四个单位才有价值,而/i/、/i:/的价值在于区分于其他的元音。那么,教师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将英汉两种元音系统标注出来,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在头脑中构建出两种语言的语音框架,进而形成对比,由此深入理解二者的区别性特征。

(二)价值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价值理论,或者其对立关系,可以详尽解释语义,进行词汇教学和翻译教学。“一种语言的词往往并不反映外部世界的全部真实情况,只能反映操这种语言的人们注意到的地方”[18]。既然如此,词所表示概念外延的大小就有其民族性,各种语言系统内部语义分布情况不尽相同,包含的价值也不一样。所以在词汇教学和翻译教学中,应该尽可能讲解某个具体词汇的整个系统,把词之间对立起来看其中的差别,认识到其中价值不同,即使有时意义相同也不能等同使用。学习外语、从事翻译工作最忌讳把每个词列出原来所处的对立关系网,而硬让双语间的词孤立地一一对应,原因亦在于此。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当两个词意义完全相同时,其中有一个词会逐渐被淘汰或异化,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是研究同义关系的重点,同义词辨析实际上就是语义辨析[19]。外语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过程,对同义词和多义词掌握并不好,基于这一现象,殷丽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此类问题主要是受同义词内部语义区别的影响[20]。同时,母语负迁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辅助工具缺乏等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从价值理论角度来看,梳理词汇价值系统、对比母语与外语的差别、延伸词汇语义等方法能够对学生习得外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英语的方位介词over、above、up为例,三个介词都表示“在(...)上方”的含义[21],三者构成了一个价值系统,每个介词在这一系统中具有区别于其他介词的价值。over指在某物垂直上方,无接触点,也可指覆盖在某物上,反义词是under;above指在某物的上方即可,不一定是垂直上方,反义词是below;up表示在往上的方向,反义词是down。教师在讲授这一系统中的某一介词时,可以先帮助学生构建出表示向上含义的英语介词系统,在此基础上,再着重讲授某一介词,学习者可以对照母语介词系统,加深对英语介词系统的理解。接下来,在价值系统中围绕某一介词具体展开讨论,进而延伸词汇语义。如above的基本义是“in a higher position than something else”[21],围绕这一含义构建纵向的多义词价值系统。Tonight,temperature should be just above freezing(今晚的温度应该稍稍高于零度),above在这一句子中的含义可以延伸为“大于”“超出”;Many employers value personality above experience and qualifications(许多雇主重视个性甚于经验或资历),above是在这种情况下意为“高于”“重于”“甚于”;He never rose above the rank of corporal(他的军衔一直没有超过下士),这句话中的above指的是地位高;As mentioned above,there is a service charge(如上所述,须收取服务费),这句话中的above指的是“上述”“在上文”的含义。关于above构建的价值系统如图5所示。

图5 同义词和多义词above的价值系统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如图5的同义词和多义词价值系统导图,借助多种教学工具,采取基于多模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浸入式学习,这样才能深刻、全面地掌握同义词和多义词。

(三)价值理论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对立可以是语音对立,词的对立,也可以是语法对立。英语有16种不同的时体表达方法,而汉语中关于时体的表达,学者们观点不一致,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汉语是有“时”无“体”的[22]。教师要使学生彻底理解英语中的“时”“体”概念且灵活应用,必须借助母语(汉语)的解释,并区分汉语和英语在“时”“体”概念上的异同,才能准确把握并习得英语“时”和“体”。

美国语言学家克姆瑞认为英语有三种“时”:“现在时”(present tense),“过去时”(past tense)和“将来时”(future tense)[23]。“现在时”除在第三人称单数后有词缀(e)s外无其他形态标记,表达目前存在的状态,见例句(1)。“过去时”是在动词后添加后缀-ed为标记,通常通过某个时间点表示过去的时间,见例句(2)。“将来时”是描述说话时刻以后要发生的事件,将来时因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所变化。第一人称,无论单数复数,把“shall”置于动词原形前来表征,见例句(3);第二及第三人称,无论单数复数,则以“will”表示,见例句(4)。总体来说,“时”具有时间指示功能。

(1)I want a piece of paper.

(2)I saw her yesterday.

(3)I(we)shall go camping tomorrow.

(4)You(she,he,they)will teach English next term.

通过句子结构中的动词屈折变化或者助动词的添加,区分出事件发生的时间状态。在语法教学中,教师通过将三种时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英语不同时间状态下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英语有三种“体”形式:“完成体”“进行体”和“完成进行体”[24]。“完成体”指到某个具体时间为止已发生的状态或事件,由助动词have+ed分词构成,见例句(5)。“进行体”描述的是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由助动词be+ing分词构成,见例句(6)。“完成进行体”指完成和进行意义的结合,指的是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过去的事件,见例句(7)。

(5)I have heard that she was ill.

(6)The phone is ringing,please answer it.

(7)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is book.

三种“体”形式都是由助动词以及动词的屈折变化分辨事件或动作发生状态。“时”和“体”在意义上密切相关,都与动词动作和时间有关。在语法教学中,通过不同时和不同体之间的对立与同一关系,梳理英语时体脉络,更有助于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

英语有非常明确的“时”“体”概念,但是汉语“时”的概念却很模糊,不同学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因为汉语并不是以动词的变化形式而实现。在汉语中,如张秀认为动态助词“了”是汉语中的“过去时”标志词,但“了”没有标志时间[25],比如:“他吃了饭去工作”,该句中的“了”并不表示事件的时间。“了”可以出现在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的句子中,“了”并非只是“过去时”的标记。汉语不使用动词变化来表示事件发生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汉语没有“时”这一理论范畴,但汉语有“体”这一观点为许多语言学家所认同。

汉语的“体”分为完整体和非完整体两大类。完整体揭示事件的整体性质,非完整体提示事件的局部性质。汉语的完整体分为三类:(1)现实体,在动词后加“了”表示,比如:“这个电视剧终于放完了。”(2)经验体,在动词后加“过”,比如:“我寄过信给他。”(3)短时体,将动词进行重叠,比如:“他点点头,默许了。”同时,汉语的非完整体也分为三类:(1)起始体,可以用“起来”表示,比如:他突然大笑起来。(2)持续体,可以用“在、着”表示,比如:他不断大笑着。(3)继续体,可以用“下去”表示,比如:他继续用力打下去。

汉语中通过不同的动词或副词的使用去分辨事件和说话时间的联系,不同的“体”相互对立并统一才能构成语篇。所以在理解英语与汉语的句子形态结构和语法规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区分词汇变化,掌握词汇的屈折变化,掌握英语的“时”和“体”的特点,使学生不要因为句中词汇意义相同就把句子理解为同一个意义,从而造成时体不清晰、语篇不通顺等问题。

索绪尔的语言价值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研究有着重要启示,他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共时要素构成的严整系统,阐明某一语言系统时,首先需要确定单位,其次描写单位之间的关系。“系统性”的提出克服了“原子主义”的缺陷,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并紧紧抓住了语言的结构。抓住了结构也就克服了传统语言学“滥用意义”的缺陷。对分析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某种标准从特定语言的共时系统中划分出具体单位来,然后才有可能去考察单位的性质,从“差别”入手论述单位间的关系。任何理论都有它的适切性和局限性,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深入研究,继续发展价值理论在其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索绪尔语言学语音
微信语音恐惧症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对方正在输入……
试论索绪尔语言思维观中客观世界的消解
皮尔士与索绪尔符号学异同辨析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常在常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