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雨:他们的笑脸是我工作的意义

2022-10-27 05:05陈星岚通讯员黄晓洁朱乾文
方圆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小琴长顺检察院

文|方圆见习记者 陈星岚 通讯员 黄晓洁 朱乾文

清晨的太阳还未升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孔德雨就已动身前往乡下,对一起土地纠纷案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工作。由于目的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孔德雨需要先坐3小时的汽车,再换乘农用车,然后步行近30分钟的山路……完成工作后,已是下午3点。尽管饥肠辘辘,孔德雨依旧为自己拿到的第一手材料而兴奋不已。

作为一名民事检察官,孔德雨的工作主要是办理民事申诉案件,对法院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以及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认真对待案件,真诚对待当事人。”这是孔德雨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诠释。

两张发黄的契纸

从事检察工作10多年,孔德雨办理了600多起民事检察案件,面临过许多挑战,也解决了不少难题,唯一不变的是,“要永远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办理每一起案件。手上案件越多,我越要谨慎”。

2017年,孔德雨接手了一起两家争夺一块宅基地的陈年旧案。案件的起因要追溯到1958年,当年李家准备把一块宅基地卖给黄家,双方签订了转让契纸。后因黄家没有付款,双方便注销了这张契纸,李家还重新领取了一份证明其所有权的契纸,但宅基地一直由黄家占有使用。53年后,黄家准备办理该宅基地及房屋的权属证明时,李家则要求黄家返还宅基地,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一方主张买卖,另一方主张出借,关键证据却只有两张发黄的契纸。2017年4月,法院判决驳回李家要回宅基地的诉讼请求。李家人不服,带着一肚子委屈来到南宁市检察院要求诉讼监督。

了解情况后,孔德雨调取了原审案卷和行政机关的登记档案仔细研究,并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与现场勘察。可由于案件太过久远,部分当事人和案件处理人已经不在人世,当时的一些规定也已经失效;至于那两张发黄的契纸,其中一张还是从档案馆里复印出来的,是否能够把它当作确权证据也有待考证……这给案件的处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在与同事讨论案情时,有人提出,既然双方证据都不太扎实,黄家已经占有使用60多年了,原审判决归黄家所有也算合情合理。但孔德雨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此案关乎社会诚信和邻里关系,不能简单处理。

孔德雨找来了数十本有关土地案件办理的相关书籍,查阅了几十条涉及旧法条法规的资料、司法解释、法律规章与政策性文件,又检索了几十起涉及契纸的案例,查询十几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更是三番五次到当地行政机关、村委会和几个关键证人家里调查核实,最终确定那张两家于1958年签订的契纸具有较强的权属证明属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孔德雨正在处理案件相关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孔德雨对证据的采信、证明能力等事项逐一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取得了上级检察机关与再审法院的认可。2019年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再审改判占有使用人黄某将宅基地返还给出借人李家。

孔德雨专业规范的办案能力和认真细致的态度,李家看在眼里。拿到再审判决后,李家人第一时间给孔德雨送去了锦旗以示感谢:“为了这起案件,我们一家人前前后后跑了6年,积累下来的材料有半个人这么高,是孔检察官的专业和敬业推动案件改判,帮助我们实现公平公正。”

“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我们应该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能力素养。”孔德雨说道。从2013年进入南宁市检察院起,孔德雨就立下了一个目标:自己不但要成为一名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的检察人,专业水平也要过硬才行。

这不是容易事,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孔德雨告诉《方圆》记者,民事检察工作阅卷量大、涉面广,案卷其实就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从中他得以了解双方的态度、理念以及处事方式,而这也是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在长时间对案件的研究中,他也总结出很多“小技巧”。比如,他会根据案件的来龙去脉制作“时间树”,标记出每个关键点和待查明的问题。这样即使案卷读到一半临时有事,重新回来时也可以根据“时间树”投入阅卷工作中。

“如果只是被动地跟着案件来积累专业知识,那这种积累是零碎的,也是低效的。”孔德雨说,为了系统掌握检察业务知识,自己会将阅卷时的想法心得、案件的法律适用记录下来,到现在也形成粗粗10万多字的办案笔记。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拿出来重新读一读。也因此,慢慢地,他也成了同事口中的“百科全书”。

孔德雨(左一)在现场调查。(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达成调解为何还要上访

要想做好民事检察工作,孔德雨认为,除了低头看案卷材料,还要学会面对面和当事人沟通,要注重外在细节。

以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为例,孔德雨告诉《方圆》记者,检察官去当事人家中调查走访时,要是在哪家多待了一会儿,另一家人就会心理不平衡,这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却极易发生误解,也会影响后续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孔德雨都会请物业或者村委的人一同前往,这样会让当事人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态度会有所缓和。如此一来,沟通协调工作也会更好开展。

沟通协调工作有时还会涉及一个群体。在一起劳动合同纠纷申请检察监督案中,由于案件涉及27名劳动者的转岗下岗问题,社会影响大,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很容易引起劳动者的不满。为此,孔德雨针对劳动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组进行多次沟通交流,耐心释法说理,并集中当事人组织召开了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共同对劳动关系能否解除,以及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违法等问题进行听证。最终该案得以圆满解决,孔德雨的处理方式也得到了劳动者代表认可。

然而,有些时候,孔德雨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坚持的当事人。88岁的长期上访户于长顺就给孔德雨留下了深刻印象。于长顺年轻时就喜欢集邮活动,退休后加入了挂靠在邮局之下的集邮协会并成为会长。2014年,于长顺以邮局非法收取会费为由向法院起诉,法院审查后认为协会不属于受理范围,驳回起诉。于长顺不服,认为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其起诉存在错误,于是来到南宁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经审查,孔德雨发现该案确实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但为了解开于长顺的心结,化解涉案双方的矛盾,他仍然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邮局主动支付了1万元补偿费,双方亦签署了和解协议。

本以为是个完美结局,困扰于长顺多年的烦心事就此解决,孔德雨还专程到他家中回访。然而,不到两年,于长顺重新走上了申诉的道路。为此,孔德雨一边与控告申诉部门和信访部门共同为于长顺答疑解惑,一边找到于长顺的女儿,希望她从亲人的角度去劝解父亲。孔德雨还经常到于长顺家和他谈心,帮助他培养其他兴趣爱好……也许是被孔德雨的真诚打动,于长顺最终放下了心结,决定不再上访。

于长顺多次申诉的事让孔德雨明白,仅仅依靠法律专业知识并不能彻底处理好每一件复杂的社会矛盾,也无法满足老百姓对司法工作的更高需求,“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做了工作,他们就会满意。如何去理解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认同,并做好积极处理应对的准备,也是我们应该去提高的能力”。

后来,孔德雨主动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先后考取了国家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学习心理学时,他不止一次感受到,原来去了解申诉人申诉的目的与申诉时的心理状态是那么重要。

“只有清楚判断申诉人的目的,选择正确的解决方式,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孔德雨向《方圆》记者解释,在申诉案件中,常见情况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被驳回,不得已才到检察院申请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普遍心里都不痛快,也都会非常坚持。如果没有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他们可能会积累更多怨气,甚至采取过激行动。

对于这类案件,孔德雨都会当面接待,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与全面答复,争取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如果遇到实在无法息诉的情况,他也会及时对接好控申部门与上级院对口部门,共同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为了帮助更多上访者调解矛盾,孔德雨所在的民事检察队伍这些年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吸收各类人才。从2020年3月起,孔德雨带领部门同事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民事检察“微课堂”系列培训活动,该培训活动不仅覆盖了全市的检察机关,还延伸到了其他市的检察机关。在孔德雨的带领下,一支专业化的办案团队也在渐渐壮大。

“当事人的笑脸指引我不断前进”

调阅卷宗、审查案件、讨论案情、现场调查核实……孔德雨紧凑而又有序的工作就这样不断重复着。2021年8月,孔德雨接到一起案件。2015年6月,小琴坐在她丈夫的摩托车与迎面而来的车相撞导致伤残,经调解得到了10万元的赔偿金。但在后续的治疗中,小琴发现这些赔偿金远远无法覆盖其巨额的医药费,于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后,小琴决定向南宁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为了了解情况,孔德雨带队驱车3小时赶往位于靖西市武平乡的小琴家,看到因病卧床不起的小琴,心头一颤。“小琴的丈夫和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她长期没人照顾,甚至有些神志不清。再加上夫妻俩均已经年满70岁,又育有两子一女,经济状况也十分困难。”孔德雨回忆道。

回到检察院,孔德雨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在处理监督案件的同时指导小琴家人申请贫困证明、收集相关材料,并联合控申部门为小琴申请了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收到司法救助金后,小琴的丈夫给孔德雨寄去了一封感谢信,上面写道:“守法持正清乾坤,不枉不纵润民生。”

“收到感谢信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心里很高兴。”在孔德雨看来,这是检察官最基本的、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检徽佩戴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每当穿起这身制服,就要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放进心里。”

但这并不是孔德雨第一次收到感谢信。此前,他还收到了80多岁的莫婆婆手写的感谢信。其中的一句话让他记到现在:“你的心中装有百姓,谢谢你!”看到“心中装有百姓”几个字,孔德雨内心很感慨。

2018年年底,临近春节之际,莫婆婆来到南宁市检察院检务大厅,诉说起她的委屈。原来,莫婆婆的原工作单位南宁某食品公司在1986年10月为她办理了退休手续,但直到2012年她才发现,退休金是按照原来月工资的75%的标准办理发放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莫婆婆,当年给她办理的是病退,而退休报告申请也是公司为了让她以病退的方式退休而让工作人员作的虚假申请。

莫婆婆得知后,开始了维权的道路——从2013年开始,她就以公司为对象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但因超过仲裁申请时效而被驳回。2016年,莫婆婆对当时为他办理退休手续的工作人员提起侵权诉讼,然而法院认为这次起诉属于重复提起诉讼,于是又驳回了她的起诉。无奈之下,莫婆婆来到检察院申请民事诉讼监督。

听完莫婆婆的哭诉,孔德雨立马详细地审查了她提交的所有材料,不厌其烦地在法院、公司、社保等单位来回奔波,了解情况。为了帮助莫婆婆解决问题,孔德雨还邀请人民监督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孔德雨认为法院处理并无不当,没有办法支持莫婆婆的民事诉讼监督申请。

对于这一结果,莫婆婆显然无法接受,但看到孔德雨为她奔波劳碌的样子,她没有继续上访,反而还多次给孔德雨打电话表达感谢。沟通过程中,孔德雨了解到莫婆婆的生活其实非常困难,这也是她执着于这份“补偿”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他联合控申部门对莫婆婆开启了司法救助工作……

现在,看着莫婆婆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孔德雨也渐渐宽心。“每当看到当事人绽放的笑脸,我都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这不仅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也是我把工作推向极致的不竭动力。”孔德雨说道。(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小琴长顺检察院
小 琴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解释不清
我的同桌是“闪电”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想飞的草房子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在梦里多好啊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