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人文素养:必要与路径

2022-10-27 13:59伍雅洁唐章蔚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文人工智能智能

伍雅洁 唐章蔚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问题的提出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革命催生了智慧教育,从赋能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到推动教学模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人工智能都展现了巨大的优势,但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教师存在价值的疑虑。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教师要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教育“AI”化等新技术和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这就引发了学界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如何发展的讨论。本文立足于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探究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路径。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人文素养

1.人文素养的内涵

笔者把人文素养的定义归纳为:在积淀吸收了大量文、史、哲以及真、善、美等各种人文知识之后,体现在人的具体人文行动和基本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一个基本稳定的文化品质和思想道德倾向,表现为关怀个体存在、个体价值和个体的人生意义。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其中的人文知识是整个人文素养形成发展的内在基础,人文精神是灵魂,人文行为是体现。

2.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在一定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下,在日常教育教学、情感交流等行为上对学生个体进行尊重、关心、关爱的内在品质。教师的人文知识包括个体的文化知识、人文社科常识、伦理道德知识以及教育实践中的教学知识。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教师具有职业道德、尊重学生人格、致力于自身人格的完善。教师的人文行为表现为在传递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互动手段,凭借以“爱”为核心内容的情感交流与信息传递,形成一种师生情感互动交融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的。教师的人文素养还应当表现为:一方面以培育人为核心,使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信息资料都服务于人本身,而不是成为知识、技能的奴隶。另一方面,注重关心学生的特质,给学生个体生命成长过程和自我发展提供足够的教育关怀,把关怀人的价值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人文素养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依然是教师对学生关心、尊重、关爱的内在品质和修养,但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赋予新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文化知识、人文社科常识和伦理道德知识等,还需要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人机共教等新的教育观念,在具备人文知识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寻求“人机共教”的平衡点和“以人为本”的着力点。在人文精神上,表现为重视人工智能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属性;在数据伦理上,人的主体发展方面坚守伦理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道德观;在人文行为上,体现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资源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给予充分的引导和关怀。

●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价值

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它能够及时把教师所具备的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充分整合起来,然后内化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能够增加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储备,内化专业知识,使教师的人文精神得到升华,从而催生教师的人文行为。此外,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还能够助力教师专业人格的形成。

2.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和“算法”为中心的技术理性,教师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关注个性、关切个体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人工智能所缺失并难以达到的。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会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价值给予更多的关爱,以激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学习进取,获得自身的发展。

3.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师资力量的提高,能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石。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能够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从而助力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发挥其数据分析,设备支持,个性化、精准化教学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更多地发挥创新教学、情感关怀和鼓励等人文优势,才能形成人机协同的模式,从而共同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

●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路径

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还需要学校多主体多方面协同和参与。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1.转变观念:发挥智能技术效率导向作用,促进教育理念转变,培养职业责任感

首先,在智能技术教学融入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要适当发挥智能技术中具有的工具主义精神和效益思维,利用当前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中的智能技术教学具有的效率导向作用,强调培养教师责任感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职业责任感包括对待教育工作要严谨认真、对待学生民主平等,这些都能够表现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特定教育训练目标和实际情境要求灵活地表现个人的职业责任感。其次,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平台,根据具体的学习需求,利用慕课、在线学习等方式,让教师随时随地高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促进人工智能教育主体教育理念的转变,其中包括人机共教、以人为本、智能教育、STEAM教育等观念。最后,教师角色定位观念也需要发生转变,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参与者、导学者、服务者和研究者方向转变,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职业责任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2.系统推进:构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形成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培训模式

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历程来看,教师人文素养的发展涉及职前培养和职后训练两个阶段。

一方面,把教师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高校的师范生教育中,在高校初步发展职前教师的人文素养。具体来说,需要更新师范生教学内容,完善师范生教育课程体系,在已设置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人文知识,帮助职前教师丰富智能教育技术知识储备、人文知识,树立正确的智能教育伦理道德观,培养形成教育机制,增强智能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属性。

另一方面,在职后阶段的教师素质培训中,要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提升在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专业成长。目前,我国多级教师专业培训教学体系已经形成,这为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教学支撑。在已有培训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还需努力完善与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相关的内容体系,丰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优势,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指导下的新型教师培训模式。具体落实到学校层面,可以在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的情况,树立正确的教师培养观念,建立教师人文素养专项培训制度,利用外出进修机会,为教师提供走出校门,继续学习新理念的机会。同时,做好校内培训,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线上或线下的培训活动,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提高人文素养。做到职前职后一体化,系统推进构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体系。

3.多方支持: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完善教师人文素养发展保障条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专业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场域、从多方面提供有利的支持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可以从环境场域和资源保障方面着手。

第一,场域包括硬场域和软场域,场域的概念是教师与学生在人工智能教育情境中进行互动感知和思想表达的空间,硬场域一般是指包括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在内的智能技术设备支撑下的物理教育环境,而软场域是教师、学生等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场域,是一种环境氛围。智能技术的快速革新会推动硬场域的智能化和泛在化,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需要从软场域着手,积极营造旨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环境氛围,利用智能教育设备塑造具有人文成分的智能校园环境,提升现代智能教室教学设备的体验效果,创造充满人性尊重、包容理解与情感关怀的人文氛围浓厚的现代教育文化环境。

第二,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教育的资源,为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资源保障。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师生交互,立足于由网络信息媒介构建的虚拟化的场域,这个虚拟化的场域使师生之间的交互便捷化、交互方式多样化,为师生一对一交互、个性化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引导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资源,在课堂中实践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的交互模式,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个性化分析,精准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关怀,提升新时代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持的人文素养。

4.自主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发展效能,树立终身学习观和伦理道德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导师、教育机器人等的出现,人工智能教师可以承担传统学科教师的一些复杂性、重复性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人类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深入反思,对自身的知识体系与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角色定位转换。

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巩固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库,关注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应用和发展,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让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结合,各自发挥所长。其次,教师要加强人工智能时代伦理道德修养,树立人工智能时代正确的伦理道德观,正确认识和发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的优势,把人放在主体地位,坚持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最基本的伦理准则。最后,在终身学习观念、新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指引下,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安排设置的各类课程,学习如何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适合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与求知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灵活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行为习惯,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与个性发展,在课堂实践、生活学习等方面提升和践行教师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人文人工智能智能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