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刘晏川
皮孙木,俗称避霜花,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在加勒比和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岸灌木丛和树林中较为常见。这些树的外形和其他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在它的枝杈处和树下经常有鸟儿的尸体。
杀死这些鸟的凶手正是皮孙木。在平时,这种树是无害的,鸟类停留在上面多久都没事。然而,一旦皮孙木开始结出狭长的种荚,它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无情的鸟类“杀手”。皮孙木的种荚会分泌厚厚的黏液,如果有海鸟在皮孙木的枝条上筑巢,当小鸟出壳时,就会被皮孙木黏糊糊的种子缠住而无法脱身,最终死在鸟巢中。如果有一些沾满黏液的种子粘在偶尔停留的鸟身上,那么当这些鸟试图动身飞走时,它们就会被种子压得难以飞行,从而从高空跌落下来。有些鸟因为身上黏附了太多种子而寸步难行,被困在原地,直到死去。一些亲眼见过皮孙木上众多鸟尸的人都表示,那场面实在是让人无法直视。
皮孙木黏糊糊的种子
皮孙木每年开两次花。通过长期的进化,它的花期与海鸟到来的高峰期吻合。皮孙木的种子呈棒状,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黏液和小小的钩子。种子长成一大串纠缠在一起,每一串有数十粒到上百粒。
被皮孙木种荚包裹的海鸟
绝大多数植物依靠鸟类或昆虫传播种子,通过向空气中释放芳香物质,或者产生鸟类和昆虫赖以生存的甜美花蜜来吸引传粉者。皮孙木也靠鸟类传播种子,它吸引鸟儿在其树枝上筑巢,当鸟儿穿过这些满是种子的树枝时,种子就会粘在鸟儿的羽毛上。一般情况下,黏附在鸟类羽毛上的种子会随着鸟类四处飞行而脱落,从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然而,皮孙木在进化上出现了可怕的错误——种子黏性过强。路过的鸟儿身上黏了过多的种子,过重的身体便导致这些可怜的鸟儿难以飞行,最终饿死或被其他动物吃掉。
那么,皮孙木杀死鸟类是否得到了什么好处?难道这些树是为了从落在树下的鸟类尸体中获得更多营养?生态学家检测了在鸟类尸体附近发芽的皮孙木幼苗,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这里的幼苗长得更好。不仅如此,这些树从鸟的粪便和掉落的鸟蛋中得到的养分比来自尸体的养分更多。也就是说,对皮孙木来说,活鸟的价值远远大于死鸟。
接下来,科学家尝试将皮孙木种子浸入海水中,以检验另一种假设:鸟类的尸体可能被冲到另一个岛上,帮助种子传播。结果,这些种子在仅仅五天后就死了,从而排除了皮孙木以死鸟为筏将种子散播到遥远岛屿的可能性。总之,针对皮孙木的一系列实验结果都表明,皮孙木没有从“杀死”鸟类中得到明显的好处。
皮孙木的这一可怕行为对所在地的鸟类群体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鸟类保护人员积极采取相关行动,解救被困的鸟类,并试图用本地其他树种取代皮孙木,以恢复海鸟数量。但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海鸟似乎都喜欢皮孙木,很少看到一棵没有海鸟的皮孙木,这着实令人费解。
鸟儿似乎很喜欢皮孙木
死于皮孙木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