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例

2022-10-27 10:01:40李玉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伦理案例思政

李玉霞

(玉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1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1.1 “工程伦理”课程的特点

工程的出现,对自然、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工程的发展,工程的综合性、规模化、影响力成为现代工程的显著特征,“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工程界统一遵循的原则。工程的特征要求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更要具备卓越的工程伦理素养,工程伦理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养。“工程伦理”课程就是为了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道德水平、伦理素养,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而设置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起步较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动下,在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目前,“工程伦理”课程已成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有的高校已在工程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工程伦理”课程。开展以“工程伦理”课程为基础的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加强工程从业者的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推动工程可持续发展和协调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1.2 智能制造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传统制造工程实践的领域,丰富了传统制造工程活动的内涵,使得传统制造工程实现了高度的智能化,促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智能制造工程的高速发展会带来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伦理新困境,比如无人驾驶的算法程序设计,难以将伦理规范价值量化后的“道德代码”完美地设置到软件中,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归责困难等伦理困境;比如绿色制造,可能会出现资源最优利用与对环境影响最小之间,就是经济性与生态性之间抉择的伦理冲突;比如大数据时代,数据和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会带来数字身份盗用、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滥用与垄断等的伦理风险。智能制造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带来的新的伦理问题,使得工程技术人才面临将传统工程伦理规范和准则合理有效地植入新的工程实践的挑战。

1.3 智能制造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立德树人,核心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主要是培养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创造性地解决制造过程中的伦理困境、伦理冲突及伦理风险。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全程全方位育人作用,将价值观的塑造融合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学习工程与伦理的概念与关系,让学生掌握工程实践中伦理冲突的辨识与解决方法;通过对工程的风险、安全与责任的理解,使得学生掌握工程风险的伦理责任的划分、评估原则和方法;通过了解工程职业规范、工程职业伦理,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形成自觉的伦理行为范式,主动承担职业责任和履行职业承诺。“工程伦理”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2 课程思政融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传统高等工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价值观、使命担当等的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短板。近年来,得益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动,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从这些年“工程伦理”课程在国内各高校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使用案例教学已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的最好方式。学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于2020年首届招生,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李正风等编著的《工程伦理》(第2版),由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师授课。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校组织了以工科教师为核心、以人文学科教师为骨干、以行业企业专家为补充的教学研究团队,对课程实施过程、效果进行多次研讨,讨论出学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案例的选择上,“工程伦理”课程所使用的案例多为国外已成熟运用多年的案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这些案例脱离了中国工程实践的现实需求,难以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涉及爆炸、泄露、污染等的负面案例很多,对刚接触工程的学生难以起到职业激励的作用;案例教学方式仍停留在“讲故事”模式,没有跳出传统的理论训导束缚,学生难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案例教学体验感。工科学生选择工程作为毕生职业,是为了运用精湛的技术增进社会福祉,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能工程师,面临智能工程实践的新伦理问题,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工程伦理”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合,在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和塑造学生工程价值观,强化工程职业感,涵养中国工程实践智慧,解决中国工程实践问题。

2.2 课程思政融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

(1)案例教学的内容,优选国内工程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工程担当。“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案例,多为国外成熟案例,这些国外案例为中国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提供了必要的伦理原则与对应的分析范式,为我国“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随着我国“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深入,基于西方文化的国外案例脱离了中国工程实践的现实需求,难以应对当前中国工程实践所面临的伦理困境,需要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挖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案例,真正实现“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例如,民族汽车工业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沉淀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惜”的一汽精神,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蹒跚起步到展翅腾飞的历史跨越,在国际上站稳了制造大国的位置。中国航天人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在开发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以国为重的北斗核心价值观,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的主动权。自主研发的重型绞吸式疏浚挖泥船——造岛神器“天鲸号”,在南海吹填造陆的惊人表现,稳定了我国南海局势,使得精卫填海的神话变成现实,“鲸耀万里,勇者无疆”船舶精神再次证明中国工业制造的技术和实力。这些根植中国文化土壤成长起来的本土工程实践案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工程伦理规范去解决中国工程实践伦理问题的职业素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怀和工程的责任担当。

(2)案例教学的价值取向,发挥正面案例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追求技术、伦理双卓越。“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案例,多为负面案例,学生听到最多的是爆炸、泄露、污染等词汇,看到的多为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等结果,这可能会打击刚接触工程的学生的职业热情,对未来工程职业产生恐惧、排斥甚至逃避的情绪。“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选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正面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涵养工程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追求伦理上的卓越,真正践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例如,在“工程的风险与安全”章节,设置“华龙一号”——中国核电强势逆袭的案例,通过工程实践创新,“华龙一号”贯彻了“纵深防御”的安全设计原则,采用多重冗余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等措施,使系统能够预防海啸、外部洪水,承受类似大型飞机撞击力等极端事故带来的影响。运用卓越的技术可以降低工程的风险,正面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工程职业激情,积极承担起未来工程师岗位所带来的社会责任,以浸透思政元素的伦理素养解决工程伦理困境,创造性地解决复杂性工程实践问题。

(3)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线下线上融合衔接交互,促进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学习平台,采用线下线上融合的方式,分六个步骤实施课程思政融入“工程伦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工作,以“工程创新”章节讨论什么是“创新”为例。第一步,在线下课堂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发起问卷调查,题目:凡是创新都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吗?答案只有“是”或“不是”两种选项,答题时间一分钟,投屏显示学生实时作答情况。第二步,以“基因编辑婴儿”和“大数据杀熟”的反面案例来说明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引出“有问题的创新”的概念,并对“有问题的创新”的概念进行讲解。第三步,头脑风暴,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组织学生思考现实中“有问题的创新”的实例,并作答,投屏显示学生实时作答情况,根据学生的作答展开现场讨论。第四步,知识点分析,“创新”概念的西方经典理论讲解,引出“负责任创新”是西方针对“有问题的创新”的治理实践,从中国如何解决“有问题的创新”的问题出发,引出“守正创新”的主题。第五步,思政元素的融入,详细讲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守正创新”思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把握准确的工程科技创新实践方向,以“守正”思想武装“创新”实践,大胆探索工程未来发展道路。第六步,效果检验,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组织学生列举体现“守正创新”的实例,投屏显示学生实时作答情况,并随机抽取两位学生展示作答思路,以此展开师生间现场讨论。以上六个步骤的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精心设置思政元素与知识点融合的切入方式,将线上问卷调查融入线下课堂,针对作答情况开展实时现场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促进了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伦理案例思政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