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宁市西瓜主要病害的防治

2022-10-27 10:13:12翁一强卓婷婷
长江蔬菜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万宁市叶斑病染病

翁一强,卓婷婷

(海南万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571500)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长,年平均气温25℃,雨水充沛。万宁市种植的西瓜以沙滩无籽西瓜和麒麟西瓜居多,年种植面积约3 000 hm2,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万宁西瓜10~12月开始栽培,可采用露地和大棚种植2种方式,翌年2~4月采收。由于种植季节内常有高湿阴雨天气,西瓜病害时有发生,因此,栽培管理上,更应注重栽培过程中病害的防治。万宁市西瓜病害以疫病、枯萎病、炭疽病及叶斑病等为主,为最大限度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以及减小病害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结合温度、湿度等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西瓜疫病

1.1 发病原因

西瓜疫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前中期,温暖多湿的条件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畦面高低不平,容易积水和多年连作的地块,以及浇水过多,种植过密,施氮肥过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粪肥,均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1.2 症状表现

西瓜疫病病原菌为甜瓜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Phytophthora melonisKatsura),主要为害根茎部,患病较重时延伸至叶、蔓等部位。西瓜植株患病初期,可见根茎部呈水渍状斑点,后续有向周边扩散的迹象;若叶片染病,初期水渍状斑点呈暗绿色,后期颜色加深,以黄褐色居多,瓜园湿度偏高时,还会发生叶片腐烂现象;部分西瓜植株的茎部染病时,病部呈暗绿色纺锤形凹陷;果实染病时,果实的形态变差,局部凹陷,并以较快的速度向周边蔓延,影响果实的其他部位,减产现象明显。

1.3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 创造良好的排水、通风条件,轮作换茬,优化土壤状态。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每7~10 d 1次,连续2~3次;多种药物轮换使用,如还可用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 西瓜炭疽病

2.1 发病原因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生长中后期,植株生长旺盛,田间密度大,高温高湿条件下,炭疽病常有发生。以空气相对湿度95%和温度24℃条件下发病最重。过多施用氮肥、排水不良、棚内湿度大、通风透光差以及连作地块发病比较严重。酸性土壤有利于发病。

2.2 症状表现

炭疽病,属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真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Ment.)],主要侵染西瓜植株的叶片,部分情况下茎蔓、叶柄及果实也容易受到侵染。茎蔓染病时,患病部位呈黑褐色,严重时猝倒;叶片染病时,呈现出明显的黑色病斑;叶柄染病后,以水渍状斑点居多,呈黄褐色,病害未得到及时防治则转变为黑褐色;果实染病时,突出特征是出现龟裂和呈褐色圆形斑,瓜园湿度偏高时,将产生粉红色黏状物,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有所下降。

2.3 防治措施

西瓜炭疽病

①农业防治 源头防治是重要的举措,例如优先考虑抗病性较突出的品种;栽培时控制密度,满足植株正常通风、光照的基本要求;实行轮作,改善土壤条件;植株生长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为促进西瓜植株的正常生长,宜着重施加有机肥和钾肥。

②药剂防治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是防治西瓜炭疽病的常见药剂,每7~10 d喷1次,根据病害严重程度控制喷施次数,通常以3~4次为宜。还可施用325 g/L阿米妙收(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

3 西瓜枯萎病

3.1 发病原因

由于西瓜连年种植,适宜种植面积有限,西瓜重茬现象严重,造成枯萎病常有发生。阴雨天多,降雨量大,雨后暴晒,日照少,及黏重、酸性土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连作重茬,偏施、过施氮肥,磷、钾肥施用不足,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2 症状表现

西瓜生长全周期均容易患枯萎病,其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引起的土传病害,生长阶段的不同,对应的病症特点也存在差异。苗期染病时,叶片的生长活力减弱,有萎垂的迹象;成株期染病,主蔓基部水渍状现象较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相继有树脂状胶汁溢出,后期变化为以红黑色、干燥状态为主,若瓜园偏潮湿,则有白色、粉红色的霉层。

3.3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 通过应用嫁接技术降低枯萎病的发生概率,砧木以黑籽南瓜为宜;日常管理中加强对植株生长状态的检查,若发现病株则及时清理干净,禁止随意堆放在种植田;水肥管理上,禁止过度施用氮肥,宜着重施有机肥。

②药剂防治 药剂优先考虑40%多菌灵悬浮剂,按药∶土=1∶100的比例配制成药土,每667 m2施100 kg药土;若发现瓜园内有病株,及时清理干净,带出瓜园,再向病穴部位淋浇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

4 西瓜叶斑病

4.1 发病原因

叶斑病主要发生于西瓜生长前中期,受高温高湿影响,植株抵抗能力明显减弱,常快速大面积发生,造成成片叶枯现象。多阴雨、气温较高、棚室通风不良时病害加重。

4.2 症状表现

叶斑病病原菌属细菌,为假单胞杆菌属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lachrymans)。好发于叶片,染病初期以圆形病斑为主,后逐步转变,依次呈黄褐色、灰白色。病斑可能由于田间空气湿度较大而产生褐色霉状物,因叶片上存在大量病斑,导致植株的抵抗能力明显减弱。叶斑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居多,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时侵染植株。病原菌依靠分生孢子、风雨等传播。通常种植田块湿度较高且温暖时,植株遭叶斑病侵染的可能性更高。

4.3 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 注重源头防控,挑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加强肥力管理,优先考虑有机肥、钾肥、磷肥;覆盖地膜用于隔绝水分,避免田间积水,创造不利于叶斑病发生的条件(此病害在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病);西瓜采收后,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有效减少田间菌源基数。

②药剂防治 喷雾防治,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 d 1次,连续2~3次。

西瓜枯萎病

西瓜叶斑病

猜你喜欢
万宁市叶斑病染病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偶感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26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万宁市耕地质量保护对策建议
万宁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与建设管理对策
爱 情
诗选刊(2016年9期)2016-11-26 13:47:43
海南省万宁市推进槟榔产业绿色改造
农村百事通(2015年9期)2015-05-30 10:48:04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
大果紫檀叶斑病的病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