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礼谦
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龙潭村位于海珠区中部偏东南,即在“海珠湿地”牌坊对面。洪圣古庙坐落于龙潭村西约东大街43号,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庙门额苏若瑚书“洪圣殿”三字,两边是由花岗石雕刻的对联:“岭峤显威灵,恩周海外;丝纶膺宠锡,泽普河南”。该对联雕刻围以竹节纹,上方雕刻蝠鼠吊金钱纹饰,下面雕刻花篮承托。整个雕刻装饰精美并保存完好。
相传龙潭村的先人最早在现龙潭村与大塘村之间的“三姓围”(后改为“三盛围”)居住开发,有杨、马、韩等姓氏。据清代学者梁松年《心远论余》载:“番禺有新村墩,墩在茭塘河南,其村多蜑户,今改名龙潭。”“所居有白、陈、杜、李、何、吴六姓。”后来迁到龙潭村现址聚居发展,不断有新的姓氏和人口迁入,后发展为有数千亩土地、数千人口的村庄。龙潭村建村于哪一年?村名有没有经历什么演变过程?由于缺乏文字根据,众说纷纭。在上级要求填报时,因村里遗存有几段红米石柱,被认定是明代建筑的遗物,便填报“明代建村”。网上流传,龙潭村曾称“龙庭”村。
龙潭经济联合社2022年对紧靠洪圣庙的房屋进行改建时,八块被遮蔽多年的古碑赫然出现。这批碑石内容丰富,使龙潭村的历史文化以及名称演变等问题,迎刃而解。
八块碑刻内容如下:
(1)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洪圣庙宇题名碑记》:
“重修洪圣庙宇康熙二十一年岁序壬戌初秋甲子 日 之吉 切惟圣王灵殿,肇自鼎建以来,老稚同沾福庇,水陆咸赖鸿庥。因历年久,风雨侵凌,鸟鼠巢穴,遂致墙垣倒塌,甍榱折摧,殊不雅观。是以通乡舆议,拆卸通修,革故更新,鼎建何异?于是乡众踊跃,签题材料工金,共成厥美。随即卜吉升梁,连工督理,幸今落成。庙貌壮丽城村,胜旧规模。神相威严闾里,沾新恩泽,如茂如苞,美轮美奂,千龄有永,带砺无疆。谨序。”
(2)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建洪圣庙题名碑记序》:
“羊城东南十有余里,乡曰囗囗,古建洪圣诸神一庙,镇锁潮流,左控赤岗,右连沥水,背三山而面七泽,诚昔人相地立庙之得宜也。乃奉祀以来,赫濯声灵,凡有祈祷,捷于影响。且显迹现朝,诚动宸衷,遣官致祭。但斯圣庙,几历复修,迄今瓦破墙穿,风雨飘零,断然难免,更嫌堂卑座浅,岁时挤拥,膝几不容,因之议修建添头座,善信签题,挥毫恐后,督理罔辞,阅月而成。喜见前日浅隘,今已邃深,前日卑靡,今已坚崇,美举共勷,乌可无纪?用勒贞珉,永垂不朽,须至序者。”
(3)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洪圣庙助金碑记》:“本庙坐辛向乙兼戌辰。序曰:尝思神明者,地方之保障攸赖也;庙宇者,神明之依栖攸关也。地势胜,则庙宇得地,而神益灵;人心诚,则神明感人而福自增。我村自元建立,古号新成。地坼东南,遥接羊城之脉,近乘星岗之气,其形其势,磅礴蜿蜒,有如龙跃龙飞之象,今改额曰龙腾,实因地胜而确号也。旧建洪圣诸神一庙,镇潮流,奠乡土,历古如斯矣。我村士民,虔祀弗懈,祈求皆应,沐恩无穷。但历日久远,庙宇未免颓坏,风雨时侵,众弟子共睹不宁。岁值三秋,老壮合议,举簿签题,踊跃争先,择吉鸠工,不日而庙宇落成,庙旁厨所,规模胜旧,焕然维新。自是庙貌修而神益安,神明安而地益宁,奉馨香于不戬,共获福而无疆矣。所有众信,喜助工金芳名,敬勒于石,以垂不朽。”
(4)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增修洪圣庙宇神相助金碑记》:“尝思神道正直,千秋仰德相之容;庙貌巍峨,万世瞻含弘之大。兹因洪圣诸神,宝像金身,日久尘封烟积,亟宜肃整衣冠;绣瓦丹楹,年深破朽虫侵,尤贵塈茨涂葺。所赖各信捐金乐助,俾得鸠匠庀材,不一日而告备;绘画工费,未半月而成功。将见规模胜旧,收沥水而报宇宙之崇观;气象维新,接星岗而尽神人之壮丽。故洪德无私允矣,波平南国;圣恩广大洵哉,泽及龙潭。从此神灵人杰,人杰而神益灵。荐馨香于靡既,获福祉而无疆。并将襄力芳名,详列于左。”
(5)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洪圣庙神相助金碑记》:“盖闻神道设教,相必庄严;古处成风,事求乐助。兹因洪圣诸神一庙,久虔享祀,亟须葺修,丹雘塈茨。固一人而难就;廪囊工力,赖众信以乐成。再肃仪容德相,又开新气象;重修宝座英灵,加播旧恩光。将见济万物之慈航,坎功拥护;九天之甘露,水德覃敷。故相庄严而神益显,神明显而地愈灵。蔫频繁于不替,获祯祥于罔既矣。谨将襄力芳名,详列于左。”
(6)清同治元年(1862)黄兰修撰《重修本庙题名碑记》:“粤稽祀典,凡有功德于民,与夫能捍大患、御大灾,具崇享祀。我龙潭西约之有洪圣王庙由来久矣,其中并奉祀列圣尊神,莫不赫声濯灵,恩膏远布。故夫阴阳愆沴,旱潦萑苻,有祷于心,悉蒙默佑,欲报之德,罔极难酬。无亦饰其殿庭,涂其丹雘,废者举,倾者扶,以妥以侑,而使香火延绵于勿替,庶几略表厥诚乎。兹庙递经修建,今亦多历年所,风雨飘摇,丹青剥落,何以妥神灵而崇享祀?于是佥谋修理,量力输诚,殿宇之残缺者饰之,厅厨之倾倒者复之,并庙前之里门,亦因而重建之。缅规模之式焕,仰金相之重圆,自天降康,民其永赖,伟哉斯举,其可忘诸?爰将乐助芳名,具详如左。”
(8)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洪圣古庙碑记》:“昔自胇胄甲作,驱凶魅以御鲑
,江汉沮漳,焚筑鬻而安河渎。弭越 之沴气,平海若之洪流。威耀神旗,诚孚普淖;波清人表,厂奠三灵,此我龙潭乡所以建有洪圣神庙也。其地则左倚七星翠屏碧嶂,右环三滘玉水璇源,幽胜咸推,声灵愈赫。以故祷祈者蚁集,膜拜者凫趋。顾思日久时多阤剥之虞,垣 尤赖葺修之力。将钱系社,无不称神;徙鼎入齐,当先用众。兹幸青蚨佽助,集狐腋以裘成;铜雀凋倾,速鸠工而材庀。分八功之水,流为大川;合千灯之光,混成一色。是则法鼓沉而更震,经幢毁而复开。祀典清严光舄奕。丹青二焕,奚如鸾手写生;衮冕端临,尚睹龙神不睡。助到下方黄铁,千秋垂不朽之碑文;挥来南海灵旂,万古仰维新之庙貌。”
从八块碑刻内容及了解到的相关资料,笔者谈几点意见。
一是“龙潭西约”是一个小岛,四面环水,居住着全村半的人口。“南海洪圣大王”是我国著名水神,居于水乡的龙潭村民信奉之。几百年前龙潭村民选择在这面对日夜奔流潮水的“最佳位置”建立洪圣庙。时至今日,村里开展龙舟活动,村民仍先到洪圣庙拜祭后,村里的龙舟方出发,可见其影响之深。
二是几百年来,有关洪圣庙的维修或重建等大小工程,除当时张榜明细公布外,还把主要事项用碑文及时记之。这是一个好传统,为人们今天了解龙潭村的历史文化及有关问题提供了实物证据。
三是龙潭村现址是元代建立,村最早的名称是“新成”,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改村名为“龙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已更名为“龙潭”,并沿用至今。过去曾称“龙庭”是错误的,应为“龙腾”。
四是笔者自小听前辈说,龙潭村何氏是较早搬迁至本村的姓氏之一,原先在现洪圣殿的位置建了间何氏宗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觉得在此建祠不大理想,便决议将宗祠迁到西约西街重建。因当时村里常闹水患,村民们希望建座洪圣庙。何氏父老同意将迁祠空出的地块献出建庙。按照时间推算,龙潭村洪圣庙应始建于明代。
五是根据《广州市志》《海珠区志》《海上明珠沧桑录》等书籍考究,海珠岛除几个小山冈,曾经历数千年的海浸期,后海水逐渐退出,陆地逐渐浮现。《海上明珠沧桑录》说:“以原来的几个基岩小岛丘为依托,以朝汐的自然作用为动力,不断挟带运来大量沙粒、淤泥、黏土等物质,终年累月地沉积,使沿岸逐渐变浅,淤成潮滩,进而一步步推开淤高,堆积成平原。此即今时岛上的潮成平原也。”
龙潭村既然于元代建村,又古称“新成”。可元代之前,即宋代末期,这一带还是“刚刚形成”的滩涂,逐渐变成平原、陆地和弯曲的河涌。先民们开始到此开荒、架桥、建房、修路,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取村名为“新成”,意味着很多东西都是“新形成”的,并且逐渐从滩涂种植到修筑堤围、争取旱涝保收,再到筑果基、探索深沟高畦种果,经历了“沧海桑田”、农耕文化发展的深刻变化。
六是中山大学地理系原主任吴尚时教授,于1937年5月14日在七星岗南端的牛眠冈(不少书上写“牛皮冈”,但本地人称呼及本地村史、资料记载,均写“牛眠冈”)发现了“古海岸遗址”,并发表报告说:“海蚀与台地相交之处,高出今日之海面约10米,乃是当时海面之高度。”“古海岸遗址”与龙潭村可说是紧邻,与龙潭村地界相距不到1千米。龙潭村地势低洼,过去是古海海底,村民建房常常下挖1米多,便见到了密密麻麻的变成白色的“咸水蚬壳”甚至蚝壳。洪圣碑文对龙潭村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有多处描述:“羊城东南十有余里……古建诸神一庙,镇锁潮流,左控赤岗,右连沥水,背三山而面七泽”,“遥接羊城之脉,近乘星岗之气”。星岗,即七星岗。龙潭村土地肥沃,长期以来,生产了大量优质水果和蔗类。“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第一期征用的全部土地是龙潭村土地。种种迹象表明,古代龙潭村曾是古海海底。
庆幸有340年历史的这批宝贵碑刻,能完好地留存至今,成为历史的铁证和文化瑰宝!2022年新春,有机会见到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说到新近发现龙潭洪圣庙碑刻等情况。陈教授闻之很高兴,特作《龙潭古碑诗》相赠:“苍茫古海剩龙潭,我欲随君细一探。洪圣碑文成信史,何人代答问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