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菜类蔬菜栽培过程中,要明确了解蔬菜栽培要求,确保蔬菜种植地能够满足蔬菜生长需求,并在短时间增产、增质。种植人员在选择蔬菜种植品种过程中,要以生产性能好、抗病能力强的优质蔬菜品种为主,并在践行工厂化育苗基础上,强化蔬菜苗期管理工作,为培育蔬菜壮苗奠定基础。有研究表明,优质蔬菜与普通蔬菜相比,病虫害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因此,要以培育健壮幼苗为主,同时也为病虫害天敌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空间限制,若连续多年在同一大棚内种植同一蔬菜品种,就会明显增加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繁殖量,并且加剧病虫害流行程度。因此,在大棚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可采取3年一轮作制度,避免同一类蔬菜品种在同一地块多年种植,尽可能减少土传病害传播,在田间管理工作时,要始终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方案,合理控制氮肥施加量,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优化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并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叶菜类蔬菜一旦进入生长发育阶段,种植人员就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棚内温度情况做好相应调控工作。一般来讲,要将大棚白天及夜晚温度分别控制在25℃左右,一旦温度超出合理范围,就会影响病虫害天敌成活,并滋生病虫害。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大棚湿度,可采取膜下滴灌技术,并做好大棚通风工作,尽可能排出棚内高温、高湿气体,改变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模式,合理控制棚内温度,减少叶菜类蔬菜病虫害发生。
种植人员可选择大棚空闲期开展消毒工作,在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棚内残留物及其他蔬菜、杂草,并结合整地作业施入适量农家肥,通过灌水将土壤湿度维持在60%左右,接下来用地膜覆盖大棚,高温闷棚13 d左右,确保土壤升温至60℃,杀灭土壤内部病原菌及寄生虫,进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此外,要保证夜晚温度在15℃以上,并将白天温度控制在30℃左右,若温度过高,也可通风降温,尽可能避开适宜病虫害生存的温度区间。
在大棚内部种植叶菜类蔬菜,确定最佳种植密度最为关键,只为蔬菜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才能有效提高蔬菜光合作用效果,在保障蔬菜生长的同时,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增产。种植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的叶菜类蔬菜,确定最佳栽培密度,以免蔬菜因通风不良、光照不充分而生长发育缓慢,最终为病虫害传播提供机会。
在叶菜类蔬菜栽培过程中,科学灌水和施肥最为关键,并且是践行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旦水肥管理不当,就会成为病虫害发生与流行的诱因,例如大棚内湿度过高,叶菜类蔬菜很容易出现徒长现象,其幼嫩组织也无法更好抵御病虫害威胁。蔬菜一旦进入生长发育期,各阶段需肥情况也会有一定差异,栽培人员要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根据蔬菜具体生长情况,满足其对各类营养元素的需求,确保土壤养分充足。化学肥料施加应遵循适施磷钾、严控氮肥的要求,提高叶菜类蔬菜对病害抵抗能力,同时,也能有效预防蔬菜徒长。另外,田间清理工作必不可少,种植人员要及时摘除蔬菜坏叶及病叶,并将其收集于塑料袋中,带到指定区域内做深埋处理,以免各类蔬菜之间相互传播病原菌。
对大棚蔬菜采取生物防控措施,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温室大棚蔬菜经常会出现白粉虱等害虫,在防治时,就要积极培育丽蚜小蜂,一般每平方米释放数量在2头左右,并且每隔8 d放蜂1次,连续放蜂3次为宜,这样就可有效抑制白粉虱虫害,确保蔬菜生长。另一方面,生物农药防治,微生态农药不仅有较强的针对性,其防治效果也相对较为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杀灭蔬菜害虫,同时,不会对周边蔬菜或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对病虫害天敌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物理防治技术对防治叶菜类蔬菜害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植人员可在大棚通风口处设置一定数量的防虫网,抵御外界害虫侵入,为大棚蔬菜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注意防虫网密度及形状,以免影响防虫效果及大棚内通风情况,若防虫网密度过大,就很可能增加大棚内部温度,并为其它害虫繁殖提供机会,影响蔬菜正常生长。若防虫网密度过小,又会降低对蚜虫等体积较小虫害的阻拦作用。为此,种植人员可根据大棚常见病虫害类型及蔬菜生长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防虫网。另外,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还可根据害虫趋光性选择诱杀技术,有效减少大棚内害虫基数。不仅如此,还可在大棚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粘虫板,通过安装黄色粘虫板,诱杀烟粉虱、蚜虫等害虫;通过安装黑色粘虫板,可有效诱杀韭蛆成虫。
根据当前技术应用现状来看,化学防治技术仍是效率高、作用显著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之一,种植人员在开展防控工作前,要针对性的喷洒高效、低残留的广谱药物,在抑制病虫危害范围的同时,符合绿色有机蔬菜生产要求。例如使用苦参碱预防菜青虫;或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降低蔬菜青枯病发生率;另外,也可通过申嗪霉减轻真菌性病害威胁。
综上所述,叶菜类蔬菜品质直接关乎人民饮食安全,为此,种植人员要在叶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积极践行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化蔬菜生产与栽培环节,尽可能为其营造健康稳定的生长环境,在满足蔬菜生长发育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