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黄河旅游地意象研究
——以黄河文化公园为例

2022-10-27 10:08:56李文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黄河景区

刘 娟 李文霞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区概况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西北 20 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的龙头景区。2020年春晚分会场在这里举办,向世人展现了“母亲河”的魅力,将“郑”形象向世界传播。可见,深入研究黄河文化公园旅游地意象,对黄河文化公园旅游地意象进行精准定位,可以树立河南郑州沿黄旅游区的良好形象。

1.2 资料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从国内点击率较高的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平台中选取关于黄河文化公园的旅游评论。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评论筛选的标准包括:(1)时间跨度为 2019年1月至今的网络评论,保证文本的时效性;(2)内容选取方面剔除无效评论,最终得到1351条有效评论,共计102076个字;(3)对文本资料进行预处理,如剔除文本中的符号表情、字母、数字以及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句子等;(4)进行统一表述,如将“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游览区”“黄河风景区”等替换为“ 黄河文化公园”;(5)将剩下的纯文本内容保存为txt 文本格式。

1.3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黄河文化公园旅游地意象,它是一种游客或者潜在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心理上的认知-情感上的分析,进而形成的一种整体的旅游意象,主观性色彩比较多。因此本文选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将定性的评论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对黄河文化公园进行整体意象的分析。将不系统的、定性的符号性内容如文字、图像等转化为系统的、定量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选用文本挖掘系统软件ROSTCM6,对文本内容进行分词、高频词汇分析、高频词汇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从不同的角度深挖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感知意象特征。

2 数据分析和结果研究

2.1 高频词汇分析

本文运用ROSTCM6软件对预处理好的txt网络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提取出来黄河文化公园前100名的高频词汇。从表1可以看出高频词表主要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通过对高频词汇的分析,发现旅游者对黄河文化公园旅游地意象的感知主要有:旅游吸引物意象、旅游区位特征意象、旅游设施意象、旅游体验意象、旅游文化意象。

对高频词汇进一步的挖掘,可以发现,词频越高说明旅游者对意象要素的认知深刻度与关注度越高,排名前五的高频词汇分别是:“黄河”“景区”“炎黄”“郑州”“景点”,说明游客对于黄河文化公园这个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最为强烈的意象是:位于郑州段的具有炎黄文化的底蕴的旅游景点,具有鲜明的位置,独特的地域文化。从排名15的“母亲河”可以看出人们对黄河的感知意象是深沉的、久远的,这是国人心中黄河的意象,是人们对黄河整体感知意象。对于“索道”“电瓶车”“气垫船”“缆车”“玻璃桥”这几个名词,是黄河文化公园的景区设施,但是它们更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来吸引着游客来体验。从“地方”“郑州”“河南”“中原”“中国”、这几个表示地点的名词中,可见黄河不仅仅作为一个地方的旅游地意象,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旅游地意象,要将郑州段黄河旅游地意象作为“郑”形象的一部分,逐渐将其推出国门,走向国外。

对于“欣赏”“感受”黄河文化公园魅力的人,对黄河文化公园的感知意象是深刻的,从出现的“壮观”“漂亮”“雄伟”“震撼”“气势”“方便”这几个形容词可以反映的是游客游览的心情和对景区的态度,这些都是积极的正面的词汇,说明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的整体感知意象是积极的、正面的。但是在高频词汇表中“不值”出现29次,“失望”出现28次,可见,部分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的体验感还是较差的,这些较差的体验感是景区完善提升的关键,因此,关注游客的消极体验,并对其提出对策建议。

表1 黄河文化公园网络文本高频词汇

2.2 高频词的语义网络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频词汇之间关联性,利用 ROST CM6 软件中的语义网络分析功能,构建黄河文化公园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语义网络图,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频词汇语义网络图主要呈现出,中间是密集的网状,周围呈散点分布,而图中线条表示高频词之间的语义联系,线条越粗表示两者之间的共现关系越强。因此,形成了以“黄河”为主中心,以“景区”“炎黄”为次中心布局,说明游客对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最主要的感知意象是独特的黄河景观意象和深厚的炎黄文化意象。边缘散装分布的感知意象主要有“气垫船”“电瓶车”“缆车”“景点”等,是景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也是游客旅游体验感受评价的重要对象。而“博物馆”“雕塑”“母亲河”“广场”“文化”与“炎黄”共现次数比较多,说明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蕴含的文化历史感知比较深。以“景区”为次中心的周围主要分布有“郑州”“地方”“门票”“距离”“时间”等,可见人们除了对其景观和文化关注度比较高以外,对景区的可达性也是其考虑因素。

图1 黄河文化公园高频词的语义网络分析图

2.3 游客旅游情感意象分析

通过运用ROST CM6的情感分析功能,来进一步探讨黄河文化公园旅游地意象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特征。

表2 黄河文化公园游客旅游情感意象分析

结果如表2,总体来看,旅游者的情感类型是以积极情绪为主,数量有(1015条)占总体样本数量的75.13%;消极情绪数量(227条)只占样本数量的16.8%;而在而在情感类型的程度划分中,高度积极情绪(25.83%)所占的比例要远高于高度消极情绪(0.37%)所占的比例。从所搜集到文本的资料分析,黄河文化公园的环境让旅游者深陷其中感受到的惬意、悠久厚重的炎黄文化、令人震撼的炎黄雕塑、体验性与趣味性项结合的旅游设施,这些都是都是影响游客积极情绪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消极情绪的存在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当提升改善相应的旅游体验感知服务时,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积极情感。结合着网络文本发现游客的消极感知因素主要体现在体验性差、设施设备老旧不合理、管理服务不高、缺乏文化特色、旅游安全问题有凸显这些方面。消极情绪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旅游活动与旅游者心目中所建立的预期不相匹配,或者是某个体验活动产生的极度不好的感受影响了整个旅游行程。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游客的消极感知因子,为黄河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对策,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些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体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从认知-情感的角度分析,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旅游目的地感知意象主要有五个维度:旅游吸引物意象、旅游区位特征意象、旅游设施意象、旅游体验意象、旅游文化意象。认知方面的感知意象是显而易见的,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旅游地意象具有明显的地方指代性、文化深厚性、景观独特性,从高频词汇“黄河” 、“景区”“炎黄”“郑州”“景点”等可以看出。并形成成以“黄河”“炎黄”“景区”三个主中心,突出黄河文化公园的景观意象和文化意象。情感方面的感知意象主要是以积极情感为主,但存在一定的消极情感。

旅游地意象是旅游者基于自我认知和情感之上对目的地的映射,对其他潜在的旅游者的地方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意象维度,既能够明确旅游目的地鲜活的意象,激活潜在的旅游者对黄河文化公园的认知,又能够基于游客的角度,在游客心中塑造直观深刻的感知意象。黄河是国人的“母亲河”,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起源地”,我们是“炎黄子孙”,在国人心中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而黄河文化公园兼具黄河景观、中原腹地、炎黄文化于一体,将景观与文化高度融合,形成黄河文化公园独特的旅游地意象。

3.2 建议

3.2.1 激“活”旅游项目,创旅游“动”体验

游客对景区景点的体验感知比较强烈,因此,给景区输入“活”的文化血液,让游客在其中感受到“动”的体验感,更能加深游客对黄河文化公园积极的旅游地意象。(1)运用3D技术,融合景区文化,把黄河文化公园蕴含的丰富文化串起来,创具有突出人文历史教育意义的巨幕电影,让游客身临其中,让黄河文化“活”起来。(2)借助VR虚拟智能高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所。以黄河文化公园所蕴含的炎黄二帝结盟、炎黄部落祭祀等历史故事为背景,打造沉浸式体验观影空间(3)创互动旅游项目,让游客“动”起来。创设游客演绎小剧场,小演绎大作用,游客变演员,游客不仅是行为艺术表演者,更是景区网红传播者,让游客成为景区的代言人。

3.2.2 结合现代科技,提升设施品质

景区的旅游设施意象可以影响游客的参观体验感知意象,对于消极的设施设备体验感知因素,通过一定手段的完善提高可以转变为影响游客感知的积极因素。因此,景区设施方面:(1)优化导览标识系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下:景区内要安置明确清晰的景区导览图,并附有景点解说牌和解说二维码。线上:可以创设景区小程序,实时定位、实时讲解(2)定期维护设施设备,提供便利的游憩场所。(3)创建特色景区餐饮小吃街,打造特色网红主题餐厅。让游客“留”下来,让游客“坐”下来,才更能吸引游客,留住顾客。

3.2.3 规范景区制度,进行科学管理

景区的规范化管理,便民化服务,人性化制度会促进游客积极感知因素的提升,有利于形成对黄河文化公园的良好的感知意象。因此,在景区管理方面:(1)透明的收费价格,合理的收费制度。明确景区的各项收费,取缔不合理的收费。(2)智能化景区讲解系统,人性化导游服务。创设景区小程序的讲解功能和标识牌解说二维码,培养优质的景区导游讲解员,并招募一批志愿者讲解队伍,弥补景区讲解员的不足。(3)加强景区内部小交通管理,规范景区停车程序。依据景区客流量,严格制定景区电瓶车发车时间,规范景区外部车辆的停车程序。

3.2.4 加大安全排查,整治周边乱象

在黄河文化公园游客的网络评论中,旅游安全在游客体验感知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只要存在安全隐患,景区必须引起关注,避免此类现象。(1)定期检查旅游设施,排查安全隐患。景区可以加大排查力度,同时增加景区微信小程序安全隐患上报功能,使游客、工作人员都能够第一时间上报,进行及时维修,避免出现安全事故。(2)拓宽游客投诉渠道,及时解决游客问题。提供景区的投诉专线,防止有三轮车载客、骑马项目工作人员诱导消费等安全问题。(3)联合政府,整治景区周边乱象。对于景区外部的黑车拼车,对游客实施欺诈性消费等现象,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加强管理,依法整治周边胡乱收费,违规停车的现象,为游客提供和谐的旅游环境。

3.2.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在黄河文化公园游客的评论中,因电瓶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而得到愉悦的旅游体验,也因为售票人员的语气态度差而体验到不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要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1)制定严格的景区管理制度,弹性的奖罚体系。(2)定期对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愉悦的工作氛围。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黄河景区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唯实(2022年4期)2022-05-06 03:03:22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孙子研究(2021年5期)2021-03-22 06:26:58
多彩黄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6
黄河宁,天下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2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黄河』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2
“摘牌”
黄河知道我爱谁
当代音乐(2019年2期)2019-06-11 21: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