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莉莉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6.1%,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增长33%。“一带一路”为中国服务贸易增长贡献重要力量。
9 月3 日,第五届“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开幕。论坛以“数智双循环‘一带一路’服务贸易新动能”为主题,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成果发布、高端对话等环节,旨在围绕“驱动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行深入研讨。
“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在疫情冲击下曲折发展,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和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他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更好促进“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发展:一是不断创新服务贸易促进方式,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二是深化在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合作,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运输物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三是加强服务贸易政策规则对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研究制定贸易投资便利、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标准规则制度,强化软联通。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中科院院士周成虎谈到,为促进“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发展,一要紧抓“一带一路”为服务贸易带来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发挥服务贸易对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引擎作用;二要促进沟通交流、精准发力,找准服务贸易大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潮流和满足中国服务业乃至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要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服务贸易积极稳妥持续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的数字经济市场。
“近年来,‘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成果丰硕,显示出强大活力。”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贸易发展既面临国际局势变化和疫情冲击挑战,也面临数字经济加速成长的机遇,显示出较强韧性。本届论坛主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有望为“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疫情促使数字贸易逆势发展,成为全球以及“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发展新引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表示,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加剧趋势,疫情更是重创全球经济,然而率先走出疫情影响的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有力引擎。在她看来,对中国而言,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对增加高水平就业、推动贸易结构向低碳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中国的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和企业竞争力都为服务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字生产者服务尤其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
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呈现出趋向服务贸易的发展形势,但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高筑,建议中国积极参加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推动WTO 尽早达成投资便利化协议和电子商务协议,认真落实RCEP,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纳入更多服务贸易的内容,并从国家层面顺应当前制造业服务化、服务贸易数字化的大趋势,出台更多政策举措,把中国牢牢地嵌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尤格纳丹表示,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能够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拓、共同维持、共同引领全球数字经济,打造一个共享的数字经济世界。他谈到,全球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来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实现经济普惠和包容。为了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作用,斯里兰卡必须最大化地利用好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赋能未来经济发展。“对于中国的数字公司来讲,在斯里兰卡进行投资有很多的机会,不仅可以服务于斯里兰卡的客户和市场,同时还可以辐射南亚以及其他地区大的市场。”他指出。
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发展,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商务部世贸司司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专家洪晓东认为,数字技术驱动增长,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数字贸易技术随着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全球可数字化的交付服务比重越来越高,达60%以上。中国这几年也很明显,例如电信、软件计算机、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特别是游戏服务,出口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当中是先行者和领军者,网络零售市场、网络人数,还有电子支付规模都是全球第一。中国领先全球的这些创新模式,必然为“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也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发展,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数字技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过去看到的跨境电商更多都是在消费品领域,但是现在B2B发展得非常快,大量的装备、机械设备,矿石、原材料等等,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贸易。“可以看到中国网络安全还有人工智能是以200%—300%的高位数增长,这可以看出全球数字技术对于服务贸易的拉动,未来数字服务贸易一定是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王晓红说。
王晓红特别强调要抓住东盟市场,再加上RCEP 的落地,“我们和东盟大市场合作就能够保持数字贸易的规则连通。”她说。
中国丝路集团董事长闫立金表示,由于新的技术推动,使得原来的国际规则、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由于数字技术发展,世界各个方面都需要新的规则,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跨境贸易领域呼唤自由、公正、诚信的新的规则、秩序甚至是体系。他指出:“2019 年我们中国丝路集团与联合国贸发会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全球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及在线争议解决的系统和平台,它的主旨就是推动或者是改善整个国际贸易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数字化基础设施。重点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同时推进跨境贸易、跨境电商发展。”
据闫立金介绍,随着这几年技术发展,特别是疫情之下,数字技术已经成为跨境贸易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平台,而且它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接近全球贸易的50%。例如广西和东盟一起打造“两通道两平台”,主要围绕中国和东盟之间建立更高版本数字化贸易平台等。另外,在新疆的几个重要口岸,如阿拉善口、霍尔果斯等,搭建了快速的数字物流和通关通道,使新疆的跨境电商从全国的排名靠后,迈升至前五名。
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认为,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全球贸易生态环境:第一,产品本身属性改变,尤其是一些以内容为主的产品,从产品本身变成数据。第二,生态环境里面产品交付模式改变了,以前都是通过生产、运输等等,现在通过电子手段,数字化手段可以将产品交付。第三,参与的主体变了,以前在传统生产环境里,有生产商、运输商等很多不同的环节,因为数字技术出现,参与方改变了。
论坛期间,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分别发布了《数字文化贸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和《2022 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研究报告》两项成果。
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介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的市场规模巨大:截至去年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过4 亿人,网络游戏规模超过5 亿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超过6 亿人,网络新闻用户7 亿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超过9 亿人。“数字文化产业对于数字经济以及数字文化贸易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贸易发展路径,也带动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从而为‘一带一路’数字文化贸易发展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赵萍说
《数字文化贸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具体建议:第一,优化“走出去”模式,兼顾借船出海、造船出海两种模式。第二,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相关的贸易各个环节。第三,要打造数字文化精品,特别是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第四,要注重跨领域合作创新,尤其是满足Z 世代的需求。第五,虽然数字文化贸易是跨境贸易,但是很多“走出去”企业的经验表明,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品都要充分利用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更好地研发新的产品,打磨好商业模式,成功“走出去”的概率才会更大。
“促进服务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国际合作,要在数字服务贸易的相应国际规则制定,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服务贸易治理体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未来我们整个数字服务贸易乃至服务贸易发展,占领全球制高点重要所在。”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高宇宁表示。
延伸阅读
《2022中国服务贸易年度研究报告》:国际贸易强劲引领全球复苏,抓住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新机遇
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第五届“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上发布了《2022中国服务贸易年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强劲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其中,数字服务贸易为贸易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国际贸易强劲引领全球复苏
从中国看,2021年中国进出口再一次跑赢各项指标。GDP比上年增长了8.1%,投资比上年增长4.9%,消费增长12.5%,外贸增长21.4%。毫无疑问,国际贸易是引领中国抗击疫情、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世界看,全球经济复苏中,国际贸易复苏显著快于GDP。2021年与2019年相比,全球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1倍还要多;中国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高出1/3;美国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也快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阶段,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第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下降,人力资本密集的服务业出口要加快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均收入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看三组数据:一是加工贸易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从占比最高的1999年的56.9%降至2020年的27.1%;二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占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比重从1992年最高的73.6%降至2021年的40.2%;三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占我国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从最高的2006年的46.2%降至2021年的26.3%。
今后较长时间我国青年人的就业压力持续存在,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就业机会依然是重要举措,而且是收入相对较高的岗位。国内青年劳动者教育水平提升,期待的就业岗位除“世界工厂”之外,更多倾向于软件开发、商务服务等“世界办公室”等类型,服务贸易出口与现阶段的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有较好的匹配度。国外有研究表明,国外远程提供服务的员工比当地同样工作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高。最近对国内若干户承接远程软件外包的企业调研显示,接包发达国家项目的综合收益,约高出国内同类项目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第二,能源资源是长期约束,出口向低碳结构转变需要服务出口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经济体,不太缺劳动力,资金也可以积累,中国的投资能力占全球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跳到最近的30%左右,技术也可以通过投入不断增长,只有自然禀赋无法通过努力调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土地、水、石油资源的比重越来越低,压力是很大的。尽管一再努力优化国内能源结构,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我国长期出口大量资源含量高的制造业产品,这是我国一些资源消耗占全球比重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减少资源能源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增加人力资源密集、资源消费和碳排放较少的服务业出口,是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内在要求。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促进国内大循环,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进口高水平服务贸易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
高品质的消费包括多种类型的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例如多元化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以及休闲旅游等。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中旅行服务占比高达36.4%,表明海外旅游和出国留学成为收入提高后国人的重要服务消费。2000—2019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从3.9万人增加到70.4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6.4%。2019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2%。
第四,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进口高水平生产者服务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水平生产者服务对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进口高水平研发服务、设计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营销服务等,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服务贸易中,生产者贸易是增长最快的部分,无论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生产者服务已占全球服务贸易比重的80%以上,为我们发展生产者服务贸易、引进先进服务业提供大量机会,特别是研发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营销服务等,将对我国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数字服务贸易提供贸易增长新动能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11年至2020年,全球由数字驱动的服务贸易从2.14万亿美元增长到了3.17万亿美元,数字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份额从47.89%上升到了63.55%,规模已占到了服务贸易的一半以上。2011年至2020年,中国数字服务贸易总额由1648.38亿美元增长到了2947.60亿美元,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从36.72%上升至44.55%,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贸易发展不仅在于它能够扩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贸易内容和贸易方式。例如,数字研发服务能够通过设计服务平台提供全球并行研发;从数据服务上看,跨境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中国具备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以下3点:
1.中国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大,数据更新快,产业基础好。我国网民数全球最多,有11.8亿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人均网络使用时间排在全球前列,每天移动端的上网时长接近7小时,这些用户合计提供了每天接近80亿小时的移动端线上时间,如此规模巨大的数字消费市场无人可以比拟,使国内数字产业能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和竞争效应的双重优势,驱动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持续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达,支撑数字企业发展。我国5G基站建设规模全球遥遥领先,截至2022年4月底,累计开通5G基站161.5万个,占全球5G基站的60%以上;登录5G网络的用户已经达到4.5亿,占全球5G登网用户的70%以上;在数百个大中型城市开启大规模商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已经超过10亿个。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能够建立广泛的人—人、人—物、物—物连接,高质量的数字化传输能力支撑极为丰富的内容在网络空间进行传播。
3.制造业全球规模第一,数字服务应用场景丰富。数字化过程投入是很大的,需要有很大的头部企业带领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圈。中国有非常好的制造业基础,为数字贸易、数字产业发展带来非常好的产业背景。消费端市场背景,基础端基础设施,生产端的产业背景都是全球最好的。所以数字经济一定会快速发展,带来数字贸易良好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