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良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融入中华文化,一个关键环节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百年传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19年前后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1978年至2012年;2012年至今。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部分,百年间广东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从自发、分散,发展到日益趋向自觉化、系统化。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及至当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传播的内容、主体构成及其关系、渠道与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百年的历程中,从最初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被介绍到中国,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译介、传播日益受到重视,传播内容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无序到体系化、由自发而自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基本原理的传播,主要经由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译介、研究、出版发行,进而开展有组织的教育培训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维度的传播,构成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百年传播的基本面,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及其理论阐释是传播的基调和准绳。二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在马克思主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语境下,伴随着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提出和成熟而逐渐丰富和发展。在百年传播进程中,这两个维度齐头并进,越往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所占的比重越大。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基本原理的传播,在不断丰富和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真的基础上,成为确保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石和价值指针;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需要和中国实际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在充溢活力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提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环节之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百年传播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而系统化的过程,与此相应,其传播内容也体现了这一演进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早期阶段,首先是聚焦在介绍的层面。传播者在留学、阅读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即在报刊上撰写相关文章予以推介。如在戊戌变法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对马克思及其思想作简要的介绍,并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俄国十月革命后,广东紧随上海、北京的步伐,成为国内持续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19年7月到12月,杨匏安就集中在《广东新中华报》的“世界学说”栏目发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斯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等41篇文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相关内容,如唯物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改良社会主义等,他还相对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等基本观点,成为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此外,杨匏安还在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发表题为《马克思主义浅说》(1922年4月)的长文,用通俗易懂、观点鲜明的文字,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构成。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理解的不断深化,以及广东共产党组织深入发动工农、学生、群众与工农学生运动深度结合,基于马克思主义原著翻译及研究成果的出版物越来越多地进入组织化的教育、培训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也越来越趋于丰富化、系统化。从陈独秀以广东省教育委员会的名义创办的宣讲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等培训班,到中共广东区委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区委成立广东新学生社,再到广东地区党组织领导的历次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基本原理的传播都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各种骨干培训班中,通常按照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解掌握的程度设置相应的课程。1926年初,共青团广东区委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青年骨干培训班,学习马列主义和团的基本知识,规定把《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主义ABC》《新社会观》《唯物史观浅释》等革命著作作为必读文本。甚至在黄埔军校,在共产党人的主导下,也设置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政治理论课,如《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史》《帝国主义》《社会主义》等。
这种情况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都得到延续和发展。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简称东江特委)于1928年1月在海丰县创办东江党校,选派部分党员和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脱产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际革命斗争经验和方法的学习相结合,课程包括《列宁主义》《苏维埃建设》《第三国际与世界革命》《中国共产党史》《农民与土地革命》等。1931年6月,琼崖苏维埃政府在海南创建琼崖高级列宁学校。列宁学校开设《唯物史观》《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进化论》等课程,帮助学员了解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武装在龙川师范创办龙川青年自我教育班,吸收当地的进步青年参加培训,学习内容也包括《大众哲学》等马克思主义课程。1940年,中山大学曾迁往韶关乐昌坪石四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李达曾在文学院任教一年,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应邀任经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主讲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与郭大力合作翻译的第一部中文全译本《资本论》(1938年)也作为教材,成为广东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被明确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同时,以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等为代表的翻译研究机构、出版传播机构系统地翻译出版了“三大全集”,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中文第一版,编辑出版了“三大选集”,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由中央编译局牵头,先后编译出版了《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6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计划出版70卷),修订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库,选编出版了大量经典著作的专题文集等。在此背景下,广东的高校、研究机构也持续地开展学术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前所未有地充实、丰富了广东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为人们全面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表现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趋势。在广东,这一趋势尤为突出。广东共产党在组织领导工人、农民、学生运动过程中,从一开始就鲜明地表现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指导革命实践的特征。1923年底,中共广东区委在广州成立平民书社(1924年改组为国光书店),出版了一系列图书,包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于树德)《帝国主义浅说》《省港罢工概观》(邓中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等。此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前后共举办了六届,尽管每一届学习课程内容不尽相同,但马克思主义是必讲内容,而且是越到后几届,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内容越突出。以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的课程为例,《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帝国主义》《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中国职工运动》《中国史概要》《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中国政治状况》《中国财政经济状况》等课程,都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实际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曾主办出版多种刊物,如《省委通讯》《红旗周刊》《党内生活》《教育杂志》《学习半月刊》《五月红》《两广实话》《大路》等。这些党管刊物在内容上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即反映纯马克思主义著作或理论的文章较少,结合大革命问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居多。刊物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的政治与组织路线、号召革命斗争、解释社会问题等,表明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从理论偏向实际、从经典理论转向广东革命实践的基本态势。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产生了第一次飞跃。此后,毛泽东思想成为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时期,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继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也越发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排头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也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广东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主体,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明显特点。
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百年传播,传播活动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广东马克思主义传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及共产党人一直是最重要的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核心主体。同时,在百年的传播历程中,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发展,在党组织的外围,不断吸引、发展着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逐渐形成以各级党委(党组织)为核心、以多元社会力量为重要力量的“一核多元”格局。传播主体由最初的自发传播行为,逐渐演进为自觉地开展全方位覆盖、系统深度的传播活动,彰显传播主体在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局势时特有的战略认知、战略定力,以及共产党人基于文化自信而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能力的与时俱进和全面提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从小量而逐步壮大,由“星星之火”进而“燎原”的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基本上都是由共产党组织及共产党人来实施的。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组织及共产党人几乎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单一主体。
在传播早期,一些维新派人士、国民党人甚至无政府主义者,如梁启超、孙中山、朱执信等都曾参与引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但真正一直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基层并为越来越多的革命者所掌握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坚定的信仰者。早在广东的共产党组织成立之前,以陈独秀、谭平山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曾举办机器工人补习学校、宣讲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等培训班,开办书社,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广东支部成立后,广东党组织就开始自觉地运用各种形式,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等紧密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具体的革命斗争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艰难的环境下,中共广东党组织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在各地开拓新的宣传阵地,开展军事政治培训,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创建党的外围组织,马克思主义传播由中心转向外围、由城市转向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全国一样,成为近代以来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在为民族救亡图存而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人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思想武器。诚如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封建愚昧、迷信和专制的伟大历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场真真切切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启蒙运动。”
在这场启蒙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主要是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如杨匏安、彭湃、谭平山等人。他们都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或者在国内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等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学习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进而成为其忠实的信仰者。他们通过向报刊撰写引介文章、组织教育培训等形式,面向工农大众、学生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浓重的思想启蒙阶段,培养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新政权的建立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广东与全国各地一样,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渐形成“一核多元”的传播主体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和建设新中国的复杂任务,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相应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顺利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都设立了宣传部门,理论宣传体系建设日益完善。195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要求“党的每个支部设立宣传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的正面宣传。195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综合运用全国“庞大的报纸网、广播网、出版网、学校网、电影网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工具”,系统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社会主义大好形势。此外,建立起各级党政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各级党校、各行业干部学校、团校,以及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专门学校和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宣传和研究工作。1951年5月,党的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提出,“用马列主义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
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央要求、结合实际需要,逐步构建起以各级党委宣传部主管,包括各级讲师团、党校、行业干部学校、团校、高校、中小学校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架构。
这一格局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优化。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委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传播,传播主体队伍稳步壮大。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民主党派、政协机构、宗教团体以及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等纷纷加入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逐渐形成以各级党委(党组织)为核心、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一核多元”传播主体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广东省委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持续开展系列计划性、精准化、高效率的党内教育活动,传播主体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基于“四个自信”,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接受者也成为传播者,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队伍不断壮大。
传播渠道是基础性问题。在传播活动中,需要选取特定的媒介,如出版物、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向大众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在具体操作上,人们往往会尝试将不同的传播媒介予以组合,以优化传播效果。广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历程中,传播者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将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组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度传播,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百年间,得益于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者努力提升传播效率、强化传播影响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渠道建设推陈出新,传播效能不断优化。
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报刊书社等大众媒体是组织化培训之外最重要的传播渠道。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一些开明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如梁启超、孙中山等就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他们通过报刊引介马克思及其思想。五四运动前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广东共产党人也纷纷借助进步报刊(如《广东新中华报》),结合不同社会群体的境遇和诉求,有针对性地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共广东党组织成立后,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报刊书社建设被纳入重要议程,广州等地马克思主义组织(团体)纷纷创办进步报刊和书社,《广东群报》《劳动与妇女》《琼崖旬报》《新海丰》《青年周刊》《揭中校刊》《人民周刊》《新琼崖评论》《革命潮》等相继创刊发行,初步形成广东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网络。土地革命时期,报刊与出版发行工作持续推进。1929年广东省委组建了党报委员会,专门负责党报的出版发行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条件艰难,广东省委及各地党组织仍尽可能地创建并维持党的舆论阵地,先后创办了《抗战大学》《抗日新闻》《新华南》《华商报》《前进报》等报刊,积极宣传中共政治主张,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党组织积极创办机关报,进步报刊书社持续发展壮大,党的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
广东党组织通过组织化的培训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制度。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培养学员772名。许多学员奔赴各地,又纷纷成立地方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革命骨干。如广东省农民训练所、普宁农民自卫军训练班、汕头农工运动讲习所、广东北江农军学校、雷州农民宣传讲习所、琼崖农民自卫队训练所等。据统计,1926年广东各地农民干部培训学校多达18所,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的传播。
此外,通过文艺宣传和纪念活动的传播,也在特殊的革命斗争环境下,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通过演出戏剧、表演山歌、传唱歌谣、讲演报告等活动,宣传与普及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重要方式。在纪念活动方面的宣传,通过召开大会、发表宣言、举办纪念展览、出版专刊特辑、文集和纪念集等形式,也起到了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管媒体制度的确立,广东建立起以省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出版社以及新华书店为核心,包括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建立的相应媒体平台,成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网络。同时,组织传播与教育传播也得到发展。中共华南分局党校(广东革命干部学校)于1950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此后,各地党校也纷纷成立,形成覆盖全省的党校培训网络,成为党内干部常规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同时,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进入高等学校以及中小学校,初步形成教育系统全覆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络。此外,文艺与纪念活动的传播也走向常态化、仪式化和规范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形式。“纪念仪式的设定与实施,彰显政党与国家的权威,体现政党与国家的凝聚力,也是政党与国家权威的柔性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庆纪念,除北京举行庆典外,各地均举行集会和游行,中央关于国庆纪念办法在各地实施,实际上是政党权威、国家意志的体现,纪念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成为塑造政党和国家形象、增强政党与国家凝聚力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得到普及,传统媒体由此形成包括报刊、出版、广播、电视在内的多层次网络,多层次、广覆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日益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同时,以党校和各类干部学校为平台的组织传播稳步发展,形成以省委党校为主阵地,涵盖全省市、县(市、区)的各级党校、行业干部学校的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为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体中深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思维方法和实践自觉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大中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品德课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与纪念活动传播形式也更趋成熟,媒体技术呈现全新的形态,传播效果更为显著。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播渠道。1990年代中期以后,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运用迅速发展,至2004年前后,随着web2.0技术支持网站与用户双向交流互动功能的实现,用户开始得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博客、微博、播客等参与型平台及应用,与传播的发起者形成互动。特别是2011年以后,基于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整合微信、博客、微博、党报媒体客户端等免费应用程序的技术日益成熟,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等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渠道的组织模式和传播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在五方面带来革命性变化:一是传播范围的广域性;二是传播内容的精准性;三是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的快速性;四是实现一次传播的多次转播;五是融媒体传播带来阅读、观看的立体化、场景化体验。
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日益成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更为多元、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理论等“微平台”“微产品”流行,这些“微空间”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加速发展,以融媒体的渠道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广东大力推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传统出版的数字化升级,以媒体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创新发展。近年,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号召力、深受人们喜爱的新媒体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如学习强国广东中心、南方+、羊城派、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中心,以及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所建立的新媒体平台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崭新空间。同时,新媒体技术大量运用于组织传播、教育传播,进校园、进课堂,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手段,提升了传播的及时性、形象性和有效性。
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执政党传播主体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当前,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发展都越来越嵌入到一个被称为“媒介化”的发展趋势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产与消费等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都面临一次重构,包括传播的逻辑、机制和法则。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很值得研究。目前,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存在一些内容匮乏、制作粗糙、创意缺失等现象,如何尽快提升能力、迅速适应新技术条件等问题,这些都涉及执政党在融媒体环境下话语权的原则问题,是一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1]俄国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观察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进行传播,由自发翻译介绍转变为自觉翻译研究,从片段翻译转变为完整著作翻译,从文言文翻译转变为白话文翻译,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创了新局面。1920年初,在李大钊主持下,北京大学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运用各种办法搜集中外文马克思主义文献,组织会员对马克思主义原著进行翻译和介绍。
[2]张顺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1期,第35页。
[3][4]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75、292页,1992。
[5]陈金龙:《中共纪念活动与党史文化的建构》。《陈金龙自选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第83页,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