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10-27 10:01:40霍妮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工作

霍妮娜

(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 大学生现阶段就业形势

据统计,2021年的大学毕业人数创新高,高校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万人。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回流,使就业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向全国岗位投简历的海归人才较2019年增长了33.9%,2021届毕业生求职同比增长143.1%。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加上往年积累的往届毕业生,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尽管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近几年基本持平,但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绝对数仍在增加。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但相较于其他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速仍旧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的新背景下,未来就业市场仍然保持旺盛需求。时代的发展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急剧上升。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对称等。从而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局面。因此,目前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关键,并不是真正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结构性不匹配。

2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2.1 自身因素

存在部分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缺失、就业观险隘及就业策略失当,择业观念也存在误区,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到中小企业工作。主要表现在:首先,个人评价不够客观,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其次,职业规划与现实之间产生鸿沟,追求理想主义,从而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就业拖沓。此外,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的压力,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该行为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总之,大学生在就业规划的过程中,在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2 家庭因素

在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家庭因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期望值过高,自古以来,“学而仕则优”观念一直存在。这种观念也是产生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部分家长的固有观念,将自我未完成愿望和整个家族的荣辱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父母对子女的过高期望给子女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无法坦然面对现实与压力。

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就业选择上的影响不容忽视。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约二百四十万人,贫困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10%之间,且二者还有上升的趋势。根据既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资源等问题上均显著优于经济状况中等或者较差的大学生,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存在极大影响。因此,贫困学生比例的上升,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2.3 社会因素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设置的各种条件障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设置与工作岗位与实际所需职业能力不平衡的条件。例如,工作经验的年限要求,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就业。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材标准,追求名校毕业、高学历。社会壁垒,地方市场分割的现实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需要“本地户口”,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许多大学生失去许多好的工作机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异地困扰。

2.4 学校因素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因素。一些学校的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专业知识的教授落后于市场需求,出现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毕业生就业培训方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仅仅停留在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3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3.1 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健全人才市场体系

围绕地方战略与特色产业发展,系统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的政策、制度与工作保障。健全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培育社会多元化就业模式。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主体性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与校园的招聘平台建设,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3.2 发挥市场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用人单位对招聘员工,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广纳优秀人才。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所需人才。避免一些基础性工作动则设置硕士、博士或者非“985”名校、第一学历的过度要求。同时,工作单位将其职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给予工作机会试用机会。人事部门需要对企业长远发展负责,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敢于排除各种阻力和关系网,从实际需求与发展出发,招纳符合真正需求的人才。

3.3 推进观念更新,强化大学生就业素养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成熟阶段,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大学生自身素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点。首先,大学生应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其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既不要对自身能力的过高期待,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加强对大学生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大学生就业现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大学生要正确而积极的看待就业形势,同时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3.4 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专业-职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本科“精英化教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代进步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尤其是地方性大学,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在办学层次、类型、学科等建设方面,建立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定期调研分析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将就业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招生规模等工作结合。同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推动“新理科和新文科”建设,扩大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以及就业覆盖面,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和进行职业培训,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大学生职业培养的企业进行税收等优惠政策。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工作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